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宸宫 >

第48部分

宸宫-第48部分

小说: 宸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且在九泉之下,好好看着!

  直到天之将明,河岸边终于恢复了平静,水波盈盈之后,一道身影掠回这一岸边。

  晨露一身凛然平静之下,有如一团烈焰,要将这天地间的一切,都燃烧殆尽。

  “好点了吗?”一声清朗的男音,在身后突兀响起——

  元祈静静伫立,一身的露水濡湿,显示了他一夜等待的事实。他深深的凝视着,仿佛有万千疑问,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天快亮了,回帐休息吧!”

  半晌,他才说出这样一句。

  清澄的露水,将他的鬓发打湿,英挺的眉微微皱着,满是沉郁的隐忧,却终究,只化为这平淡的一句。

  莫名的,晨露打了个冷战,世界在这昏暗混沌的黎明里,瞬间失去了华彩,皇帝眼中的温暖,此时看来,只觉得刺目无比。

  京城孙铭以侍卫服混过西华门后,早有接应之人,将他一直带到瞿去跟前。

  “瞿统领,圣意如何?”孙铭虽然木讷,但并不呆傻,张口便急急问起了关键。

  “皇上的意思是让我等放手去干。”瞿去静静望着窗外的大雨,漫然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要大动干戈了!”孙铭眼中波光闪动,面上带出几分森然狂怒,与他平日绝然不同:“这群老爷们向来敲骨吸髓,如今既然触动了龙之逆鳞,少不得要一一清理。”

  瞿云瞧着他偶露峥嵘,知道这位军旅出身的驸马,已然动了真怒。

  孙铭继续道:“然后便是静王,他若是在家安分,我敬他是亲王之尊,他若仍有什么异样的心思,那便要请宗人府请过府一叙了。”

  瞿云听他动了真怒,接口道:“将军如此作为,若是静王反噬,又该如何?”

  宸宫 第四卷 第七十三章 王事

  孙铭看他神情,知道他意有保留,于是问道:“瞿统领的意思是……”

  “此时主君出征在外,若是多生事端,恐怕孪生肘腋——静王,他可不是善于之辈啊!”

  瞿云胸有成竹,看着孙铭眼中闪过怒意,知道心有不甘,于是笑道:“当然,我等虽然不才,也要让静王知道一下,什么是切肤之痛!”

  孙铭因这一句,豁然开朗,眼前一亮,接着便畅快大笑:“妙哉此言,当浮一大白!”

  “可惜宫中规制,不得饮酒,否则定要和将军一醉方休!”

  瞿云眉间微有倦意,却更显儒雅自在,这些日子,他一人承担大梁,虽然游刃有余,却终是有千钧重压之感。

  他的目光,越过巍峨宫墙,飞向遥远的西北——

  在那寒苦纷乱的战场上,那两人,现在究竟如何呢?

  他禁不住有些担心,心下却暗笑:果然老了啊!

  “瞿统领?”孙铭见他有些出神,疑惑道。

  “我在想,皇上他们,究竟如何了……前线的节略一天天的报上来,却是僵持不进,真让人担心。”孙铭凝神一想,也不无忧虑,他再也无心闲谈,起身告辞。他安然混出了西华门,一路疾驰回到大营,点了得用亲信的将士,一路浩荡,来到了静王府前。

  静王纶巾儒袍,一派士子的安然飘逸,他见了孙铭,并不惊慌,只是笑着调侃:“驸马今日好威风啊!”

  “王爷说笑了!”孙铭并不跟他兜搭,肃然道:“末将接到秘报,那些鞑靼刺客又是蠢蠢欲动;要对王爷有所不利,末将向负京畿治安重责,不得不慎重——即日起,会有麾下精锐将士驻守于您府上,不便之处,请王爷多多包涵。”

  静王含笑听完,并没有如他想象的大怒,只是轻松的挥了挥折扇子:“这些刺客既然想要孤王脑袋,少不得请将军多费心了!”

