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一枕黄粱梦 >

第59部分

一枕黄粱梦-第59部分

小说: 一枕黄粱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是许、杨两家都是羽翼未丰,于大人却是皇上的宠臣,于夫人娘家也颇有势力,岂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轻易交恶的。
“他这些年以清官自居,又多次得圣上表彰,把别人比得跟贪官污吏一般,早有人瞧他不顺眼了,大明府不比辽东,山高皇帝远的,一个个的都心明眼亮着呢,他的妻弟如此行事,不用我去找他麻烦,他自己的麻烦就要来了。”她顶多是收买些个闲汉,没事四处闲磕牙,把于大人借争产官司敛财的事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罢了,董氏用过的法子,她一样能用。
杨氏听许樱这么说,慢慢放下心来了,“我听你小舅妈说,你四婶病了……”
“我也听说了,只怕内里比更吓人一些,三姐姐给我写信说,四婶病得一阵明白一阵糊涂的,院子已经被祖父给封起来了,不是水痘,是疯症。”母亲早晚会知道四婶生得是什么病的,不如早告诉了她,免得她从别人嘴里听到那些有的没有的。
“啊?”杨氏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会……”
“四叔找了好些个道士和尚,一个个都说是撞邪了,银子没少花,病症却没好。”
杨氏双手合什,念了好一阵子的佛,“这些日子离了许家,却不成想出了这么多事,你三姐姐一向对你好,你可有写封信给她让她珍重?”
“一时匆忙未曾写信,只是捎了些山上的土产给她。”
“许家离茂松山如此近,你有的土产未必有许家多呢,还是要写封信安慰她才是。”
“还是娘想得周全,是我想少了。”许樱顺着杨氏说道,她现在已经在想唐氏掌了家,会不会继续找她们母子三人麻烦的事了。
要知道董氏终究是弟媳妇、婶婶,比不得唐氏这个正经八百的婆婆、祖母来得仗义,若非董氏实在过份,她也不会早早的使出计谋,断送了董氏。
如今只剩下唐氏一个……
许樱又转念想到了祖父写信到连家的事,以连俊青的品性,应该是接到信就禀明了家里,往茂松书院来了,依着行程早就应该到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信儿?
许樱从心里往外不愿母亲改嫁,连俊青晚一天来,她高兴一天,想想唐氏的狠辣,又觉得母亲早一日离了许家都是好事。
她素来行事稳健极有主意,遇上母亲的事却是柔肠百转怎么想都不得要领。
杨氏不知许樱的心思,开始念叨一些家长里短了,“瞧今年这天儿啊,怕是要冷得晚……冬麦长得太高了,到了冷的时候要被冻死大半……”
