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瀚海雄风 >

第18部分

瀚海雄风-第18部分

小说: 瀚海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能够报答你婉妹的情义。” 
  李思南低下了头,说道:“这个,这个——兄妹恐怕,恐怕——” 
  李希浩愠道:“什么这个那个,我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异姓兄妹有什么不可成亲?这 
是我唯一未了的心愿,我要你们在我的面前订了亲,我才能够瞑目!” 
  李思南道:“孩儿立誓替爹爹报仇,我是准备豁了性命去刺杀仇人的,是否能够活着回 
来还说不定。岂能拖累婉妹?” 
  杨滔道:“你这就说得不对了!你即使不是我的妹夫,我们兄妹也要帮你报这个仇 
的!” 
  李希浩道:“滔侄,这是你的义侠心肠,我很感激。但在我来说,我受了你们兄妹的恩 
惠已经太多,如果他们不是结为夫妇,你妹妹为我舍命报仇,这恩义我就受不起了。” 
  杨滔道:“我看南弟似有为难之色,只怕南弟是嫌我的妹妹配他不起!”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思南还怎能够推辞?当下只好惶然说道:“杨大哥,你这话颠倒过 
来说才对,是我怕配不起婉妹。” 
  李希浩这才笑道:“思南,你这样说就对了。说真的,我也曾有此顾虑呢!你婉妹的人 
品武功,我所深知。要找一个这样的巾帼须眉,只怕你打了灯笼都难再找一个了。好在我刚 
才问过你的婉妹,她没有嫌弃你,我才放下了心上的石头。” 
  杨婉满面通红,说道:“爹,你……” 
  李希浩哈哈笑道:“你们都不要害羞了,如今既然是你们彼此都情愿了,趁我还有口 
气,你们就在我的面前交拜成亲吧!” 
  正是: 
  患难之交情义厚,相逢萍水缔良缘。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黄金书屋 扫校  潇湘书院·梁羽生《瀚海雄风》——第七回 叠鼓清笳空引剑 落花飞絮总无心  
梁羽生《瀚海雄风》 第七回 叠鼓清笳空引剑 落花飞絮总无心   李思南吃了一惊,说道:“爹,待你老人家病好了,那、那时也还不迟,何必这样匆 
促?” 
  李希浩道:“我这病哪还好得了?我要亲眼见到你们在我面前结为夫妇,我才去得安 
然。当然婚姻大事,不宜草率,你们可以待我去世之后,择日完婚。不过,也不必拖延太 
久。我的意思是无须严格遵守古礼,最好是你们回家之日,禀明你的母亲,便即完婚。”古 
礼是要守三年之丧的,李希浩话中之意,即是要他们不必等待三年。 
  李思南这才弄懂了父亲的意思。原来他父亲所说的“交拜成亲”,其实只是举行一种确 
定夫妇名分的“订婚仪式”而已。 
  李思南心头稍松,想道:“爹爹执意如此,我只好答应下来再说了。但愿博得他心中高 
兴,说不定还可以挽救他的沉疴。” 
  于是这对刚刚相识的“新人”,便在李希浩病塌之旁,相互拜了三拜,算是完成了订婚 
的仪式,杨婉固然无限娇羞,李思南也是面红过耳。 
  最高兴的是李希浩,在他儿子与杨婉交拜之后又给他磕头之时,乐得哈哈大笑,不料笑 
声渐来渐弱,待到李思南大吃一惊,起来探视之时,李希浩笑声已绝,呼吸亦已断了。原来 
受刑太重,身体虚弱不堪,换了别人,早已应该死了。他之所以能够活到今日,全凭着一点 
希望,希望他的儿子能赶得来与他相会。这点希望鼓舞了他求生的意志,这才能够勉强支撑 
的。如今心愿已了,精神的力量一松懈下来,便在笑声中逝世了。 
  李思南经过了万苦千辛,才找得到父亲,为了想使父亲高兴,又不惜违背自己的心意与 
