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后西游记 >

第2部分

后西游记-第2部分

小说: 后西游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见天气晴明,风和日暖,花果满山,红红绿绿,景致甚是可爱。他忍不住又到后洞来跪着通臂仙说道:“今日前山风日甚美,敢请老祖游赏片时何如?通臂仙见了大笑道:“好个有心的猴子,我去我去。”遂毫不作难,带了小石猴一径走出洞来,竟到正当中山顶上一块石上坐下;小石猴又攀枝绕树,摘了许多鲜果来供献。通臂仙吃了几个果子,因开口道:“你可知道,你这身子从何处来的?”小石猴答道:“愚孙生来愚蠢,久昧前因,也不知身从何处来,只时常听众弟兄说,我就是这块石头里进出来,我不信。这—块顽石头,又无父精母血,我如何在内里安身立命?要求老祖慈悲指示。”通臂仙道:“此乃因缘大事,你既有心,我也不能闭口不言了。天地有四大部洲:东曰东胜神洲;西曰西牛贺洲;南曰南瞻部洲;北曰北俱芦洲。我们这地界乃是东胜神洲,我们这国叫做傲来国;我们这座山叫做花果山。这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清浊开时而立,鸿濛判后而成。这一块仙石,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故高三丈六尺五寸,按政历二十四气,故围圆二丈四尺;按九宫,故有九窍;按八卦,故有八孔。内蕴天地之灵秀,外受日月之精华,故能毓成仙胎,产出灵种。”小石猴听了,不胜欢喜道:“不信石胎有许多妙处,莫非老祖哄我!”通臂仙道:“不是哄你,只因过取经成佛的老大圣,原也是这块仙石里出身,我因此知道。”小石猴欣欣问道:“原来这块石头已曾先产过一个老大圣来。敢问老祖,那老大圣初时怎生修道?后来怎生成佛?万望指示孙儿知道。”通管仙道:“那老大圣初生时,也似你一般一个小猴儿,只因他心灵性巧,有本事穷源测流,寻了这一个水帘洞与众族眷安身,故众猴即奉他为主。他在这山中朝欢暮乐,十分快活。只因他根器不凡,忽—日想到无常,迅速发一个大愤,去四海求仙。求了二三十年,不知在哪里遇了真师,修成大道,便会腾云驾雾,一个筋斗直去十万八千里远;又学成七十二段变化,雄霸此山,四境的妖魔尽皆拱伏;又走到水晶宫,问龙王讨了盔甲兵器;又打入森罗殿内,将猿猴眷属尽皆除名。因此惊动了玉皇大帝,遣十万天兵围绕此山,要擒拿老大圣,被老大圣手持一条铁棒,将十万天兵打得东逃西窜,奔走回天。”说到此处,喜得个小石猴抓耳揉腮道:“好本事,好本事!快活,快活!老大圣似这般英雄,后来却为何又肯做和尚去取经?”通臂仙道:“老大圣自打退了天兵,玉皇大帝无法奈何,只得遣太白金星来招安。初一次封为弼马温,他嫌官小,反下天宫;后一次封做齐天大圣,方才意足,却又不安其位,偷吃蟠桃御酒,搅乱王母娘娘的胜会,又带了许多蟠桃御酒到洞中来受享。我因蒙老大圣欢喜,与我许多吃,故此至今不死。后来玉帝闻知大怒,调二郎小圣带领梅山七弟兄,布天罗地网来捉拿,玉皇御驾亲至南天门观战。老大圣倚着铁棒威风,杀得天昏地惨,日月无光。他却全然不怕。不料,暗暗的被李老君抛下个金刚琢来,将老大圣打了一跌,方被二郎小圣捉住。拥到斩妖台下,刀砍斧剁俱不能死,雷打火烧亦不能伤;李老君带到八卦炉中锻炼了七七四十九日,启炉之时又被他走了。玉皇无法,只得求请我佛如来,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行山,把老大圣压住。一压直压了五百年,老大圣方才悔消恶业,重立善根;又感得观音菩萨劝化,做了旃檀功德佛的徒弟,往西天求取真经。