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贵女反攻记 >

第38部分

贵女反攻记-第38部分

小说: 贵女反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贺婉茹耷拉着脸,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转过头看着慕嫣然抱怨道:“你是不知道,待在宫里真是好生无聊,每天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夏天还能去御花园看看花草,或是到后苑放风筝什么的,可这天寒地冻的,我总不能去梅园站着吧。哎,好歹你来了,今儿你可要陪我一天。”
耳边是贺婉茹叽叽喳喳的声音,慕嫣然的心里,却像有什么化开了似的,一股暖洋洋的舒爽从心底四散开来,蔓延到了全身各处。
俯身朝贺婉茹一拜,慕嫣然沉声说道:“婉儿的大礼,嫣然拜谢……”
“嗐,我当你怎么不说话呢,原来心里还惦记着这事儿呢……”
拉着慕嫣然站起身,贺婉茹看着慕嫣然朗声说道:“嫣然姐姐,我对你好,你也会对我好,对不对?”
慕嫣然重重的点了点头。
“你娘的诰命,本就是她该得的啊,我只不过在母后耳边念叨了一句,所以,找了个应景的时候,把属于她的东西再给她就是了,嫣然姐姐,你不用这么谢我的。我们要做好姐妹的,好姐妹不该这么客气的,对不对?”
贺婉茹理所当然的说道。
长长的喘了口气,压下了喉咙上的那丝迷蒙,慕嫣然点了点头,朗声应道:“对,我们是好姐妹,现在是,以后也是,永远都是。”
见慕嫣然应了,贺婉茹越发欢喜起来,像个小孩子一般的照着镜子,还臭美的炫耀道:“嫣然姐姐,我这身如意百花裙好看吧?内务府新制的样子,宫里上下,就只有我有呢。”
正要答话,却看见贺婉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端正了脸色。
转过头看着慕嫣然,贺婉茹低声说道:“嫣然姐姐,一会儿你们去永寿宫给太后谢恩时,你们一定要小心点,千万别触怒了我皇祖母。”
心内有些犹疑,慕嫣然却转瞬就明白了;
“可是为了诰命的事?”
慕嫣然猜测的问道。
点了点头。贺婉茹继续说道:“本来这事儿母后自己决断就好,可想着那个讨厌鬼她娘还跟皇祖母沾着点亲,所以母后才去讨了皇祖母的示下。按说,你娘是正一品,她一个如夫人,顶多也就正三品,可皇祖母非说她从前还是正二品的县主,嫁了人总不能还不如从前。所以,母后想着,那就看在皇祖母的面子上,其他书友正常看:。给她个正二品好了,可皇祖母却说,那沈氏是她亲赏的平妻,虽说不能越过你娘的品级,可也不能低太多。非要从一品。”
听到这儿,慕嫣然顿时知晓,今儿去永寿宫。怕是没那么容易就能过关的。
“那后来呢,怎么赏下来倒成了从二品了?”
慕嫣然一脸促狭的笑容,好奇的问道。
“母后让内务府的人把这些年外命妇的诰命册子送了过去,如夫人。大多都是没有诰命的,除非生育子嗣又于社稷有功的。宫里才会酌情考虑。即便是有诰命,也要低过正房夫人两级,所以,最后皇祖母才不情不愿的同意了这个从二品。”
说着,贺婉茹却是撇了撇嘴说道:“嫁人前再风光,那也是娘家给的,还想仗着这个在夫家猖狂?本来只是个正三品呢,如今倒让她占了便宜。”
见贺婉茹如此为自己抱不平,慕嫣然软岩哄着她说道:“如今这样儿,已是很好了。我娘的诰命得了回来,以后行事也要容易些了,你就别替我和我娘生气了。”
点了点头。贺婉茹却是转过头定定的看着慕嫣然交代道:“一会儿去了永寿宫,我皇祖母不管怎么说你娘。你们都低眉顺眼的应下就好,让她撒撒气,完了就没事了,反正诰命诏书都赏下去了,她也不能收回来。记得哦。”
见贺婉茹一心一意为自己打算,慕嫣然心中越发感动,点头应下,她朗声应下:“好,我一定跟我娘说。我们争取早点从永寿宫出来,然后我就好好陪着你,你想玩什么咱们就玩什么。”
