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猛虎王朝 >

第228部分

猛虎王朝-第228部分

小说: 猛虎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他们的防御是一种主动式防御,只要不是完全绝望,他们就将列队迎击来犯之敌。
  其次,他们在宿营地利用帐篷结成防御线。营地周边的帐篷都经过特殊的固化和强化,排布也比较密集,中间再套上绊马索。这些帐篷既可以住人,搬迁和拆卸也非常方便。
  再次,在帐篷的外缘,他们还挖了很多散点陷坑。这也是对付游牧轻骑的非常狠毒的一招,连丹西都不得不服,这次从敌人手里学会了后,在以后的战役中多次加以应用。
  如果象猛虎军团那样挖出一道深沟,不仅工作量极大,一旦搬迁就完全作废,而且威胁也过于明显。草原作战都是轻骑彪驰,来袭之敌看到沟垒,肯定会绕开此处,从别的方向进攻。散点坑不同,不仅工程量也小得多,而且效果也好得多,令人防不胜防。骑队看似前面一马平川,没有危险,冲过去就中了他们的奸计。当然,其缺点在于防御体系不够完整,挡不住对方不惜代价的猛攻。
  最后一招,如果实在力量悬殊,蛮族轻骑将三十六计走为上,仗着身轻马快,抛弃辎重,主动逃窜,以保存实力。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草原战士明白,只要有耐心,复仇雪恨总不愁找不到机会。
  今天,面对猛虎军团的凶猛进击,游牧联军右翼部队在格立西首领鹰斯的率领下,也施展出自己的机动防御优势,把能使的招数全都使出来了。
  当突击编队发起冲锋时,游牧联军右翼的三万前锋部队也已经在本方营地前布好了阵势,迎击自己的对手。
  鹰斯布置的是一个“人”字形的阵列,避开对方锐利的正面,着重加强侧翼的打击力度。
  当突击编队距离敌阵约一百八十米时,蛮兵万弩齐发。
  游牧战士的箭术确实令人叹服,他们排成数列,交替发箭,密集的箭雨几乎没有间歇!
  “人”字形的阵列,令箭雨重叠覆盖,更形成威力惊人的交叉火力!
  飞蝗般的箭矢和漫天的投枪,朝突击编队的骑兵们迎面扑来,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不断有骑兵被射杀,无主的战马“噅噅”地嘶鸣着,在战场上狂奔、暴毙。
  地上的散点陷坑也开始发挥作用,不断地有人马蹄踏空,整个人摔倒仆地,然后被箭矢和投枪钉死在地上!
  碧绿的草原被染成了赤红。短短的不到两百米的距离,短短的不到几分钟的时间,根本没有碰上敌军,就有三千余突击编队的骑兵躺卧在地,化作了尸骸。
  突击编队实行的是重骑居中,轻骑绕侧的布置。
  胡玛骑兵一边引弓还击,一边凭借同样疏散的阵形,利用飘忽的骑术减轻损失。亲卫纵队的将士们则用小骑盾护住头脸,依托身上质地优良的重甲抵御箭矢和投枪的伤害。所有的人都在猛踢马刺,力图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这片死亡地带。
  突击编队后方的战友也在赶来帮忙。扫荡编队中装备有布鲁斯长弓的箭手开始引弓发射,战车编队中的重型投石机也在轰鸣,它们凭借自己的射程优势,尽力打击敌军,帮助自己的战友。
  突击编队的前锋终于跨越这短促而损失惨重的死亡之旅,扑进了游牧联军右翼前锋部队中,开始了猛虎军团擅长的肉搏血战!
  猛虎军团这柄大铁锤,左侧的锤头狠狠地砸在游牧联军弯月状铁坫的右侧,顿时激起震耳欲聋的巨响,迸出耀眼的火花! 
 
