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第55部分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55部分

小说: 回到明清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件事就是有关男女关系上!”萧远说着,有些头疼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现在新村的男女比例可不正常,男女比例在三比一以上,狼多肉少,而且女人还是从满清绿营手上解救出来的那一千名年青女子为主力。

第2卷 第280节:方向 (1)

坐在最后面的玉伶向萧远笑了笑,一脸甜蜜的看着他,萧远也向她点了点头。“从原则上来说,女人也是我们新村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所以,原则上,新村的女人不裹脚,三十岁以下的女人,全部放脚!”虽然玉伶已经帮助绝大多数的年青女人放了脚,并在稳步恢复着,但是真正把这事拿到台面上来说,还是第一次,一时之间,下面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女子裹脚近千年啦,大伙都习惯了小脚女人的那种审美,现在突然要放脚,一时之间还都无法接受,倒是有些年青人一脸的无所谓,女人脚大脚小还不是一样,脚大点干起活来还能利索些。
梆梆梆……萧远重重的敲了敲桌子,才让这些参与会议的人们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萧远。
“你们要知道新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之所以称之为新,就是因为我们要有一个新的生活,一个新的想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去重走从前的老路,若是那样的话,到最后,满清不灭了我们,也会有其它的异族打我们的主意,思想的改变,就从女人放脚开始。”萧远近乎强硬的下达了命令,萧远如此强硬起来,下面的这些人倒不敢再说什么,他们还不是习惯这种随时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的全体大会。
“男女结合也是一个问题,从前我们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现在乱世当中,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所以就一切从简了,男女结合,以自由开放为主,但是绝对禁止动用任何强硬手段,若是被报上来,可就别怕咱心狠手辣了,这个集体,不想呆的可以退出,但是谁要破坏规则,就要准备付出代价!”萧远说到最后,几乎是一脸的杀气,众人也不由得悚然听命。
这场会议定下了日后数年之内的发展基调,以航海交易为主,所有的原料将都来自海上,所以造船厂就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几乎大半的劳动力都吊到了海边去兴建船坞,新村一向都是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大手笔的。
特别是在乱世当中,有一口饱饭吃,就已经是天堂了,所以新村的集体主义正适合这种情况,夹在战乱中发展自身。
船坞的兴建就在离港口不远的一片平地处,这年头的造船厂其实很简单也很简单陋,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龙骨铺设的场地,要平,但是却要方便下水,因为造出来的几十丈的大船,是不可能被人抬着下水的。
挖出一个十米深的巨型水渠,把海水引起来,涨潮的时候只要一推,就可以让巨船下水,数千号人分成两班日夜工作,几个二百瓦的大灯炮一挑,倒也照得通亮。

第2卷 第281节:方向 (2)

而张飞关在分给自己的砖房当中已经足足三天没有出门了,萧远看到他的时候,他一抬头,几乎让萧远以为自己生活在生化危机的世界里。
此时的张飞两颊干枯毫无血色,双目通红,头发乱得像鸟窝,甚至连动作都是僵硬的,萧远探头向那个铺着萧远来的大号白纸的桌子上望去,铅笔在纸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形,看得萧远都直迷乎。
虽然这个年代的大明福船具有很强大的战斗力,也拥有很强的远海航行能力,隔水舱的技术更是发展到了极致,但是福船是平头船,不适合破浪,速度不是很快。
所以萧远从后世找到了关于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洋航船的模式还有图纸交给了张飞。
西方的船注重的远航,由于距离远,自然要考虑到速度,所以破浪性能很强,软帆更加坚固易用,圆形的船舵更容易控制。
而东方多在近海航行,考虑到的是实行,载货量,所以福船的载货量比西洋船要高,在海中更稳,抗风浪性很强,而萧远要张飞做的,就是将这两种船的优点集合到一起,走出新村自己的航海特色来。
这张飞倒底是船工的后代,本身对船的研究就很精深,明前期和中期,正是中国航海最为发达的时代,三宝太监下西洋,甚至最远都走到过非洲沿岸,传播着中华文明。
张飞和几个老船工一起研究着,终于拿出了这份图纸,只是他自己也累得没了人样,萧远前脚刚走,后脚就躺到床上呼呼的大睡了起来,萧远不得不抽派几个人过来照顾他。
船料全靠进口,本来辽东地区的巨型松木就是很好的船料,寒带木料由于生长的周期长,耐腐性强,更加紧密结实,但是辽东现在是满清的地盘,想要大批量的运货根本就不太可能,所以海洋船队转向的日本。
日本很大一部分地区位于寒带,也生长着这种寒带松木,而且多数未被破坏,梅泉带领着整编过后的船队到达日本,大量的雪白的盐用来换于更多的木料。
运送木料的好处就是不用上船,直接打成捆,浮在水上拖行着,甚至还能当成船来用装上不少不怕湿的物货,比如大量的铅和铜就是放置在木料上用来增加运力的。
“梅老大,有船在向我们靠近,郑家的船,五艘,不是战船!”站在瞭望杆上的小五向梅泉大声叫道。
梅泉的心头一惊,扭头看了一眼身边新任的海军最高长官,海洋大队长杨胖,杨胖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杨胖本来就是一名水手,但是经验丰富,四十岁的年纪在海上跑了足足近三十年,海盗杀过,客串过海盗,正经生意也做过,对海上那些事门清,但是为人沉稳,坐上这个位子,倒也没有人不服气。

第2卷 第282节:海上霸主 (1)