杨婉定亲,不料仍是挽救不了父亲的性命,哀痛自是可想而知。 
  杨滔劝慰他道:“李老伯含笑而逝,他老人家是去得安乐的。你也无须太过悲伤了。咱 
们现在还是在虎口之中,还是快快给他老人家办了后事要紧。” 
  李思南霍然一省,说道:“不错。哲别已经知道我是来松风谷找我爹爹的了,他回去之 
后,一定还会再来。咱们是该早些给爹爹下葬。出山之后,再设法替爹爹报仇。” 
  杨滔上山伐木,做了一副棺材,按照汉人的丧礼,给李希浩筑坟下葬。在杨滔外出之 
时,李思南和杨婉留在窑洞,守着李希浩的遗体,可是他们两人也找不着什么话说,只是各 
自哀哀痛哭。 
  第一日坟已筑好,杨婉兄妹收拾了必须携带的简单行李,便即离开了这个他们住了几年 
的窑洞。 
  下山之前,三人先到李希浩的坟前上香告辞。没有现成的香烛,只能撮土为香。杨滔见 
李思南哀痛已经稍减,有心让他和妹妹单独相处片时。 
  杨滔说道:“就差一块墓婢了,待我去找块合用的石头,用剑刻字,权当墓碑吧。” 
  李思南撮土为香,在父亲墓前跪倒,磕了三个响头,说道:“爹爹在天之灵保佑,保佑 
孩儿手刃仇人。”杨婉跪在他的身后,也磕了个响头,说道:“求爹爹保佑,保佑我们平安 
到家。”她说的不是“我”而是“我们”,显然她所说的这个“家”,也是指李思南的家 
了。 
  李思南不禁有几分惭愧,心中想道:“我和她已经有了夫妻名分,夫妻同属一体,她祷 
告之时没有忘记我,我却忘记了她了! 
  两人站了起来,目光相接,李思南有点内疚于心,说道:“婉妹,此次回家,迢迢万 
里,前途艰险定多。成吉思汗已经下令伐金,我的家乡又正是兵家必争之地,你跟我回去, 
我累你受苦,甚至还可能累你陪我送命,我、我实在过意不去。” 
  杨婉怔了一怔,说道:“既已结为夫妇,理该甘苦同尝,生死与共。你、你为何还说这 
样的话?” 
  李思南满脸通红,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杨婉忽地叹了口气,说道:“你是不忍爹 
爹难过,才委屈自己,顺从他老人家的意思吧?这次婚事,本来来得突然,你若是后悔,现 
在还来得及。不过,咱们可得商量好了一番说话,怎么样和我哥哥来说。我们杨家历代无再 
婚之女,我的哥哥性情是很固执的。” 
  弦外之音,杨婉其实是不想解除这个婚约。这也怪不得她,要知古代的社会风气,对礼 
法最为重视,尤其是官宦人家,无不以家有再婚之女为耻。杨婉兄妹是金刀杨令公的后人, 
虽然他们这一家族早已分散各方,家道亦早已中落,但名门大族的门风还是不容后人“玷 
污”的。 
  杨婉见李思南许久不发一言,心里更为难过,忍着泪又再说道:“南哥,想必你是另有 
心上之人,你不必顾全我的面子,也用不着向我哥哥交代了。趁他未曾回来,你先走吧。我 
会和他说的。” 
  李思南好生为难,他对礼法倒是没有杨家兄妹那样重视,但他又怎忍伤了一个少女的自 
尊,而且这个少女还是他父亲的恩人?不错,他是另有心上之人,但他与孟明霞也不过只是 
一面之交,连半句情话都没有谈过的,他的心上有她,却不知孟明霞心中有没有他? 
  李思南有几分为了感恩,有儿分为了内疚,还有几分是为了不忍伤害杨婉的自尊,终于 
惶然说道:“婉妹,你误会了,我只是自惭形秽,高攀不起,又怕连累你了,所以、所以才 
说出了心腹之言。说错了话,你别介意。” 
  杨婉缓缓抬起头来,漆黑的双眸平添了几分光彩,低声说道:“你我都是在战乱中受过 
苦难的孤儿。像你一样,我也是三岁那年父女生离的。我们的父亲都是受奸人陷害。说起 
来,你比我还‘幸运’一些,你总算见得着爹爹一面,我却连爹爹的坟墓都不知道。但想不 
到的是,咱们两个命运相同的孩子,地北天南,如今竟会聚在一起,共结丝萝。只要你不嫌 
弃我,咱们就是以后遭受更多的苦难,那又算得了什么!” 
