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238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238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全部征用,一些速度较快的新式商船也被征用了数百艘之多。位于各大城市的军火库被打开,大量封存的重武器被启封,装到了船上,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有飞机也被装船。
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足足征集到了一千八百多门,多管火箭炮五百门,海防重炮足足一百余门,弹药更是不计其数,位于南洋的海上舰队也开始向亚丁湾集结。
无论是萧远还是楚雄,从来都没有因为手上有了这些先进的武器就小看了欧盟,更不敢小看日不落帝国还有海上马车夫,人家就是靠海上起家的。
东方帝国的海军成立时日过短,有道是十年陆军,百年海军,想要真正的建起一支海上强军来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萧远和楚雄真正顾忌的就是欧盟的海军,可不像总参部那些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那样小看欧盟人,叫嚣着要让海军一直打到欧盟内部去,真要是那么干,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也亏得有萧远和楚雄压着,他们二人单个任何一人都压不住。
这种情况也让萧远十分的庆幸,庆幸自己当初压制住了自己的权利欲望,没有拿楚雄开刀,否则的话现在中华帝国军方兴起了骄傲情绪自己想压都压不住,如果海军错误的估计了欧盟的海上战斗力,集结海军力量深入欧盟的话,那么将是海军最大的墓地,哪怕是陆军最后打胜了,对于东方帝国来说,打击也是极其致命的,一旦失去了海上快速力量的机动,那么澳区、南洋还有非洲这些与东方陆地并不相连的地区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嘿,幸好老子不是朱元璋,也不是老毛头!”萧远跟楚雄对视了一眼笑着说道。
“这也是我为何如此尽心尽力的原因!”楚雄抹了抹两鬓花白的头发笑着说道。
“嘿,打完这一仗,咱们两个都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萧远笑道。
杨胖的内心也有些忐忑,虽然一直以来他都是海军总指挥,此次更是担任着海军总司令的职责,从前也指挥海军打过仗,但是像现在这样如此大的规模,还是第一次。
各式钢铁军舰足足五十余艘,现役木制战舰四百八十艘,新启封的新战舰三百五十艘,还有征集而来的商船充当后勤船只,各种船只已经超过了一千艘了,在海上航行着,也是乌压压的一大片。
头顶上,侦察的飞机呜呜的反航,对准了航母的跑道落了下去,而杨胖的指挥部就设在这艘刚刚出厂没多久的新式航母上,动力更强,速度也更快,火力自然也更强,足足讨了二十多门多管火箭炮。

第7卷 第1230节:正面战场 (2)

阿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城市名,正处于亚丁湾与红海的海峡处,此处地点极其紧要,已经被非洲的军队攻下,全部接管了,足足驻守了两万余人。大军封锁了港口,舰队足足航行了一整天才全部通过。
一部分船只在红海中游弋,一部分赶往苏伊士运河,卸下大量的远程武器之后反航,进行红海中心地带,然后再换另一拔。
从非洲也运来了大量的水泥,在苏伊士运河的沿岸,已经修建了大量的海防阵地,同时还有一部分从本土调来的海军陆战队足有一个师增援到了苏伊士运河的两岸。
无论是中华帝国还是欧盟,两方的高层都明白,这一场东西方的对决真正具有决定性一战的并不是陆地上的胜负,而是海上的角逐,谁取得海上的胜利,谁就取得这次战争的真正胜利,哪怕陆军败了也无关紧要。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总参部给陆军方面下达的命令是在现有的阵地上拖住欧盟的陆军,尽可能的杀伤对方有生目标,并随时做好总攻的准备。
陆军的两大战场上,叶河西岸已经聚集了超过百万俄军,在波斯湾和里海一带,也聚集了超过百万俄军,打得正是火热,凭借着人数的优势还有欧盟的大力支援,倒也与人数偏少的北方驻军打了个旗鼓相当。
为了别把这些俄军吓跑,给海军争取决胜的机会,阎习不得不约束士兵,别打得太狠了,别看人数占少数,可是在后方,北方各地的民兵已经在叶城以东一带聚集了超过五十万,而且已经就地整编完毕,正在训练当中,随时都可以转职成正规军,发动决胜的一击。
叶河一带由于背靠本土,又有数条铁路直通,所以后勤补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难题,每天都有超过五十趟军列开往这里,卸下大量的军资,再加上本地生产的一些,足以支持叶河防线保持一定的优势。
而在中东战场上的陆军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正规军十万,后勤五万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顶峰,不能再增加了,再增加的话,对弹药之类的军资压力就太重了,而欧盟那头派出来大军足足有三十万,但是后勤极度缺乏,甚至连弹药都无法供给得上,面对人数少得多的东方陆军,被压得抬不起头来,这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仗着身高体壮就能够战便宜的时代了。
战争一直都是科技最好的动力,而且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这种战争要分怎么打,如果是在本土开战的话,最后摧毁的还是自己,若是在境外开战的话,会极大的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军工业。
与工军相当的重工业还有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几乎是飞跃式的。

第7卷 第1231节:正面战场 (3)

特别是关于内燃发动机的研究,压力之下,竟然有了极大的突破。
内燃机多数用于空军的飞机制造,只有少量用于陆军车辆。
由于前线对空中力量的需求,再加上这种双翼飞机操作起来相对简单,飞行员的训练也不像后世那样要用等身的黄金来估算,所以飞机得到了大量的生产。
由于飞机采用了一部分铝材做为框架,使得中华帝国对新型金属的研究也提高了一个台阶,甚至开始出现了全铝结构的单翼飞机进入试验阶段。

第7卷 第1232节:中东 (1)

