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红楼之臻玉 >

第71部分

红楼之臻玉-第71部分

小说: 红楼之臻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世家之眼的旁门。
  林臻玉倒是极为高兴,在翰林院年余他除了字写得更好些,其实什么实事儿都没干,就算这回不得调动,他也要找父亲和水泱帮忙把他弄去能做些实事的地方了。除了外任,工部和兵部是最适合他去的地方了,不想圣上偏偏特意指了他去,林臻玉都要怀疑是不是水泱在他哥跟前说什么了。
  说来也巧,林臻玉补得空缺正是他的“亲舅舅”贾政罢官余下的缺儿!只是人不同,显然得到的境遇都不同,贾政在这位置上呆了十多年,上峰硬实只让他管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其余农力工事一丁点儿不让他插手,固然有对这些受家族荣荫的世家子的鄙薄,更主要的是他本人对这些十分看不起,让他沾手干不得事还没得惹人不快。
  林臻玉再年轻,可实际的阅历在那里摆着,前世比这里先进了不知多少的理念和生产力,在电视和网络上见到过多少实物和工程,让林臻玉即使并不懂前世那些东西是怎么构造,那些简单的农具和水利之类,好歹能把会达到的效果和大致外形之类的说出来。
  至于枪炮之类的热武器,林臻玉前世一个学管理和金融的循规蹈矩的好娃子,却是不要奢求了。而且就他从父亲和水泱那里了解,这个世界显然和前世的清朝不同,虽然生产水平已经能接近于明清时代,可即使是外海而来的洋人手里也并没有厉害的火器,反倒是本朝握有的火器技术比较厉害,而且显然水家几代并非是和为贵福及蛮夷的“大度”皇朝,把这些本国才有的技术和秘方牢牢掌控在朝廷和皇室手里,就连烟花爆竹也是过年过节时朝廷直掌的店铺里才有的买。
  这日早朝,今上却是一扫前几日为了老圣人身体挂心的阴沉神情,极为高兴。及至大臣们上奏之事议完,圣上笑道:“今日朕听闻太湖地区农事、畜事大收,只一区就比得上往年苏南总收成。众卿可知为何?”
  群臣共贺圣上天佑大福。
  今上开怀大笑道:“原是工部大功,户部从协!”
  原来是今年早春工部上折子提出要在太湖地区实行粮、畜、桑、鱼结合的基塘,不少官员都斥为笑谈,工部孤行,向户部提出申银款项,唯有户部左侍郎周炳同意,顶住压力给拨了银钱。当时知情官员有不少都等着看工部和户部周侍郎的笑话呢。
  不想如今刚入秋,就有喜报传回圣上这儿,却是太湖大丰!正是农忙季节,太湖当地官员只简单估算了能看见的收成,就比去年的苏南地区的总收成还要多!今上大喜,这才有了今次这幕。
  周炳在心里赞叹外甥,这次太湖地区粮、畜、桑、鱼结合基塘正是林臻玉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本朝虽有用农家肥等给土地基肥的,但并未普及,不少地方还是用换种的法子等待土地自己回肥。工部侍郎对这一想法十分有意,特地询问了不少种田好把式,工部尚书点头才递了折子。
  户部对工部诸事一向头疼,每每兴修水利,户部尚书都要揪掉一把胡子,此次工部之事多亏左侍郎周炳一力促成,才拨银到地方。
  今上大喜,命工部明年全力促成此事,又对工部上下进行褒奖。工部尚书并未隐瞒林臻玉功绩,但此事能成却是工部上下尤其是许侍郎的功劳。
  吏部尚书告老,林如海月前已经正式接替了尚书之职,这时候大力嘉赏林臻玉却不是栽培而是捧杀了,林家已是后继有人,林如海又正当年,林臻玉年纪又小却是在工部踏实干两年为好。
  周炳心里得意,却也发愁:他如今是户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和右侍郎都算得上能臣,圣上颇有大力奖赏此事的打算,在他这里却是不好办,若想把官职提一提,只能将他升到他处,礼部尚书也到了告老之时,若是把他弄到礼部去…想到礼部那些死抠礼仪典籍的“学究”们,周炳打了个寒战,嘴里发苦,方才的得意兴奋去了大半!若不是臻玉私底下求他,他宠着外甥儿,又深知臻玉话出口一向靠谱儿才不会力成此事!
