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食为仙 >

第22部分

食为仙-第22部分

小说: 食为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苗苗打开纸包,里面是几根红艳艳的狐狸毛,这洞里只有胡生是红毛的,可郝苗苗认识胡生这许多年,知道他对自己的皮毛有多珍惜,现在居然拔了几根!

“我也不想哪天在珠宝店看见你。”胡生哼了哼,然后做若无其事状走开。

郝苗苗却知道这礼物的珍贵:“谢谢。”她只能这样说。

……

下了山往南走,由于郝苗苗现在还不会腾云驾雾的法术,所以怀南城也是她必经之路,但她这回没有进城隍庙,只是远远冲城隍庙的方向磕头。

现在的她真不敢去见郝仁,就连自己要远行的事也是托胡生捎信,郝苗苗就怕面对面时爷爷追问她会忍不住说出来……

城隍庙上空有金光护卫,这比百年前更盛的光芒足以证明郝仁这百年来的努力,爷爷有城隍庙护法,有地府当靠山,他真没有什么需要郝苗苗担心,反倒是她自己……才可能成为爷爷的负担……

郝苗苗忍着不再回头,捏着缩地成寸的口诀用最快的速度离开怀南城。

所以她不知道,她前脚刚消失,在她磕头的地方就有一老者一青年一小童出现。

穿着金色长袍的老者望着郝苗苗离去的地方,又是担心又心疼:“看穿大师,你说苗苗为什么不和老朽当面告别,是怕老朽不让她远行吗?”

一旁的白衣僧人微笑得悲天悯人:“小僧知道原因,可小僧不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他知道就是知道,不说只是不说。

“苗苗一个人出门行吗?”就算郝苗苗一百一十六岁了,她也是郝仁的小孙女。

“这是她前世便注定的,她当年的法宝都是天界的仙器,遗失在民间可不好,被哪个修仙者捡去更不好……”陆栋不就是靠着项链把神兽夔贝关了几百年吗?看穿看看自己旁边的另一只神兽,陆栋没惹到龙九子还真是运气。

旁边的锦衣小童,龙九子之一的狴犴打个呵欠:“哥哥说,乱扔东西不是好习惯……”

“是啊,你可千万别学她。”看穿正色道,因为狴犴身上的法宝比郝苗苗只多不少,这随便丢一两件都是天大的事。

……

郝苗苗不知道还有默默送行的,她是按虚言说的向南方行。

从秋走到冬,越是南边天气越热,郝苗苗穿着夹衣走在街上也没惹人注意,因为大家都一样穿着。

到了腊月,北方下雪南方却下雨了,郝苗苗虽是结丹中期的道行,但天性属火她多少不习惯这冬雨,而且天色越来越晚一个女孩子没带雨具这么走在雨里也不太正常。

胡大娘说宁可住客栈也不要在山洞休息,因为遇到不轨的男人她能对付,但遇到不轨的修仙者就难说了。

郝苗苗认为胡大娘说的有道理,她也一直按嘱咐走大道的,可现在她在官道,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有客栈能投宿?

看来只有找最近的村子借宿了,趁路上没人,郝苗苗念着缩地成寸的口诀离开。

口诀念完,郝苗苗停在一处院子前,这院子里并没有灯火,反倒是附近几家都有人声和光亮,可郝苗苗犹豫一下,还是伸手敲门。

“谁呀?”里面居然有人应声,而且听声音还是个年轻女子,然后一点光亮出现,门开了。

“外面下雨了,我可以进来避雨,顺便借宿一晚吗?”郝苗苗对开门的女子微笑说道,胡大娘告诉她借宿时一定要找家里有女眷的,那这家倒合适。

“嗯,进来吧。”想是郝苗苗一个单身女孩也没什么危险性,开门的女子很痛快的就同意了。

女子在前面拿着盏如豆的油灯引路,郝苗苗跟在她后面,顺便打量这里,这个院子不过是青石瓦房,而且十分陈旧,可见家境并不好,而除了那女子手上的灯,这里再无光亮也无人声,难道她一个人住?

