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继室千金 >

第19部分

继室千金-第19部分

小说: 继室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榕点点头,又道:“说起来,楹姐儿今年十四了吧,不知道三婶母给她找人家了没有”
裴氏有些不在意的道:“倒是没听你三叔和三婶母说过,想来他们心里自有打算。”说着想到了什么,看向王榕,道:“怎么,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我可跟你说,媒人可不是这么好做的,以后若过得好,是人家小两口的事,若是过得不好,就是你这个媒人的事。你可别搀和到这些事情里面去。”
王榕连忙道:“娘,你说的哪儿跟哪儿啊,我不过随便问一问罢了。”
裴氏放心下来,道:“这就好。”
王榕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茶,顿了一会,接着又突然道:“这楹姐儿……长得真是越来越像三婶母了。”
裴氏和王榕是多少知道一点当年的事情的。楹姐儿说是刘姨娘所生,但当年刘姨娘进门时,根本不像怀孕的模样。进门之后的刘姨娘整日呆在屋子里,既不跟府上的人交际,也不外出。半年之后,也没见三房请产婆,结果三老爷出去一趟回来,接着就称刘姨娘生了一个女儿。
若说当时只是有点疑问的话,但随着蒋氏进门,看蒋氏对楹姐儿的态度,以及楹姐儿越长越像蒋氏的模样,也能猜到七八成这其中是怎么回事。不过到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装作不知道罢了。
王榕很替王楹惋惜,道:“楹姐儿这样的身份,高不成低不就的,只怕不好结亲。真是可惜了,她这样的品貌,便是做高门宗媳也是做得的。”
裴氏也很为楹姐儿可惜,细说起来,无论是模样,品行,修养还是心计,楹姐儿样样不输其他的名门嫡女,唯一瑕疵的是她现在不嫡不庶的身份。说起来也是三老爷和蒋氏糊涂,自己倒是贪一时痛快,害的是却是儿女。
楹姐儿的事情到底与大房没有多少关系,两人感叹几句之后也就放下了。
过了一会,王榕又想到了什么,问裴氏道:“娘,你与三婶母关心得如何?”
裴氏喝了一口茶,道:“什么如何,不远不近,就这样呗,世上的妯娌不都是这样相处的。”
王榕颇有深意的看了裴氏一会,然后道:“娘,您平日倒是该与三婶母多走近些才是。”
裴氏有些不解的看着女儿,王榕解释道:“您离京多年,怕是不知道京城里的局势。当年权势滔天的宁国公府薛家因为打了败仗而权势式微,大皇子身后没了依仗,现如今已被过继到先太子一支。太子有姜家,蒋家,林家和江南应家的支持,地位稳固。三叔父是做过太子老师的人,以后前程远大。”
裴氏手捧着茶碗,拇指摩挲着碗壁上团团簇簇的牡丹花,垂眉深思。
薛家是大皇子的外家,大皇子的生母薛贵妃是靖晖帝潜邸时的老人。当年有着大皇子的薛贵妃一派与抱养了三皇子的皇后一派在前朝后宫斗争激烈,两派势力相当,互有输赢。但这种势均力敌的平衡,最终以三皇子胜出而告终。
王家所在的是文官集团,当年的王大学士走的原本是只忠于皇上的中庸之派,但随着蒋氏进门,王清成为太子老师,王家逐渐被打上太子一脉的烙印。
裴氏也是官家嫡女出身,虽被困于后宅,但对朝政之事也能看懂几分,她不是不知道王清若成了帝师对王家意味着什么。只是,她毕竟是承宗的长媳,让她放下长媳的身段去讨好一个弟妹,她多少还是有些心理障碍。
王榕继续劝道:“父亲虽然打理庶务是一把好手,但读书做官却没有三叔父的天赋。无权势依傍,再多的家财也难守住。您再想想咱们家,祖父和父亲之所以能将家里的产业打理得年年翻倍,有多少是依仗着曾祖父的官势。现在曾祖父已去,以后咱们家能依靠的就只要三叔父。”说着顿了顿,又道:“树大分枝,以后三房总是要分家的。咱们家又不是有爵之家,别看咱们一房才是嫡支,但若说过得好,只怕还不如三叔父一支。趁着没有分家,自该多与三房攀些情分,不说别的,就是对涟哥儿和渝哥儿也是有好处的。”
裴氏沉默了一会,过了会儿才道:“你让我想想。”
王榕知道裴氏只是暂时有些放不下身段,但却不是想不通的人,因此也没有再多说。
裴氏又道:“对了,一直忘了问你,姑爷对你如何?他没纳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回来吧?”
