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落日风雷 >

第66部分

落日风雷-第66部分

小说: 落日风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在修练者的悟性于毅力。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的十四式人像练来也就不算困难。一式接一式练下去。这时练功的时间大为减少,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潜心琢磨上。练功的法门,运气的线路,都要仔细斟酌。想到一个法子就马上尝试。如果不行,换一个法子再重新来过。不知不觉间,天赐对武学的奥妙之处领悟得越来越透彻。 
  这一天,天赐终于将第十八式人像上的古怪姿势练成了。往日汹涌澎湃难以驾驭的内力反而转为平和,不必行功便运转不休。举手投足间内力发于无形,正是武功的至高境界。这许多时日的苦练没有白费,天赐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安慰。环视刻在洞壁上那近百道深痕,看着即将告罄的干粮,明白三月之期已过,应该出洞了。他理了理蓬乱的须发,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在洞壁上刻下最后一道深痕。内力所至,坚石化为腐土,石屑纷纷落下。这一指刻痕深达一寸有余。 
  天赐走到石门前,想到能否打开石门,在此一举,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深深吸了一口气,运内力于双掌。掌缘如刀,向石门上切去。坚硬的青石上竟让他划出了一道深沟。天赐大喜,双掌连挥,深沟越来越大,已经能容得下双手握持。 
  天赐停住手,又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激动的心情。双掌插入深沟,用力向一旁推去。石门微微一动,横移少许。天赐心中狂喜,大喝一声,又加了几分力。石门吱吱作响,向一旁滑开。一丝阳光射入,眼前为之一亮。天赐多日不见天光,眼睛刺的生痛。但心中兴奋,不可名状。长啸一声,飞身跃出洞门。极目苍穹,放眼阔别日久的山川林木,不禁激情难抑,仰天大笑,久久不能平复。 
  忽听耳边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阿弥陀佛,小施主已经出洞了。可喜可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用的是传音入密的绝技。天赐明白是宏元和尚来了。他此时对宏元和尚已经不存半分怨恨,有的只是感激之情。高声叫道:“大师,宏元大师,你在何处?快现身一见,让晚辈拜谢您传艺之德。” 
  宏元僧嘻嘻一笑,说道:“这是小施主的缘分,谢老僧做什么?小施主得脱樊笼,心中高兴。老僧却将到手的弟子丢掉了,心中正自懊丧。还是不见为妙。”天赐叫道:“大师,晚辈眼拙心钝,多次相见,未能识得大师真身。多有得罪,请大师不要见怪。”宏元僧笑道:“小施主不失赤子之心,爱便是爱,恨便是恨,真情流露,不加伪饰。这份可贵的真诚,老僧岂敢见责。小施主武功既成,行道江湖,切莫丢掉了这份真诚。老僧心愿已了,滚滚红尘,再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将来能否相见,就看你我的缘分吧!你的包裹我带来了,里面的神兵利器配以我传你的无相神功,威力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你要善加用之,莫负神物。石上留了四句话,你要仔细体会。哈哈!老僧走也!” 
  天赐此时武功大进,眼力绝佳。宏元僧话音刚落,他便看到林中闪过一道灰影,快如电掣,倏然不见。他纵身追去,大叫道:“大师,等一等!”可是宏元僧早就失去了踪迹。耳边却依然回响着他的笑声。 
  天赐细细琢磨宏元僧之言,忽然心中惊呼:“无相神功!大师传我的居然是无相神功。他一定是疯僧。可笑我李天赐有目如盲,将他当成了骗吃骗喝的佛门败类。”落于方才宏元僧立身之处,果然看见一块卧石,上面放着他的包裹。提起包裹,只见石上刻着四句偈语:善体天心,莫违良心,苍生之心,即为汝心。 
  这四句偈语前两句意思非常明了,是说他学会无相神功之后,要善加使用,不可依之为恶,有愧于良心。后两句却未免要求太高了。苍生之心,即为汝心。他家破人亡,浪迹江湖,自身尚且难保,又怎能顾及世上千千万万的人。若说洁身自好,不依绝世武功为恶,偶尔伸手管一管不平事,尽一己之所能,这些他尚能做到。可是要为普天下亿万苍生谋福,岂是他一人之力所能完成?他即不能效力朝廷,为官为宦,仗义直言,为万民请命。又不能投身军旅,杀贼报国,赢得天下太平,万民乐业。更不屑于加盟江湖帮会,假绿林豪强江湖亡命以成势。空余满腔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盖世才华,弃之草莽。造化弄人,苍天何其残忍! 
