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

第134部分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第134部分

小说: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先不说张大郎兄弟如何,却说妙儿穿越到北宋后,其实总想捣鼓些现代才有的小吃来挣钱,因此眼下碰上了这个机会,妙儿自是要重点观察汴京有名的小吃,并暗暗的琢磨她记忆中的现代小吃,有哪些是能拿得出手、“偷”到现代来赚钱的。
而妙儿既然想要做些新奇的小吃来卖,那自然是一等到天黑、州桥夜市的大小摊子都支起来后,就拉着巧娘到那有名的州桥夜市逛上一逛!逛了几回州桥夜市后,妙儿对这北宋的夜市总算是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牢牢记下了夜市最常卖的吃食有哪些———自州桥南去,沿街有卖水饭、熝肉、干脯等吃食的摊贩。
王楼前则有卖獾儿、野狐、肉脯、鸡等肉类吃食,再往下走还有卖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等等。妙儿拉着巧娘上前问了问价,发现这些看着让人馋涎欲滴的各色吃食,每个不过才十五文、十分便宜。
这些吃食既然都不贵,妙儿自是马上掏钱给她和巧娘买了几个,用油纸包了后边吃边继续沿着熙攘热闹的长街往下走,一路又见到了不少摊贩———有盐铺曹家从食、旋煎羊白肠、鲊脯、炸冻鱼头,还有姜豉子、抹脏、红丝、批切羊头并辣脚子姜和辣萝卜。
眼下正值盛夏,因天气闷热、长街上也有不少卖解暑甜品的,妙儿粗略数了数、并上前指了几种物事问了几回,很快就发现汴京城的凉品种类繁多———有鸡皮麻饮、细粉素签、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还有生淹水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以及荔枝膏、广芥瓜儿、杏片、梅子姜、芥、细料馉饳儿、香糖果子,并间道糖荔枝、越梅、金丝党梅、香枨元等等。
这些吃食皆用梅红匣儿盛贮,一样样的码得分明,叫人见了直流口水,哪怕是不饿也想拣几样尝尝解馋……




第七章 灵光一闪
妙儿打探过后,得知这州桥夜市一直热热闹闹的开至三更,但凡在这儿支个小摊子的商贩,只要他们卖的物事不难吃到极点、还算是有点口碑,一个晚上下来倒也能挣上几个钱,足够养家糊口。
且妙儿很快就发现这州桥夜市、和现代夜市的不同之处———现代夜市除了卖些小吃、小玩意儿外,还会卖许多价廉物美的衣服和包包等饰品,可这州桥夜市却只卖吃食、不见卖衣服首饰等物事。
意识到这点后,妙儿下意识的生出在州桥夜市摆摊卖衣服的念头,不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妙儿自个儿给掐灭了———在北宋,这成衣并不是太好卖,因为但凡有几个钱的人,都想自个儿扯了整块布、按照自个儿的身形大小做衣裳,就是那剩下的边角料也都会掂量着做些别的物事。
再说了,这周围都是卖吃食的小摊,妙儿要真是摆个地摊卖成衣,那衣裳还不被那些衣裳熏得全是味儿?谁还敢买?
于是妙儿马上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并且着重在小吃上下功夫、费心思,一心一意的想捣鼓出个新奇的小吃来———只要占着“新奇”这两个字,然后这吃食的味道也还算是过得去,那就十有八九能让妙儿赚个满盆钵!
可做什么小吃好呢?
这古代的小吃,有名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那州桥夜市没有十家在卖也有八家在卖,竞争异常的激烈!妙儿就是在那些有名常见的小吃上动些手脚、加点别的新元素进去,也不一定能抢走那些老字号摊铺的生意……得想个眼下还没人卖的小吃来卖才行!
可这现代才有、北宋没有的小吃实在是太多了,妙儿一时也没丝毫头绪、不晓得把哪样现代小吃“偷”过来北宋比较合适、且具有可执行性!于是妙儿只能把主意揣在心里,然后继续拉着巧娘四下闲逛、搜罗商机,想着指不定在街上瞧见某件物事受到启发、这点子便会冷不丁的蹿到脑袋里!
