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成吉思汗 >

第40部分

成吉思汗-第40部分

小说: 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护,只好听任来自草原和沙漠的风沙横冲直撞,吞食掩埋。昔日,那些绿洲的名字是那么迷人而悦耳,绿洲上矗立过诞生《一千零一夜》优美故事的城市(阿拉伯…波斯文明的美丽花朵,古老东方的奇观)。然而现在,这些美丽的绿洲变成了一片片干燥的草原。这些荒凉干燥的草地,借着蒙古游牧人的力量,蔓延扩展,控制了整个地面。这简直是大劫之后的大地的死亡。从此,伊朗东部地区就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也永远无法恢复昔日的勃勃生机了。
公元1222年秋,成吉思汗离开这些被蹂躏和被摧毁的城市,北渡阿姆河,回到河中地区。同呼罗珊地区相比,河中地区受到的破坏是比较轻的。经过不花刺时,成吉思汗怀着一颗好奇心让人向他粗略介绍了伊斯兰教。一个刚刚给伊斯兰世界带来有史以来最可怕灾难之一的人,现在竟然要领教伊斯兰教教义,这未免有些奇怪。不过,成吉思汗当初并没有打算向伊斯兰教宣战,甚至没有觉得有向伊斯兰教开战的必要。他和他的将士们只想惩罚花刺子模人,因为花刺子模人杀害了他的商队和使臣,践踏了我们所说的贸易自由原则,侵犯了人权。在战争中,成吉思汗又进一步惩罚花刺子模人,因为花刺子模人杀害了他的女婿,射杀了他心爱的孙子。当然,他们是按照蒙古的原始的方式进行惩罚的,是按照蒙古人所熟悉的惟一方式(因为他们当时是未开化的〃原始人〃)进行惩罚的。出现如下令人惊奇的鲜明对比情况的原因正在于此。笔者一再指出的这种鲜明对比就是:一方面,成吉思汗的士兵大肆进行恐怖屠杀,另一方面,成吉思汗本人又常常表现出固有的克制态度,不动摇的道义精神,发自内心的宽宏大度。正因为如此,他现在对伊斯兰教发生了兴趣。他让人给他讲解古兰经的原则,并表示赞成这些原则,因为伊斯兰教信徒们信奉的真主同突厥…蒙古人信奉的天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谴责麦加朝圣的原则,因为他认为天是无处不在的。在撒马尔罕,他命令今后应以他的名义祈祷,因为他已取代漠罕默德苏丹,他已同时是花刺子模的君主。这样,他就把伊斯兰教尊为国家的宗教之一,使伊斯兰教同蒙古人信奉的萨满教和克列亦惕人信奉的聂斯脱利派基督教处于了同等的地位。因呼罗珊和阿富汗的被破坏而感到惊恐不已的伊斯兰世界都称成吉思汗为〃被真主弃绝者〃和〃魔鬼〃,而成吉思汗却打算要他的新的穆斯林臣民视他为伊斯兰教〃教皇〃和合法的苏丹。诚然,他摧毁了(摧毁得是多么彻底啊!)呼罗珊地区的城市文化,但是,并不能因此说他敌视城市制度的原则,尽管他实际上并不十分理解、甚至在开始时根本不理解这种原则。他缺乏的只是学习,他迫切需要学习。
这时恰恰有两位穆斯林自告奋勇地向他传授关于城市的知识。这两个人都来自花刺子模玉龙杰赤,住在河中,都是过定居生活的伊朗化了的学者、法律人材和行政管理人材,一位名叫马哈木。牙刺瓦赤,另一位是马哈木。牙刺瓦赤之子,名叫麻速忽。牙刺瓦赤。他俩向成吉思汗阐述了城市居民集结区对一个游收征服者可能带来的好处;管理城市和从中得利的艺术。这种课程使成吉思汗十分感兴趣(大家知道,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是成吉思汗的主要优点之一)。听了这两位穆斯林的讲解以后,成吉思汗当即请他二人为他服务,留用了他二人。他明智地委任这两个人配合蒙古行政管理官员管理东西突厥斯坦的古老城市:不花刺,撒马尔罕,喀什噶尔以及和田。委任这两名穆斯林学者管理城市,这是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一生中的一个重大抉择,一大成功和一个重大转折。在这以前,他还完全不懂得城市的作用和地位。现在,他开始适应由他的胜利对他产生的影响,开始向各文明古国学习。他出人意外地成了这些文明古国的王位继承人,而且势必会成为使这些文明古国继续发展的新的统治者。他对中原哲学家长春真人的友谊表现了他性格的同样有趣的另一面,也可以说是他的文化潜在性的另一面。

