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成吉思汗 >

第19部分

成吉思汗-第19部分

小说: 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列亦惕军队已经靠近,此时已可以看清楚他们了。敌人(克列亦惕部)作好了战斗准备,摆好了阵势。王汗骑在马上问扎木合道:〃彼厢簇拥铁木真之貌若勇士者其有谁耶?〃〃彼等整队以待者,〃扎木合答道,〃即兀鲁兀惕人与忙忽惕人也。盖彼等其战也,队伍井然有序,战而不乱,或进或退,翻旋变化,浑然一体焉。彼等百姓,自幼演习刀枪,武艺娴熟,其旌或黑或花。此乃我等宜提防之百姓也!〃
听扎木合如此说,王汗就决定派一支精锐部队来对付兀鲁兀惕人和忙忽惕人。这支精锐部队就是由合答吉率领的只儿斤部落。王汗接着部署道:〃继只几斤勇士之后,命阿赤黑失合率领土绵上别干人冲之。继土绵土别干人之后,命斡孪董合亦惕之诸勇士冲之。继斡孪童合亦惕人之后,命豁里失列门帅我千员护卫冲之。继千员护卫之后,我王汗率大军冲之可也!〃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插曲。此时,王汗请扎木合担任全军总指挥,但扎木合拒绝了。这是扎木合(他心里清楚,在过去的战争中,他从没有战胜过成吉思汗)谦虚呢,还是王汗的这一提议使他对克列亦惕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按说,扎木合应该愉快地接受王汗的这一提议。这场战争原本就是他扎木合挑起来的。长期以来,正是他施展阴谋诡计,最后导致成吉思汗和王汗这两个老盟友不睦。但扎木合这个怪人向来反复无常,他现在又想推翻与王汗的联盟。此时,扎木合心里也可能在想,对于他扎木合来说,王汗只不过是一个偶然机会促成的盟友,而按照蒙古的习惯法,成吉思汗现在尽管同他扎木合不睦,却仍然是他的〃盟兄弟〃,是他的安答。在他与过去的安答成吉思汗之间,无论什么事都无法抹掉过去的契约。这时,可能是出于这种奇怪地忠实于童年友谊的心情,扎木合派人前往成吉思汗处,把克列亦惕军队的组织部署情况和进攻计划统统告诉了成吉思汗,并传语成吉思汗说:〃安答勿
惧。其宜免之!〃
考虑到敌人在数量上占优势(成吉思汗的叔叔答里台,还有阿勒坛和忽察儿几位亲王的叛投敌军必定要削弱他的力量),成吉思汗对兵力作了周密部署。他首先点将兀鲁兀惕部首领主儿扯歹说:〃主儿扯歹伯父,汝其云何?我意遣汝为先锋。〃主儿扯歹闻言,以马鞭擦着马,正准备领命,突然斜刺里钻出忙忽惕部首领忽亦勒答儿薛禅抢先说道:〃我愿为先锋!〃
忽亦勒答儿薛禅当场保证,誓把自己的旌插到敌人后方高地上去。为了表示不胜即死的决心,他提出一个请求:万一他阵殁,希望成吉思汗为他抚恤孤儿。主JL扯歹不甘示弱,便大声说:〃在成吉思汗面前,我兀鲁兀惕部与忙忽惕部愿同为先锋,共冲敌阵!〃
在他俩的指挥下,兀鲁兀惕人和忙忽惕人排好了队形。他俩的队伍刚摆好,敌方先锋只几斤部就冲过来了。
这是当时最可怕的恶战之一。只儿斤人猛攻上来,兀鲁兀惕人和忙忽惕人立即狠狠反击,击败了只几斤人,接着便追杀过去。正当他们挥剑追击只儿斤人时,他们自己却遇到了阿赤黑失仑率领的土绵土别干人的截击。阿赤黑失仑挺枪冲过来直取忽亦勒答儿薛禅,来势十分凶狠,一枪就将忽亦勒答儿薛禅刺下马来。忙忽惕人一见,立即翻身来救忽亦勒答儿薛禅,团团将他护定。与此同时,主儿扯歹则率领兀鲁兀惕人再次发起攻击,击退了土绵土别干人。正待乘胜追杀,克列亦惕阵中冲出斡来董合亦惕率领的一支人马,向他们扑来。但斡来董合亦惕这支军队也被击败。
    紧接着,克列亦惕部阵中又冲出一彪人马,来势凶猛异常。这彪人马就是克列亦惕部王汗的千员护卫队,由豁里失列门率领。但这些护卫军也顶不住主儿扯歹发动的猛烈反击,遂退下阵去。尽管克列亦惕部军队兵多将广,又处于攻势,但却屡次失利。难道克列亦惕部
军队要输掉这场战争吗?克列亦惕部汗位继承人桑昆心中十分焦急不安。正是他坚持要发动这场战争,正是他亲自去说服动摇不定的父亲王汗,促使王汗决心开战。而现在,他的军队发起的数次冲锋都被这些铁人击退了。桑昆心里一急,便不向其父打个招呼就率领他的最后几队骑兵向前冲去。他正一个劲地冲,突然迎面飞来一箭(据说是主儿扯歹所射),射穿了他的面颊。他一时疼痛难忍,跌下马来。克列亦惕部军队立即拥上去,将他团团护定。

