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贵女反攻记 >

第13部分

贵女反攻记-第13部分

小说: 贵女反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又要照顾其它家的小姐,女儿一个人多孤单啊。”
心中本就踌躇,听女儿如此说,柳氏便迟疑的点了点头,答应了。
欢呼着从软榻上站起身,慕嫣然看着柳氏朗声说道:“娘,那我带素儿表姐去潇湘阁坐一会儿,午膳让厨房做几个菜送到我那儿去,让我们好生自在一番,可好?”
见慕嫣然露出一副小女儿的玩闹模样,柳氏真要苛责,却见她抱着自己的胳膊摇晃着,软语央求着:“娘,您就依我这一回吧,娘……”
心下一软,柳氏点头应下了,正要开口唠叨她们几句,却见两人极有默契的站起身屈膝朝自己一拜,生怕自己反悔一般的手拉着手急着走了,顿时,柳氏只觉得哭笑不得的无奈。
刚进了潇湘阁的正屋,便看见紫月正把食盒里的几样糕点往桌子上摆着,其中便有秦素儿最爱吃的芙蓉糕。
心头暖暖的看了一眼慕嫣然,秦素儿轻声说道:“如今,也只有娘和你,还记得我爱吃芙蓉糕了……”
话语中,带着一丝欣慰,可慕嫣然听到的,却更多的是惆怅。
摆了摆手示意紫云和紫月各自去忙,慕嫣然一边提起白玉茶壶给秦素儿沏了茶水,一边轻声问道:“如今是怎样的情形?姨妈可有和你说过?”
听了慕嫣然的话,原本一脸笑容的秦素儿,脸上的光泽慢慢的黯淡了下来,仿若方才那个巧笑嫣兮的少女并不是她一般。
摇了摇头,秦素儿低声说道:“娘心里也不好受,所以我也不敢主动去问,生怕惹她垂泪,可我心里已大概有数了,这事,怕是铁板钉钉,跑不掉的了。”
一时间,屋内静悄悄的,二人沉默了起来。
大梁的女子,过了十二岁,便开始议亲了,等到及笄就会嫁过门去,可秦素儿今年已经十四了,从前还偶尔有人试探着询问一番,可自那年太后寿宴,宫中的晚宴上被皇上夸赞了一句“品性出众,堪称良配”后,都城里家世背景相当的人家都猜测,秦素儿,必定是将来的太子妃人选。是故,即便宫里没传出准话,可都城里的人家,却是不敢再打秦素儿的主意了。
于是,如今更是提都没人提了。秦素儿只能这样静静的等着,等到明年的选秀,自己被指给太子,或是……
若是指给太子,便是一门恩宠,说明皇上对曾是帝师的秦老大人仍是敬重无比,可若是没有,那秦素儿的一生,便是毁了。
选秀过后,秦素儿若是没被指给太子,那只有两条路了,要么被当今圣上纳进后gong,要么就是自行婚配。前者,说明圣上已对秦氏一族有了忌惮之心,不愿他们再坐大,充盈后gong给秦素儿一个光鲜的表面,而实际上却是要任由秦氏一族渐渐衰退下去。若是后者,失了圣心的秦氏一族会如何,还要看家里的后辈是否上进,可秦素儿却是再难找到好人家了。
想到此,慕嫣然的心里,对那个从未有机会得见天颜的圣上,多了几分怨怼。
天家之人,向来喜欢说那种意味不明的话,可只一句话,却害了一个女孩儿的美好青春,这,难道不是最残忍的嘛?
心内不忍,慕嫣然却装出一副明亮的笑颜,拉着秦素儿的手,亲热的说道:“从前我最不喜欢诵诗弹琴的时候,你不是还劝我说,要把不开心的事往好的一面去想嘛。从前你可是教训我是耐不住性子的泼猴儿呢,如今,我可也得了迎春花会上的花魁呢,可见你的话都是至理名言。所以啊,如今我便把当日你拿来训我的话还给你。明日的事情,且等到明日再说吧,咱们要开开心心的过好今日,别等到明日后悔,可好?”
说罢,慕嫣然讨喜的拿起一块芙蓉糕,殷勤的递给了秦素儿。。。。

