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无药可医 >

第1部分

无药可医-第1部分

小说: 无药可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楔子

江湖上总有许多传说,传说中亦有许多灵药,传说中亦有诸多神医。可灯盏寻遍天下,走遍江湖,却没一人,医得了彦成的伤,亦无一药,解得了彦成的毒。
    后来,灯盏又找他们来医自己,找了神医,找了太医,甚至,找了国师、巫师,却都失败了。
    他们说,圣上,相思无药可医。
    彦成抱着灯盏说,灯盏,爹原来一点儿都不怕死,可现在我怕死,我怕我死了,没有人能帮你守住这天下。
    彦成又说,灯盏,不要哭,每个人都会死的,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因为有你,爹这一辈子很快活。
    灯盏不肯听他说,只狠狠地抱住他,一遍遍地说,不许,朕不许你死!你死了,朕亲自为你陪葬!
    反正朕也病了,已无药可医了……



☆、第一章

彦成捡到灯盏那年,灯盏四岁,彦成九岁。
    他逼着灯盏喊他爹,灯盏为了他手里的包子,喊他:“爹爹。”
    马上的老将军见了,微微一笑,招呼侍卫们抱灯盏上马,带他回府陪独子彦成玩。
    彦成不肯,非要亲自抱着灯盏坐到自己矮马之上,策马扬鞭,颇有乃父之风。
    老将军带着一众家将,哈哈大笑,只觉儿子这副小大人儿的模样有趣之极,却不知一抱已注定一生相思。
    回到将军府里以后,彦成要给灯盏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灯盏说:“爹爹,我就叫灯盏。”
    彦成抱着他坐在桌旁看着一个灯盏,觉得眼前的灯盏没有怀中的灯盏好看,然后说:“你是将军府的小少爷,这名字不好。爹给你取一个好听的。”
    灯盏不说话,只是哭。老将军见灯盏不愿意改名儿,便说:“都说取个贱名儿好养活,就让他叫灯盏吧,日后长大若入朝堂再给他取个好名儿。”
    彦成笑道:“咱家府里的小少爷哪有不入朝堂之理?”老将军只一笑,未将灯盏当做自家孙儿。
    那一年是圣朝景佑元年。
    宝元三年,灯盏长到十二岁的时候,彦成十七岁,第一次随军出征,征讨的是谋反的七王爷。
    彦成出门的时候,正是二月,草长莺飞的时节。
    灯盏穿了件白袍,系着条浅绿的丝绦,袍子边角上的翠竹,是彦成亲手画了,让绣娘依着画儿绣上去的。
    他从院门一直送到府门,又再送到了城门,依旧舍不得离去。
    八年了,爹爹带他回到将军府,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弹琴作画,带他遍尝美食,带他游遍四海,却从未与他分离,便是爹爹练武训兵的时候,他也常跟去在旁坐着读书吹笛。不曾分离。
    “爹爹,你要去多久?”灯盏不会骑马,轿子还侯在一侧,他在马下扬起小脸,墨玉似的大眼睛里已满是水光。
    老将军起初只当彦成年幼,听灯盏喊彦成爹爹,自己又得了个便宜孙儿,自然也不在意。等彦成年岁大了些,灯盏也明事理了,却仍喊彦成爹爹,管自己喊爷爷,心里就有点儿别扭了,说了几回也不管用。
    灯盏又是个伶俐的孩子,老将军不让喊爹和爷爷,他反倒喊的更响更甜,每晚给爷爷送参茶,为爷爷捏肩膀的自不在话下。讨得老将军真拿他当自己孙儿般疼爱,全当个眼花儿一样宠着,每每宫里有了赏赐,甭管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给灯盏挑,剩下的才给彦成挑,再剩下的就给几位夫人和女儿。
    惹得每回灯盏拿着老将军给的玩意回来时候,彦成都气哼哼地塞到柜子里,不许灯盏拿着玩。也不知是恼了爹爹疼爱灯盏胜过疼爱自己,还是恼了灯盏从自己的乖儿子成了爹爹的好孙儿。
    老将军道:“灯盏眼中只有爹爹,就没有爷爷了?”
    “不错!”灯盏眼中满是笑意,瞧着老将军一张黑脸气的发红了才笑着说:“爹爹在灯盏眼中,爷爷却在灯盏心里。灯盏只问爹爹是因为灯盏知道,爷爷战无不胜,是百战百胜的不败将军!”他这番话说的声音不大不小,语调轻柔,直说到了老将军的心坎儿里,笑着嘱咐彦成快些跟上,别误了时辰。
    看老将军转身走了,彦成才道:“爷爷就百战百胜,爹爹就不成了么?”
    “灯盏盼着爷爷快些得胜,不也是盼着爹爹快些回来么?”
    “不许避重就轻!”话虽如此,彦成眼中却全是笑意。
    灯盏与他一块儿八年了,自然知道他的脾气,踮起脚尖勾住彦成的脖子,笑道:“都说虎父无犬子,爹爹有爷爷这样的好父亲,自然差不了。平日里夸你的人多了,怎么还一定要我夸呢?”
    彦成轻哼一声似是不以为意,语气却异常温柔:“都多大了还撒娇!这回去的不远,一个来月就回来了,你在家好好儿的。爹给你带好玩儿的回来。”
    “爹爹,你可得小心着些!旁人无碍的,你和爷爷可得囫囵着回来。”眼中已经噙上了波波水光。
    彦成笑着应下,让灯盏退回轿子里去,挥手扬鞭,已在五丈之外。
    灯盏坐在轿子里看着彦成远走,黑色的马蹄踏碎了一地碧草,扬起的不是黄土尘埃,而是满眼碧色。直到那碧色尘埃落定,他才吩咐随从放下轿帘回府。