三十二、成吉思汗的眼泪
太阳徐徐地隐没到西边的山岗后面去了。天色已晚,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开始后撤。可以说,他们现在是胜利者。但是,经过白天的恶战,他们的伤亡也并不下于克列亦惕军队的伤亡。
在成吉思汗的将领中,英勇的忽亦勒答儿受了重伤。鉴于夜幕已经落下,再加上成吉思汗的军队和克列亦惕部军队双方均已精疲力竭,只好停止厮杀。至少,成吉思汗并不抱全歼敌军的幻想。他作决定时向来头脑冷静,这是他的特点。本着这种冷静的态度,他果断地传今起营,放弃战场,借着夜色的掩护撤走。走了一段路以后,他才下令停止前进,就地宿营。
夜是那么黑,黑得叫人害怕。这些蒙古人一堆一堆地就地躺下过夜。他们都睡在战马旁边,睡着了手里还紧捏着缰绳,随时准备一有号令就立即跳起来上马厮杀。这是令人焦虑不安的一夜,因为,成吉思汗此时无法知道他的军队的损失究竟有多大,甚至无法知道他身边的人还剩下多少。好容易熬到黎明,他便立即清点人数。在点到他最爱重的两个伙伴孛罗忽勒和孛斡儿出以及他心爱的儿子窝阔台的名字时,回答是一片沉寂。他们三人此时不在,使他痛苦万分。他捶着胸,仰天告日:〃彼等三人,其生也,其死也,必不相离乎!〃
如果读者喜欢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说成:〃但愿我两名忠诚爱将同窝阔台在一起,或生或死,不致相离成吉思汗话音刚落,就看见在晨光微曦中走来一人。走近一看,正是孛斡儿出。一认出是孛斡儿出,成吉思汗又捶胸仰天祷告,感谢长生天的保佑。孛斡儿出来到成吉思汗面前,报告他的经历说:〃正冲锋时,马被射倒,我遂徒步趋出。彼时克列亦惕人正翻身去救护受伤之桑昆。我见一驮驮马,倾其驮驮而立。我遂断其驮驮,上马,循汝离去之踪而行,方得来矣!〃少顷,又见一骑马人来。但见此骑马人身后,似有另一人之两腿从马背上垂下。
及至来到近前,方看清同一匹马上有两人,视之,正是窝阔台和孛罗忽勒。孛罗忽勒叠骑于窝阔台身后,以手扶定窝阔台驱马而行。孛罗忽勒满嘴是血。原来,窝阔台颈部中箭,孛罗忽勒按照蒙古的医疗习惯,小心地用嘴吸出窝阔台伤口上的血,故而满嘴血污。见到他们这般情景,成吉思汗顿时感到心口一阵发紧,痛楚万分。这个铁一样坚强的男子汉此时心里一阵激动,眼泪不觉夺眶而出……
经孛罗忽勒介绍,大家方知他俩的遭遇。原来,窝阔台在战场上颈部中箭,伤及血管,血流不止,痛急坠于马下。孛罗忽勒一见,立即下马来保护他,将他扶到僻静处,将息照料,吸去伤口污血,陪着他度过了漫长的一夜。天破晓时,窝阔台因失血过多,在马上坐不稳,孛罗忽勒便将他扶上自己的马,自己骑于马臀上,从后面紧紧地抱住他,如此叠骑而来……
成吉思汗命人烧起一堆火,以热铁给他的儿子烙伤口消毒。年轻的窝阔台喝了一些马奶后,精力就恢复了。

