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222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222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警察局的局长还当众大叫了起来,“妈逼的,拼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咱自己的国名了,萧皇万岁!”
萧皇万岁立刻传遍了天下,不过随后在行政院,记者又发布了新的消息,从此以后,皇帝不再称万岁,万岁称得多了,真自以为万岁就麻烦了,一切与王爷的时候一样,新皇与人见面,只需称上一声皇帝你好,岁数小的称一声您,就算是给面子了。
上下百姓无不举起一根大姆指头来,看看咱们的萧公爷,要不咋称为公爷呢,连万岁这名号都不要了。

第6卷 第1142节:都城 (2)

接下来定下的是国旗,之前自治区的旗是红底青龙旗,海军是绿底青龙旗,容易混乱,从前也就算了,但是现在建国了可就不一样了,红底青龙旗移交给了陆军部队,成为陆军的正式军旗,着实眼馋坏了海军,早知道俺们也直接挂个红色的旗子多好。
而国旗方面,民间方面也跟着掺合了一把,各种各样的国旗图样被送了上来,不过国旗在简单简洁,还要有象征意义才成。
国旗一样样的敲定着,青绿为底,绿色代表着自由,象片着中华人民帝国将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度。
旗子的中央是一个八卦的图案,代表着中华帝国是一个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帝国,有传承,有自由,有平等,这面国旗就算是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如何选址的问题了,南京、长安、北京还有新区四地被敲了下来,洛阳也跟着掺合了一把,怎么也不能把我们洛阳给忘了吧,我们也是古都的说。
像有皇城的地方,地方官员们几乎是毫无异议的组织人手开始修整那些皇城,准备将来登基之用,纷纷召开记者招待会,为自己的城市摇旗呐喊,无论是哪一个地方,成为京城,立刻就会升上一级,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啊。
谁都想争京城这个名头,唯有南京是比较冷落的,毕竟南京现在已经破落了,从二百万的大城变成现在不过十几万的破落城市,虽然现在南京居民陆续归乡,多了一点繁华之气,但是一时半会,无法恢复元气。
而且南京城是明朝末代皇帝身死之地,不吉利,最先被划了去,接下来被划下去的是洛阳,你那是古都,都什么时候的事了,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北京曾是满清鞑子的皇城,这一点争议很大,暂时搁下,重点研究长安与新区两地。
长安的历史地位在那里摆着呢,随便挖出一块砖头瓦片都是古董,在这里,曾经诞生过强大的秦皇汉武唐宗,而新区则是一派新气象,是自治区如今的政治中心,而且自治区又是以海贸起家,天子坐镇海疆,有助于自治区的发展。
而在这种争论不下的情况下,萧远的意见就显得很重要了,说实话,萧远也很想留在新区,毕竟这里靠海,而且东部又比较发达,但是内陆城市也有内陆的好处,最重要的是长安位于陕西境内,定都长安的话,也有助于拉动西部贫穷地区的发展。
但是一旦定都长安的话,各部门的搬迁工作也是个难题,而且新区从无到有,这里的百姓几乎是全国各地投奔而来,是一座融合型的城市,也最能代表着自治区的包容与博大,真是难以取舍。
萧远最终还是决定定都于新区,毕竟新区现在已经是政治中心了,而且未来将会是海上的争取,内陆并不合适,所以定都新区很有必要。

第6卷 第1143节:都城 (3)

可问题是,新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城市,根本就没有历史皇城的遗留,若是新建一座皇城的话,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就算是使用水泥,钢材等大批材料可以短期建设,可如此一来,投入也是惊人的,财政部是坚决反对定都新区的,原因就在这。
还有教会也是反对定都这里的,连萧远的老婆都反对,着实给了反对派打足了气,不过萧远最后还是倾向于新区,剩下的就是皇城建设方面的争议了,气得财政部的官员把财政报表摔得啪啪做响,甚至十几名财政部的官员直接就把萧远堵到了家门口,非要让他看财政报表。

第6卷 第1144节:穷皇帝 (1)

萧远也是烦不胜烦,最后在行政会上直接宣布,此次登基事项全部由自己自行负责,资金也是自己掏腰包,绝不会取用财政部一毛钱。萧远这消息在报纸上一登,立刻哗然,怎么能让萧王爷在登基的时候花自己的钱呢,再说了,萧王爷的工资可是公布的,而且自治区上下的行政人员的工资全部都是透明公布,每到发工资的日子,都会在报纸上登上版面,地方行政机构也会直接贴在公告栏上,完全透明化的。
虽然萧王爷的月工资是自治区最高的,达到了三十万元每月,换成银子的话,也有二十多万两了,但是人家花的也多啊,王府虽然不大,可是家中的服务人员什么的,都是自己支出的,不过萧远的五个老婆每个月都不少赚,月收入加一块绝对超过了百万,也算是有钱人家了,但是用这些钱登基,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萧远已经决定了,谁也改变不了他的心思,萧远一回家,就把存在银行的存单都给划拉了出来,其实除了必要的支出之外,他要钱也没有什么用处,凑上一凑,竟然划拉出三百多万来。
三百多万在自治区能干什么?能买一艘退役的军舰做商船,能买下两座商业酒楼,能修一几座相当不错的别墅,所以说自治区的钱还是很值钱的。
首先,要修整一下王府,王府升级成皇宫,至于占地是不能再扩大了,虽然在王府四周住的都是侍卫家属,但是那也是人家的私产,就算是人家愿意让出来,萧远也不会蠢到把安全防线都扩进去。
既然不能横向发展,那就纵向发展,原本的二层小楼扩成三层的,多加几个落地大窗子,请的是军方的工程部队参与的,毕竟王府不像别的地方,不能让人随意参与到其结构修改当中。
修建王府花了萧远五十多万,毕竟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甚至连墙壁都是夹了厚钢板的,地下室扩展,楼顶阳台,后院还开挖了个游游池,其实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萧远弄了点享受的东西出来。
还剩下二百多万,这个就是登基的东西了,萧远花了五十万先订下来的新区中心广场一个月的使用权,然后亲自到了大学,找到了那些正在这里进行建筑方面学习的学生,想请学生们帮助设计一个登基大典所需要的各种道具,没错,就是道具。
萧远的到来,想邀请学生们参与,登时就让自治区上下为之一震,也在自治区的各所大学引起了广泛的观注,本来一些稍微传统一些官员们还不满意萧远的这种行为,想要从财政部争取一些资金,风风光光,浩浩大大的登基,可是现在好了,萧远一下子就把这些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学生们给扯了进来,这还了得。