得了慕嫣然的许诺,贺婉茹欢天喜地的牵着她的手,朝毓秀宫去了。
毓秀宫里,皇后一派和气的和几个外命妇们说着话,见女儿和慕嫣然一前一后的走进来,顿时脸上多了几分柔和。
“母后……”
唤了一声,贺婉茹乖巧的走到凤座旁,站在了皇后身侧。
“过了年,你就要跟着夫子好好学习诗书礼仪了,到时候,有你蓉姐姐和慕府二小姐在,你可不许淘气。”
知晓女儿的性子,皇后笑着叮嘱着,说完,却是看着慕嫣然轻声问道:“本宫听闻,你和襄王府的小郡主也颇是投缘,看来你这孩子还是个讨喜的性子,到时候进了宫,你可要帮本宫多看着些长公主才是。”
笑语盈盈的俯身一拜,慕嫣然朗声说道:“长公主殿下率真可爱,冰雪聪明,是真性情,嫣然着实喜欢,定不负皇后娘娘嘱托。”
“是个好孩子。”
点了点头,皇后抬手示意她起身。
“时辰差不多了,慕夫人就去永寿宫给太后娘娘磕头请安吧。太后最近身子不好,你们也不要耽搁的太久,磕了头出来就好。今儿就在毓秀宫用午膳,一会儿本宫让周掌事去永寿宫接你们。”
看着柳氏,皇后朗声说道。
早在得了诰命时,柳氏就知晓,进宫谢恩时太后娘娘必不会对自己假以好脸色,此刻见皇后娘娘如此偏颇,柳氏不由心内感激的跪下叩头道了谢。
站起身方要朝外走,却听见外殿有太监唱念道:“太后娘娘口谕……”
进至殿内,给皇后等人行了礼,那太监看着殿内站着的柳氏三人朗声念道:“太后娘娘口谕,哀家精神不济,慕夫人谢恩之心已晓,不必到永寿宫叩拜。”
一瞬间,柳氏三人愣在了原地。(
第六十三章 太后
“王公公,早起可诏了太医去瞧?”
宣完了太后的口谕,皇后看着前来宣旨的王公公问道,其他书友正常看:。
垂首朝皇后娘娘一拜,王公公朗声答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太后娘娘这些天都是这个样子,太医每日都去请平安脉,说只要好好调养,过些日子就好了,所以太后娘娘才嘱咐了不要人去打扰,静养些日子的。”
说着,王公公却是转过身朝柳氏一拜,客气的说道:“既然太后娘娘口谕,那慕夫人就不用过去了,咱家这就回宫复命了。”
外命妇进宫给太后磕头谢恩,即便太后身子不适,也没有说不见的道理,从前,最不济也会挂个帐子隔着给太后磕个头。今日太后如此做,却是当众落柳氏的脸了,直接告诉旁的人,柳氏这正一品的诰命夫人,太后是不认可的。
等这些来觐见皇后的外命妇回去,出不了几日,都城里怕就会起了流言吧?
如是想着,慕嫣然的手心里,沁起了一层细汗,书迷们还喜欢看:。
“娘……”
脚下不动,慕嫣然身子朝前微微一倾,在柳氏耳边轻唤了一句。
微侧着头瞟了慕嫣然一眼,柳氏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端正的抬起头看着王公公答道:“太后的身子不适,臣妾确不敢烦扰……只是,臣妾的礼数却不可废,还望王公公带路,臣妾到永寿宫门口,给太后娘娘磕了头就走,绝不扰了太后娘娘静养。”
“这……”
听闻柳氏如此一说,王公公当下却犯起了难。
太后娘娘的口谕,摆明了是不想见她。可并没有说不许她在宫门口磕头,若是一味的拦着,怕自己这差事反而要办砸了,可若不拦着,一会儿太后要是责怪起来,这……
“慕夫人所言甚是,礼数不可废,王公公,你且带着二位夫人和慕小姐去吧,太后娘娘知晓她们的孝心。也不会责怪的。”
皇后出声说道。
“奴才遵命。慕夫人,请吧。”
垂首应下,王公公给皇后磕了头,带着柳氏三人出了毓秀宫,朝永寿宫去了。
远远的看见永寿宫的宫门。王公公的额头上,沁出了一层汗。
进了宫门,王公公回过头看着已停住脚步的柳氏三人低声说道:“慕夫人稍候。容奴才进去通禀一声。”
说罢,却是不待柳氏回应,就转身踩着台阶上去进了永寿宫正殿。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院子里。传来了柳氏和沈氏沉稳的声音。
皱了皱眉头,太后看着小跑着进来的王公公。沉声问道:“怎么回事?不是说了不让她们过来谢恩的嘛?”