  孙铭一时张口结舌,他本以为会遭到斥责抗拒,却不料静王甘之如饴,居然接受了他的安排。

  难道他愿意自缚手脚?

  孙铭凝视着静王沉静笑容,百思不得其解。

  西北的清晨,仍有些清冷,淡淡的露华挥散在空中,落于草叶间,晶莹剔透,宛如是传说中,暗夜悲泣的鲛人之泪。

  这般的晶莹皎美,不过几刻,便会再度化为虚空,仿佛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

  天边仍有淡淡雾气,却不能遮蔽旭日,它冉冉升起,万物在这一刻,蓦然苏醒过来。

  皇帝虽然一夜未眠,却从幼时骑射,打熬得好筋骨,在榻上小憩片刻,便又是精神奕奕。

  他正欲击鼓升帐,一道苍白飘渺的身影出现在帘前——

  晨露一身白衣,长剑高悬,一身飒爽清雅。昨晚的狂乱妖惑,仿佛是幻梦一场。

  “微臣一点私人恩怨,却是让皇上担心了!”

  她低低说完,眼中波光一闪,璀璨晶莹,不可逼视:“不过昨晚一探鞑靼大营,也算是确定了我心中所想!”

  “你果然去了忽律可汗的大营?!”元祈急怒不已,却偏说不出任何重话来。

  “皇上不想知道忽律藏身何处吗?”

  “比起这惊天秘密,朕更希望你不要去涉险——可惜,朕的话,对你从没有什么用处!”元祈一时微微气忿,说出了这等赌气言辞。

  晨露却半点不恼,她盈盈一笑,眸子微微眯合,无邪而又妩媚。

  “皇上这是怪我了呢?!”她玉腕轻舒,将羊皮图卷摊开,指点着,一一示意给皇帝看——“这是凉川,上次我军与鞑靼的赤勒部,就在此间鏖战,由此向西,有一个山谷,外间看来,冰雪封盖,飞鸟不过,其实,这谷中却是四季如春。”

  不等皇帝回应,她放下皮卷,揭开帐帘,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清晰的话语——

  “夜间是最佳时机……您若是攻其不意,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悍勇!”

  夜色渐渐笼罩了草原,皇帝点齐兵马,请过襄王和周浚,在帐中对着图卷指点江山,一派激昂意气,最后道:“两位不如在我帐中,静候小儿辈破敌!”

  周浚端详着地图,神色中闲适已然消隐,他的面上浮上敬佩:“皇上居然对兵略地理也如此精通,这片谷地,末将略有耳闻,却不料内藏乾坤。”

  元祈并不矜喜,微微一笑,如实说道:“这是朕身边之人禀报的,朕长于深宫,哪会知道这些山川之奇?”

  周浚闻言,终于霍然动容,他起身,郑重一揖到地:“不意圣上诚挚若此,真是天子胸怀!”

  元祈不喜他狂涓倨傲,见他如此,忙双手扶起,诚心诚意道:“军略之事,还请大将军多多教我!”

  “这些征伐之术,军阵中学来最快!”

  周浚大笑,指点着图卷道:“皇上今晚便要动手了吧?”

  见皇帝赞许点头,他回过身,看着眼光微闪的襄王,不无揶揄的笑道:“王爷,您可有点神思不属呢……今晚,不如就留在营中,不要上阵了?!”

  襄王暗喜,刚要答应,看着他冰冷残酷的眼神,心头生出警兆,连忙笑着改口道“只是有些小小不适,忠于王事,也顾不得了。”

  第四卷 第七十四章 玉碎

  夜色已深,静谧的山谷里,郁郁葱葱,毫无半点炊烟,仿佛都 停止了呼吸,沉睡不醒。

  凉川在不远处静静流淌,月光下,水波潋滟,宛如梦境。

  打头的一万骑兵,逐渐逼近山谷,仍是听不见半点人声。鹧鸪的叫声从林中传出,让人背上升起颤栗。

  “噤声。”

  皇帝命令道,清俊面容上,英气飞扬。

  众将士早有准备,坐骑的四足都 裹了布帛,悄无声息的前行入谷。

  晨露微微皱眉,策马上前,与元祈并驾齐驱,轻声道:“皇上还是坚持要急袭?”