王榕道:“娘,您放心吧,我过得挺好的。大爷一直对我敬重有加,上面的婆婆和太婆婆也都是明理之人。至于妾室,当年我怀瑱哥儿的时候,大爷屋里的一个通房生了心思,偷偷倒了断子汤怀了身孕,婆婆不愿意为个庶出而在丫鬟中长了歪风,亲自灌了那丫头一碗落胎药然后发卖了出去,又将大爷叫到屋里教育了一顿。自此以后,大爷对妾室通房就非常克制,其他的丫鬟想到当年那丫头的下场,也少敢去勾引主子的。就是大爷现在的这个姨娘,还是我看他屋里过于单薄怕他面上不好看,亲自提拔上来的。”
裴氏道:“你还是要将姑爷抓紧一些,平时多多关心他,别因为孩子或家事就将他冷落了。男人都是喜欢关心体贴他的女子的,你若不关心他,他就去找其他关心他的女子了。”
“知道了,娘。”
母女两个又继续聊其他的事情,王榕顺便替母亲科普了一下这几年京城发生的事情。
王榕道:“……您知道吗,秦家的大爷尚主了,尚的是大公主福安。”
裴氏端着茶碗原是准备喝水的,听到女儿的话,一时惊讶,放下茶碗连水也不喝了,问道:“秦家?哪个秦家?”
“京城还能有几个秦家,自然是东昌伯府秦家,前头三婶母的娘家秦家。”
裴氏道:“我记得当年东昌伯府跟宁国公府走得挺近,宁国公府式微东昌伯府也跟着败落,没想到秦家倒有些手段,能让公主下降。”
王榕道:“听说他们家走的是秦康嫔的路子,自称祖上跟秦康嫔是同一支,哄着让秦康嫔去求皇上将福安公主下降。福安公主虽不受宠,但毕竟是龙子凤孙,当今的公主又少,秦家有福安公主在,又能多富贵两代了。”
裴氏道:“只是这下子,三房的继母继子女之间,怕是会闹得更加不可开交了。”


、第25章 回威北侯府
王檀看着菱花镜中的少女,黑白分明的大眼,长长卷翘的睫毛,挺翘的鼻子,粉唇柳眉鹅蛋脸,是个模样渐渐长开的小美人儿。
再看看身上穿的衣裳,上身一件红色风毛窄银袄,下身一件同色撒花洋绉群,银红的颜色将皮肤衬得雪白如凝脂除了身子有一些单薄,其他都不错。
香橼站在王檀身后,一边帮她梳头一边道:“小姐皮肤白,还是穿红色最好看。”
王檀手中玩着一朵莲花式样的珠花,并没有说话。
香橼梳头的手艺好,很快就帮王檀梳好了一对螺髻,又从妆台上的漆匣里找出一对玉松石梅花式样的珠花,问王檀道:“小姐,我们今日戴这对珠花可好?”
王檀点点头。香橼便帮她将玉松石珠花戴上,又轻轻的扶了扶发髻。
莲雾撩了帘子从外面进来,边走边道:“香橼,你帮小姐梳好头了吗?夫人那边使人来问了。”
香橼连忙回答道:“好了好了。”接着扶着王檀起来,道:“那小姐,我们快点儿吧。”
王檀从房间里出来时,王楹也正好从西厢房里出来。她今日穿了一件鹅黄色碧绿荷叶纹的妆花褙子,下身一件月白色挑线群,梳了堕马髻,头上插了几支金钗,其中一支并蒂莲滴珠琉璃钗斜斜的插在她发髻的一边,两串滴珠从莲心处直垂下来,衬得她的眉目越发的精致。
豆蔻年华,花般少女,含笑迤迤走来,既有着少女的娇媚多羞,又有着闺秀的端庄娴秀。王檀见了,不觉就愣了一下,接着双手握拳放到胸前,表惊诧状,道:“哇,这是哪里来的姑娘,好漂亮啊。”
王楹小小的羞涩了一下,接着上前牵过她的手,另一只手在她额头轻轻按了一下,嗔道:“油腔滑调。”
王檀笑道:“我可说的是真的,姐姐今天跟仙女一样。”
王楹笑了笑,然后道:“走吧,母亲怕已经等着我们了。”
姐妹两个去了正屋,蒋氏果然已经收拾好了,此时正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等她们。见她们进来,放下手中的茶杯,道:“怎么这么慢?”