一路上降妖伏怪,建立了万千功行,方才成了正果,证了金身,做个斗战胜佛,如今在西方极乐世界好不逍遥自在。此虽是老大圣法力洪深,却也赖花果山这块仙石钟毓之灵。不期这仙石的精灵不尽,今日又生出你来,你就是老大圣的嫡派了。”小石猴道:“此山精灵,当时已被老大圣发泄尽了,今日孙儿再出,亦是赘疣,恐不灵了。”通臂仙道:“你不晓得,天有后先,道无不继。老大圣得了先天灵气,故生于千百年之前;你今得了后天灵气,故生于千百年之下。”小石猴听了,满心快活道:“据老祖说来,我既是老大圣嫡派子孙,老大圣姓甚名谁,也须知道。”通臂仙道:“老大圣姓孙名悟空,取经时又有个通俗之号叫做行者,又自称齐天大圣。”小石猴道:“老大圣既姓孙,我也只得姓孙了。老大圣叫做孙悟空,我想‘悟空’二字乃是灵慧之称,我一个顽蠢之人,如何敢希灵慧?只好在真实地上做功夫,莫若叫做个孙履真罢了。我又不做和尚去取经,这通俗之号也用他不着,不必起了。老大圣既自称齐天大圣,我怎敢与老大圣比并,只好降一等叫做齐天小圣如何?”通臂仙听了,哈哈笑道:“自起的姓名,倒也有些意思,只是此皆外面的皮毛,老大圣的性命作用,也须细心理会,方有真际。”小石猴道:“欲赤须近朱,欲黑须近墨,若要步武老大圣的芳规,必须亲炙老大圣的风范。老大圣既成仙成佛,自在天地间,敢求老祖指示一个居止,待愚孙好去寻访。”通臂仙道:“老大圣已证菩提,岂复与凡夫接见!”小石猴道:“仙佛若不与人接见,便与死了的一般,修他何用?”通臂仙道:“仙佛也不是不与人接见,只恨凡夫的根器浅,见他不得。你既有心要见老大圣,也是你返本还原的好念头,只是一时因缘未到。且教你看一件东西,虽然不见老大圣,却与亲见老大圣也相去不远了。”小石猴听了欢喜不尽,跪在通臂仙面前拜了又拜道:“万望老祖速速垂慈!”那通臂仙言无数句,话不一席,引得这小石猴:
  棒影当头,喝声震耳。
  不知毕竟看什么东西,有什么话说,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旁参无正道 归来得真师
  诗曰: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觅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总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却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又曰:
  着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
  归来笑折梅花嗅,春色枝头已十分。
  话说小石猴苦缠住通臂仙,要访问老大圣消息,通臂仙见他立意真诚,只得指引他道:“老大圣初时大闹天宫,与后来西方路上降妖伏怪,全仗一条如意金箍棒显威风,逞本事;自从成佛之后,乱不作,妖不生,用他不着,遂留在洞后山上,以为镇山之宝。又留下四句偈子,说道:
  道法得力,铁棒再出。
  铁棒成功,实即是空。
  此中似有玄机妙解。你既有志要见老大圣,我领你去拜拜这金箍铁棒,岂不就与见老大圣一般。”小石猴道:“既有老大圣的遗物法旨,何不早言?使孙儿欢喜。”通臂仙道:“只要你肯尽心努力,此时也未晚。”遂起身领了小石猴转到洞后山上来。原来洞后山上不甚高大,虽四面有路可通,却隐隐包藏腹内,不许人容易窥见。
