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瀚海雄风 >

第37部分

瀚海雄风-第37部分

小说: 瀚海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璞从乱草丛中把野兔取出,李思南烧起了一堆火,两人分食烤兔干粮,精神大振。 
  李思南想起杨婉,问道:“你在风暴之中,可曾见过一个如此这般的少女?”心知希望 
甚是渺茫,不过姑且一问而已。 
  不料石璞听了李思南详述杨婉的服饰相貌之后,说道:“见过。唉,这位姑娘的遭遇其 
惨!……”说至此处猛然如有所觉,连忙问道:“不知这位姑娘是李兄的什么人?”正是: 
  乱世鸳鸯遭折翼,生离死别总心伤。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黄金书屋 扫校  潇湘书院·梁羽生《瀚海雄风》——第十四回 贼子几番施诡计 钱镖一掷破奸谋  
梁羽生《瀚海雄风》 第十四回 贼子几番施诡计 钱镖一掷破奸谋   李思南心头“卜通”一跳,强自镇摄心神,说道:“是和我同路走难的朋友,她也是汉 
人,流落异国,孤苦无依,不幸又遇上战祸,想回故乡,是以我与她结伴同行,略尽保护之 
责,不料昨日却在乱军之中失散。她的遭遇怎样?你可以告诉我吗?”李思南怕石璞有所顾 
虑,不愿吐露真情,因此瞒过了他与杨婉的未婚夫妻的关系。不过他把杨婉说成是与他相依 
为命的“难友”,那也是事实。 
  石璞道:“就是在那场风暴来到之前发生的事。俘虏是分开男女的,在女俘虏的队伍 
中,有一个红衣女子似乎就是你所说的那位姑娘。” 
  李思南道:“不错。昨天她穿的正是一件淡红色的衣裳,原来她做了俘虏。她发生了什 
么事情?” 
  石璞道:“你别难过,恐怕她、她不能回家了。” 
  李思南一把抓着石璞,叫道:“究竟怎么样了?快告诉我。”李思南心中已知不妙,但 
一个“死”字还是不敢说出口来。 
  石璞叹子口气,说道:“有一个鞑子军官见她长得貌美,走去调戏她,这位姑娘好烈 
性,掏出了一柄匕首,只是一下子就把那鞑子刺死,后来、后来鞑子纷纷跑来,那位姑娘抽 
出匕首,一刀就刺进了自己的心窝。她、她自尽了!……” 
  俨似晴天起了霹雳,“轰”的一声,李思南的脑袋都好似给炸开了。他呆是木鸡,中了 
疯似的,双眼圆睁,眼泪却没流出。 
  石璞大惊道:“李兄,醒醒!” 
  过了半晌,李思南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叫道:“婉妹,你死得好惨!你死了我怎么还 
能够独生?” 
  石璞见李思南如此情状,已知李思南和这位姑娘绝非普通“难友”关系,当下安慰他 
道:“男女俘虏是分开的,距离相当远,也许我看得不太清楚,未必就是你说的那位姑 
娘。” 
  李思南拭泪道:“你不必安慰我了。这女子穿的是红衣裳,又那么烈性,不是她还是 
谁?” 
  石璞道:“姑娘家穿红衣裳的最平常,不见得就只有她才穿红衣吧。还有,在那女子一 
刀刺进自己的心窝之后,风暴随即就来,我们男俘虏目睹这件掺事,人人都是气愤非常,趁 
着风暴,我们的暴动也就爆发了。那女子死了没有,我们就不知道了。如果是刺得不深的 
话,说不定还可以活命。” 
  李思南忍不住又流泪,咬了咬牙,说道:“活转来也还是落在鞑子的手中,以她那样刚 
烈的性情,总是免不了一死的。” 
  石璞紧紧握着李思南的手,说道:“李兄,有两句话不知我该不该说?” 
  李思南道:“你我同道中人,一见如故,有话直说无妨!”石璞道:“请李兄把眼光看 
远一些,不要只是看到自己亲人所受的不幸!” 