门口和厅房其实也就几步路,女子把油灯放在桌子上,然后热情的招呼郝苗苗坐下。

借着油灯的光亮,两人才看清彼此的相貌。郝苗苗由于火灵珠的关系,结丹期还保持容貌不变,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而那女子看上去比郝苗苗还要小些,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不是倾国倾城的佳人,但也是清清秀秀,称得上漂亮的小家碧玉。

看郝苗苗居然和自己年龄相仿,那女子更没有防备心了,好象郝苗苗比她成熟点,于是她开口:“我叫丁如玉,今年十五岁,姐姐你呢?”

女孩子的年龄和姓名本来是不能随便说,不过面对同龄的女子却也不是什么禁忌,郝苗苗回她个善意的笑容:“我叫郝苗苗,今年十六岁,我去最南边的安赛国找人。”

“安赛国?!”丁如玉吃惊的睁大眼睛,“那离这儿还有近千里的路呢,姐姐一个人可够辛苦的。”她拿茶壶要给郝苗苗倒茶,结果茶壶是空的。

丁如玉怔了怔,才不好意思的笑道:“家里好久没客人来,我都忘记烧水了,我现在就去……对了,还有那个……”

“不用……”郝苗苗原是让她不用麻烦,只是刚说一半就不说了,任由她出去。

郝苗苗是火行的修仙者,外面雨再大稍一运功衣服也就干了,不过为了怕人怀疑,她还是让衣服表面稍微湿着一点,就好象她一下雨就过来借宿似的,但丁如玉应该是普通人吧?可丁如玉去给她开门时并没拿雨具,衣服却是干的……

郝苗苗坐在屋里察看四周,茶壶茶杯没水但是很干净,桌椅板凳也是干净的,可见其主人是重视清洁的,这不是荒废的住处。

“姐姐久等了。”丁如玉捧着个瓷瓶进来,这回郝苗苗注意看,她衣服还是干净没淋着雨的。

“姐姐你尝尝这个……”丁如玉用干布先擦拭瓷瓶,然后洗手,再然后才打开瓷瓶,用勺子往里面勺出一勺,放在碗里双手捧给郝苗苗。

“这是什么?”瓷瓶刚打开,郝苗苗就闻到一股香甜的气味,这时看丁如玉捧过来的瓷碗,里面是蜜色的膏状物。

“荔枝浆,姐姐尝尝。”丁如玉向小孩子献宝似的期待着。

胡大娘告诉过郝苗苗在外面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但这点郝苗苗并不害怕,她的火灵珠之火是三昧真火,任何毒药都能净化,而她在前世的仙厨也没白待,不洁的食物她凭感觉就能知道。

所以她接过这荔枝浆,这颜色气味都告诉她这是上等的美味,郝苗苗尝了一口:“不错……”她不客气的吃完了才问,“这是用荔枝做的吧?”

“嗯,”看这个姐姐喜欢,丁如玉也非常高兴,“我们这儿出产荔枝,不过荔枝不好保存,大家想了许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荔枝浆,就是在荔枝刚熟的时候将其摘下,榨成浆,一斤浆加一斤蜜拌匀,煮熟后装进瓷缸封口放进地窑,这样过了一个月就成香膏了。”

“这是你做的?”听丁如玉说的如此熟悉,郝苗苗问道。

“是的,不是我夸口,这里荔枝浆我做的最好。”丁如玉带着几分小女孩的骄傲,“姐姐你再尝一碗。”

“嗯,”郝苗苗也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荔枝浆,所以没拒绝她的好意,只是边吃和她边聊天,“这里就你一个人住?”