话说这一日艳阳高照,已经各自找到路子的张大郎兄弟早早的就出门挣钱去了,他们还说男子汉必须担起养家糊口的担子,让妙儿和巧娘不必担心饿肚子,尽管在家里多歇息几日,只不过妙儿和巧娘却是都闲不住……
不过妙儿和巧娘暂时没什么活计干、这几日也不必起的太早,于是等张大郎兄弟出了门后,她们才不紧不慢的起床洗漱、收拾屋子,把自个儿拾掇齐整了、屋子也打扫干净了,两人才挽着胳膊高高兴兴的出了门。
这妙儿和巧娘还没吃早点呢,因此她们一出了门就先走到街上卖各色早点的地段,打算先买些包子、馒头、豆浆等物祭五脏庙,等把五脏庙祭饱了再继续四处闲逛、搜罗商机。
这妙儿前世最爱“豆浆加油条”这个完美的早餐搭配,因此今儿妙儿特意在长街上仔细的找了找、想买豆浆和油条,可妙儿见这长街上有卖烧饼、炊饼、汤饼以及各种馅料的馒头的,有羊庵生面、盐煎面、笋菜淘面的,甚至还有七宝棋子、百宝棋子、糯米团子等各式甜点的,可偏偏就是没卖现代最常见、妙儿最喜欢吃的油条!
豆浆是能买着,可油条就是怎么找都没找到!
这人有时候啊,想吃什么东西却偏偏找不着的时候,往往会一直想着、惦着、牵挂着,牵挂到内心痒痒的、恨不得自个儿把这个东西给做出来!
于是妙儿不死心的在长街上来回兜了几圈,甚至还向卖炊饼的小贩打探了一番,可惜大家伙儿都不晓得妙儿所说的“油条”是何物,更是不明白为何这豆浆就一定得和油条配着吃才美味,有的甚至还嘲笑了妙儿几句,说妙儿想在京城找那些乡下小地方才会有的土吃食!
可这油条在现代乃是家喻户晓的东西,就连首都北京都随处可见,怎么会是那乡下小地方才有的小吃呢?
于是这天早上的早餐妙儿吃得十分纠结,并且吃完后妙儿逛起街来也心不在焉的,脑海里一直想着“油条”这个在现代十分普通的小吃!妙儿就带着这样的心思在街上兜转了几回,转着、转着无意中一抬头,意外看到一家卖芝麻葱烧饼的摊铺、和一家卖油炸糯米团的摊铺,这两样吃食让妙儿灵光一闪、记起了心心念念着的油条的来历,并记起了前世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个传说……
那个传说让妙儿顿时满脸兴奋、马上激动难耐的拉着巧娘的手,道:“巧娘,我想到我们可以卖什么小吃食了!”
巧娘见妙儿神游了一早上就有了点子,忍不住啧啧称奇:“这就想到了?你打算卖什么?赶紧说出来叫我也跟着高兴、高兴!”
妙儿兴奋的用手比划出油条的形状,并吞着口水说道:“我们就卖整个汴京城都没人卖的物事———油条!”
巧娘蹙着眉头思忖了半天,最终一脸迷茫的问道:“油条?那是什么物事?我怎么听都没听说过,那玩意儿能吃吗?”
“当然能吃了,不能吃我们怎么拿它来挣钱,”妙儿说着便拉着巧娘往街东奔去,并飞快的在脑海里列出炸油条需要的材料:“走,我们先去买口大铁锅,再去称几斤面粉、打半斤油并几两碱和盐回家,先试着炸几条油条出来尝尝!”
