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至高利益 >

第17部分

至高利益-第17部分

小说: 至高利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悄逼近计夫顺时没有任何预兆。
  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工作日。那天,气温一下子高了起来,一大早周遭空气便热呼呼的,老婆沈小兰起来做早饭时就汗流满面,计夫顺却老吵着说冷。沈小兰觉得不太对头,一摸计夫顺的额头,发现计夫顺有些发烧,劝计夫顺歇一天,别到镇上穷忙活了。计夫顺没同意,勉强吃了半根油条,喝了一碗稀粥,还是提着个公文包出了门。
  到办公室不久,郝老二摇摇晃晃进来了:“计书记,我得找你谈谈!”
  计夫顺这时并不知道自己已大祸临头,还当郝老二是以前那个被他的土政策驯服了的小动物,根本不拿正眼去看郝老二,坐到办公桌前翻找自己的医疗卡,边找边说:“郝老二,你有什么可说的?啊?你在国道上便民服务可是我和贺市长亲自抓的,群众普遍反映镇上的路也是被你破坏的,我不处理行吗?啊?你狗东西今天还敢来找我,皮又痒了是不是?”
  郝老二凑了上去:“计书记,我这皮还真有点痒了,你又想怎么治我?”
  计夫顺还在那里埋头翻找医疗卡:“好治嘛,你家郝老大我都收拾得了,何况你这小兔崽子!你先给我汇报一下,又准备怎么造了?”
  郝老二冷冷地说了句:“杀人!”随即从怀里拔出匕首对着计夫顺的后背就是一刀。
  这天上午,贺家国陪同李东方和省市环保局的同志在国际工业园搞调研,中午在园区吃了顿便饭。饭刚吃到半截,手机突然响了,是刘全友来的电话。刘全友在电话里带着哭腔汇报说,计夫顺在镇党委办公室被郝老二捅了12刀。贺家国极为震惊,和李东方打了声招呼,扔下饭碗就往沙洋县人民医院赶。
  进门时,副县长花建设正在发表意见,因为背对着贺家国,没看到贺家国进来:“……郝老二报复杀人这是没疑问的,郝家几虎的恶赖我知道,我也在那里当过6年书记嘛。可是,也得承认,这是事出有因啊,老计的工作方法确实有问题,铐着郝老二修了两个月的路,连河塘村一个要求反腐败的村委会副主任他也铐,据河塘村那个副主任反映,河塘村的腐败就与老计有关,老计和老刘过去没少到河塘村蹭饭吃。”说到这里,他长长叹了口气,“老计这同志啊,开拓局面,干大事没什么本事,激化矛盾本事不小,我说他也不听,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市里有后台嘛……”贺家国忍不住插了上来:“花县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说老计该死?
  你留下这么个烂摊子谁接得了?老计有什么后台——你点名道姓说是我抓的点不就完了吗?正因为是我抓的点,我才了解情况:老计上任一年零三个月,一分钱工资没拿到,净替你四处擦屁股,你这同志内心就没有愧吗?别人不了解情况说说这话还有情可原,你说这话就叫没有良知,就是不管下面同志的死活!“
  这些年来,老计千方百计稳住了我们一个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没有老计,镇上那批老干部就看不上病,农中的教师就吃不上粮,郝老二这伙地痞流氓就会把太平镇闹得乌烟瘴气,老百姓就要骂我们党和政府失职无能!这就是大节,这就是主流!
  他注意地看了看花建设,又说了下去,“不错,老计是没开拓出什么新局面,是没创造出什么可圈可点的政绩,一来他到任时间短,二来过去的包袱太重,能怪他吗?我倒是从心里感谢他,感谢他有良心,没有为了向上爬,就踩着我们老百姓的脊梁,甚至削尖脑袋去创造自己所谓的政绩!所以,沙洋县委对计夫顺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相当一批基层干部的肯定——同志们,我们不能再伤这些基层同志的心了,计夫顺死不瞑目啊!”
  说到最后,贺家国眼泪下来了。
  第三十六章
  摸准了钟明仁对国际工业园的污染有所认识后,李东方准备彻底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把一份打印好的材料递到钱凡兴手上,“这是我和家国等同志经过实地调研后拟定的头一批关闭企业名单,主要是些电镀企业,你先看一看,有没有漏掉哪个企业?”
  钱凡兴看了看名单,没对名单发表什么意见,只问:“看来是准备关园了?”
  李东方说:“有关材料我已经送到钟书记那里去,钟书记可能正在看。”
  钱凡兴想了想:“钟书记态度有没有变化?有没有透露关园的口风?”
  李东方眉头一皱,不悦地道:“钱市长,钟书记没态度,没口风,这园就不关了是不是?你赶快通知开一个市长办公会,分期分批把关园的问题和时代大道资金问题一起研究,今天就要搞个政府令出来,让家国同志去执行!”
  钱凡兴仍绕弯子:“政府令既然我们政府这边下,我这个市长就得慎重啊!”
  李东方再也压抑不住了,怒道:“钱凡兴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老百姓的死活在你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你眼里只有一个钟书记,没有钟书记的明确态度,就算峡江下游的老百姓喝污水死光,你眼皮都不会眨一下!现在你可以走了,没有你的政府令,这12家电镀企业我照样能关掉!”
  钟明仁的病房越来越像省委办公室了,前来汇报工作的同志天天不断。
  看了李东方陆续送来的有关峡江污染的资料和调查报告后,钟明仁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痛苦的自省与自责之中。一份份白纸黑字的材料摆在那里,像一堆日夜燃着的炭火,燎烤着他灵魂,让他大汗淋漓,寝食无味。15年来,因为国际工业园的污染,致使峡江下游青湖等5县市农牧渔业灾害频繁,总计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个亿,恐怕已经超过了国际工业园利税的收入了。尤其严重的是,造成了青湖市和下游三 县市地方病骤增,形成了几个癌症高发区,癌症死亡率也逐年上升。这哪是什么工业园?简直是垃圾污水制造厂了。