诚惶诚恐的走到太后身前,王公公低着头答道:“回太后的话,您的口谕,奴才是当着毓秀宫众位主子和诰命夫人们的面宣的,可那慕夫人说,要来院子里给您磕头,磕了头就走,所以奴才……”
微微有些怒气的放下手里的茶碗,太后娘娘轻声问道:“贞夫人可来了?”
楞了片刻,想起太后问的贞夫人指的是沈氏。王公公点着头答道:“回太后的话,贞夫人也在院中,这会儿。和慕夫人一起跪着呢。”
“叫她进来吧……”
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太后沉声说道。
“奴才遵命。”
点头应下。王公公转身疾步朝外去了,不一会儿,身后跟着沈氏返回了正殿。
“雪冰给姑母请安,祝姑母身体康泰,福寿延年。”
低眉顺眼的走到太后身前三步处,沈氏恭敬的磕着头说道。
“起来吧,赐座。”
看了一眼沈氏,太后冷冰冰的说道。
此刻正是正午时分,虽说是冬天,可太阳直直的照射下来,不一会儿,跪在院子里的柳氏和慕嫣然脸上,便渗出了细密的汗滴。
“娘……”
跪在柳氏身后,慕嫣然低声唤道,其他书友正常看:。
“别说话,跪着便好……”
轻声说完,柳氏挺直了背,静静的看着永寿宫的宫门。
一碗茶的功夫,太后身边的苏掌事从正殿里走出来,满脸笑意的搀起柳氏,一边亲热的说道:“慕夫人,您快进去吧,想着您磕了头就走了,却不成想还在这儿跪着呢,太后娘娘要是知晓了,定然会怪罪我们这些奴才的。您小心脚底下……”
殷勤的提示着柳氏注意高高的门槛,苏掌事带着柳氏迈进了正殿,指着内殿低声说道:“贵府二夫人正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呢,您跟奴婢来……”
内殿上首处,一身暗红色凤纹正服的太后一脸和煦的和沈氏的聊着天,看着柳氏和慕嫣然踏入内殿,却是表情淡淡的扫视了一眼,便停下了口中的话语。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俯身跪倒,柳氏朗声念道。
“平身吧,赐座。”
太后的话语中,听不出一丝喜怒。
起身坐在下首左边的第一个座位上,柳氏微微侧头看着太后,准备聆听她的教诲,可一眼望过去,太后和沈氏,仍旧聊着从前沈氏在浏阳王府里时的一些旧事,而那些,自己根本插不上口。
“哀家听说,这十几年来,贞敬夫人对家事撒手不理,慕府内院的一应事宜,都是贞夫人在打理,不知贞敬夫人所为何事转了性子?”
正听她们闲话家常昏昏噩噩间,柳氏看到太后转过头看着自己满面柔和笑容的问话声,心里,却是不自禁的凛然起来。
面色一僵,慕嫣然顿时有些为难的朝柳氏看去,却见她一如往常的微笑着,一边却是满眼坦然的看了沈氏一眼,朗声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二夫人嫁进慕府后,臣妾的婆母和夫婿均觉得委屈了县主之尊的二夫人,所以权衡之下,决定将掌家之事交给二夫人,也算是全了二夫人的脸面。臣妾这些年静心礼佛,只为家人祈福。”
事实虽不是如此,可内里原因却终究不是能拿到台面上来理论的,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太后心中暗自感叹柳氏的狡猾,一边却是仍旧问道:“既为家人祈福,为何如今半途而废?”
“从前是因着婆母身子骨硬朗,可如今年岁已大,做儿媳的,理当在身前侍奉,二夫人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