巧娘虽然不晓得妙儿口中的油条是何物,但她见妙儿兴致勃勃、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很快就跟着欢喜起来,心里也对妙儿口中说的那个名为“油条”的物事十分感兴趣,更是期盼妙儿这回想出来的物事,能真的成为他们挣钱的路子。
且先不说巧娘心里如何想着,却说妙儿之所以突然打算炸油条、全都是因为那个在民间流产广泛的传说,那个传说也可以算是对油条来源的一种解说,也正巧提醒了妙儿、油条出现在民间的具体时间……
妙儿根据这个传说细细的推敲起来后,才知道原来这油条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也就是南宋时期、杭州一带的百姓发明的。当时的临安府是南宋的都城,可外忧内患交叠在一起,让那临安府远远不如北宋时期的都城汴京繁华。
且先不说临安府如何,却说相传在南宋年间,大奸臣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因妒嫉和贪婪,外通金国,在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毒死在临安风波亭,让南宋损失了一名英勇善战的大将。
消息一在临安府传开,老百姓们纷纷义愤填膺、并对秦桧这个大奸臣恨之入骨,彼时临安府酒楼茶馆、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此事。说来也巧,那时在从安桥河下有两家卖小吃食的摊贩,一家卖芝麻葱烧饼,一家卖油炸糯米团。
这一天刚刚散了早市,做烧饼的王二通通火炉,理好灶上卖剩的最后一迭葱烧饼,见没上门的主顾便坐在条凳上歇息。这时,做糯米团的李四也已收拾好油锅,蹲在那里抽袋烟。
两人彼此打过招呼后就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聊来聊去话题自然便聊到了秦桧害死岳飞的这件事上头。王二和李四和所有善良的老百姓一样,对这件事都感到非常的愤懑,于是两人便想用一种法子来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不满,也想发泄下堆积在心头的怨气。




第八章 有趣的传说
王二一捏完面人儿,就指着它们示意李四观看,见李四明白他捏的两个面人便是那秦桧和王氏后,王二才抓起切面刀,先是往那吊眉无赖的颈项上狠狠的打横一刀,再往那歪嘴刁婆的肚皮上重重的竖划一刀,以这样的方式来解气消恨。
李四见了后觉得这样还不够解气,于是便跑回自己的摊子,把油锅端到王二烤烧饼的炉子上来,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地粘在一起丢进滚烫的油锅里去炸。
那李四胆子比王二大些,只见他一面炸面人,一面大声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喽!大家来看油炸桧喽!”
过往行人听见有人油炸大奸臣秦桧,立时觉得新鲜解恨,于是很快便都围拢过来。大家看着油锅里有这样两个丑人,被滚烫的油炸得“吱吱”直响,很快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便有人跟着喊了起来:“看呀看呀,油炸桧喽!看呀看呀,油炸桧喽!”
这事儿说来也巧,这时秦桧正坐着八抬大轿、从皇宫里退朝回府,大轿也正好经过从安桥。秦桧在轿子里听见吵杂的喊声,觉得这声音直刺向自己的心窝,于是就命人停下轿子,并立刻派出亲兵去抓人。
亲兵挤进人群后把王二和李四抓来,连那油锅也端到轿前,秦桧看见油锅里炸得焦黑了的两个丑人,气得络腮胡子根根都朝上,并走出轿来大声嚎叫:“好大的胆子!尔等想要造反?!”
王二听了心里却是异常的平静,只见他毫不畏惧的回答说:“我们是做小生意的小老百姓,对造反不敢兴趣。”
秦桧说:“既然如此,怎敢乱用本官的名讳?”
王二说:“哎哟,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桧’,我是火旁的‘烩’哩!我哪有乱用你的名讳?”
围观的百姓一听王二这话,马上都跟着叫起来:“对啊、对啊,音同字不同!”
秦桧顿时无话可说,只能等瞪着油锅里浮起的那两个丑人,胡乱给王二和李四扣了顶帽子:“不要啰唆!这炸成黑炭一样的东西,如何吃得!分明是两个刁民聚众生事、欺蒙官府!”
听秦桧这么一说,人群中立刻站出两个人来,道:“就要这样炸,就要这样炸才好吃!”
那人一面说、一面把油锅里的面人捞起来吃,边吃还边连声赞道:“好吃,好吃!我越吃牙齿越畅快,真想一口把它吞下去哩!”
如此一来,把那秦桧的脸气得象紫猪肝,可秦桧一时拿这些百姓没有法子,于是他最后只能瞪瞪眼睛,往大轿里一钻,灰溜溜的走了。
无赖秦桧被当众吃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