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103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10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在草原上,生活却依然困苦,什么物资都缺乏,而草原上,除了牛羊之外,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商人也很少去交换什么,但是羊毛这一项活计一派下来,登时就使得羊的产值增加了,哪怕十斤羊毛换一块茶砖呢。
而且这生意满清就算是想阻止也不行,一旦阻止,必然会激怒蒙古人,我们找条活路容易吗?更何况,满清铁骑就算是再厉害,可是人数少这个劣势却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事,所以他们更需要借助于蒙古人的力量。
羊毛被剪下来,经过简单的清洗之后打成一个个方块的包裹,装车运往新城,满清不但不敢阻拦,还要一路绿灯的护送,生怕出点什么意外,若是仅仅是放行羊毛这东西就能拢络住蒙古人,确实是一件好买卖。
而且萧远还提出了一个更加让蒙古贵族们眼红的生产,羊绒,用梳子梳来细细的羊绒,出价更高,这绝对是蒙古贵族的一大笔收入,虽然在这一块还混乱得紧,完全由八大商进行供应,但是让他们祸害去吧,等到新城的触角可以伸到草原时候,哼哼……萧远忍不住发出几声冷笑,他也知道八大商的奸商本质,一块茶砖,竟然要换五十斤羊毛。
羊毛真的没用吗?放到现代,一件羊毛衫没有几百块你看能拿下来不?而且还是含量在百分之五十以下的。
只是羊毛的处理要比棉麻之类的东西要复杂得多,不过萧远在现代订做了一套原始动力的羊毛处理机械,要求怪异,尽量使用铁器,现代技术含量越少越好,甚至一点没有才好。
更是从现代引进了大量的洗硝工艺,新的羊毛处理厂建立起来的,羊毛经过处理之后,纺成毛线或是更细的线,打成轴就可以供给纺织厂来使用的,织出来的布料,一丁点也不比棉制品差,甚至手感更好,贴身穿着更加服适。

第3卷 第527节:另开商路 (3)

萧远另开了一条商路,最头疼的人当属郑三了,他倒是暗中联系的满清方面,也得到了确切的答复,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新城竟然打起了蒙古人的主意,如此一来,新城、八大商、蒙古人三线连到了一起,就连满清,都不敢再轻易的动新城了。
八大商经商南北,很多明朝的火器都是由八大商从南方搞来的,这样得力的臣子要安抚。
如今有能力处理毛羊的,只有新城一家而已,若是满清起兵围困或是攻打新城,必然会切断商路,到时候八大商与蒙古人一起闹将起来,可够头疼的,如此一头疼,就连八大商从山西向新城运煤都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非但没有打击到新城,反而让新城透着新的活力。

第3卷 第528节:内部争斗 (1)

在萧远忙着开辟新商路的时候,第一批二百支枪已经送到了广州交给了郑子鸣,虽然郑子鸣看来就是草包一个,远不如郑三那般强势,但是在长幼有序的古代时期,郑子鸣无疑就是下一任接班人,郑三再怎么强势,也不可能名正言顺的坐到家主的位子上,除非他使用暴力手段。郑子鸣虽然草包了一点,但是却也不是一点头脑都没有,自然知道需要由心腹手下来办这件事情。
而最信任的自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伴读书童郑平,与郑子鸣同岁,自小与主人一起长大,自然是忠心耿耿。
但是招募人手训练什么的,都离不开钱,郑子鸣虽然手上有点小钱,可是却远远不够预计达到一千人的开支,自然,又离不开新城的支持,大把大把的银子被送来,第一批就送来了足足五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郑子鸣当时就调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才落到实处。
枪支,弹药,资金,全部都由新城来提供,全力支持郑子鸣登上郑家家主之位,只要他能撑得下来,这郑子鸣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他的手下郑平却是一把好手,只用了半个月,就把一支队伍训练得有模有样,至少拿着枪开枪射击的时候不用太害怕了,用的是一位草莽英雄,据说,还是明军中的逃官,管他是什么呢,只要能给自己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力量便成了。
只是若仅凭这样就可以搬倒郑家,让郑子鸣取代郑家家主之位,可也太小看天下英雄了,郑三虽然不敢称是英雄,却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了,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将拥有现代支持的萧远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内不得不委屈求全。
郑三在郑家内部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支持者甚重,郑子鸣弄了一大堆的人,又是枪又是炮的,对了,萧远还送了他三门四筒小炮哩。
若是这么大的动静郑三都得不到消息,那他干脆就一头撞死算了,可是知道归知道,对郑子鸣的这种行为,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上头的老头子也知道,可也睁只眼闭只眼。
或许对于年近古稀的郑老官来说,反正早晚都要把家主的位子让给长子长孙,让他提前拥有一点可以自保的实力也好,不过郑老官却从来都不相信这个长孙能够威胁到他,这孩子,还没那个胆子。
而郑三试了试,却惊讶的发现,他固然可以派心腹潜入郑子鸣暗中训练的那支小部队里,可是却无法取得主导权,无他,新城派了教官入驻,帮助郑子鸣训练部队,郑子鸣手下这一千人,二百持枪的手下,完全就是新城军事编制的翻版。

第3卷 第529节:内部争斗 (2)