  尽管贺家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仍然没想到关园会引起这么大一场风波。
  已发布的峡江市人民政府令还没有提到全园关闭,只是明确了以电镀企业为主的12家严重造污企业的停产关闭,园区内的工人便闹起来了。政府令下达的当天,星光电镀公司、晶亮国际公司等5家企业的近3000工人突然搞起了所谓的“护厂保岗”活动,发誓不撤离园区,捍卫和争取自己的劳动权利。还有人别有用心地打出了钟明仁的旗号,声称要保卫钟书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经过调查了解,贺家国发现问题比较复杂:一个时期以来关园的传闻不断,园区内的许多造污大户早有准备,资金抽逃十分严重,不少企业连工人的基本工资都不发了。最典型的是中外合资的晶亮国际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近一年,总额近千万。
  工人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自然不愿离厂,也就在事实上造成和政府令的对抗。晶亮的老总公开对员工说了,他赚的钱都交环保罚款了,现在政府要关厂,想要工资只能找政府。还有些企业原本效益很好,员工月平均收入上千元,现在一声令下,这么好的饭碗没了,每月只发120元的下岗生活费,他当然要和你较量一番。
  直到这时,贺家国才明白了李东方慎而再慎的又一个原因:国际工业园的关闭的确不是一件小事,当一项决策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经济利益的时候,决策者必须有一种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小心。这次李东方应该说是够小心的了,从大会小会上吹风务虚,到一个个的企业实地调查,几乎是事事有据,而且又抓住了这次严重污染的契机,处理的时机不能说不成熟。为处理好这12家关闭企业的善后事宜,从环保、公安到计委、经委20多个部委局同时出动,各司其责。在峡江财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动用了3500万资金维系社会保障系统,以保证头一批约9000下岗人员每人每月能按时拿到120元的基本生活费。为此,李东方亲自挂帅成立了领导小组,自任组长,副组长设了三个,一个是市长钱凡兴,一个是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王新民,还有一个是贺家国。
  有了钟明仁的明确态度和严厉批评,钱凡兴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只要是国际工业园的会,再忙也赶来参加,处理事情的态度比李东方还果断。听说星光电镀公司和晶亮国际公司工人对抗政府令,搞“护厂保岗”,钱凡兴便认定是聚众闹事,要王新民把公安人员派过去,维持园区秩序,拘留领头闹事的员工。王新民征求李东方的意见,李东方不同意,一再告诫钱凡兴和领导小组的同志:不要急,慢慢来。
  钱凡兴总算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了,没像以往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马上转变立场表示赞同。
  此时,赵启功打了个电话过来说,国际环境日以后,在他的建议下省摄影协会的著名摄影家边长搞了一个峡江污染的摄影图片专辑,很有说服力;西川著名歌星何玫瑰也以峡江美为主题创作几首流行歌曲,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帮助做些宣传工作。李东方答应了。
  李东方又感慨地说:“家国呀,客观地说,你那位前岳父大人也确实有政策水平、领导水平啊,比我们那位钱市长强多了——只要不涉及他个人的政治利益,他总能打出一些漂亮的好球。”
  第三十七章
  贺家国哼了一声,不以为然地道:“我看这里面也未必就没有他的政治利益!
  让工人们长期占着厂子,形成僵持,我们的车载电台天天在园区流动广播,这不是一种很好看的局面吗?不是形象地宣传钟书记的败绩吗?我也许不了解钟书记,可对这位赵老爷子还是比较了解的,我毕竟做过他的女婿!中纪委和中组部的第二个调查组又要过来了,他能不想在政治上找点平衡?“
  峡江市的政治生活仍保持着过去的那份平静,社会秩序仍保持着日常的平稳。
  钟明仁深知这平静和平稳背后的危机:国际工业园开园毕竟15年了,矛盾和问题积累了那么多,因为他的关系,省市两级环保部门长期以来又有法不依,现在突然严格执法了,弯子难转,一旦措施不当,弯子转急了,那是要翻车的!因此,钟明仁密切关注着国际工业园的事态发展,开头几天几乎天天让秘书向李东方、贺家国了解情况。李东方理解钟明仁的心情,后来就主动汇报,一期期《情况简报》墨迹未干即让市委机要员报送钟明仁办公室。
  随着一个个会议开下来,情况逐渐好转,混乱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止。
  星光电镀公司的党员干部被市委通报批评后迅速转变了立场,公司的头头们不但不敢暗中煽动工人闹事,还积极做起了疏导工作,占厂工人大部退出;市劳动局、市总工会介入晶亮国际公司的劳资谈判,经几轮拉锯,台湾老板终于在善后问题处理协议书上签了字,工人的长期欠资问题解决了,占厂问题亦随之解决了;环保宣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园区门口的摄影图片展使很多人头一次看到了峡江污染的严重后果,头一次知道了什么叫“重金属”,什么叫“水俣脖。
  得到政府令下达后的第十天,有组织的“护厂保岗”活动大部结束,大的问题基本解决,十二家企业中虽还有部分员工没撤离,也都是些散兵游勇,有些工人还是留下来处理善后的。省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和几十名治安警察和平进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