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 >

第28部分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第2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晚上说好的,司机60,”姥姥先从里面抽出来钱交给了司机,司机接过后,和姥姥他们打声招呼离开,他知道剩下的就是人家分钱了,他这里不合适。
老爸把他送走,只等到车子消失在眼里,才回去。
等老爸回来,姥姥道:“剩下的560元,我们三七开,大诚子七,我们三。”这事姥姥事先和方默南商量过做的决定。
“这……我们不是说好的平分的吗!苗种是你们给得,种菜又不费力,那能给我们那么多。”大诚子挥手说道。
“行了,拿着吧。赶紧回去,把钱分给大家,别叫人担心了。既然跟人家订了合同,那么就回去给地施肥,好让菜苗尽快的成长。”姥姥把钱塞给他,催促着他们赶紧回去。“要是不拿的话,以后别想在从我这里拿苗种。”威胁着他们,本来对姥姥她们几乎就是无本的买卖,当然种子是在市面上买的最普通的。
大诚子他们接下,和姥姥打声招呼也要回家了,家里的人估计等不及了,姥姥没拦着他们。
接下来,姥姥带着他们把自家后院地里的蔬菜收摘了一些,然后分装好后,让小姨把这些蔬菜给,县长、校长、公安等等依次的送了些过去,对他们来说这些都稀罕物,尝个新鲜。
剩下的随吃随摘都行,姥姥还留了一些,方默南知道那是给大舅舅的。虽然大舅舅一家不咋地,不过是些小玩意儿她也没什么好在意的,总是姥姥的儿子,只要不触及底线就好。看姥姥很有分寸,只给明面上大家看到的,涉及空间里隐秘的东西,姥姥可不敢外泄。
小姨遵命,下午抱着一一的送礼过去。
新年临近,街上的二流子、小混混明显的多了起来,他们也要弄些钱好过年啊!
老爸他们上午卖完菜回来后,下午也不闲着,马上快过年了忙着采买年货。傍晚家里只剩下方默南和姥姥坐在家门口卖馒头,摊子前来了两个流里流气的大男孩儿。二十来岁,头发长长的,穿得很单薄,甚至打着补丁,缩手缩脚的,鼻子吸溜吸溜的。
“老太婆,快过年了,生意不错啊!……”其中一个沙哑着声音,说话时脸总是向上仰着,脚还不时的点着地面。
“你们想干什么?”姥姥见不惯他们邋遢、流里流气的样子,警惕地看着他们,把方默南拉到身后。
“没什么?借俩钱花花。”他们两个见她的样子,拿出匕首,很干脆地道明来意。
这是明抢!本着破财消灾,而且小外孙女也在这儿,先过去这一关在说,姥姥道:“别激动,钱在这里。”把收钱的纸盒子递了过去。
方默南躲在姥姥身后,手里夹着苹果籽,还没来得及‘用弹指神功’教训这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家伙,就被一声大喝打断了。
“好狗不挡路,一边凉快去。”梁子刚从市里卖收音机回来没想到遇上不长眼的家伙,顿时大怒,斜着眼上下打量着他们,“这才几天没回来,这天都变了不成。怎么阿猫阿狗,也敢在这条街上混。”
“有点儿出息不成,欺负老人和孩子算什么本事!”梁子斜睨眼看着他们不屑地说道。
“你是谁啊?到这儿充什么大半蒜。一边呆着去,别妨碍爷发财。”其中一个冲着梁子嚷嚷道。
“梁子回来了,出去好几天。快快,进进家去,外面怪冷的。”姥姥看见他高兴道,知道梁子浪子回头金不换,而且做起了小买卖生意还不错,她打心里替梁家妹子高兴。
“莫婶,没事,我先打发了这两个不开眼的家伙。”梁子嘿嘿冲姥姥一笑。又扭头狠狠地瞪着两人,语气森冷,眼神如刀一样看向两人。“也不看看这是他们撒野的地方吗?”