 
 
  
第十四集 第十章
 
  亲卫纵队纵队长“狗鱼”凯日兰是第一拨冲进敌阵的人。
  他那不需要涂油彩就已经凶神恶煞的模样,连野蛮的蒂奇斯人都有些不敢正视,手中的奔雷刀更是疯狂地挥舞,甩出串串炸雷般的轰鸣声,尚未及身,很多蛮族士兵就已被吓得魂飞魄散了。
  奔雷刀可是闪特民族的圣物,曾被大英雄郎托所佩带,于破蛮冈下大败蛮兵。此刻,战刀虽然换了主,但在新主人凯日兰手里,昔日古老的战刀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恢复了往日的神威,再度饱饮蛮族的鲜血!
  亲卫纵队的重甲骑兵在主将身后接踵而至,其超卓的防护和犀利的冲击,将挡路的蛮兵一排排地从马上刺下。敌骑一批批地倒下来,在重甲骑兵的铁蹄践踏下呻吟。
  混战的局面形成后,立于周边帐篷之后,营地中间的蛮兵们,为了避免误伤本族战士,也不敢发箭,只能不停地发出狂野的呐喊,为前锋战友加油助威。
  猛虎军团在远端武器上的技术优势此刻就开始真正发挥其作用了,扫荡编队中的弓箭手一边前进,一边用射程超远的布鲁斯长弓发射火箭,射杀立于后阵防守的蛮兵,点燃作为防御障碍的毡帐。
  战车编队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运动,内圈的投石机,走一段距离就停下来,发射几颗巨石,然后再跟着大队伍继续前进。
  这种投射方法,虽然杀伤力有限,但给防守的蛮兵心理上的威慑力却相当不小。当别人能打着你,而你自己无法还击时,就会本能地向后方退却,想逃离到对方的射程之外。上一次破蛮冈攻坚战时,也有不少蛮兵吃过投石机的亏,就更加加剧了这些人的恐惧心理。
  当三族联军后阵开始动摇的时候,出来迎击的先锋前阵也处于极度危急之中。
  猛虎军团亲卫纵队继续横冲直撞,象一台不知疲倦的电钻机,不停搅出血汁和肉片。蛮兵们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但仍然咬牙挺住,顽强阻击,尽力延缓对方迅猛的攻势。
  不过,当穆斯塔法带着飞马军团的胡玛骑兵从两翼包抄过来的时候,这些蛮勇的草原战士终于抵挡不住了。
  “撤退!撤退!”鹰斯高声呼喊。
  撤军号角吹响。
  形势不妙,逃之夭夭,这是游牧骑兵的传统。除了一部分殿后部队拼死抵抗外,其余的人都开始转身奔逃。
  凯日兰带领部分将士围歼敌军的殿后部队,而穆斯塔法则率领剩下的突击编队的骑兵们紧跟在逃窜之敌身后,一边追击歼敌,一边顺势杀奔敌营的中心,完成本编队的战略任务。
  扫荡编队赶到时,凯日兰已经完成了歼敌任务,带着战士们继续突进。猛虎军团左翼的战车编队依然不紧不慢地按自己的节奏前进。
  猛虎军团主攻的左翼进展相当顺利。鸠蛮、格立西和蒂奇斯三族联军的防线已经被成功突破,突击编队在得势不饶人地进行着追击,如一把尖刀捅向敌营中心和后方。
  蛮族在逃窜时,也不可小视,他们宾士的战马上,依然可以熟练地返身回射,给突击编队造成不小的伤害。
  三族联军边打边撤,利用帐篷等障碍物迟滞敌军攻势,同时后方部队在向突击编队的两侧移动,企图寻找包抄切割的机会,进行反击。
  不过,扫荡编队的行进速度也非常地快,他们如潮水般扑进了三族军营,在一个很宽的正面上推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敌营,进行着凶残而细致的屠杀。
  战车编队跟在扫荡编队的后面,不断接手战友的阵地,解除对方的后顾之忧,而跟随他们一同前进的远端武器,则对蛮族骑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威慑。
  三个编队虽然有一定的间隔,但相互间的配合非常熟练,并未出现脱节现象。一些蛮骑突入编队间的间隙,妄图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结果遭到的却是对方的前后夹击,反而被敌人一片片地包围吃掉。