萧远自然也不怕郑子鸣有朝一日得了权柄之后会对新城怎么样,就像那会的越南一样,中国又是支援又是派教官的,最后号称第三军事强国,跟中国比划了起来,结果大乱过后的中国,眼睛盯着北极熊,用一只手跟他较量,打得连北都找不到。所以部队的战斗力如何,与装备编制的关系并不算太大,关键还是看指挥他的系统如何,无论新城如何支持,郑子鸣如何虚心去学习,都无法复制新城这种放弃了传统势力,在一片白地上凭空生成的新的制度体系。
郑三明知道有新城的支持,可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本来现在就封锁着新城呢,商队去得极少,但是新城的商船却不往来着,沿途战舰相护,根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货物并不仅仅是往南方出,大不了停船进山东等地,甚至直接卖到朝鲜与日本去,甚至还有试图尝试着进入南洋的意思,郑三的压力越来越大。
新城现在固然原料出了问题,甚至连出货都有了积压,但是有萧远大批的银两支撑,撑上三个月不成问题,可是这才一个半月不到,郑三这边倒是受不住了。
江南大海商给郑家几分面子,却也怀着瓜分新城成果的意思在里头,可是眼瞅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新城非但没有出现什么不稳定的危机,反倒是看起来更加红火了,这边的原料一停,那头飞快、火速了就上了一种新的,质量更好更舒服的布料,卖得可火了去了,若是让他们与西夷人搭上线,可就真没他们什么事了。
有头有脸的商人们一个劲的往郑家跑,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受托去郑家探消息,郑三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阴沉了。
郑三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城之所能撑得下来,一方面是他们的商船队伍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十艘大福船,再加上后来新下水的快速商船,再加上一些稍小的私人商队,已经扩张到了由四十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商队了,再加上十艘军舰也搭载了货物,反正他们是近海航行,对食品,饮水等补给可以降到最低,剩余的空间都用来载货了,出货量仍然不小。
“叫大海来!”郑三啪的一声捏碎了一个茶杯,但是却语气平静的向身边的老管家说道。
“是,三少爷!”老管家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不到两刻,郑大海就冲了进来,这个精壮的汉子在郑三的身前一拱手,背后叉立,不言不动。
郑大海虽然是郑家的养子,可是自小就与郑三交好,更是铁杆的兄弟,甚至还有着过命的交情,郑三可以不信任何人,但是却不能信任郑大海。

第3卷 第530节:内部争斗 (3)

“我需要你帮忙,给我聚起几股海盗,你把咱们的两艘西洋战船带着,上面有从西洋人那买来的大炮,另外,可以挑最精锐的挑上一部分,无论如何,给我袭击新城船队,打不沉他们的战舰,也要把他们的商船给我沉到海里去,否则的话,三爷就没活路了!”郑三沉声说道。
“是,三爷。”郑大海沉声说道,“不过西洋船还是新船,若是带走了,老爷那里不好交待。”郑大海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醒道。
“放心吧,老爷那里我去说,老爷虽然岁数大了,可却不是道理的人,他老人家比谁都清楚新城对咱郑家的威胁,否则的话也不会同意我上次那么大的动作。”郑三阴声说道。

第3卷 第531节:夜行 (1)

郑大海是海战当中有数的高手,而郑三在一众海盗当中,有着极高的威望,甚至不少倭寇都要按时孝敬着才能在东海行抢。虽然上次攻击新城让一众海盗损失惨重,几乎被新城的部队打破了胆子,但是他们却还从来都没有与新城的海军在海上大规模的交过手。
而这一次,郑大海挑选的全部是精锐,至于那些充数的小船,哪凉快哪呆着去,凑来凑去了,足足凑了三百艘大船,其中郑家新买回来的两艘西洋战船打头,盯着新城的海上商队,随时准备伏击。
梅泉现在可不仅仅是从前那个破产小海商了,身为新城最重要的人物,他还担任着新城财政部十八财政长之一的位子,而且他的功绩在那里摆着,说话很有重量,虽然这些十八长官都属于仅次于大人府的下一级高官了,哪所一个普通百姓都能跟没有架子的萧大人说上话,但是能够直接影响萧大人决定的人可不多,而梅泉正是其中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梅泉自然也知道现在新城与郑家正处于最紧要的冷战关头,而郑家也绝不可能就这么坐视着,必然还会有所动作,他做为领队者,哪怕有十艘军舰沿途护航,也不得不小心再小心。
但是站在船头上,背着双手望着远海,乘坐的大福船换上了软帆,吃饱了风,跑得飞快,扭头看看远处护航的军舰,军舰虽然也是满载,但是这种新式船只速度太快了,哪怕是满载,为了护航,却不得不下了半帆,若是全帆,早就跑没了影子。
“让军舰给咱们这些商船护航,还真是委屈他们,就像鸟绑上了翅膀,飞不起来了。”梅泉叹道,但是心底却也涌起一阵阵的自豪来。
“梅老大这话可就不对了,萧大人不也说了嘛,这是海军的责任。”机灵的小五子在梅泉的身后笑嘻嘻的说道。
“你说得一点都没错!”梅泉哈哈的笑了起来,用力的拍了拍小五子的肩头,越看这小伙子就越觉得心喜,梅泉知道,随着新城越来越强大,海上船队也必然会随之扩大,他不可能全都管得过来,所以这个机灵的小五子是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一般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决定的事情,都是由小五子来做的。
由于他们大部分的货舱都用来装货物,所以需要不时的沿途进行补给,行至江苏境内,在早就订好的一处沿海小县处停了下来,此地并没有深港,所以船只都是稍稍靠岸下锚,然后派小船上岸进行采购食物水果,带回来淡水。
夜色渐渐的沉了下来,乌沉沉的,这年头一到了晚上,基本上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敌人也不会冒险来袭,所谓的夜袭踏营,都是演义小说里的场景,夜袭踏营固然可以取得成果,可是黑漆嘛乎了,敌人看不到,自己一样看不到。

第3卷 第532节:夜行 (2)

但是新城的部队可不一样,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