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122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122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卷 第622节:新公民待遇 (2)

主要参与的部分少得可怜,多是户藉科、档案科、医院、福利院这样的地方,但是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头了,萧远相信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可以改变这种现状。沧洲的兵员体系也建立了起来,沧洲是个武术之乡,精壮的身体素质极佳,是极好的兵员征集地。
十万精壮进行编组,进行民兵轮训,这种民兵轮训并不会激起反感来,因为民兵只要参与训练,就会得到补贴,而且还能摸到枪,由于沧洲新战,所以民兵像新区那样持枪还没有得到许可。
正规军的新兵征集也征集了多达两万人的部队,个个都是十八到二十一岁的棒小伙子,一个个龙精虎猛,个个都能打上几套拳。
这两万人的部队征集上来之后,直接就由参谋部接手,进行新兵集训,列队,射击训练,骑兵训练等等。
当新兵训练了两个月之后,钟永锋终于还是坐不住了,陆军一战定沧洲,如今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甚至已经入冬了,进入冬闲的民兵集训时期,陆军抽出上千人,甚至海军都抽调了百余人进入部队帮助训练。
可是现在却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兵怎么分?海军领走多少?陆军带多少?陆军是不是还要接着往下打?若是打的话,为啥后勤的高胖子看到自己总是埋着头不吭声。
萧远也有些头疼的挠着脑袋,面对钟永锋极其认真的询问,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萧大人,现在沧洲也稳定了下来,哪怕是做为试点,这么长的时间也够了吧?陆军是不是应该再动动了?”钟永锋问道。
“冬天了,休息一下,训练一下士兵,要打也要等到春天的!”萧远看着地图无奈的说道。
“等到春天,真的会打吗?打哪?”钟永锋眼睛一亮,萧远耸了耸肩膀,钟永锋点了点头,他虽然是个将军,可却是主战部队的将军,打哪不打哪,不是他说了算,而是参谋部说了算,他只有临阵决定权,而没有战略制定权,他能提建议,却不能做决定。
钟永锋得了萧远肯定的答复之后,更是玩了命似的训练着他手下的部队。
而萧远这会也头疼着呢,新区打仗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新区主要是热兵器部队,甚至连刺刀都是在巷战的时间用。
这样一支部队,打的哪是子弹,那可都是钱啊,若是只打钱的话倒也没什么,新区复制出来的掣电铳通过销往日本、大明所属区域,甚至还有一部分被满清买走,让新区赚得盆满钵满,给沧洲投资之后,竟然还有结余,可见这军火的利润之大。
新区能够稳占沧洲,而没有受到满清鞑子的袭扰,这说明满清那头也纠结着呐,打了新区,他们就无法从新区得到一支好用的掣电铳,若是不打吧,人家占了自己地盘,说不过去啊。

第4卷 第623节:新公民待遇 (3)

萧远现在为难的还是后勤,说白了就是子弹的生产,甚至连炮弹都好说,炮弹是用纸壳做的弹壳,只要多清炮膛就可以了,可是枪不行。
新区标准的军用步枪98步枪,还有民兵用的单打一,都是用铜制弹壳。
最悲摧的还是他们的子弹生产工业,跟不上啊,一支完整的带弹部枪,最有技术含量的不是枪支本身,而是子弹。

第4卷 第624节:进步还是退兵 (1)