第二十二章 寿辰
送秦素儿走了以后,慕嫣然径自怅然了许久。
前世时,圣上将兵马大将军家的嫡长女指给了太子,秦素儿果然落选了。
那个时候,秦素儿虚岁已经十六了,都城里家世年龄相当又未曾娶妻的年轻人虽多,可要么不是良配,要么,就是已有一堆妾侍通房且有了子女的,这样的男子,岂能配得上才貌双全正值妙龄的秦素儿?
柳如玫哭了好些日子,打听了许久,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将秦素儿远嫁到了外地,给一个书香世家死了原配且无子无女的嫡长子做续弦。虽说已是最好的情况了,可毕竟离家甚远,三五年才能回来一次。便是慕嫣然自己,也只是出嫁前见了特意赶回来的秦素儿一眼,自那以后,便再未见过她,直至身死重生。
想起秦氏夫妇二人每每提及素儿便是满脸不忍的神情,想起出嫁前两人抵足而眠时问及她的夫婿对她可好时秦素儿话语中的怅然,慕嫣然的心里,仍旧有些钝钝的疼痛。
那个只比自己大两岁却事事护着自己让着自己的素儿,那个看见自己被慕敏然欺负时不顾形象的朝慕敏然的新裙子上扔泥巴的素儿,那个见自己不喜作诗弹琴便来软言软语的教自己的素儿……
往事一幕幕的在眼前闪现,慕嫣然只觉得鼻头有些酸酸的,而眼中,也渐渐的泛起了泪意。
从她出生后,眼中看见的,便是冷清的明徽园,到大了懂事时,便知道府里当家做主的是爹娶回来的二夫人,从那时起,倔强的她便只肯称呼沈雪冰为二姨娘。
虽慕敏然和慕依然不是府里的嫡女,可因着沈雪冰当家主事的缘故,府里大半的奴才们,却是把她们两个当做正经的慕府小姐对待的,所以每每慕嫣然受了她俩的欺负时,除了抱着自己暗自哭泣的母亲,便是围着自己细心呵哄的兄长。
那时,只有秦素儿是真的像姐姐一般疼她护她,甚至还会教她一些小办法来回击慕敏然姐妹俩的刁难。再到了后来,慕嫣然渐渐长大了,慕敏然姐妹俩很少能找到由头欺负她了,可尽管如此,慕嫣然还是按着秦素儿教给她的,无事时便去慕昭扬那里送些小女儿家做给父亲的东西,有时是一双自己做的厚底靴子,有时是裁剪自制的几张书签。
无论柳氏如何,可对慕嫣然这个女儿,慕昭扬却是打心眼里喜欢的紧,自那以后,慕府的奴才再也不敢小瞧这位长着七窍玲珑心的二小姐了。
自己能有今日,多半都是秦素儿的功劳,想到此,慕嫣然暗下决心,既然生命重新来过,这一世,无论如何,她定要想办法帮帮秦素儿。
九月初六一大早,慕嫣然乖巧的跟在柳氏身后到柏松堂给慕老太太请了安,之后,陪着老太太用了早膳,才回到潇湘阁重新装扮起来。
慕昭扬和慕容睿各有其职,慕容峻和慕容睿则去了书院学习,是故,柳氏便带着慕嫣然先去了,只等他父子四人忙完后再到秦府会合。
巳时,慕嫣然到明徽园陪着柳氏说了会儿话,母女二人起身到了大门处,坐了马车朝秦府去了。
秦府与慕府只隔两条街,可慕老大人是帝师,虽如今已在家颐养天年,可在朝中的威望还是有的,再加上二老爷秦洵是翰林院大学士,秦府在都城里,也是响当当排的上号的名门世家。
柳氏和慕嫣然踏进秦府大门的时候,院门处,已渐渐的热闹了起来,想来,已有临近的亲戚朋友陆续上门了。
进了二门没走几步,秦夫人身边的晴儿已迎了过来,熟络的把二人引到了秦老夫人所在的寿安堂。
寿安堂里,此刻除了秦老夫人和秦夫人,便是秦家其它几房的夫人们了,从前也都是认识的,朝几位点头微笑着示意了一番,柳氏带着慕嫣然走到秦老夫人身前恭敬的磕了头。
“如絮给老夫人磕头了,愿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站起身,柳氏微微侧目,示意春兰将手里带来的锦盒递给了老夫人身边的老妈妈。
满脸慈祥笑容的招手示意柳氏和慕嫣然起来,秦老夫人和蔼的说道:“都是自家亲戚,还这般客气做什么。”
说罢,却是看着慕嫣然赞赏的说道:“嫣然愈发出挑了,听素儿说如今才识也愈发好了,快过来,让老婆子瞧瞧。”
羞赧的走到秦老夫人身侧,任凭她抓着自己的手不住口的夸赞,慕嫣然的眼角,却是不自禁的朝秦夫人身后的秦素儿求救的看去。
“祖母,孙女儿不依,眼下来了个比孙女儿更可人疼的,您眼里便看不见孙女儿了……”
从秦夫人身后疾步小跑着过来扭到秦老夫人怀里,秦素儿撒娇一般的嗔怨道。
宠溺的看着自己最疼的这个孙女儿,秦老太太故作埋怨的拍了她一下,朗声说道:“往日祖母还少疼你了?眼下你妹妹来了,祖母便是夸夸她,你都小心眼,还和你妹妹争祖母的宠不成?”
见怀里搂着的秦素儿和站在身前的慕嫣然眨着眼睛俏皮的看着对方,一副亲密无间的模样,秦老太太心里愈发欢喜,看着秦素儿柔声说道:“知晓你们姐俩好,一会儿客人多了,可没时间给你们说悄悄话了,眼下得空,素儿便带着嫣然去屋里坐坐吧。”
欢喜的站起身,两人又真心诚意的给秦老太太磕了头,方手拉着手朝后院去了。
出门的一瞬间,慕嫣然听见秦老太太关切的问柳氏:“可许了人家?”
脚下一顿,还来不及细想,慕嫣然便觉得秦素儿拉着自己走的飞快。
“不去你屋子里嘛?”
眼看秦素儿带着自己朝与她的闺房相反的方向走去,慕嫣然诧异的问道。
脸上闪出一抹促狭的笑容,秦素儿瞥了一眼慕嫣然,低声说道:“今儿可巧身边没人跟着,我带你去花房看那株紫金白玉兰,平日里可没这机会呢。”
一听能看到那株奇花,慕嫣然的眼中,闪出了一抹兴奋的光芒。。。。