杨胖向梅泉点了点头,扭身高声的呼喝了起来,所有的水兵们都动了起来,举枪的举枪,架炮的架炮,他们用的还是买船时赠送的佛郎青铜子母炮。“郑家?我们该交的钱早已经交过了,怎么还找上门来了?这已经进北方了吧,他们的地盘应该是在台湾海域一带啊!”梅泉不解的说道。
“北方海域没有什么大的势力,现在海上郑家一家独大,否则的话大明皇帝也不会给郑家一个正四品的武将正衔了,就连郑家的文人进士都有十余人之多,甚至已出入朝堂之上。”杨胖抽空说道,对于海上的势力,他可是要比梅泉这个商人明白多了。
在明朝的时候,航海已经有了旗语,一大串的彩旗挂起来,不时的挂法表示着不同的意思,而新村的船队直接就跨过了这一步,直接使用对讲机了,在海上,五十公里以外,根本就啥也看不到了,有的时候也使用红绿两色的大旗挥动传达旗语,无论哪一样,都比这种长串的挂旗要方便得多。
对方挂出了一串的绿色旗子,表示着毫无敌意。
梅泉仍然不敢大意,但是对方挂着郑家的大字旗,自己却也不能不给面子,否则的话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郑家拥有大小战船上千艘,跟西洋海上力量分庭抗礼,绝对是东方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
梅泉在对讲机里下达了命令,转舵,同样打着绿色的旗子向对方迎去。
双方的海船靠帮,相互扔了绳子连接到一起,郑家船上,一个壮硕的大汉打着赤膊,哈哈的笑着向船上走来,梅泉也连忙迎了上去,不停的拱着手。
“在下郑家老三,梅老大可叫我郑三!”
“在下梅泉,梅老大的称呼也担当不起!”梅泉脸上堆着笑意迎了过去,一边拱手一边心惊,看来对方打主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哈哈,梅老大在咱海商当中,可是传奇人物啊,乱民卷入,却又奇迹崛起,凭着几件珍物,硬是又组织起了一支大船队来,看看这船队,当直了不得!”郑三指着那些五十多米长的巨大福船啧啧的叹道。
“哪里哪里,郑家海船数千,断东西交易,那才是真本事!梅某也要仰仗郑家余荫才能在海上通行!”梅泉也一个劲的叹道,指指船头的郑家三角旗,这郑三虽然看起来一副粗鲁的样子,但是能让郑家把人单独派出来,哪有简单的角色,或者说,郑家除了那么几个不屑子弟之外,就没有什么简单人物,跟他们打起交道来,梅泉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小心来。
郑家,是东方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要是把他们得罪了,只怕短时间之内,就没法在海上通行了。

第2卷 第283节:海上霸主 (2)

“唉,这客气来客气去的,难受得紧呐!”郑三一甩手有些恼怒的说道,“梅老大,咱们说正事,近来梅老大往来东海之间,似是找到了什么大主顾,好像是一个叫新村的地方吧,嘿,那地方要明清夹缝里还这么有钱,当真了不起,不知梅老大可否介绍我等相识?放心,咱郑家不会抢了你梅老大的生意,新村雪盐现在可是顶有名气,咱们贩来卖给那些西洋毛子!东方海域咱不碰!”郑三咧嘴笑道。
“那敢情好!”梅泉毫不犹豫的说道,本来他也不是为自己赚钱,就算是为自己赚钱,郑家找上门来要咬一口,谁敢说个不字。
“不知这新村如何交易?”
“金银可,以物易物迹可,铜、铁、铅矿产为佳,做价也高些,若有猛火油收集而来,做价更高些,棉麻原料也行,现在这种巨型木料也行了,郑家门路多多,想必这些都不是问题。”梅泉笑道。
“咦?那倒是件方便之事呐!只是这木料!”郑三说着,抽出西洋式镶银单筒望远镜,看了看前方船队后面拖着的数目不少的巨木木料,“看来这新村是要自行造船呐!”
“哈哈,怎么造,也比不得郑家这种海上霸主呐!”梅泉笑着说道,郑三果然也不以为易,笑着点了点头。
“下次梅老大出海,记得招呼咱一声,两月以后,郑家满栽船队在泗岛静候佳音!”郑三拱手道。
“好,两月以后,梅某自当去迎接!”梅泉回礼说道,泗岛已经山东境内了,距离新村不过就是数日的航程罢了。
这年头的商业交易行为,多数都是口头订下,称得上是掷地成金,哪怕没有任何的契约,也绝不会违约,再说,郑家做生意,也从不用那东西,从来只有他们违约,哪有别人违约的道理。
双方拱手为礼,各自分开,各自准备,当梅泉返回港口的时候,又是大吃一惊,港口上的各种吊臂比从前多了一倍不止,甚至港口可以同时停靠十艘巨型船只进行装卸,他们才刚刚一进港,吊臂繁忙的运作了起来。
就在离港口不远的地方,那个由巨木,钢铁,砖石水泥混合制造的巨型船坞也立了起来,在船坞之后,还有一个更加巨大的木料加工厂。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木料了,木料上岸,晒上几天去去盐水,再运进那个长达两千米的木料加工厂里,工厂里,牛鸣马嘶,动力充足。
萧远引起了圆锯这种更加新奇的工具,从现代购来的五十多个圆锯片,其中的两片拿去当样品进行仿制,剩下的都安装了进来。
圆锯不是用电机带动,而是使用了牛马畜力来解决,一侧的健牛拉着转盘运动着,齿轮带动着圆锯开始高速的旋转了起来,另一侧的马匹蒙了眼睛带动着另一个较轻一些的转盘运动着,带动着上面由铁链制成的传送运动着,将巨大的圆木进行粗制切割,然后木方或是木板再送到下一个畜力带动的刨子处进行粗略刨光。
从前处理这么一根足有一米粗的巨木,至少也要十个木匠干上两天,若是破成木板的话,使用长锯,至少又得两天,可是现在动用萧远改制出来的这些工具,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