第二十七章 总结

这俩小混混,一听姥姥叫梁子的名字,再看着他凌厉如冰的眼神,直觉得背脊发冷,其中一个受不住拉着同伴撒腿就跑。跑出去老远,被拉着跑地气喘吁吁的,“你跑什么?有啥好怕的。我不信咱两个还打不过他一个。”
“你知道他是谁吗?说出来吓死你,他是这街上,不应该说是咱县城里的一霸。打架斗殴那是出名了不要命,下手狠。听说现在混了个体当当,以前见了公安那就是猫见老鼠,那现在都跟公安坐在一起喝酒还称兄道弟了。”
“乖乖,刚才幸亏没动手,就咱俩现在这样可不够人家玩儿的。”
姥姥把梁子迎了进去,趁热塞给他几个热包子。“快回去,你娘正等着你呢!”
“哎!这怎么好意思,莫大娘。”梁子推脱道,然后使眼色给方默南。
“拿着。”方默南说道,然后对姥姥说:“我带梁子哥进去找梁奶奶。”
“好……你们先进去,我在卖会儿,一会儿也进去。”姥姥笑着道。
“梁子哥。”梁子听到这句话,那是心里最舒坦的时候,虽然她很能干,但还得管咱叫哥。
“行了,别偷着乐了。赶紧进屋,外面冷着呢!”方默南知道他在笑什么?没办法在大人面前礼貌还是必须的。
自从身体里有了游走的灵气,方默南在空间里手里常常弹着水果籽对着和人身高一样的铜人像的穴道,进行‘弹指神功’的练习。这样一举两得,既练功,又背诵穴位,已经小有收获,还没进行实练,不知力量是否轻重,唉!多好的机会可惜了。
同样是北屋‘小黑屋’,一进去方默南就拉开灯绳,15瓦的乌斯灯泡,罩的屋子里晕黄晕黄的。方默南坐在炕上,示意他也坐下。
梁子激动的坐下,从贴身衣服里照例拿出个大布包。“我这次去市里卖掉近50台收音机。”他兴奋地声音都有些颤抖。“还卖掉了50个计算器,2000块电子表。”
方默南拿起账单,一目了然,看了下,点点头。“看来还是市里的购买力强,尤其是临近年关。”
“可不是,跟抢了似的,好似不要钱似的。”梁子激动用手比划着。
“干这些很累吧!”方默南看着梁子有些瘦了。
经营一个商店的事情也是非常繁琐的,梁子他们三人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忙活,白天要卖货,晚上要盘点、记账、收拾店面。
尤其梁子和瘦猴还要去市里和省城跑。
“不累,干得特带劲儿,一到晚上数钱时所有的疲累都消失了。”梁子笑呵呵地说道。
“我们三人干一点儿都不觉得累,胖子在家看摊,我去了市里。瘦猴背着货去了省城,估计到明天就得回来了。”梁子顿了一下犹豫着又道:“南南,我把那些珠花,小钱包什么的,都在去单位卖计算器是白送给他们了。那些小玩意儿成本才一、两毛钱,所以……人都喜欢贪个小便宜。”
“梁子你可真是做生意的料,还知道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行,干得不错。”方默南越来越欣赏他了,在没有任何人指点的情况下,肯花心思动脑筋儿,琢磨。
“明天如果瘦猴来了,晚上去你家等着,有事。”方默南在他临走时说,然后又拿了些家里的‘鸡、鸭、鱼、肉’让他带着一起回家。
黄昏时分姥姥收起馒头摊子,回去准备祭灶,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盖厨房时姥姥还专门请一张灶王爷的神像,挂在厨房背面。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正好老妈也放假回家了,姥姥领着他们一起送灶,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姥姥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恭敬的上香,以前不知道姥姥干过这个没,不过自从知道空间是观音菩萨有关,姥姥更加信佛了。桌上供着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她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姥姥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
仪式简单,但姥姥很虔诚。
******************
吃完晚饭后,姥姥把全家人召集起来,拿着账本,当然这账本只有她自己看得懂。说起来,从九月份开始摆摊子到现在,加上今天上午卖菜钱,除去成本、花销,还有管理费、卫生费,咱们挣得有700块之多。此后只要姥姥还做生意每到小年夜这天,姥姥都会把一年的账目告诉大家。
“乖乖……这才干了不到五个月。”小姨被惊合不上嘴巴叫道,她知道家里的生活好了,从家里的饭桌上,平常吃的水果上,都能看出来,没想到有这么多。
老爸和老妈也被惊着了,他们两个的工资加起来才一月50多,辛苦一年的话,也就600,还不吃不喝的。这对他们打击也太大了吧!真是刺激。
林老爷子点点头,表示和他预想的差不多,干得还行。
“现在我严肃地告诉你们,不许到外面四处张扬、显摆,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谁知道这天还变不变了,别人要是问道,就说糊口而已,死也不能说挣了多少。他们要是不信,那是他们的事,谁还真能来咱家查查不成。”姥姥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道:“一定要记住了,别不当成事。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是谁的嘴把不住门,别怪我倚老卖老,对你不客气。”她缓和一下气氛又道:“记住我们要闷声发大财,打枪的不要。”姥姥还用手比了打枪的姿势。
“好了,就到这儿吧!”姥姥结束了发言。
“嘿嘿……你看咱妈,现在多有地主老财的风范。”小姨捅捅老妈笑道。
“小燕,你才给我多长长记性,就你的火爆脾气和大嘴巴,给我悠着点。”姥姥毫不客气‘啪’一记铁砂掌,敲到她脑袋上。
大家‘呵呵……’都笑了起来。
“看来咱妈真是有钱了,这腰板都直了,瞧瞧这说话声音就是不一样,嗓门真大。”小姨摸着头道:“你放心我有分寸的,同学们现在还都看不起我,没人和我做朋友,加上我年纪比她们大,一群毛孩子,有什么好玩儿的,现在以学习为主。”她是吃尽了没文化的苦了。
“对了,姐,咱得呢子大衣做好了吗!快让我看看。”小姨转移话题道。
小姨臭美的拉着老妈向卧室里走去,拿出来,一抖穿上,照着镜子,身子转转,真漂亮。
“姐,你得手艺真好。”大红色的大衣,简单的大方的中式式样,圆圆的娃娃领,凸显线条,趁的她身体修长,单单穿上身,显得青春靓丽中有点儿俏皮可爱。
“嗯嗯!好看。”老妈对自己做出来的效果,满意的点点头。
“姐,我看看你的。”小姨又拿出老妈的月白色的呢子大衣,‘哇!’“这个更漂亮。”爱不释手的摸着。
然后又拿出里面的衣服,两件男式的,蓝黑色,也是中式样子,宽松的休闲款式,“去,让姐夫试穿一下。”小姨推着老妈到客厅。
小姨催促老爸换上,不停的点头,“比外面卖的好看多了。里面还有一件男式是谁的。”
老爸穿着新衣,高兴的摸摸,傻呵呵的直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