第二十三章 赏花
因着秦老太太喜爱花草的缘故,秦府东南角的露天花圃后,还专门修了一座花房,里面种植着好多名贵的品种,除了特别的日子会摆放出来,其它时候,轻易是不得见的。
众多的花草中,秦老太太尤爱兰花,是故儿孙们总愿意去寻了各式各样的兰花来孝敬她,如今这个花房中,摆放的大多也都是兰花。
香味浓郁的蝶瓣春兰、色彩烂漫的蕙兰、健壮挺拔的四季兰、风韵高雅的拜岁兰……
溜进花房,看着苗圃里那一丛丛生机旺盛的兰花,闻着那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的芬芳香味,秦素儿和慕嫣然相视一笑,眉眼中竟是促狭淘气的笑容。
拉着慕嫣然的手走到花房的最里面,秦素儿冲她眨了眨眼睛,瞥向那株小树一般的花枝。
这是一颗单独栽培着的花,说是花,倒像是一颗小树,粗壮的树干,翠绿的枝叶,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极为寻常,可仔细看去,每一个树枝的顶端处,却都开着一朵或洁白或莹粉的花朵。
绽放开来的花朵神似兰花,可又看不出到底与哪个品种的兰花更相像,间歇散发出的淡淡冷香,更是让它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莫名的神秘感。
站在单独砌成的小苗圃前围着这株花看了几圈,慕嫣然感叹的说道:“天地灵秀,这世间竟有如此奇特的花,倒真是长见识了。这便是姐姐说的那株紫金白玉兰?”
点了点头,秦素儿低声说道:“这是前年番邦使节来觐见时带来的,说是一株百年难遇的奇花,能开出七个颜色的花朵,所以当做奇珍异宝带来了都城,打算敬献给圣上呢,可是一路驶来,原本开的好好的花竟全都凋零了,及至到了都城,已是光秃秃的仅剩叶子了。那使节觉得寓意不好,况且有欺君之嫌,便再没把花呈上去。当时负责接待那使节的就是我爹,他们走的时候,把这花送给了我们,去岁的时候,只结了几个零星的花苞,也没什么看头,可今年竟开出了两色的花朵,祖母觉得兆头好,愈发上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