前文也说过了,哪怕是放到现代,能够自主生产子弹的国家,也就那么有数的几个,军用子弹的生产需要数十种专用的机器才行,什么铜板裁剪、塑壳、退火等等。而萧远利用现代工业用的钉弹缩壳机来做子弹,缺少了大部分工序,可见这子弹的质量如何,98步枪的精准射程只有二百米,集射可以威胁到五百米外的目标,但是超过了二百米,单兵射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从是仍然比滑膛枪要精准一些。
而且这种生产出来的子弹,没有把铜的延伸性能展现出来,弹壳无法复装,只能使用一次而已,需要回炉重炼,无形当中又增加了成本。
缩壳机是萧远定制的特殊机器,已经尽可能的减少了技术含量,而新区也早就能复制这种机器,用畜力来代替动力,可是故障不断,根本就无法有效的快速生产。
没有子弹,新区的火枪还不如一把刀子来得痛快,所以子弹的生产数量限制着新区的发展,当然,如果抛开弹药一体的98步枪必用制造更加容易的掣电铳的话也不是不行,现在沧洲的一部分民兵就在使用这种掣电铳。
虽然掣电铳号称是大明朝射速最快的燧发步枪,甚至比西方同时代的步枪还要快上几分,但是却没有办法跟98步枪相比的,民兵用来练练枪还凑合。
萧远没有再从现代往这边弄缩壳机之类的武器,新区要发展,只能一点点的自行成熟,而不是像个孩子一样总是要自己扶着。
兵工厂一直都在致力于研究缩壳机,萧远一共带来的两套,现在新区的兵工厂已经有了十套,其余的八套全部都是自行仿制的,通过仿制,摸清缩壳机的内部构造,从最初的标准尺寸的仿制,到后来的细致仿制,新城的普及和深入教育在三年的时间里也取得不错的成就。
新城的技术工匠们已经摸清了缩壳机的结构,这还是简化版的,一直都在努力使得这东西的故障率能低一些,毕竟他们这些技术工人每个月一千多块的工资可不是白给了,在新区,绝对属于高工资,就连萧大人每个月也不过才两千块的工资而已。
摸清了缩壳机的结构之后,几十个技术工聚在一起,仔细的研究着,最终做出大胆的改进,或者说是退步,将从这头塞进铜板,那头就出子弹的缩壳机拆分,把一条龙式的生产,改成分步制造,造出一个个的单个机器来。
只是要造这么一个机器,仅靠技术们聚在一起一拍板是不行的,军工无小事,技术工人拥有一定的特权,可以将在内部研究之后,直接将报告递到萧远的案头上。

第4卷 第625节:进步还是退兵 (2)

萧远拿着这份报告乐得像是捡到了宝一样,这可并不仅仅是一部机器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新区的技术力量已经从全面的仿制,到了自行开创的时代,虽然这才仅仅是个开头,是否成功还两说。
萧远自然没有理由阻止,大笔一挥下达了批示,各部门全力配合兵工厂技工的研究工作。
有了萧远批复的文件,这些技工们可是相当于拿到了圣旨,要人给人,要料给料,要熟练工人就给熟练工人。
不拆不知道,一拆下一大跳啊,缩壳机虽然是经过简化的,甚至将电机拆下去使用畜力,可是现代工业生产出来的玩意,复杂得让这些古人为之头疼。
钢板压制还好说,新区从一开始就是自行制造,可是一步,冲压成壳,拆分出来,又要增加很多动力、技术上的难关,再下一步,底火压制,又是一大难关,再下一步,缩壳,又是一大步。
直到敬德四年头上,明皇朱明明大宴群臣,庆祝大明朝又熬过了一年,庆祝有了新区分担灾区压力,使得大明朝内部压力减轻的时候,新区的军工终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其飞跃式的发展就是在子弹的生产上,把缩壳机拆分成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只负责一样,然后再转接,虽然这样增加了用人成本,可是却使得生产速度大大提高,每天军用步枪弹,民用步枪弹,手枪弹从流水线上走下来,堆积成山,钟永锋得到这个消息,乐得两只眼睛都眯到了一起。
钟永锋春节刚刚一过,就坐在萧远的面前,乐起来脸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扭动着,看起来就像是脸上爬了一条大虫子似的,怪碜人的。
“钟叔,您喝茶,还有,您能不能不要笑?怪吓人的!”秀儿给他端了一杯茶之后笑眯眯的说道,眼睛变成了月牙的模样。
“呃……”钟永锋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任谁被秀儿这个可爱的小丫头来这么一句也要多少受点打击。
秀儿捂着嘴咯咯的笑了起来,笑得钟永锋老脸发红,如今的秀儿已经十三岁了,吃得好睡得好,又有萧远宠着,绝对是亭亭玉立的一个大姑娘。
“秀儿,你十三了,听说你十五岁的时候要嫁给萧大人?还有两年啦,准备好了没有?”钟永锋正色的问道。
果然,秀儿的小脸一下子就红了,她可以跟萧远什么都说,甚至还会主动的参与到萧远和玉伶床弟间的那点事里去,但是面对别人的时候,一提起这事来,哪能不羞,红着脸,哼了一声,一把抢过钟永锋手上的茶杯调头就跑。
“该……”萧远笑呵呵的说道,钟永锋心情正好,再说,谁又能跟秀儿发火呢。