第6卷 第1145节:穷皇帝 (2)

这些学生们正值热血的时候,而且也是自治区潮流的引导者,一旦把他们给惹急了,只怕连萧远都撑不住。在萧远进入新区工程大学,进入建筑系不到三个小时,隔壁的机械系的学生们不干了,也跟着挤了过来,费了好大的劲,才算是由学生们推举出了一百名学生参与。
只不过还在研究当中,第二天,报纸上就发展了来自北京综合大学,包头的工业大学还有扬州的江南大学的大学生们的联合声明,要求萧远不能歧视其它院校的学生们,登基大典他们也要参与进来,而校方也乐得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机会来争取利益,或者是一种荣誉。
学生们的声明前脚发完,后脚,就推举出了代表乘火车或是客船,风风火火的向自治区赶来,人数直逼一千有余。
萧远不由得苦笑了起来,自己好像惹祸了,接下来连忙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声明,表示自己的资金有限,无法支付学生们的劳动报酬。
仗着地理位置更近,率先赶来的北京综合大学的学生表示,他们愿意免费帮忙,但是萧远是说什么也不肯同意的,用白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被逮到尾巴批自己一通,自己可不找那个罪受。
最后好说歹说,由萧远供应学生们的食宿问题,至于工钱就免了,这才算是在争论中敲定,萧远不得不再分出一部分资金来,包下了两座大型的商业客栈,两座酒楼专门给这些学生们供应食宿。
学生们闹哄哄的聚在中央广场上,而市民们也知道萧远将会在这个自治区长宽都达到了两千米的中央广场加草地公园的地方举行登基大典,自主自动的放弃了暂时在广场的休闲运动,只取最近的路进行走路行进,虽然有看热闹的,但是不会影响到学生们热情的工作。
只不过如此一来,会破坏大量的草地,萧远要自行负责随后的草坪铺设,也是一大笔的资金,虽然不断的有一些商人表示愿意出资,但是都被萧远一一拒绝了,虽然本着节省,使用道具,但是却不断竟然越搞越大,萧远手上的钱明显有些不太够用了。
“老楚,老楚,帮个忙,帮个忙!”萧远扯着楚雄的袖子。
“二百万,我只能借你这么多了,我老婆才刚怀孕,我得给孩子的将来攒点钱!”楚雄板着脸说道,但是眼中却尽是笑意。
“行行行,不嫌少!不嫌少!”萧远点头哈腰的说道。
韩子也被萧远逮住了,做为自治区行政方面的老大,大人的工资也不低,每个月也有十五万呢,只不过韩子这会苦着脸,一个劲的摊手,“王爷,皇上,你就饶了我吧,我哪有钱呐,我一个有吃饱了全家不饿,我要钱干什么,都捐了,匿名捐给各小学和大学了,我手上余钱只有上个月的工资十五万!借给了你,我吃什么啊!”韩子一个劲的叫着苦水。

第6卷 第1146节:穷皇帝 (3)

萧远恬着脸把上下官员手头上的工资借了个遍,张正借了五十万,谦政公署的长官那一毛都没借出来,人家是搞廉政的,廉政公署的最高长官从欧阳词那一界开始,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长官每个月只留下生活费用,然后剩下的全部都捐出去,就差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了,比萧远还可怜。

第6卷 第1147节:登基 (1)

萧远为了登基的事四处借钱的消息也不知怎么的就捅到了报纸上,举国哗然,皇帝登基自己掏钱也就算了,竟然还私底下借钱,也简直就是前所未闻的一件事情,当下自治区的民众们可就不干了,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由几名相当知名的商人牵头,筹到了高达五十亿元的登基费用。萧远早就知道民间很富有,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富到了这个份上,这才几天呐,前后不过十天的功夫,五十亿竟然说筹就筹到了。
对于这种钱,萧远是绝对不会收的,在报纸上再一次发表了自己的言论,表示登基不过就是一种形势,就算是不举行登基仪式,自己不该是皇帝还是皇帝吗?所以这种登基,只不过自己面子上的一点小事罢了,至于民间善款,应该用到他该用的地方去。
萧远接受了这笔善款,并且直接转交给了教会等部门,算做是民间捐赠,直接用于学生的教育还有民众的医疗补贴方面,至于萧远自己,萧远坦言,自己还是有办法在短时间还钱的,至于怎么弄来钱,萧远表示保密,在自己登基之后,将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向大众公布。
萧远登基影响是极为深重的,现在东方几乎全部由变成了中华人民帝国的一部分,没有属国,全部是自治区的国土,但是萧远仍然向俄罗斯、中东等国、还有欧洲各国送去了正式的公函表示邀请,当然,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