  这两句话俨如当头棒喝,李思南悚然一惊,说道:“你讲得对,是我错了。”石璞接下 
去说逍:“在这场大战乱中,无辜死难的人不知多少。如果那位壮烈牺牲的红衣女子当真是 
李兄那位姑娘,李兄就更应该有勇气活下去,为了给她报仇,也为了给无数无辜而死的人们 
报仇!” 
  李思南满面通红,说道:“多谢石兄的金玉良言!”抹干眼泪,抬起头来,只见天已亮 
了。 
  石璞道:“我该走啦。多谢李兄告诉我师妹的消息,我想到蝴蝶谷找寻她们。李兄,你 
有什么计划,倘若你不急于回家,咱们同走如何?” 
  李思南道:“蒙古骑兵来去如风,此时想必是正在向西夏的京城进军,我想趁这个当口 
溜过边境。否则待他们回师攻金,那就难以过关了。” 
  石璞知道李思南是蒙古的“逃犯”,听他说得有理,便道:“既然如此,我不勉强你 
了。咱们后会有期了。” 
  李思南道:“你这身染有血迹的衣裳恐怕惹人注目,若不嫌弃,请把我这件夹衣罩 
上。”李思南脱下穿在中间的夹衣,因为是穿在中间,还未沾上尘土,相当新净。他们的身 
材相差不了多少,石璞脱下俘虏“夹衣”,穿上这件夹衣,刚好合适。 
  李思南道:“蒙古的大军不知过完了没有,石兄你是向内地走的,可得分外小心。” 
  石璞道:“多谢李兄提醒,我会当心的。我走啦,你可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师妹么?”石 
璞是因为李思南昨天还和他的师妹同在一起,是以有此一问。 
  李思南若有所思,半晌说道:“没有什么,只请代我向令帅妹和孟女侠问候,告诉他们 
我已经回去了。” 
  石璞走后,李思南摄土为香,默默祷告:“婉妹,我向你发誓,不管你是死是活,我今 
生决不再娶!你若不幸死了,我一定要多杀几个鞑子,给你报仇!”祷告之后,不觉又暗暗 
叹了口气,心道:“我怎能还幻想她活在人间,她当然是死了。” 
  李思南这个誓言不是无因而发的。 
  杨婉生前最不放心他与孟明霞,这一点李思南当然不会不知。 
  他之所以不愿意跟石璞回到蝴蝶谷去见孟明霞,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杨婉若是在生的 
话,他倒还可以和孟明霞保持友谊;杨婉一死,他自感内疚于心,却是不愿再和孟明霞见面 
了。是为了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呢?还是悄触动了自己的创伤?他不知道,他也没有 
想过。这是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秘密,连他自己也不敢揭开。如今他作了这个决定,只是因 
为他认为“应当”这样做,才算“对得住”杨婉。 
  但杨婉是死是生,这却还是一个谜。 
  石璞只是说到杨婉用匕首刺进自己的心窝为止,后来的事情他也就不知道了。他并没有 
亲眼看见杨婉的死亡。 
  在感情上,李思南是希望杨婉自杀未死,还活着的。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判断,理智告诉 
他,杨婉生还的希望已是极为渺茫,简直可以说是决不可能的了!李思南只好怀着一颗创伤 
的心,遥望烽火漫大的故国,一个人再踏上了荆棘满途的旅程。 
  李思南以为杨婉是必死无疑了,哪知事情往往有出人意料之外,杨婉并没有死,她还活 
着! 
  不错,石璞所见的那个红衣少女确是杨婉,杨婉在那群如狼似虎的蒙古兵向她扑来的时 
候,她抱着“宁死不辱”的心情,也的确曾用匕首自杀。 
  就在她刀尖划破衣裳,肌肤已经可以感得冰冷的刀尖的时候,忽地手腕好像给蚂蚁叮了 
一下,刀尖滑过一边,杨婉吃了一惊,匕首坠下。 
  也就是在这个千钧一发之时,狂风骤起,黄沙蔽天。只听得几声裂人心肺的呼喊,那几 
个即将扑到她身前的鞑子突然倒下! 
