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法相仙途 (完结) >

第823部分

法相仙途 (完结)-第823部分

小说: 法相仙途 (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张凡只觉得好笑,为自己,也其余人等。

怪不得紫衣仙子从头到尾都不怎么插手他们的事情,始终置身事外,敢情她未必就对陆地真仙的肉身不感兴趣,不过第一目标,却仅仅是利用其去除仙劫之力上的燥气,与大家其实并无冲突。

不用看往后的形势,张凡就敢肯定这丝仙劫之力已经是紫衣仙子的囊中之物了。

毕竟神罚诛仙剑赫赫威名,还真不是好惹的,没有人会为了这丝除却修炼雷法者外,并无太大用处的仙劫之力跟她死磕。

摇了摇头,他随即将目光投向是四件宝物中的最后一件。

有仙灵之气和仙劫之力做铺垫,不觉间,张凡对那团灰蒙蒙的气息也下意识地期待了起来。

“噬宝灵气?!”

这团不过拳头大小的灰蒙,被陆地真仙珍而重之地称之为噬宝灵气,誉为其手上第一宝物。

可说陆地真仙能踏上那无上巅峰,这团噬宝灵气至关重要。

按陆地真仙所说,这团灵气善能吞噬法宝,以及天地间一切带有灵性的材料。

换句话说,矿山灵石、天材地宝,乃至成品的法宝,一概是其食粮。

这就实在是有点恐怖了。

若是只吞不吐,那这噬宝灵气就不是陆地真仙的第一宝物,而是第一累赘了。

简单说来,就是这具陆地真仙肉身,也是以噬宝灵气直接吞噬真仙六宝,然后完整地吐出其宝气,融入到了肉体之中,达到是人非人,是宝非宝,亦人亦宝的境界。

其间还有诸多应用,不过陆地真仙却只说了一个大概,具体的还要真正等宝物入手,方能知晓。

只有一点。以陆羽的份位,都珍而重之地交代了一句。

噬宝灵气,他并没有将其的功效发挥到极点,这乃是一件太古时就已经存在的宝物,无数年来无数高人经手,皆无法彻底将其养成。

噬宝灵气每次易主的时候,都会放尽积蓄的宝气,每个人养成噬宝灵气的时候,都要从头开始。

正如当年陆地真仙得到此宝时,亦不过是头发丝的大小,无数年吞噬,才有了眼前的规模。

很明显,这团噬宝灵气其中隐藏着什么,只是一直无人能揭开其面纱罢了。

在张凡完整地了解了陆地真仙留下的,关于三件宝物的信息之后,环绕其上的九彩光辉,亦如清晨的露水般,蒸发殆尽了。

长出了一口气,张凡彻底回过神来,只见得陆风依旧温和的笑着,如同春日融融暖风,让人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随即,张凡眉头一皱,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张了张口,却没有能发出声音来。

陆风微微一笑,似乎是看出了他的想法,又似全无察觉,只是温和地问道:“要进入了吗?”

他所说的,自然是真正的心室,青铜鼎与其余三宝所在的地方。

张凡循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得那显示心室内情况的景象,在剧烈地颤动着,好像随时可能崩溃,化作一个通道入口似的。

仿佛一层面纱笼罩,青铜鼎上的字迹,始终一片模糊,看不得真切。

“第四神通啊,到底是什么呢?”

张凡摇了摇头,暂时将激动的心情压下,沉声说道:“陆风,你不考虑一下吗?或许还有别的办法。”

PS:第一更~

正文 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四神通,无上法门

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四神通,无上法门

“陆风,你不考虑一下吗?”

张凡的神情上。带着一抹郑重,一点惋惜。

“我考虑过了,从有意识的那一天起,一直考虑到现在。”

“没用的。”

陆风摇了摇头,并没有太多黯然,太多失落,始终是温和地笑着,风一般地轻灵飘逸,隐约间,甚至能在他的眼中看出几分解脱之意。

“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也不可能让我存在。”

仿佛是说着事不关己的事情一般,陆风一片云淡风轻地说着。

于是张凡沉默。

身为一个分出的一点意识,本来只能机械地说着那三句话,将九彩光球交给他,这就是陆风所有的使命了。

使命完成,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点并不奇怪,若非如此,才让张凡觉得惊诧。

他能想到这一点,其实很正常,任谁都不会将自己的一点意识脱离。成为独立的存在。

要是那样的话,待得这个意识成长,拥有完整的自我,就会理所当然地有与本体竞争身体、气运等等的资格。

在至公的天道眼中,两者完全是公平的存在,其他不说,单单气运两分,就是谁都接受不了的事情。

不用多问,张凡心中也有数,当陆风打开最后的心室之门际,就是他烟消云散时。

想要改变这一点,除非陆风的修为超过了其本体陆地真仙陆羽,才有可能反抗。

张凡若想插手,只是也要他的修为胜过陆地真仙之时,才有几分把握。

在现在的情况下,两者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凡暗叹一声,无能为力。

若是他早来几万年,面对的不过是一个机械的人形;若他晚来几万年,或许遇到的就是一个可以抗衡本体,从而挣脱藩篱,享受风之生活的陆风。

偏偏,他不早不晚,居于其中,故而只能看着陆风温和地笑着,眼中带着留恋,扫过这居住了无数年的所在。

“认识你,很好~”

当陆风面带微笑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时。张凡暗叹一声,转身向着四宝所在走去。

“别了,陆风!”