☆、第二章

彦成回来的时候,正是桃花开的时候,像他所说的那般,不多不少,整一个月。进城门的时候,帅旗牌棍,高头大马,行人避让,百官相迎,端的风光。彦成不看百官,只四下张望,想寻找那抹熟悉的身影。
    小轿停在街角,灯盏依旧是一袭白衣,艳红领子,艳红袖扣,衣角上绣满了纷纷洒洒地桃花,往人群中一站,宛若浊世佳公子般鹤立鸡群。灯盏朝彦成招了招手,只一笑,周围桃花都失了颜色。
    见了心心念念的宝贝,彦成有些按捺不住地想下马来同宝贝儿子宣扬自己的战绩,心念才动,已经勒住了马。灯盏连忙冲他摆手,又指指队列最前的老将军,彦成顺着看过去,只见老爹正对着他怒目而视,登时再不敢造次。再一看时,老将军已勒住了马,换上一副笑颜,那一张老脸笑的就跟九月菊花似的。
    “灯盏,到爷爷这儿来!”老将军朝着灯盏招招手,灯盏缓缓走过去,任人一瞧,便知他教养极好。旁人看灯盏眉目如画,浅笑嫣然,都暗暗惊叹,将军府上什么时候添了这样可爱的孙儿,也不知是少将军与哪个女人生的。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少将军才多大?这孩子少说也有十一二岁了,总不能是少将军五岁生的吧?
    灯盏走到老将军马旁,轻声道:“爷爷此番大获全胜,实乃京城百姓之福!”老将军听了哈哈大笑,一把捞起灯盏抱到马上,与平常的爷孙毫无差别。这一回,他准备把小孙儿带到宫里去,让全天下都知道,他除了有一个能横扫千军的好儿子,更有一个可以挥毫洒墨的好孙儿。
    坐到老将军怀里后,转过头看了看后面的彦成,冲着他眨眨眼睛,就窝回了爷爷怀里。彦成在后面看的牙痒痒,暗骂他是小没良心的,有了爷爷忘了爹!
    奉天殿内吾皇端坐,黄袍金冠好生威武,百官跪拜,齐呼万岁之声冲破高殿。老将军率儿孙以及一众家将,浩浩荡荡地进来,跪倒在正中,禀明了功绩后不忘赞上几句圣上英明,福泽深远的。
    只听的龙颜大悦:“赏!”
    那日,赏了将军府江南锦缎一百匹,大宛名驹五百匹,白银万两,黄金千两。封彦成定国将军,赏了众家将,就连已经位极人臣的老将军都加了爵号,更赐宴御花园。
    彦成拉着灯盏的手悄声嘱咐:“一会儿你就跟着爹,旁人同你说话你也别答,只冲着他笑知道么?这宫里不比家里,一句话说错了就是杀头的罪过。”
    灯盏用力地点点头,心里也知道宫里不比外面,丝毫大意不得,扯着彦成的衣袖,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
    一路上遇到不少文官武将,每每遇到便要赞老将军一句虎父无犬子,遇到彦成便要贺他封将,赞他将门虎子。
    这番客套话说完,便要问一句:“这小公子是谁?”
    彦成听人家问起灯盏,立即往身后拉拉,低声道:“这是末将的儿子。”见别人不信的神色,立即补上一句:“是义子。”又招呼灯盏同来人行礼,灯盏这才从他身后走过来,施施然地行一礼,一双明眸顾盼生辉。
    一时开席,明帝素来御下宽和,更兼此回出征大获全胜,百官同欢也不拘谨。