王檀笑嘻嘻的道:“可不是我们慢,明明是娘太着急了。”
蒋氏瞪了女儿一样,道:“你就贫吧。”
说完不再理她,站起来看了看王楹,又扶着她的肩膀左右转着打量了一圈,在心里点了点头,然后才道:“我们走吧。”
母女三人一起出了王府大门,门前马车已经准备好了。穿了一身月白色束腰直缀的王清正在马车前面跟小厮交代着什么,见到妻女出来,拍了拍小厮的肩膀让他下去之后,才向妻女的方向走来,温声道:“来啦?”
蒋氏点了点头,接着望了周围一圈,又问道:“泓哥儿和浩哥儿呢?”
未等王清回答,就看到泓哥儿和浩哥儿就从大门处走了出来,然后上前来给王清和蒋氏行礼道:“爹爹,娘。”
泓哥儿今日穿的是一身蓝色宝相花花纹的箭袖,浩哥儿则是一身墨绿色竹叶纹的箭袖。
王清见人已经到齐,开口道:“上车吧。”
王清将妻女扶上马车,自己则与两个儿子骑马在前头打阵,接着浩浩荡荡往三坡陂的威北侯府去了。
到了威北侯府,在门口迎接的是蒋家大少爷蒋霆。蒋霆是王檀二舅的长子。
王檀的外祖父威北侯爷生有两子,长子蒋玉荣被请封为世子,是其与原配大杨氏所出。王檀的这个大舅舅因是难产而出,自小身体不好,十天里有九天都是躺在病床上。蒋大舅娶妻吴氏,二人仅生有一女蒋霏,八年前已出嫁。
威北侯的原配大杨氏难产去世后,杨家将家中的庶女小杨氏送过来做了继室,小杨氏后生了一子一女,儿子即蒋二舅蒋玉英,女儿即蒋氏。蒋二舅娶的是皇后的嫡亲妹妹姜氏,姜氏生有二子一女,长子蒋霆十七岁,次子蒋霈十五岁,幼女蒋雯十一岁,另蒋二舅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庶女蒋雪。
蒋霆长得像其祖父威北侯爷,英眉剑目。见到王清和蒋氏等人下来,连忙过来行礼道:“姑父,姑母。”
蒋氏连忙将他扶起来,道:“快起来,这么多礼做什么。”说着看到比自己还高了一个头的侄子,又不由感叹道:“没想到霆哥儿都这么大了。”
蒋霆笑着道:“姑母几年没有回京,乍一见到侄儿,自然觉得侄儿大了。”
王檀兄妹几个走过来,纷纷给蒋霆行礼,道:“大表哥。”
蒋霆一排看过去,一个一个喊道:“泓哥儿,浩哥儿,楹姐儿。”接着轮到王檀时,则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道:“小时候常发脾气不肯吃药的檀姐儿。”
王檀:“……”用不用得着对我这么特殊,一见面就揭人短太没品了有木有。
表兄弟妹互相见过了礼,蒋霆又转头对王清和蒋氏道:“姑父,姑母,先进府吧,母亲和祖母她们已经等着您们了。”
王檀和王清蒋氏等人一起进了侯府,先到的是威北侯夫人小杨氏的院子。
小杨氏和姜氏等人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见到她们进来,姜氏笑眯眯的迎上来,道:“妹妹,妹夫,您们可来了,母亲等你们可等急了。”
蒋氏笑着喊了一句:“二嫂。”
姜氏握着她的手一起进屋,一边走一边道:“先去见母亲吧,母亲从早上开始,可是问了你们好几遍了。”
小杨氏就坐在西稍间的榻上,穿一身褚红色弹花暗纹的对襟褙子,梳着圆髻,髻上插几支玉簪,如今已是五十出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