背对着陆风,他的声音飘忽而来,好像随着风儿变幻。

与陆风相识到现在,也不过片刻功夫,然而也不知是对其命运的同情,还是对他气度梦想的欣赏,一时间,竟是不忍看他消散的模样。

好像洞察了张凡的想法,陆风脸上的笑容愈发地温和了,向着他前进的方向,稍稍挥了一下手。

这个动作,似是在打开最后的门户,又似在做最后的告别,各中真意,永远也无法知晓了。

“轰~”的一声,心室大开,四件宝物与张凡之间,再无阻隔。

张凡并没有马上踏入其中,而是脚步微微一滞。停顿了一下,才缓缓回过身来。

他的身后,空无一物,繁华落尽一般,归于了沉寂。

那个风一般的男子,那温和的神情,那干净的笑容,如同只在梦中存在过,眼前只有一片空空荡荡。

张凡最终,还是没有看见他消散的一幕,倒是耳旁,仿佛犹自回荡着陆风在这人世间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认识你,很好……”

沉默少顷,张凡缓缓开口道:“我也是!”

似是迟来的应答,又似对着风儿自语,话音落下,转身,踏步,再无迟疑。

一步踏出,张凡的脚步,重新变得沉凝了起来;

一步踏出,一片红光,心室内的景象,正式映入眼帘,再非虚幻模样;

一步踏出,身后的虚无空间崩溃、消散。

……

踏入心室之中,张凡脑海里的所有杂念,立刻尽数被他压入了心底深处,目光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横扫而过。所有的一切尽收眼底。

一个血红色的小房间,甫一入内,就能轻易地感觉到,无论是四面的墙壁,还是脚下头顶,都是活着的。

这种感觉,真的如同置身心脏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强有力的搏动一般。

在张凡眼前的上空处,装着仙灵之气的白玉瓶、一丝仙劫之力、一团噬宝灵气,三者漂浮在空中,沉沉浮浮间,既彼此靠近,又保持着距离,就好像刚刚认识彼此的孩童,在试探中玩耍。

三者之中,噬宝灵气占去了空中的大半的空间,如同王者君临,将仙灵之气与仙劫之力压迫得委委屈屈地缩在一角,时不时地探出点头来,飞快地又缩了回去。

与此三宝的灵性十足不同,青铜鼎镇压在地上,巍然不动,凝如山岳的气度。

空中三宝。每一件出现在外面,都足以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可说是无一凡品,然而在此时,张凡仅仅是一扫而过,旋即热切无比的目光再无压抑,豁然紧紧地盯视在青铜鼎上,其上的每一个铭文,都如磁石般将他的目光牢牢吸附。

“嘶~”

第一眼看去,张凡狠狠地倒抽了一口凉气。

“竟然是这个神通!”

若有人在场,见得这一幕。肯定不敢相信所见之人乃是往日的张凡。

此时的他哪怕是强行抑制,脸上的狂喜之色依然浮现,垂下的手掌,更在频繁地颤动着,他本人竟是不能觉察。

这一喜非同小可,同时有关陆地真仙的一些疑问,也重新从记忆中浮现了出来。

陆地真仙,哪怕真是宇内无敌,又岂能事事算尽,哪怕这无数年过去,即便是张凡插手其间,一切仍然不曾完全脱离轨道,到了现在,仍然保持着一丝生的希望。

这一切的一切,还都是在他气运断绝,不容于天地的情况下做到的。

口中虽然不言,张凡对此的疑惑,高山仰止的敬佩,都如一座高山般笼罩在他的头上,不管做什么事情,感觉上都好像有一双双无形的眼睛,在不停地盯视着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有这样感觉的人,不止他一人,想必其他人等,也都是如此。

任何人步步走来,眼见得无数年前的算计就好像带着整个天地的惯性一般,怎么也无法脱出轨道,都难免心中战栗。

一直到见得了第四尊青铜鼎,明白了上面的大神通术后,一切才有了答案。

“大衍天数!”

“竟然是大衍天数!”

不觉间,张凡的话脱口而出,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此前的三个大神通术,都在攻防间,唯独这个,无关攻防。看似无用,却是关乎性命,运筹帷幄的大法。

在此之前,张凡一直在猜测,这第四尊青铜鼎上,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大神通,若说没有幻想,是那完全是骗人的。

现在这个结果,却比所有的幻想更加美好。

大衍天数,算计的是天数,把握的是命运!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哪怕再是惊才绝艳,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终究是只是棋子,只是玩偶,以陆地真仙之绝世之才,无敌之姿,也落得今日下场,就可见其一斑。

大衍天数的重要,把握命运的意义,毋庸置疑!

心情激荡之下,张凡迫不及待地地扫过了一眼,虽然不可能马上学会,但也对大衍天数有了大致的了解。

大衍天数,专攻的是演算天机之道,分成三层境界。

第一层为“我”。

立足于我,才能及彼,有我,才有天地。

元婴境界,可修炼第一层大衍天数“我之道”,至大成境界,掐指一算,可明与自身有关的天数人事,乃是趋利避害的无上法门。

第二层为“他”。

人生天地,永远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都可影响到身边的人,同样的,身边的人也能影响到你。

化神之后,借用元神之力,可修炼第二层大衍天数“他之道”,任何与施术者有关之人,都在演算的范围之内。

演算最清晰准确的一为血亲,如老爷子、悠悠;二为近人,如师长、道侣等等;三为路人,惊鸿一瞥,偶遇道左,皆逃不过天机演算。

第三层为“天”。

人算不如天算,哪怕算尽人间事,掌无上大法门,不明天数,又岂能徒言顺逆?

大衍天数的第三层境界,便是“天之道”,算的是天下大势,天机变化,再不拘泥于“我他”,不限“有关无关”,只要是天下事,皆在指掌之间,都在演算之内。

无论哪一层境界,无论算计的是何事何物,能否看得清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