  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句偈语令天赐心潮起伏,久久难平。暗道:“人要左右自己的命运,不能为命运所左右。前途多舛,可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何事不可为?为所当为,尽我所能,唯求心这所安而已。即便到头来仍然壮志难酬,也不能放弃努力。不能白白来这莽莽尘世走一遭。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江北大地一片银白。天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顶风冒雪,在这条南北走向的官道上蹒跚行进。一顶大竹笠挡住了寒冷的北风,掩去了他大半的面孔。但单薄的衣衫却抵挡不住刺骨的寒意。雪花飘落在身上,很快就融化了,冷风一吹,冻得瑟瑟发抖。坐下老马趟着雪水泥浆,似也不堪重负,摇摇欲倒。 
  一年多的江湖生涯令天赐行貌举止大变,少了分温文尔雅,多了些粗鲁豪放。历尽风吹日晒,他的脸色变得黝黑削瘦,但健壮的身躯更胜往昔。自出洞以来,他在江南各地游荡了半年有余。见识过富甲天下的江南,他大失所望,有耳闻不如目见之感。到处都是不堪重赋,流离失所的平民百姓。这些人抛弃家园,操起了形形色色的江湖行业。其中也不乏落草为寇的匪徒。多少天地荒芜了,多少人家破人亡。他见得多了,同情之余也渐渐麻木了。 
  他不正是这千千万万不幸者中的一个吗?出洞以后的几个月,他打过零工,卖过苦力。他虽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却不愿恃强凌弱,凭此吃饭。他要凭自己的劳力挣钱。他替码头上的粮船盐船装卸货物。百余斤的粮包盐包,别人一次只能扛一个,他却一次扛上五六个。地方上的豪强,各码头的船主,赏识他的一身神力,有意提拔他做护院武师,他都婉言谢绝。实在推不过便一走了之,另换一处码头谋生。凭他这一身气力,何处不可去得? 
  没有人知道他是武林高手,更没人知道他就是半年多以前一箭惊推三仙,一夜之间名动江湖的神箭天王。他接触的都是最底层的平民百姓。这些人与他一样,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每个人都有满腹的苦楚辛酸。天赐天生一付热心肠,乐于助人,读过书,见过世面。地痞官差恶霸豪强欺上门时,他总能挺身而出,天大的事情一肩担起。穷朋友们佩服他,尊敬他。有事求他帮忙,没事也愿找他聊聊,倾吐心中的愤懑。他走到哪里就成为哪里穷朋友们的大哥。 
  终于有一天,天赐不想再这样混下去。他不想让大好光阴虚掷。他要进京为父亲的冤屈奔走。他要一展胸中的抱负。他满腔澎湃的热血难以平复。用几个月积攒下来的辛苦钱买了一匹最便宜的老马,一个简单之极的灰布包裹包着他的神弓神剑,就这样上路了。 
  远远地,山阳古城悠然在望。山阳是淮安府府治所在。淮安古称淮阴,前汉时曾为淮阴侯韩信的封地。山阳城北有故韩信城的遗迹,对他有一饭之恩的漂母之墓也在此地。当年韩信受胯下辱之时,谁能想到他能击败无敌于天下的楚霸王。及其衣锦还乡之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仇比报。心胸之狭窄,又令后人讪笑不已。 
