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224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224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除了这一切之外,萧远倒是欠了一屁股的债,幸好他们这一家六口加起来工资不少,几个月也就还上了。
不过登基之后,问题又来了,特别是一些多少有些守旧的读书人,一个劲的上书,登基这几天萧远收到了读书人的上书几乎比他之前数年收到的还要多,而话话题也出奇的统一,就是现在皇上已经登基,应该考虑策立太子了。
萧远现在有四子两女,最大的女儿胖丫已经十五岁了,而且还是个读书天才,正在就读于江南大学,没错,离得挺远的,而且在江南大学,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她是个公主,只以为这个叫萧月的微胖的小姑娘不过就是一个家境稍好的小女孩而已。
胖丫萧月是秀儿的女儿,而玉伶他们四个各生有一子,而且玉伶还又生了一个小女儿,才五岁,正是可爱的时候。
四个儿子都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最小的小公主在王府,现在皇宫了,挺寒酸的,一个劲的转个不停。
可以说萧远的子女除了生活好一点,处处受人尊重之外,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异常,萧远一直都在努力的淡化皇权的影响,而且萧远本人现在也只做为一种象征,虽然保留了一部分在大宪法监督下的权力,但是却很少去使用,所以现在皇家比起从前来,简直就是天地之差。
“要立太子?立就立吧!”萧远捏着下巴琢磨着,而在下一界的军政大会开始的时候,华路派了老黑前来参加,虽然中华帝国从来都没有承认黑色自由军的属性,但是以华路为首的黑色自由军和非洲自由之邦一向都是把自己当做是中华人民帝国的一部分,就连这军事大会都要死皮赖脸的参加,萧远也没有办法,不过就是加个凳子的事。
军政大会别的事没干,就讨论皇家的这点事了,争开争去的,争得萧远直心烦,坐在主席台上,铺着厚厚的一叠白纸,正在奋笔疾书,坐在他身边的楚雄伸了伸脖子,却看到了极其熟悉的一名字,张小凡。

第6卷 第1154节:名人效应 (2)

楚雄的脸一下子就纠结了起来,伸手捅了捅萧远,“皇上!写小说?太无耻了吧,直接就把《诛仙》给抄了?”
“咦?你也看过啊,没办法,把正萧鼎也不在这地方,也没有版权纠纷,抄就抄了吧,我现在欠着一屁股债呢,我总得琢磨着赚两个钱花吧,我还打算把《盘龙》《阳神》什么的都抄了呢!”萧远笑着说道。
“为什么不写个回忆录?”楚雄问道,“名人不都喜欢写回忆录吗?”
“不成,咱俩的身份是个问题,写回忆录的话经不起推敲,反正早晚有人给咱们著书立传,就交给后人头疼去吧。”萧远怪笑着说道。
下面开着军政大会,看着一名名官员代表和民意代表在台上激昂的说着,萧远在下面奋笔写着小说,为了赚钱大计而努力,虽然现在只要他勾勾手指头,大笔的钱就会悄无声息的流入口袋,但是萧远却并不能这么做,他也会被廉政公署盯上的。
军政大会终于确定了以萧氏的直系为皇权第一继承人的提案,而且在萧远的提议下,第一次正式的通过《大宪法》至高地上的原则,皇权也要受限于《大宪法》,且不得随意修改宪法的原则。
萧远的四子两女当中,立准为太子成为了争论的目标,从一开始,女性的解放就一直努力着,到今天已经初见成果了,至少萧远的两个女儿没有被排斥于外,反正是萧氏直系才能立为皇帝,也不用担心皇权旁落。
中国自古以来的皇权传承一向都讲究个长幼有序,所以胖丫萧月,长子萧云成为了得票最多者,只是在这二人当中如何去选择成为了难题。
大会开了十多天,而萧远的小说抄袭大计也抄了七八万字,再凑个两三万就能出一本书了。
这个时候萧远才使用了自己的一票决定权,长女胖丫萧月将成为现任太子,如无意外,将来继承皇位,无论是男还是女,还不都是我萧远的孩子,皇帝,不过就是一个象征而已,虽然在萧远这第一任皇帝的手上还有很大的权力,但是随着帝国一切的完善,皇权将会越来越小,最终大部分权力都会移交给大人府和行政院还有军方,这是谁都能看得清楚的趋势。
军政大会终于结束了,萧月也正式成为太子,不过萧月仍然在读她的大学,对她来说,除了多个太子的头衔之外,什么都没有变,没有什么精英教育,也没有太子侍读之类的,她所有的同学都是她的侍谈。
而萧远也终于主动找到了出版商,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仙侠鬼怪小说,《诛仙》。
连载小说,首本十万字,厚厚的一本,售价五十块,萧远与出版商对半分,再除去各种扣税,萧远每本书到手能得到十五块左右。

第6卷 第1155节:名人效应 (3)

萧远,当今皇上竟然写了一本小说,而且还是仙侠类的,着实引起了上下的轰动,这就是名人效应,再加上报纸把这事当成新闻推波助澜,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销部的一百万本,而且订单有增无减。

第6卷 第1156节:从未放弃 (1)