飞机以百架为单位向前线补充着,特别是大型轰炸机,更是需求得紧,南北两大陆军战场的飞机数量都增加到了五百架以上,初时还有地面的防空火力反击,让空军部队损失颇重,足足上百架飞机被击落,但是随着火力的增加,地面的防空火力基本上被肃清是差不多了。不过随着对方新型武器的增加,比如火箭弹,长长的弹体,射程足有十里,虽然这个距离还无法与帝国的多管火箭炮相比,但是优势就是弹体较少,便于携带,可以一直潜到河边,然后用树枝,甚至是直接放到土坡上就可以发射。
打到最后,炮战之下,帝国方面全胜,毕竟现在口径最大、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火炮只有中华帝国才有,在炮战上没有谁能打得过中华帝国,速得俄军在火炮的射程之内不断的后退,使得叶河西岸二十公里的一片地带成为双方的缓冲区,在这段区域之内,冲突不断,炮弹犁得此处尽是弹坑,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植被。
很快的,这里就成为特种做战区域,特种部队不断的偷袭着,俄军方面也派出了精锐部队,只不过帝国从自治区时代开始,就已经成功派遣特种兵使用了空降斩首行动,而且还特别的成功。
特种部队近些年活跃在各冲突地区,绝对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俄军虽然也派出了精锐部队,但是根本就不是对手。
特种部队清一色的自动武器,只有几支是用加长加重的半自动步枪改装的狙击步枪,比98步枪改装的更加优秀,射速也更快。
俄军使用的是火箭弹,而特种部队使用的则是肩扛式的火箭筒,无论是射程还是晋爵准度都更高,前线的工事被拔掉不少,在俄国的精锐部队只能隔河相望,被封锁在河岸的西侧。
双方都没有袭击对方的后勤线,都有所顾忌,波多洛夫大公对袭击东方帝国军队后勤颇为意动,但是做为统帅,他不得不考虑到这么做的后果,后果很严重,首先他就十分顾忌到东方帝国位于后方数量庞大的民兵部队,而且这些民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军,整个远东地区的民兵几乎都处于半动员状态,一理发生战事,这些民兵可以以极快的速度组织起来,消灭入侵之敌。
一旦激怒了对方的话,对方采取同样的战术,派出不比哥克萨骑兵差的山地骑兵师或者是蒙古骑兵师,只怕波多洛夫大公要把大半的部队散出去用于保护后勤路线,这个损失他承受不起。
双方就在这种奇妙的状态下打成了平手,相互对峙着,只发生着局部冲突,一直都没有正面的大战。
而在中东地带,可就没有北方这么舒坦了,沙子,只有沙子。

第7卷 第1233节:中东 (2)

沈岗呸的吐了一口嘴里的沙子,扭头看了看三十余名特种部队的成员,头上缠着一层防沙的布巾,在这荒漠里走了足足七天了。
“头,前面有个小绿洲,有不少本地人在这里,我们可以买一些骆驼!”一名少尉快速奔了过来,喜滋滋的说道。
“嗯,正好我们需要补充一些饮水!”沈岗说着,摸了摸兜里的金币,金币这玩意在这方比什么都好用,这是为了战事,专门铸造的一批金币。
只是当他们进入绿洲的时候,却没有看到人,在绿洲的边缘,找到了一个大坑,百余名中东人横尸坑中,已经被风沙掩盖了大半。
“操,这些欧盟的人,怎么下得去手?还有孩子!”身边的副队长陆风呸了一口骂道。
“怎么下不去手?为了保证他们后勤的安全,把沿途的人都杀光,这在战争其间算不得什么!”沈岗阴沉着脸说道,挥了挥手,命令手下去找水。
绿洲当中有一个小湖,小湖并不大,围着湖水转了几圈,没有发现什么可以下毒的东西,而且也没有尸体,把水装到手边的腊纸袋子里先沉淀着,沈岗带着人将那个大坑掩埋,又弄个根树干削了削插在坟包前。
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沈岗他们只是在这截木桩上刻下了几句祝福的经文,而且还是出自古兰经,为了便于在此地做战,几乎每人都懂得几句古兰经,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一直都是中华帝国的政策。
天色渐晚,沈岗他们不敢在入夜的时候进入沙漠,虽然这片沙漠并不算太大,但是在夜间行动,仍然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借着绿洲里的房子分批休息了起来。
星光之下,一个个头不高的少年跪在那根木桩之上,口中喃喃的念着古兰经,泪水滴落在沙地上,片刻,站起身来,转身向绿洲内走去。
还没等接近房子,身边的泥沙翻起,一条黑影刷的一下就将少年扑倒在地,一把虎牙军刀也顶到了他的脖子边上,少年没有惊呼,甚至都没有挣扎,鼻间噢着那股淡淡的烟气,闭着眼睛,静等着命运的来临。
那些东方的话语很是熟悉,曾经有很多东方的商人经过他们的绿洲,交换物品,甚至还会送给孩子们一些美味的干果,甚至还有是那些铁皮盒子装的罐头,少年也懂得几句汉话。
“我……不……敌人!”少年喃喃的说道。
“咦?会说汉语啊,还是个小鬼,跟我走一趟吧!”值勤的副队长陆风一把拎起了少年,在没有确定身份之前,还不能确定他就是安全的。
稍有一点动静,沈岗就醒了过来,点亮了油灯,看着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阿朴杜拉。
为了方便,他们都叫他阿朴,而阿现在也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个姓氏,是那些从中东地区加入帝国的公民所始创。

第7卷 第1234节:中东 (3)

阿朴的汉语不好,幸好,队伍里还有懂得中东语的,学会一门外语是特种部队的必修课程。
吴风是队伍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