    天色渐暮,彩衣宫女点上琉璃灯,一时间,流光溢彩,映得满院子的奇花异草,流云漓彩,美不胜收。
    明帝身旁的大太监待百官行礼后,拍了拍手,一队舞姬身裹轻纱鱼贯而入,妖娆舞起。
    珠晖似的灯光下,灯盏靠在彦成身边,下巴微微仰起,温暖精致。
    “今日将军大获全胜,凯旋归来,我们不妨来做对子行酒令,乐呵乐呵!”当今圣上明帝开口,谁人敢驳?明帝龙心大悦,温和的目光扫视席间百官,当即念道:“今宵听夜曲,欢歌灯影满花园。”
    彦成小声道:“坏了,这个我可不会。”
    “爹爹,你不会便藏拙吧!”灯盏说话时一对眼睛滴溜溜地转,分明是心里早就有了合适的下联。
    彦成知他的脾气,拍拍他的小脸,轻声道:“你瞧别人都会,只爹一人说不出来,岂不是丢了脸面?”
    正说着,新任礼部侍郎起身回道:“昔日观字画,花影月光摇墨案。”
    众人纷纷叫好,明帝亦点头赞许。
    灯盏笑笑,不以为意,伏到彦成耳边念了个下联,要他回了明帝。彦成微微一笑,起身念道:“闲来论经史,豪言壮语震九州。”
    不等旁人言语,明帝已开口赞道:“好一个豪言壮语震九州!少将军武艺高强,文采出众,朕甚感欣慰。”
    圣上金口玉言,众人哪有不凑趣的,都举杯庆贺称赞:“颇有豪气,不愧是定国将军。”
    彦成笑道:“臣惶恐,这下联实非臣所作,而是臣义子灯盏所作。”
    明帝也注意到了一直躲在新封的少将军身后的灯盏,见他容貌清秀可爱,眉眼如画顾盼多情,甚是喜爱,举杯问道:“你就是灯盏?今年多大了?”
    “十二岁……”
    “定国将军这下联是你给想的?”
    老将军深怕自家儿孙胡乱玩闹,得罪了圣上,惹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立即起身,躬身答道:“小孩子不懂规矩,圣上莫怪。”
    明帝摆摆手让他坐下,温声道:“灯盏,你再对个下联给朕听听,对得好有赏。”
    灯盏的眼睛在琉璃灯下粼粼闪烁,童音清澈,宛如泉水叮咚:“少时诵诗书,水声山色锁妆楼。”
    明帝听后大为赞赏,当下道:“好!将军府内,文有灯盏,武有彦成,好极妙极!”他又问灯盏想要什么赏赐。
    灯盏一脸天真模样,颇惹人喜爱,他道:“灯盏并无所求。”
    明帝笑道:“你既无所求,那我便赏你个琉璃灯盏玩吧!”招招手,太监便捧了只琉璃灯盏送来,盏上嵌着十二颗大秦珠,一望便知价值不菲。
    那日宴后,将军府在京城中声名更盛。京城人人都知当晚圣上金口玉言,将军府内,文有灯盏,武有彦成。
    风光显赫一时无两。



☆、第三章

春色醉满园,蓬窗灯暗,翠帘垂,月依依,人悄悄。
    灯盏趴在桌上看着那只御赐的琉璃灯盏,问彦成:“爹爹,灯盏好看么?”
    “不及我的灯盏好看。”彦成笑着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