许樱一抬头,忽然记起一桩要紧的事,今年冬天不光冷得晚,而且冷得急,她依稀记得上一世十月末的时候还穿夹衣呢,忽然一夜北风起,就下起了大雪,冷不防的冻伤不少人,冬麦也绝了收……又逢了春旱,春播的粮食没水浇灌,除了部分靠河的良田丰收了,别的地方都是欠收,来年是个小灾年……粮价涨得极高,若非后来朝廷从辽东调集了粮食过来平抑了粮价,怕是要有很多人家饿死。
许樱回屋第一件事就是召百合和许忠两口子来,三个人关着门商量了许久,“我瞧今年的天不好,到现在都近十月了还不冷,听说冬麦已经要长出两指长了,若是始终不大冷还好,若是忽然来一场寒霜怕是要欠收,辽东这些年产粮颇丰,粮价又低,劳烦许忠哥再跑一趟,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粮食,过了年听我的信儿,再押粮回来。”
许忠这些年也是在生意场上打过滚的,虽说知道许樱聪明,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姑娘……辽东的粮价虽贱,可这一是路途遥远,二是那边产的多是玉米、稻米之类的,玉米还好,稻米……万一要是小的一走天就冷了,再下几场雪……小麦不一定欠收啊。”
“我主意以定,许忠哥你不必劝我,左不过到了春天粮价一定会涨,无非赚多与赚少罢了。”
许樱说的也是实情,确实不过是赚多或者是赚少罢了,可千里迢迢运粮,赚得少就是赔钱,许忠瞧许樱态度坚决,百合又拼命向他使眼色,也只得应了。
许樱又拿出数张银票,“这是两万五千两银子,等到年底大明府的店铺应该还能再结出五千两银子来,到时候我一并给你送去。”许樱现在最赚钱买卖的是烟草,这东西本来是二十年后某个福建的商人贩过来的,没几年就有无数的人吞云吐雾了,大商人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许樱上一世也跟着贩过些个,利自然没有一开始贩烟的人厚了,到了这一世她自然抢了先机,自福建引来了烟草,又种又贩,着实赚了不少银子,外人只知道昌隆顺有大明府和辽东府两处铺子,却不知道在福建还有一间叫顺安堂的铺子,也是许樱的。
“只是委屈了你们夫妻,今年怕是要不能一家在一起过年了。”
“主子对我们恩重如山,过年本是小事。”百合笑道,她这些年没断了看许樱行事,觉得许樱聪明诡诈近乎于妖,对收粮之事,并不像许忠一样担心。
“这次许忠哥对外只管说是去收野山参,不要说要去收粮。”做生意,就是要先占了先机才能赚大钱,连家也好,展家也好,家底都比她厚得多,若是他们也想到了今年小麦要欠收,要去辽东或者别的省份收粮,一要抬高收购价,二要压低卖出价,许樱不做那样的傻事。
“是。”许忠想着,就算是这些人家知道了,会因为到十月里天还不冷,就大手笔的收粮吗?他也因此打定了主意,到了辽东先少少的慢慢收,这边有了些消息,再大手笔的收,左不过他去得早,旁人见这边冬小麦要欠收,再去收粮,已经晚了他近一个月的脚程了。
作者有话要说:上文里说的蘑菇,确实有些像是植物大战僵尸里的蘑菇,不过这种蘑菇在现实中也不少见,很多蘑菇有致幻的效果,大家百度一下就知道了,我文里写得只是略夸张,好孩子不要碰哦。