  自数百年前,奔腾汹涌的大河水冲破堤防,夺古泗水河道,经清口注入淮河之后,此处便成为河防重地。历代朝廷每年都要动用百万计的银两,百万计的河工来整修堤坝,劳民伤财。可是河患从未得到根治。每次大水之后,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反贼乱民由此而起。不知有多少兴盛的王朝因此走向衰败,终至覆亡。 
  泥泞的官道直通到山阳城南门下。路上行旅寥落。几名守门的老军缩着脖子抄着手,怀里抱着长枪。耐不住瑟瑟寒风,心中所想只有家里的炉火,对过往的行人一概不加理会。天赐跳下坐骑,牵着缰绳走进城门。 
  城内的大街同样冷清萧索。天赐边走边四下张望,寻找小客栈落脚。他囊中羞涩,不能胡乱花用。忽然前面急匆匆走来一个黑衣大汉,风帽压得很低。直到擦身而过时天赐才看清他的相貌,急忙伸手拉住他,说道:“马老五,老朋友相见,怎么不打声招呼就走了。” 
  那黑衣大汉大惊失色,拼命挣扎,却始终挣脱不开。叫道:“你是何人?马五爷不认得你。”天赐笑道:“你这个分水兽实在太健忘。一年前在虞城县咱们不打不相识。在下失手打伤老兄,心中一直不安。” 
  马五注视天赐良久,终于将他认出。强作欢颜,说道:“原来是李公子。您的样子改变了很多,小的几乎认不出来,请公子恕罪。小的还有要事,不能奉陪。改日再去叩拜您老。”天赐依旧拉住不放,问道:“什么事急成这样?你们连舵主也在山阳吗?带我去见他。”马五急道:“舵主带我们来山阳办事,现在遇上了一点小麻烦。有几个扎手的角色登门惹事,小的正要去搬请救兵。您老请快放手。” 
  一年前连四海曾为天赐疗伤。两人不打不相识,结交为友。天赐一直念念不忘。听说连四海遇上了麻烦,不能置之不理。说道:“马五,别慌,有我在此,连大哥不会有事。快带我去见他。不管来人是什么路数,我代连大哥接下就是。”他这话可不是吹牛。一年来他武功大进,远在连四海之上。帮他这个小忙自然不成问题。 
  马五却不知天赐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暗骂他不知天高地厚。舵主都接不下来,他是舵主的手下败将,自然更加不行。只是这话不好出口,急道:“李公子,不成啊!”天赐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马老兄请放宽心,我已非当年可比。” 
  马五将信将疑。但他被天赐牢牢抓住,脱不开身。无奈只好答应。领着天赐穿街过巷,钻进一个小胡同,来到一所宅院前。只见院门洞开,里面传出打斗之声。有几人在大声叫嚷,老娘奶奶不绝于耳。都是河南一带的口音,想必是连四海带来的一伙兄弟。 
  天赐放开马五,跳进院中。只见天井里站着七八名大汉。天井中央正有两人在打斗,连四海奋力抵挡一名蓝衫中年人的攻势,已经力不从心,落在下风。旁边还有一名黑脸虬须汉子负手而立,神情自若,对场中同伴深具信心。 
  见连四海势危,天赐也顾不得江湖礼节,纵身而上,叫道:“住手!”那旁观的蓝衫汉子见有人插手,身形一闪,拦住去路。叫道:“好朋友,还有我呢!”举掌当胸击来。他并没有将天赐放在眼里,掌上只用了五成力道。天赐不明对手底细,不愿硬接。侧身闪开,左手倏出,横向一带。那汉子掌力改变了方向,击到空处。收势不住,向前疾抢两步,几乎跌倒。一招失手,那汉子面子上挂不住,就要上来拼命。另一中年人发觉有高手驾临,急忙闪身跳出圈外。 
  天赐走到连四海身前,当头一揖。笑道:“一别经年,连大哥丰采如昔,可喜可贺!”连四海凝视良久方认出天赐,把住他的手臂,喜道:“贤弟,这一年多不闻你的音信,愚兄万分悬念。怎么样?贤弟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