第4卷 第626节:进步还是退兵 (3)

“没茶喝就没茶喝,萧大人,咱们的子弹生产速度可是大涨啊。”钟永锋笑呵呵的说道,虽然他管不到军工那一块去,但是最近军队的子弹供应数量大增,只要稍微有心一点到后勤那一打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嗯,技工们把机器改进了,效果相当的不错,故障率比从前低得多了,子弹已经可以大量的生产了,不过可也不能敞开了供应。”萧远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这子弹一多,也得留点储备嘛,这大战要是一打起来,惹急了满清鞑子,嘿嘿,那仗可有得打啊!”钟永锋跟着说道。

第4卷 第627节:军议 (1)

萧远陪着钟永锋哼哼哈哈着,就是不往正事上提,看着一向稳重如山的钟永锋屁股上像长了钉子似的扭来扭去,萧远就觉得有些好笑,就是不主动提起。
果然,钟永锋怒了,一把抢过萧远手上的茶杯来自己一口干了,重重的向桌子上一放。
“我说,萧大人,你就不能来点痛快话吗?去年你就说了,开春就打开春就打,现在已经开春了,雪都开始化了!”钟永锋怒道。
“可是也要等雪化尽的话,现在道路泥泞,可不是每个地方都像这里通沧洲那样有一条大路的。”萧远无奈的说道。
“我……没有路还不打仗啦!”钟永锋有些抓狂。
“莫急莫急,咱们下一步要打的可是大仗,前期准备一定要做足了,军情处,后勤那最近都在忙着呢,你练好的军队,随时准备开拔出发!做好打硬仗、大仗的准备!”萧远正色说道。
萧远的脸色一正,钟永锋也不敢再抓狂了,啪的一声站了起来敬了个礼,“是。”
有了萧远这话,钟永锋没有再多问什么,回去就玩了命似的练着部队,不到半个月,又是一批部队补充了进来,是沧洲招的新兵,五千人,正式进入了陆军的做战序列,与原部队重新混编了两个团,处于磨合训练进期。
甚至炮兵两个营增加到了一个团,原本五十门陆军炮,现在已经增加了一百五十门,一字排开,锃亮的炮筒看着就威风。
不过跟海军一比,这算个鸟,海军一艘驱逐舰上就一百门炮,一个半就顶得上陆军所有的火炮数量了。
而且这一次又把大量的新兵都补充到了海军里,使得海军的军舰数量突破了三十艘,甚至军舰都充当商船来用了,这他娘的还让不让俺们陆军活了?
不少陆军的军官都是这么想的,但这是新区的整体发展战略,容不得任何置疑,除非参谋部和大人府联合下达新的战略才可以。
不过还好,陆军的做战部队终于突破了万人大关,团级编制已经不适合了,钟永锋终于再迈进了一步,成为了正式的师长,陆军也从原来的团级编制正八经的升级到了师,从前那个师,只不过就是个名头,现在才是实打实的一个师。
虽然钟永锋还是少将,可是走到哪,肩头的金星闪耀,终于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