、67传信

十一月
山里入冬总比别的地方早些;茂松书院虽在较暖的山谷,十一月的那场大雪来的时候,却也一样让人冷得猝不及防,麦穗领着两个婆子抬着火盆到了许樱所居的跨院;却见许樱开着窗;望着窗外发呆不知在想什么。
“姑娘;冷!”
许樱把窗子关上了;“只是透透气。”这一场大雪比她记忆里的要晚一些;但不似她记忆里一般难熬;那个时候她寄人篱下,每天都要不停地做活,能取暖的只有一个手炉罢了,一整个冬天下来,两只手上都生了冻疮,“娘的屋里点火盆了吗?”
“回姑娘的话,已经送去了。”婆子答道。
“送去就好。”许樱说道,外面传母亲的那些话,并没有传到母亲的耳朵里,可是如果回了许家呢?已经十一月了,唐氏既然管了家,定然不会让他们娘三个活得逍遥,之前唐氏不管他们是因为立足未稳,如今她必定已经将许家上下全一手掌握,又逢快要过年,定要将他们接回去。
到时候不用旁人说,唐氏旁敲侧击地问几句,怕是母亲就要受不了,连家到现在还没有信儿,连俊青真的变心了?许樱有点后悔自己不应该为了求稳妥加上心里虽明白母亲改嫁连俊青最好,却终究舍不得,不想沾手此事,没有早一点再传信过去。
许樱不信连俊青会变心,怕是有人从中做梗,若是这样,她再传信怕也一样要石沉大海,唯今只有……
“把我的灰鼠披风找出来。”许樱想到了就要去做,谁知道唐氏什么时候派人上山来呢,若是那个时候她还没把信传出去,回到许家母亲真有可能被流言蜚语挤兑死。
“外面还下着雪呢,姑娘您要去哪儿?”
“去赏雪。”许樱说道。
连成璧拢了拢身上的大红猩猩毡斗篷,在风雪中低着头走着,在漫天的风雪中似是一团火似地显眼,怀里的信像是沾了某种说不出来的香,又似热得烫人,他抬起头,看见远处因风雪而少有人迹的墨香斋前,只有一行被风雪盖住的浅浅脚印。
他推开墨香斋的门,掀掉头上的风帽,墨香斋是茂松书院的藏书楼,平素天好的时候人不少,今天下了雪,天气冷,墨香斋为了怕走水,又向来不放火盆,冷得很,如今空旷得只剩摆满了经史子集的书架。
冬天天黑的早,加上下雪天阴,如今才不过申初时分,墨香斋就有些阴暗,在某个角落里不知谁点了一盏油灯,随着窗缝吹进来的风,忽明忽暗。
“请问……”
“来的可是连师兄?”灯影下穿着雪青缎面灰鼠衬里披风的少女,婷婷玉立。
“正是。”
“许樱一时情急乱了方寸,这才请连师兄来此一叙。”
连成璧见许樱话说得急切,忙收敛心神,“许师妹有话请讲,连某定当竭尽所能。”
“许樱想请连师兄代传一封信。”许樱从书桌上拿出一封墨迹才干的信,当着连成璧的面装进信封里,却没有封口。
“给谁的?”
“连山长。”许樱说道,“连师兄怕也是知道外面的传言了,我四婶虽得了报应,可那流言却是禁不住的,总有无知妇孺乱嚼舌根,因此事也与连山长有关,我这才想请连师兄代为传信……只盼着他能不改初心,让我母离了许家。”
连成璧虽说聪明,却没想到许樱竟是这样的心思,“那些无知之人为逞口舌之快,难免胡乱编排,师妹何必放在心上,许夫人高风亮节,又岂是那些人能抵毁得了的。”
“人言可畏。”唐氏是不会放过董氏给母亲生搬硬套的把柄的,许家反倒比别的地方更凶险。
“可……岂不是做实了流言?”
“若是连山长娶了我母亲,无非是一段佳话罢了。”就算不是佳话,母亲嫁给连俊青,远远的离了许家,旁人说些什么又有何妨。
“师妹真的舍得……”叔叔的心思,连成璧知道的一清二楚,自己若真把信交给了叔叔,叔叔就算是拼死也要向杨家提亲,到时候若是许二奶奶真的嫁给了叔叔……像是许家这样的人家,就算是媳妇改嫁,也没有让孙子、孙女在旁地人家做拖油瓶的道理。
“我娘吃过太多苦了。”她倒没什么,现时就把她扔到荒郊野地里她也能活,许家无非是虎狼窝罢了,她已然定了亲,许家又能拿她如何,上一世她都活到了出嫁前,何况这一世。
许樱紧抿着嘴唇,眉头微皱,连成璧见过女孩子在他跟前摆出各种各样的表情,却从没见过许樱这样的表情,这个女孩子,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了吧,就算是……
“十弟!十弟!”外面忽然传来连成珏的声音,连成璧心中一紧,被人看见自己跟许樱于暗室之中私会,他一个男人倒没什么,许樱的名声……
他转过身,却见许樱已经不见了,身边只留一丝馨香,他看向远处灯光照到的暗影处,却怎么也看不清许樱在哪儿。
“十弟,你在这里做什么?”连成珏手里提着一盏写着茂松书院四个字的白纱灯笼,他本来长得比连成璧高一些,灯光更是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我来找几本书。”连成璧背对着连成珏把信揣到怀里。
“可找到了?”
“太黑了。”连成璧拿着油灯说道,“外面竟要提着灯笼才能看见路吗?”
“我怕寻不到你,又要到别的地方找,那个时候天就黑了。”
“还是九哥想得周全。”
“你要找什么书,我替你找。”连成珏向前走了两步,鼻翼间充满了某种熟悉又陌生的香气,连成璧素来最恨别人把自己当女人,向来不薰香的,连成珏东张西望了起来。
“我与人说典故,忽然自己也拿不准了,来寻搜神记。”
“哦。”连成珏将灯笼提高,似是在照书架上的书,“搜神记似是在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