  从大面上看,左翼看起来进展顺利,形势相当不错。
  可若是放眼整个战局,猛虎军团却不容乐观!
  当猛虎军团左翼凭借兵力、装备和阵形等诸方面的优势长驱直进的时候,中军和右翼却风云陡变!
  大铁锤的锤头才具有杀伤力,而不能指望锤柄去砸人。之所以让中路和右翼也随同主攻部队向前推进,主要目的是为了给锤头提供一个支点,掩护左方主力部队的突进,保护其侧翼,防止被优势蛮兵截断后路,包抄围攻。
  丹西显然也考虑到了对方的反击,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在战将搭配上,他派出的都是智勇组合,安多里尔加罗格、塔科,贝叶加凯鲁、古斯。在兵种设置上,都是以重步兵为主力,同时派少量骑兵保护侧翼。
  与任何军队一样,猛虎军团里的每支部队在平时都乐于夸耀自己的勇武。骑兵们自诩为“无情的屠夫,死神的使者”,而一些步兵将领的自我吹嘘就更加离谱,按他们的话讲,“就算天塌下来,重步兵的长矛也要将它支上去!”
  话虽然有些过分,但猛虎军团重步兵的勇猛和耐苦战,却是有口皆碑的,在很多时候,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守如泰山,才能有其他部队的攻如猛虎。
  不过,就连丹西和安多里尔也没有想到,戈勃特在这一侧的反击是如此的疯狂!
  在确认自己判断失误后,用兵老道的戈勃特并没有时间懊悔,也不是纯粹消极被动地补救,调兵救援本军的右翼。相反,他果断决策,干脆置丹西主攻的右翼于不顾,命令鹰斯等人尽量在本军右翼拖住猛虎军团主力,命令西格尔、赤拉维、季尔登等人从本军左翼,自己亲自带军向中路,同时向对手发起猛烈的进攻!
  与猛虎军团一样,由于戈勃特判断错误,游牧联军在自己的左翼,即猛虎军团的右翼,聚集了巨量大军,整支大军同样呈一个硕大的铁锤状。
  当丹西的锤头砸上自己的锤柄后不久,游牧联军的锤头也以雷霆万钧之势砸向对方的锤柄!
  砸碎了猛虎军团的右翼或中路,本军左翼的危机自然解除,胜利也将成为游牧联军的囊中之物。
  就这样,两把大铁锤,头柄相衔,互相撞击。哪一方先在主攻方向上粉碎对方,哪一方就能及时回援,夺取整场会战的胜利!
  相对而言,韧性与弹性十足,布阵又宽广而有纵深的游牧骑兵,在这方面就拥有了非常大的优势。丹西苦心设置的骗局,一开始取得的局部优势,迅速因对方机智果断的决策化为乌有,胜利的天平开始猛然向蛮族联军一方倾斜!
  猛虎军团的中路和右翼部队开始遭受到极其凶猛的进攻!
  贝叶和凯鲁、古斯所率领的右翼部队受到的压力尤其巨大。因为在这一侧聚集了西格尔、沙利克、赤拉维、季尔登等人率领的近三十万,六倍于己的兵力,也正是蛮族联军锤头的所在。
  胡狼、沃萨又是草原上的两大强族,战力异常强劲,指挥者也是身经百战的首领与名将!
  护卫步兵侧翼的一两千骑兵哪里挡得住如此强大的敌军如潮水般的狂攻,在经过短时间徒劳无益的抵抗后,这些部队不是被歼,就是溃散奔逃。
  蛮骑主力汹涌而上!
  幸亏,这两处都有安多里尔和贝叶这样久经战阵的谋臣主持大局,同时又有凯鲁、罗格、古斯、塔科这四位角斗士勇将辅佐。
  几乎是心照不宣地,两路步兵同时迅速变阵,都组成了一个极抗击打,耐持久战的圆阵。更为有趣的是,两个圆阵连接环扣,构成一个怪异的倒“8”字形状的联合阵形。
  这个阵势真是别出心裁。既互相连通,互相支援,又巧妙地维持着各自独立。即使被敌军强行分断,两个独立的圆阵依然可以长期作战。
  当然,阵形只能是让既定的兵员发挥出最大威力,而双方在兵力上头差别,相差实在是过于悬殊。
  蛮族骑兵在铺天盖地地扑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