  每一个字都好像是从杨婉的肺腑中掏出,拨动了对方的心弦。李思南不由得大为感动, 
不知不觉地就把杨婉揽入怀中,替她拭去了眼角的泪珠,说道:“婉妹,你说得不错,咱们 
正是同命鸳鸯。” 
  孟明霞的影子好像是给杨婉的泪珠熔化了。在李思南吐出“同命鸳鸯”四字之时,眼前 
唯见模糊的泪影。他感到杨婉心房的跳动,他感到自己有责任要保护这个与他命运相同的少 
女。泪光摇曳之中,孟明霞的影子淡了、隐没了。 
  可是孟明霞的影子当真就在他的心中消逝了么?李思南没有想过也不敢想。如果有人那 
样问他,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正如他不知道他对杨婉的这份感情,究竟是爱惜?是怜悯? 
还是同情? 
  像是甘露滋润了枯草,杨婉满是泪痕的脸上泛出了一片红晕,她轻轻地推开了李思南, 
说道:“哥哥就要回来了,给他瞧见了可不好意思。”李思南讷讷地说道:“是呀,大哥不 
过是去找一块石头,怎的去了这许久还不见回来?” 
  李思南正想去找杨滔,忽听得“呜”的一声,划破了空山的静寂,一听就知是响箭的声 
音。杨婉怔了一怔,说道:“我哥哥用的不是响箭。” 
  话犹未了,杨滔的声音已是远远传来,只听得他纵声笑道:“哈哈,你们以为李公子还 
会在这荒山野岭之中等候你们来捉吗?他早已走了,你到江南去追捕他吧!这里就只是我一 
个人,你们都冲着我来好了!”显然杨滔是碰上了敌人,有意这么说,好让李思南和他的妹 
妹听见,赶快逃走的。 
  李思南大吃一惊,跳起来道:“不好,大哥碰上了强敌了。这支响箭一定是哲别射的! 
咱们快去,快去!” 
  李思南是知道哲别的本领的,那日杨滔虽然是胜了他,却也是胜得十分侥幸。估量这次 
哲别重来,当然绝不止他一个人,李思南焉得不大为着急?尽管杨滔扬声示警,他又岂能独 
自逃生?李思南如飞跑去,杨婉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跑到山腰,只见杨滔和哲别已经打起 
来了。 
  和哲别一同来的还有三个人,两个喇嘛,一个武土。李思南认得那个武士就是在戈壁上 
和他交过手的那个赤老温,那个黄衣喇嘛是给孟少刚那日吓跑的呼黎奢,还有一个黑衣喇嘛 
则是个陌生面孔。 
  哲别左手拿着一把铁胎弓,右手拿着一柄月牙弯刀,和杨滔打得十分激烈。杨滔那日胜 
他,用的是“扫叶剑法”,专攻哲别的下盘。哲别身材高大,下盘不稳,是个弱点。 
  此次哲别重来,大约是已经吸取了那日失败的教训,以月牙弯刀照顾三路,另外用一把 
铁胎弓使出蒙古武士特长的“金弓十八打”招数,攻击杨滔的上三路。攻守兼施,杨滔可就 
占不到半点便宜了。 
  哲别一面打一面叫道:“不要相信他的鬼话,你们快去松风谷搜索。李思南这小子一定 
还在那儿。” 
  哲别话声未了,李思南已是现出身形,喝道:“我就在这儿,用不着你们费神搜索 
了!” 
  杨滔大惊道:“南弟,你肩上的担子重,和婉妹快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思南道:“不,咱们要死也死在一起,未必要逃跑的就定是咱们。” 
  呼黎奢笑道:“好,你这小子倒很有义气,只是却未免太自不量力了。好吧,你要求死 
那还不容易,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