  这日,小石猴跟着通臂仙走到山下,才望见一条铁棒,如石柱一股壁立直竖在山顶当中,约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光彩罩定。知是仙佛神物,不敢怠慢,忙跪下磕了许多头,方才爬起来细细观看。看了一会,不住口的赞扬道:“好一件宝贝,不知有多少重哩?”通臂仙道:“当初老大圣使这条棒,只象使灯草一般,是以上天下地无人敢敌。今日你既要学老大圣的威风,须要有使金箍棒的气力才好。”那小石猴不知好歹,竟走近前。将金箍棒用双手抱定一摇,指望移动移动。谁知使尽平生之力,挣得满面通红,莫想移动分毫!慌得他朝着铁棒只是磕头道:“难难难,这神仙做不成!”通臂仙看着笑道:“你这小猴头忒也性急,当初老大圣修炼多年,方具神力;你一个才出胎的柔筋嫩骨,怎就想当此大任!你也不要这般卤莽,你也不可怠惰,好去潜心修炼,因缘到日,或者有个机关。”小石猴听了连连点首道:“老祖说得是。”自此之后,小石猴便无心到各处顽耍,每日只守定这条铁棒操演气力,铁棒莫想弄得动,只好将几块大顽石拨来拨去。过了些时,自觉力量有限,苦上心来,便没情没绪,恹恹倦倦,象个睡不醒的模样。通臀仙看见,因喝道:“小小猴儿便如此懒惰!”小石很忙跪下道:“愚孙不是懒惰,只因有力没处用,要用又没力气,故此闲行也。”通臂仙道:“你岂不闻儒教圣人孔仲尼说得好,有能一日用其力,我未见力不足者。”小石猴听了默然道:“老祖说得是。”口里虽然答应,心里却无主张,无法奈何,只得又走到铁棒下抚摩想象,忽然大悟道:“是了是了,这条铁棒乃是天地间的宝贝!老大圣也是成仙之后方能运用,我一个凡人如何使想施为?我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今之计,莫若也学老大圣四海去求成仙道,那时定有妙用。”主意定了,遂到后洞来辞别通臂仙道:“愚孙要别老祖去求仙了。”通臂仙笑道:“求仙好事我不阻,你但出门,便有千歧万径,须要认真正道,不可走差了路头。”小石猴道:“我只信步行将去,想也不差。”通臂仙道:“信步行将去固好,还要认得回来。”小石猴道:“有去路自有来路,不消老祖费心,但不知尘世中哪几等人方有仙术?”通臂仙道:“世上有三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虽是孔仲尼治世的道法,但立论有些迂阔。他说,天地间人物有生必有死,人当顺受;其证仙佛,求长生不死,皆是逆天。衣冠礼乐颇有可观,只是其人习学诗书,专会咬文嚼字,外虽仁义,内实奸贪,此辈之人决无成仙之理,不必求他;要求,还是释、道二教,常生异人。”小石猴听了,满心欢喜道:“老祖说得是。”谢了出来,也就学老大圣的故事,将木头编成一个筏子,用竹为篙,央几个相好的猿猴同扛到海中;又带了许多果子干粮,拜别了通臂仙与众猿猴,竟摇摇摆摆走上筏子坐下,随风而往。不期东南风大,不数月早飘到北俱芦洲。
  这芦洲极是苦寒地面,人少兽多,就是极贵的人工帝主,也看是禽形兽状,与魍魉魑魅相同。小石猴到了其处,也不知叫甚地方,将筏子拽到海滩之上,竟走上岸去访问。走了一二十里,并无城郭人民,偶然见几个蠢物,也不知是人,也不知是鬼,与他说话却又言语不通。小石猴走了几处皆同,心下想道:“这等禽兽地方,如何得有仙佛?是我来差了!再别处去吧。”因复到海边,找着了筏子,依旧走在上面,恰遇着东北风,直吹到西牛贺洲。
  这贺洲地方,使衣冠文物有如中国。小石猴弃筏登岸去观看,见人烟凑集,景致繁华,满心欢喜,这个所在定有神仙。遂东西访问,访了许久,忽有人指点道:“此去西南六十里,有一座青龙山。山上有—个白虎洞,洞中有一个参同观,观中有一位悟真祖师,道法高妙,乃当代神仙。你要学仙,除非到那里寻求。”小石猴听了,满心欢喜道:“造化,造化!被我访着了。”遂一径的走了六十里路,远远望去,果然有一座山,峰峦回合,树木苍苍,俨然象一条青龙蜷曲。走到山上往下一观,又见一片白石,一头高一头低,就似一只白虎蹲伏。小石猴想道:“此中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