  转瞬间杀声震地,黄沙漠漠之中战马奔腾,刀枪耀眼,随着风暴的到来,也爆发了俘虏 
的大暴动,引起了大混乱。 
  杨婉趁这个混乱的机会连忙逃跑,她的本领本来不弱,轻功更是高明,混乱中杀了几个 
追兵,居然逃出去了。 
  黑暗中难分敌友,她不敢向人多的地方跑,跑到了荒野上。此时狂风亦已渐渐静止了。 
  杨婉四顾茫茫,心里想道:“南哥不知怎么样了?我认不得路,怎么办呢?”胡乱地 
走,恐怕会碰上蒙古兵,但这荒野又非安身之地。 
  杨婉正自踌躇,忽见一个人向她跑来,跑得旋风也似,这身轻功决不在她之下。 
  杨婉大吃一惊,只道是追兵来到。她的剑在被俘虏的时候已被缴去,贴身收藏的一柄匕 
首也失掉了。来者若是强敌,她手无寸铁,可是难以抵挡。 
  杨婉正自着急,那人已来到她的面前,出乎杨婉的意外,来的竟是个身材颀颀的美少 
年,看样子不像坏人,更奇怪的是,杨婉明知自己从来没有见过此人,但却有“似曾相识” 
的感觉。 
  这美少年也很温文有礼,来到杨婉面前,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说道:“请恕冒眯,我 
一直放心不下,只怕姑娘脱不了险。姑娘,你无恙么?” 
  杨婉好生诧异,道:“你是谁?” 
  这少年道:“小生姓杜,木土杜,单名一个雄字,英雄的雄。但我只会几手三脚猫的功 
夫,与英雄二字却是相差太远。” 
  杨婉道:“你怎么知道我曾经遇险?” 
  杜雄并不直接回答这句问话,却掏出一把染血的匕首,递给杨婉,说道:“这是姑娘的 
东西吧?姑娘力捷强寇,小可十分佩服。” 
  杨婉恍然大悟,说道:“哦,敢情你就是刚才救我的那个人?”连忙向杜雄道谢。 
  杜雄道:“我刚才也是混在俘虏队中,幸亏那场风暴来得巧,我才能够侥幸成功。咱们 
都是受难的人,患难相助,理所当为,姑娘,你不必客气。嗯,我还没有请教姑娘的芳名 
呢,可肯见告么?” 
  杨婉说了自己的名字,杜雄问道:“杨姑娘,你上哪儿?” 
  杨婉听他话中似有邀她同行之意,心中想道:“这人是个侠义之士,他救了我的性命, 
我告诉他实话,料亦无妨。” 
  当下杨婉衣袄一揖,说道:“多谢恩公相救,我们本是夫妻两人,准备回乡的。”杨婉 
把自己说成有夫之妇,乃是出于一种防微杜渐的心理,虽然她信得过杜雄不是坏人。 
  杜雄怔了一怔,似乎徽感意外,但随即就神色如常,用同情的口吻问道:“哦,原来你 
们夫妻是给乱兵冲散的,这可真是太不幸了。但你的本领这样好,尊夫想必是武林中有名的 
人物,大约也可以脱脸吧,却不知尊夫是哪一位?” 
  杨婉道:“我的丈夫名唤李思南,今年二十三岁,失散之时他穿的是一件灰色的老羊皮 
袄,不知你可曾见过他?”跟着详细的说了李思南的相貌特征。 
  杜雄听了之后,低下了头,叹道:“李大嫂,原来那人就是你的丈夫,唉——你听了可 
别难过!” 
  杨婉惊喜交集,连忙问道:“你见着他了?他、他出了什么事情?” 
  杜雄道:“他正是和我一道从乱军中杀出来的。蒙古的一个将军十分厉害,不知怎的, 
他好似认得你的丈夫,对他特别追得紧,他、他给那个将军一箭射死了!” 
  杨婉在乱军之中也曾见到哲别的帅旗,如今杜雄说的这个蒙古将军,虽然没有说出名 
字,杨婉己知必是哲别无疑。哲别的神箭杨婉是见过的,杜雄说李思南死在哲别箭下,杨婉 
哪能不信。 
  这刹那间,杨婉只觉地转天旋,人似风中之烛,摇摇欲坠。 
  在将近昏迷的状态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