  周炳犹豫的瞄了眼上座的皇帝,他倒是有个心愿想请求,只怕说出口就有御史反驳,反倒连累了姐姐的名声。
  水湛别有意味的瞥了眼在站在下面板着脸一言不发的弟弟,心里对小九儿如今愈来愈不亲近依赖哥哥的行动有些醋意,想想还是罢了,就给他那宝贝一份大礼罢,正好周炳他不打算让从户部出来。
  工部尚书等齐齐谢恩。
  先赏了户部尚书财帛和御笔亲书的卷轴字迹。
  水湛看向周炳,周炳心一横,就要说出求请来。今上已笑道:“周卿,朕却有一好礼要赏你!”神情颇为舒心。
  众臣一时皆竖起耳朵,心里思量着周侍郎能有何好礼?都清楚今上既说“好礼”就不会是加官的事情,不少人心中一凛,都想起今上如今已有一子将要到定下嫡妃的年纪了,周侍郎家不是正有一个适龄的独女吗?
  周炳也想到了,更有些慌乱,想他这么些年从贫寒出身到如今二品大员,什么事情没经历过,却没有一次领赏还要这么心中忐忑的。心里发狠,若是今上真这么赏赐,就是赔上官位,也定不会让自家姑娘嫁入帝王家!心里打定主意,回去定得捶臻玉一顿压惊出气!
  水湛在上位看着众臣脸上细微变化和小心想掩饰住的歆羡、忌惮、恶意、高兴…心里只觉有趣,或许这至高无上的位子最有趣的就是能把众生变化看在眼里罢。他知道这些臣子想什么,大皇子早夭,如今二子已十三,是到指妃的年纪了,过两年大婚领差,作为如今最大的皇子,自然备受关注。可是这个儿子太像上皇了,表面功夫做得极好,心思却阴厉狭窄,不是容人的性子。他属意的人选从来不是他,自然不会为了这样一个儿子赔上自己一手提拔的能臣。
  水湛自觉对儿子们一向一视同仁,他不亲近后宫,各宫都由皇后治下,皇后没有嫡子,倒还算得上公正。
  水湛故意一顿,看够了众臣诸相,才笑道:“周卿寻亲姐十数载的事情朕亦有耳闻,其心可嘉!卿立下此功,朕就将这恩赏赐予周氏,周卿以为如何?”
  周炳大喜过望,没等御史言官说话,就伏跪于地,谢圣上大恩!周炳激动的简直不知作何形状,只觉奉君如此,肝脑涂地才以报君恩!
  今上大悦,遂封赠周氏为二品诰命夫人!
  时下大臣见今上如此开怀,并不愿轻易触圣上霉头,周侍郎无母无妻,诰命封赠给姐姐虽无前例可依,却有人情可表,再者这样一个诰命对周侍郎本身官途并无甚大用,是以直至退朝虽有言官暗叹,却无人出头反对。
  户部尚书也松一口气,他倒不担心周炳威胁了自己的位子,他资历功绩在那里,除非犯下大错,不然下面几个绝不会威胁到他。倒是怕圣上嘴唇一碰,把他的左侍郎弄去礼部可就坏了,要知道手底下有左右两个实干能耐的侍郎,可是大幸!这几年户部账目清晰国库充盈可没少受皇上嘉奖!
  圣旨并鸾锦玉轴文书及一品正装妆饰半日后都去往周府。周侍郎并其姐周氏早已摆设香案,恭候在府。林臻玉在散朝时就得了水泱的消息,不顾工部也要由尚书自上而下奖赏,向上峰求了假,快马就去了周府。
  宣读圣旨时,林臻玉藏在周府内院,伸长脖子想听见。待谢了旨太监去了,臻玉搂住娘亲却是掉下泪来——他纵使得再大荣耀,却不能光明正大的诰封娘亲!