  皇帝点头道:“夜袭一事,重在出其不意,若是对方有所准备,定会功亏一篑。”

  晨露知道他心意已决,也不再劝,只是凝视着眼前兵士,心中无声叹息。

  兵书上夜袭胜出的例子,都是敌军没有防备,因而溃灭,可那只是相对一般军队而言。

  忽律的大营,看似松散,其实却最是严密,就算有人半夜劫营,他们也会在最短时间内集合,将进犯者击败。

  所以,夜袭虽然可行,却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悍勇。

  若是自己领军……她摇摇头,将这种无稽的念头挥去,专注于前方的动静。

  将士们已然入谷,眼前那些鞑靼式样的帐篷,在暗夜里默默伫立着。仇人想见,分外眼红,老兵们依前次死伤的袍泽,兵刃在掌中闪着雪光,杀气冲天而起。京中的新人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如嗜血的猛兽一般,冲入敌营,肆意踩踏。杀戮与嚎叫,成为这个夜里的最强音。

  “我军势如破竹,真是可喜可贺啊!”几位年轻的侍从,在皇帝身边,兴致高昂的说道。

  只怕未必……

  晨露冷眼瞧着,场上的鞑靼人,从营帐中奔出,虽然被攻了个措手不及,却仍是沉着万分,只是跃上马背,朝着凉川疾驰。

  追逐与被追逐,不过几刻,便告一段落。

  悠长的号角声,在水边响起,初时寂寥,随着散兵的聚集一处,却发出激昂狂肆的音调。水边的蓬蒿长草中,有无数人影从中站起,口中吆喝着,手中满是闪着寒光的弯刀,将半边夜色都染成银白。

  这声势将天地笼罩,一道别样的悍勇杀气,遮天蔽日。

  天朝将士一片哗然,他们谁也没想到,鞑靼人竟在水边埋下了重兵!

  “是谁将军情泄密?”皇帝的目光有如实质,声音清晰阴沉,蓦然回望,身后一众将领,都承受不住他的霹雳怒火。

  襄王此时却是镇定自若:“皇上明鉴,臣等在皇帐中议事,并无一人离开!”

  晨露以袖拂面,掩下了一个阴冷的微笑—今夜,他确实是清白索然无辜的!忽律其人,一向狡诈如狐,他此次亲自涉险,又怎会毫无准备?

  鞑靼的战马,在凉川边恢复了平静,人人眼中露出杀气,如地狱修罗一般。大地在颤动呻吟,鞑靼将士粗野的笑着,嘴里吆喝着听不懂的调侃,就要渡过凉川。

  天朝军上下皆是大怒,调整队形后,毫不迟疑的追了过去。

  兵刃相交,在暗夜里响彻,帐篷被点火焚烧,燃炽了半天红茫。

  人的头颅,如雨点一般纷飞,鞑靼骑士们想起家中的妻儿,归心似箭之下,唱起了低沉的歌谣:亡我祁连山,使六畜不藩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歌声苍茫辽远,洪亮中,含着无数痛楚。

  他们生于游牧,此番,却不想再随草而居,凉川是他们心头的锁,而西北,是他们眼中的黄金之地。

  月光照着粼粼的水面,月色溶入凉川,暗流却在其下汹涌起伏。

  有人居于骑兵中央,大声喝道:“击退敌人,我们才能回到家乡去!”

  士兵们欢声雷动,如岩浆一般在岸边汹涌。

  却不知,是谁先来掠劫别人的家乡?!

  晨露唇边露出嘲讽的笑容,看着月光照耀下,那如神祗一般的身影,极为低沉、怨毒的喃喃道——

  “忽律!”她再也忍耐不住,拔出鞘中长剑,策马冲入头阵,一阵风似的,杀入敌军之中。

  夜风之下,她衣袂飘飞,恍若天人,在漫天烟尘中,杀戮无数,白刃既出,便有一人性命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