六十八、成吉思汗与死亡问题:召见炼丹术土
笔者已经叙述过,在远征花刺子模帝国前夕,成吉思汗已经考虑到了死亡问题,已经考虑到了战死沙场的可能性,已经对后事作了安排,尽管他当时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但从那时起,死亡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在纠缠着他,常常索绕在他的脑际。在中原战场上时,他听说有一种〃长生不老之药〃,一种道教魔术师掌握其秘方的可以使掌握道教奥义的人长生不老的神秘饮料。当时,成吉思汗侵入中原北部时甚至还风闻有一位非同小可的道教首领,名叫丘长春。他决心把这样一位重要人物收罗到身边来。他显然认为,这个人物就是类似高级萨满的人物。早在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就已遣使召丘长春前往他设在乃蛮地面的斡耳朵晤谈。实际上,丘长春恰恰是另外一种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巫师,而是一位思想家兼诗人。古代的道教内容,除了炼丹秘诀以外,还包括一种具有惊人力量的哲学体系,一些沉思默祷的方法。这种沉思默祷的广度与深度,很少有其他的修身养性之道能与之相比。
道教的圣经《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调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这位哲人通过沉思默想使自己进入角色,使自己同推动万物运动变化的无名力量浑然为一体。《老子》一书中还记载说:我独泊兮其未兆,荒兮其未央,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兮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
毫无疑问,像丘长春这样一个是能够理解这些只有靠心领神会才能明白的概念的。但是,敦厚朴实的蒙古人却只能把他们所听到的这些概念看成是一种神秘的〃权力〃的表现,他们渴望得到拥有这种神秘〃权力〃的秘密。正像一位波斯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成吉思汗已是一位世界征服者了。他现在有待于征服的是那些古老的秘密。只要掌握了这种秘密,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天力。他造使召见长春真人,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六十九、奉成吉思汗之召,过漠北蒙古之地
当时,道教哲学家长春真人年已72岁。但是,尽管已如此高龄,他仍毫不犹豫地去见成吉思汗。不过,当受命组织安排这次旅行的蒙古将领要他同被送去为成吉思汗解闷的女眷同行时,他断然拒绝了,因为他认为同女人一道行走多有不便。他对他们说:〃余虽山野(意即'普通的道人'),岂与处女同行哉?〃
公元1221年3月,丘处机离开北京郊区,沿大兴安岭西部山麓,循从多伦到捕鱼儿湖一线,进入今内蒙古大草原。这个大草原几乎是一片沙漠,花草稀少,有时可见一些榆树丛。长春真人经过此地后有人曾描述记载过这种荒凉景象。自那时以来,这种荒凉景象依然如故。记述长春真人这段经历的资料曾这样描述此地情景:四旁远有人烟,皆黑车白帐,随水草放牧。尽原限之地,无复寸木,四望惟黄云白草。
丘长春等人向北直行,来到捕鱼儿湖稍东哈拉哈河河畔。18年前,成吉思汗曾在哈拉哈河附近同塔塔儿人大战。哈拉哈河是一条沙河,河岸多生丛柳。河水不深,仅可儒马腹而已。4月24日,长春真人及其随行人员来到哈拉哈河附近成吉思汗的幼弟帖木格的营地(成吉思汗西征时命帖木格留守蒙古)。这时,此地冰冻已开始融伴,野草已微萌可见。〃时有婚嫁之会,五百里内首领,皆载马童助之。皂车毡帐,成列数千〃。4月30日,长春真人被引见帖木格。帖木格送给他100匹牛马,供他在前往阿富汗见成吉思汗的路上使用和支配。