  周慧和周舅舅都心疼不已,周炳弹了外甥一下儿,有些心酸,笑着劝道:“这次也是你的功劳不是?这么大了还哭鼻子,还是个男娃子呢,你表妹都笑话呢!”说的林臻玉不好意思擦擦眼睛,心里却还是有些难受。
  周慧把儿子搂在怀里,她这做娘亲的自然很明白儿子的心思,只是如今这样的生活她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周慧很知足,儿子和弟弟都在身边,还有个贴心的外甥女儿,这诰命不过是锦上添花,她却是看的开。
  至金乌西坠,余晖尽掩之际臻玉才打道回府,一出府门就见水泱的马车停在近旁。
  水泱把少年拉上车,摸摸臻玉红肿的眼圈,有些心疼,遂笑劝道:“如今周姨有了诰封,虽不能说出你们关系,你却可以大大方方认做干娘,往后儿奉养孝顺都是应该的!”


61、认干娘、大宴之上会王氏
  水泱说的话简直说进臻玉的心坎里了;臻玉也正是这般想的,心里着急要回林府去和父亲商量。
  林如海深知儿子心思;早就把这事儿想了数遍;如今周氏又有了诰命;更是水到渠成之事,遂儿子一提,便欣然同意。
  周府里,周舅舅自然喜欢;周慧更是心里又感念又激动不已,自儿子登船去扬州那刻,她就绝了儿子光明正大再叫自己一声娘亲的奢望;不成想居然能有今日!林家居然愿意让臻玉认自个儿作干娘!
  周炳乐呵呵的;心里早下了决心这事儿定得大办!姐姐孤苦半辈子;被人欺凌,不得展颜,这番能扬眉吐气,又能认回儿子,这样的大喜事必得让全都城的人家都看到!也让那些小人瞧在眼里,沤在心里才好!周舅舅嘴角泛起冷笑,如今那些落水狗,他不痛打一番岂能对的起姐姐受得苦,怎么能出自己一口恶气!
  周炳一连数日都喜滋滋的,上朝前后总喜与人闲聊几句,一反平日形状。不少朝臣同僚都心里纳罕,这周侍郎好气色呀!这般高兴瞅着又不像是只因为周氏得封诰命而高兴?
  吊足了众人“姑婆心”,周炳才神神秘秘的露出点子风声来,却是他家亲姐要收干儿子了。
  不少朝臣都有些不以为然,周氏虽是二品诰命,可这达官贵人齐聚的都城并不太稀罕,且她又是寡居妇人,听说死了的夫家也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小乡绅,身份谈不上显赫,若说有分不同,也只是她的诰命是今上在群臣面前御口亲封罢了!
  若是收得个干儿子,估摸着也不会出身多好,都城有头有脸的人家的公子小爷,也不会上赶着去巴结,想来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子冲着二品夫人和周侍郎的名头去的罢。毕竟本朝律例,经过官府承认的干亲,儿子有侍奉养老的职责!
  众臣再问,周侍郎摇摇头却是不愿深谈了。林如海斜眼余光瞥他,有什么好得意的,若说出来是自己儿子才更让人惊叹呢!
  林如海眯着眼睛看自己同僚,嗯,谁家有合心的女孩儿没有?臻玉就要十五了,若有好的,先定下来!高僧言儿子弱冠方可娶妻,没说不可以先定亲么?
  如今林如海事事顺心,黛玉之事虽未定下,两家却很有了默契,缺的不过是林家三父子死活不松口罢了;馥玉不用他操心,有他大哥照看着,幼子十分上进听话,明年就可下场一试童子考了呢!是以林海心思转到大儿子亲事上去了。
  暗自叹口气,这些年来,如海对孩子们着实心有亏欠:当日他答应贾敏要好好儿教养三个孩子,可贾敏去世后他心思空了一大块,反而要孩子们担心他;之后心好容易缓些过来江南又局势严峻,不得已送三个孩子去了荣国府,受了不少委屈;之后回京,大儿子已能独当一面,女儿也帮着长兄掌管一府家事,幼子小小年纪便懂事上进,倒是三个孩子挂心他的身体,变着法儿温补颐养;荣国府旧事,更是儿女们同心协力脱离泥沼!
  林如海又是安慰又是心酸,他林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