“还有个姐姐,不过一年前嫁到邻村了,我一个人好久了,难得苗苗姐姐过来,可以多陪我几天吧,我还有好多荔枝浆招待姐姐呢?”丁如玉笑中带着期盼……。。

第二十九章 蜜荔枝(上)

夜深了,丁如玉给郝苗苗收拾了一间干干净净、据说是她姐姐出嫁前住的卧室,然后留下油灯走了。

郝苗苗吹灭了油灯但没有休息,她坐着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听着外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才轻声开门出来,观察了下方向,她进了另一间屋子。

那屋子没关门,看里面中间垒的灶台和旁边堆的柴火,可以肯定这是丁家做饭用的厨房。

灶台是冷的,里面没有压着火,不过郝苗苗也不是过来做饭的,她走向灶台,对着上方贴着的画像恭敬的施礼说道:“东胜神洲景赛国莫峰山灵犀洞修仙者郝苗苗,见过灶君。”

这么长的自我介绍也是胡大娘教她的,为的是让别的什么知道她也是有来历的,能不欺负就不欺负,不过郝苗苗头回这样说,多少有些不习惯。

屋内红光一闪,一穿红色官服的老者凭空出现在屋内,他双手抱拳回礼道:“姑娘来自景赛国,又是姓郝,那想必就是怀南城隍的孙女了?”

“您认得我?”郝苗苗想不到万里之外居然还有神仙知道她。

“几月前众城隍在地府聚会,郝城隍特别提到他的孙女往南边远行,甚是挂念,所以本地城隍回来后通知了我们,如果能遇上姑娘也好向郝城隍报个平安。”红袍老者说道。

“……是我疏忽了……”郝苗苗很惭愧,她只想着逃避却忽略了爷爷会担心。

“郝城隍说孩子长大了想出去走走也是正常的,他也不希望打搅到你,相信姑娘这一路行走已经有不少城隍悄悄通知郝城隍了,姑娘不用着急。”看出她的不安,红袍老者笑呵呵的打圆场。

“多谢灶君,还请灶君告知本地城隍庙的所在,天明后苗苗好去上香。”郝苗苗这样说就代表她不想隐瞒自己的行踪了,一错不能再错,让爷爷担心岂不是更不孝。

灶君点点头:“本地城隍庙就在前方贺音城的城中心,姑娘进城后见到有金光护卫的庙宇便是。”

依灶君看,小孩子考虑事情不周到是难免的,能反省不再让长辈担心就是好的了,看郝苗苗知过必改,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谢谢灶君,”郝苗苗想起此行的目的,又问道,“不知灶君让苗苗来这里还有什么吩咐?”

每家都有厨房,家家厨房都有灶君的神位,身为修仙者郝苗苗不能随便进人家的厨房,否则便是冲撞,今晚也是灶君放出神光示意她才进来相见的。

灶君却犹豫一下才开口:“姑娘见过如玉了?”

“见了,她……不是生人吧?”郝苗苗口中的生人可不是陌生人的意思,而是说丁如玉身上没有活人的气息,可要说她是鬼魂又不大像,究竟怎么分类郝苗苗不清楚。

“的确不是,如玉她过世快一年了,尸身就埋葬于后山,是老夫将她的魂魄留在了这屋里,她自己……一直以为自己还活着……”灶君叹息。

以为自己还活着……想到丁如玉开朗的笑容,郝苗苗心中一酸:“为什么不让她去转世投胎,地府不管吗?”留人魂魄可不是灶君该做的事。

“她心愿末了之前,地府是不会收的……”灶君正色答道。

“心愿末了?!”郝苗苗吃惊了,据郝仁说过,只有冤死枉死的鬼魂可以暂时停在人间,跟在还活着的仇人身边,直到报仇后再入地府,因为冤魂的执念太大,如果不许她们复仇而强拉她们去地府,会让地府不安的。

灶君点头:“正是,如玉是自尽的……”

据灶君说,他是十五年前,也是丁如玉出生那年调到丁家任灶君的,可以说,他是看着丁如玉长大的。

丁父是个秀才,早年丧妻后没再娶,对两个女儿都不错,就是对功名太过执着,偏偏多年也考不上,有一年去了京城没回来,后来村里捎信说病死在考场上。

这样就剩下丁氏姐妹相依为命,好在她们都是要强的孩子,守着家里唯一财产来源的一小片荔枝林,外加做针线活,总算把日子过了下去,前年攒了些嫁妆让丁家大姐先嫁出去了,而丁如玉也有父亲生前订下的婚约,只要荔枝再熟一次也能体面的出嫁了。

可就在荔枝待卖的时候,本来帮忙的丁家大姐因为夫家临时有急事走不开,托人送信让妹妹等两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