从北京到阿富汗,这位中原道人竟然选择了横穿蒙古北部的艰苦难行的路线,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这似乎有点叫人不可理解。穿过甘肃省唐兀惕地面,然后取道吐鲁番和库车的畏兀儿之地,走商队常走过的塔里木盆地一线即古代丝绸之路,不是比绕道漠北更近更直截吗?但这是行不通的,因为,虽然畏兀儿人仍臣服于成吉思汗,已派部队协助蒙古军队西征,但唐兀惕人此时却同成吉思汗闹翻了,拒绝派军队支持他西征,所以,长春真人此时只有绕道穿越蒙古才能抵达伊朗东部地区。
    他溯成吉思汗的家乡克鲁伦河河谷而上,抵达昔日克列亦惕部王汗的地盘。在记载他的旅行见闻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中,有对蒙古气候的恰如其分地描述。这部游记说,在这个季节里,蒙古朝凉而暮热,绿色草原犹如地毯,草中夹杂着各种花朵。长春真人一行顺蒙古的圣山肯特山山梁的南部分支而行,进入士拉河上游及其支流哈鲁哈河流域,接着进入上鄂尔浑河流域。当时,鄂尔浑河流域是蒙古的中心地区。《长春真人西游记》写道:〃从此以西,见有山阜,人烟颇众,亦皆以黑车白帐为家,其俗牧且猎〃,衣以兽皮,食以肉酪,〃男子结发垂两耳,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有时也戴毛料做的帽子。若系富家妇女,则冠以红绢,〃其未如鹅鸭〃。《游记》还写道,蒙古人〃俗无文籍〃,一切均靠〃约之以言〃或〃刻木为契〃,他们绝不违抗首领的命令,说话算话,可说是〃有命则不辞,有言则不易〃。这些记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充分证明了成吉思汗在各方面制定的法纪的巨大力量,这种法纪和秩序同以前蒙古的无政府状态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
中原的这位旅行者来到杭爱山。他的传记作者在写到这里时顺便描写了峭拔的杭爱山的壮丽景象。他形容说,山中〃松括森森,千云蔽日〃。山上积雪皑皑,一年之中有6个月积雪不化。长春真人一行渡过上鄂尔浑河,接着又渡过博尔加泰河,沿查甘泊而行。过查甘泊后,7月19日,他们来到斡儿朵(金帐)前(此时成吉思汗的妻妾嫔妃都在金帐盼望成吉思汗早日凯旋)。7月29日上午,长春真人及其随行人员离开斡几朵,转而向西南前乃蛮地面前进。8月14日,他们从一个城市附近经过。这个城市位于扎布汗河南岸今乌里雅苏台西南。成吉思汗的大臣镇海在那里领导开办了一些粮店。那里还有许多被押送到这片山区做工的中国工匠。成吉思汗西征时曾把金王的两个妃子留在此城。这两个妃子是蒙古军攻陷北京时俘来的。见到中原道人长春真人,此二妃流下了欢喜的眼泪。
镇海奉旨对长春真人说,成吉思汗现在急欲真人早日去见他。为了催促长春真人快行,避免延误时日,镇海也起身与真人同往。他们此时正走在杭爱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的地形十分复杂的地区。《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他们经过的这个地区的情景时写道:屡见山上有雪,山下往往有坟墓,及升高陵,又有祀神之迹。乃蛮地区山路崎岖难险,行人步履艰难,而成吉思汗现介却又那么急切地要见到长春真人,因此,为加速行程,他们丢下了许多车辆,骑马赶路。而且,据说这山区还有妖魔出人,〃以前,乃蛮国王过此,每被山精所惑,山精要乃蛮王供献祭品,乃蛮王如其言,方保性命〃。
9月2日,长春真人一行抵达阿尔泰山东北坡。要翻越阿尔泰山,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走,这条小道乃是以前窝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