萧远在小说的首页就做了详细的说明,这本小说无关于宗教,也无关于信仰问题,只是一本白话文的休闲消遣小说,本身并无任何含意,如果说一定要有含意的话,就是书中主角坚韧的性格,还有对爱情的坚贞不移。
萧远算是首创了白话小说,其实也是抄来的,只不过除了楚雄之外,别人压根就不知道,而萧远也算是心安理得的扣上了一顶白话小说创始人的帽子,倒也得意洋洋,楚雄开玩笑说,改天他也抄一本,说不定能跟萧远一争高下。
只是萧远没有想到,他这本《诛仙》一出,竟然也会惹来祸事,十万字一本,还是连载,哪怕萧远用硬水笔来写字,也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慢得要命,第二本至少也要两个月以后才能正式去出版印刷,第一集的售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本,出版商硬是印废了三台印刷机,却也赚得手脚发软。
但是看书的人却看上了瘾,急切的想要知道后面张小凡会遇到什么,雪瑶的未来会怎么样,同时,也让帝国新生儿,男的叫小凡,女的叫雪瑶的比例大增,一个小县城里,新出来的孩子十个有八个跟书中的主角配角同名。
萧远的皇宫就是从前王府的改进版,围墙还不到半人高,纯属一种美观,而萧远的侍卫在三天之内,在皇宫里逮到了十二名小偷,有些小偷的怀里竟然还抱着一堆萧远扔掉的废纸,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能把书稿偷出来先睹为快。
萧远最终还是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偷偷的放掉,免得司法会来找自己的麻烦,不过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头呢,仅在新区,就有二十余人要从十二层的帝国大厦上跳下来,不给书稿就要跳下来,气得萧远摔了七八支笔,好说歹说,承诺将在一个月之内发行第二本书,这才算是做罢。
萧远算是引领了一种白话文化的朝流,就连《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都被写成了白话文广为传播,而且最精彩的当属《封神榜》这个白话小说了,但是无论哪一个,都无法与萧远的《诛仙》相比。
甚至诛仙被选入了中学汉文化课的必读课本,这可不是萧远或是他老婆折腾的,完全就是教会上下统一的意见,甚至玉伶和粉桃儿都在反对,但是少数对多数,无效。
萧远终于把欠的价都还上了,而第二集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与大众见面了,而这两本小说更是成为远航商人们必备的休闲读物,知名度绝对比后世的金大侠还要高上几分。
新成立的中华帝在稳步前进着,而范程这个头号大汉奸则在萧远称帝之后黯然离开了帝国,返回了西方。

第6卷 第1157节:从未放弃 (2)

而满清从来都没有放弃了返回中原,去接着统治中原,但是现在中华帝国已成事实,而且实力更加强大,所以满清只能采用游击战的手段,从英国、荷兰等海上强国购买了大量的新型战舰,这些新型战舰都是从帝国的军舰外形仿制而来,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无法与帝国的海军军舰相比,但是距离已经拉得很近了,但是随着帝国铁甲舰下水,多达五艘铁甲舰加入到海这序列当中,双方的差距了下子又拉开了。范程为了满清而四处奔波,深得满清皇帝的信任,这是一个好奴才,这样的好奴才怎么可能不被重用,范程再一次带领起了拥有着十艘战舰的满清水师来。
能让中华人民帝国不痛快,就是范程最大的心愿,本来给他们支援的西方人认为,满清应该让他们的军舰进入印度洋,切断非洲与东方的联系,华路所引导的非洲自由之邦着实给他们这些西方人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但是范程却不这么认为,随着航海业的大发展,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大陆都被发展,甚至还要从东方帝国流落出来的世界地图,比西方人绘制的更加精准。
而范程的目标就是澳区,澳区可以说是孤悬海外,而且驻守澳区的正规军并不多,只有一个师的骑兵,若大的澳区一洒,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了。
而且澳区不仅仅是农业大陆,同时还是帝国最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地,比如羊毛羊绒还有棉花等,同时也是大量的水果生产地,肉类罐头生产地,袋鼠的味道还是不错的。
范程的计划是带领这十艘军舰,两艘运兵船,出击澳区,很显然,走马六甲海峡肯定是不行的,那里是东西方的要道,数百门重炮、多管火箭炮摆在那里呢,而且还有超过一百艘军舰,两艘铁甲舰在那里驻守,就他纠集起的万把号人想要进攻马六甲,跟找死差不多。
所以范程只能冒险,走未知航道,茫茫的印度洋,从澳区的南部绕行过去,直接进攻澳区最繁华,也是命脉一样的澳区半岛,那里是澳区的工业集中地,几乎整个澳区半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业城市,如果能够征服这里,就相当于征服了整个澳区。
所谓的澳区半岛就是现在澳大利亚的约克角半岛。
此行路途遥远,若是从前,只怕要有大半的人死在路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托中华人民帝国的福,当初为了军粮,还有各地特色食品在非冷冻的情况下能够运往四周,各种各样的长期保存的食品就以罐头的形式出现。
而且使用薄铁皮镀上一层锡的马口铁也加快的罐头类的生产,各种各样的肉食罐头还有水果罐头大行其道,不但军方在使用,也大量的应用于航海,至少在远途航海的时候,不用担心没有水果吃而缺乏维生素了。

第6卷 第1158节:从未放弃 (3)

而罐头的制造技术并不算太难,高温加热和密封收藏而已,再加上马口铁也是帝国向西方出口的一项重要贸易行业,所以西方人有了蒸汽机以后,各种各样的罐头也随之生产出来,范程订购了大量的罐头,除了十艘军舰之外,还带了两艘专门用来装补给的补给船,一路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第6卷 第1159节:反扑 (1)

茫茫大海,使用罗盘寻找着方向,经历了三个月的航行,遇到风暴十余次,而范程也终于带着残余的五艘军舰,两艘大型的补给船到达了澳区的南岸地带,可战斗的精锐人员还有五千之众,还拥有很强的战斗力。澳区孤悬海外,只有北部的南洋一带有海军驻守,澳区还是以陆军防御为主,防御很是松懈,而且没有海军的巡航,四面环海,巡航实在是太吃力了。
正是因为这些漏洞,才能够让范程带着海上部队一路辗转,直到了澳区的北岸,而这里,正是澳区最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