三十三、〃我等可往拾之如马粪!〃
总地说来,这场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当然,克列亦惕部已经遭到了很大损失。据刚从前线回来的孛罗忽勒报告说,他曾看见远处有烟尘飞扬。从他说的这一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克列亦惕部军队已顺卯温都儿山向忽刺安不鲁合惕(红柳林)方向而去。成吉思汗准备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他说:〃彼等若来,我等必力战之。倘若我等为敌冲动而后退,则必再整以战之!〃
但实际上成吉思汗心中并没有再战必胜的把握,所以,他又率部湖语迹灰河和湿鲁格迹只惕河而上,来到答兰捏木儿格思之地,在那里下营。答兰捏木儿格思位于斡李洛哈巴刺山和唆由勒吉山西面山坡上,即大兴安岭西坡上。这就是说,他已退到了蒙古地面的最东边陲,几乎被赶出了蒙古疆域,几乎被迫移居到了属于北京金王的东北,几乎是被迫逃到了异国他乡。但是,随着他逐渐接近大兴安岭,在走出位于下克鲁伦河流域和捕鱼儿湖地区的那片凄凉而令人伤心的草原时,他也确实又找到了牧草丰美的牧场和盖满山麓的越来越稠密的森林。他可以在那里使因被迫大撤退而精疲力竭的人马得到很好的休养,可以在那里养精蓄锐。
克列亦惕人也看到自己的潜师掩袭行动已经失败。由于突袭没能奏效,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新的计划。就在这个时候,塔儿兀惕部之合答安答勒都儿罕抛下妻儿来投奔成吉思汗。他带来了关于克列亦惕部军营中人们精神状态的有趣的情报。据他说,王汗在营中责备他的儿子桑昆使他卷入了这场针对老盟友的不义战争,他认为桑昆脸颊中箭是受到的一种惩罚。王汗手下的将领阿赤黑失仑闻言,便竭力鼓励王汗说:〃汗乎,汗乎!休矣乎!未有子时,汝冀其有,念咒作法而求告。今汝已有子矣,我等必护之卫之。〃阿赤黑失仑还提醒王汗说,蒙古人的很大一部分(据他说是一多半)在阿勒坛、忽察儿和扎木合属下,站在克列亦惕部一边。至于〃其余跟随铁木真而逃出之蒙古人,已穷途末路矣,单骑树蔽矣。入这一句话是颇值得我们注意的,因为,这一句话充分证明,被赶出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已被迫退到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地带藏身。
最后,阿赤黑失会对王汗说:〃彼等若不敢来,我等可往彼处去。我等可往拾之如马粪,襟裹而来乎!〃成吉思汗并不因为合答安答勒都儿罕带来了如上消息而放松警惕。为防万一,他又带领部众撤离答兰捏本儿格思,顺哈拉哈河而徙。哈拉哈河发源于斡李洛哈巴刺山和唆由勒吉山,向西注人捕鱼儿湖。他停下来点了一下人数,只剩下2600人了。他把这2600人分作两队,一队1300人由他本人率领,沿哈拉哈河左岸而行;另一队 1300人(其中包括兀鲁兀惕人和忙忽惕人)沿哈拉哈河右岸而行。两支人马且行且猎,以猎养生。忙忽惕部首领忽亦勒答儿身负重伤,伤犹未痊,成吉思汗在分兵以行之前嘱咐他要多加小心珍重。但忽亦勒答儿性情急躁,行军中按捺不住,坚持要参加围猎,结果金疮迸发而卒。成吉思汗闻讯,只好命人将他这位忠勇将领葬于哈拉哈河畔之斡顺帆山山坡之上。
在哈拉哈河人捕鱼儿湖之河口地区,居住着另一个蒙古部落…翁吉刺惕部。该部落两位首领一名帖儿格,一名阿蔑勒。读者当还记得,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就是出生于这个部落。他派主儿扯歹前往这个部落联系。他对主儿扯歹说:〃倘若翁吉刺惕人尚记起彼等与我等之姻亲关系,我等则宜招降之。若彼等欲反,我等则攻之!〃交涉结果,可能是美人孛儿帖的名字对翁吉刺惕人的思想起了作用,也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力量弱小,不足以同成吉思汗对抗,翁吉刺惕人归顺了成吉思汗,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