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贵女反攻记 >

第641部分

贵女反攻记-第641部分

小说: 贵女反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不清楚是何人劫来了自己,可想及那日异变是发生在宫门口,结合近一年发生的大小事宜,玉太嫔心中知晓,来人与焕王大约逃不了干系。 

既如此。那那些人的目的,便是对着慕嫣然和泰和帝,见自己只是后/宫里的一位太嫔,兴许事情过了就会把自己放了。 

当然,这只是玉太嫔一厢情愿的想法,她也知道,自己本就是从慕府进了宫的,之后泰和帝做伴读时那一年也是住在自己宫里的。焕王的人既能抓了自己来,想必也是知道自己与摄政王妃的亲厚关系的。 

如是想着,愈发觉得前路叵测,玉太嫔的心里时上时下,每每听到院子里有动静,都会如惊弓之鸟一般。畏惧的看着院门。 

院子里白天静悄悄的,晚上却人进人出的颇为热闹,听着这几日来往的人似是比前几日越来越多了,玉太嫔便连偶尔打瞌睡时都能惊醒。 

不知又过了几日,有一天夜里,院门打开,玉太嫔和言桑两人,被架出院子塞进了马车。 

车帘放下,玉太嫔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转头,便看到了坐在车厢里的另外一个女子。 

玉太嫔有些戒备的问道:“你是?” 

“妾身是前焕王的妾侍,太嫔娘娘唤我巧儿便是。” 

那女子柔声说道。 

“你……” 

说话的功夫,马车已经缓缓驶动,玉太嫔有些惊诧的说道:“这里是郊外的那处庄子?” 

摇了摇头,巧儿再未多言,玉太嫔顿时明白,是焕王从那处庄子里将家眷都接了出来。 

庄子上的防卫是何等的严密,怎么如此轻易的让焕王家眷逃出来? 

如是想着,玉太嫔愈发知晓这其中没那么简单,想着兴许如今自己一行人的行动都被宫里的人掌握在手,玉太嫔的心里边多了几许安定。 

马车行驶了一天两夜才停下,一路上,用饭如厕的时候,玉太嫔都细细的打量着周遭的环境,似是想辨别清楚自己身处何方,再回过头来,便能对上巧儿审度的目光,玉太嫔面上不显诧异,心里却清楚,那巧儿,怕是焕王派来监视自己的人。 

最后的落脚处,是在一个小小庄园里,虽不豪奢,却也处处透着精致。 

进了庄园,玉太嫔和言桑便能在关着自己的那个小院子里活动了,虽入眼处并未看到有人守着,可玉太嫔不用想也知晓,以自己和言桑二人,走不到大门处,便会被人捉住,到时候,就不会如现在一般轻松了。 

焕王救出了家眷,却又不杀自己,可见想借着自己当人质护送家眷到安全的地方,只要没到目的地,自己的安危便不用担心。 

是故,每日该吃吃该睡睡,玉太嫔倒再未担心过自己的处境。 

到了这个庄子,焕王一行人似是暂时安顿了下来。 

玉太嫔见的最多的,仍旧是那个巧儿,焕王妃等人也从未在面前出现过。 

而那巧儿,玉太嫔倒觉得她的性格与自己颇为相像,起初只是来找自己说说话,聊得最多的,也是那个集荣耀与独宠于一人的摄政王妃。 

后来再来,巧儿便会带着绣活同来,和玉太嫔坐在一处不说话,只做做绣活,也相处融洽,丝毫不见尴尬。 

“你们,要去哪里?” 

这一日,日头正好,玉太嫔和巧儿坐在廊檐下发呆,见四处无人,又觉得和巧儿熟稔了,玉太嫔压低了声音,眼含期冀的看着她问道。 

目光中含了几丝狡黠,巧儿笑道:“是我们,而不是你们。” 

心头一滞,玉太嫔不再做声了,巧儿有些落寞的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要去哪儿。走到哪儿算哪儿吧,反正天大地大,无处是我家,到哪儿,终归都是一样的。” 

似是未见过巧儿如此落寞的模样,玉太嫔心中感慨着又是一个可怜人,再未多问。 

“你呢?若是能出去,你还要回那个笼子里去吗?” 

收回心思,巧儿问道。 

抿嘴笑着,玉太嫔点了点头,再抬眼,也是看着都城的方向。 

目光中,带着满满的眷恋,和不舍。 

“人人都说,那是个笼子,是个污浊不堪见不得人的去处。可我此生最美好的日子,就是从进了宫门的那一日开始的。” 

轻柔的说着,玉太嫔回头看了巧儿一眼,眼中尽是满足,“那儿,有真心待我的好姐妹,还有会甜甜唤我姨母的可爱孩子。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日子再也快活不过,我想,桃源仙境,大抵也就是如此了。” 

“可是,你最美的韶华,就要在那里一日日的虚度吗?若是我,只要能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是颠沛流离,我都会甘之如饴。” 

巧儿直率的说道。 

“喜欢的人……” 

喃喃的念着,玉太嫔微垂下了头,似是不想让巧儿看到自己的心思。 

再抬眼,玉太嫔的面上已带了几分好奇的打趣,“难道,焕王不是你喜欢的人?” 

两人年岁相当,玉太嫔虽是宫里出来的,巧儿却也丝毫不顾忌她的身份。 

没好气的斜了玉太嫔一眼,巧儿说道:“我喜欢的人,自然会和我一样,心里只惦念着彼此,怎会像……像他一样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虽在宫里,可玉太嫔也从宫人们口中得知,远在宾州的焕王,生活是多么的淫/乱,据说查抄藩王府时,从府中放出去的歌姬瘦马,就有几百人之多。 

“那你……” 

听巧儿的话,便知她心里是有意中人的,可她自己说是焕王的妾侍,玉太嫔便有了几丝不解。 

“生活所迫罢了。” 

简单的一句,道尽了生活的艰辛,巧儿却未过多置喙自己的过往,玉太嫔也识趣的没有追问。 

日子过得简单,却也紧张,不知晓何时能回到宫里,玉太嫔的心里,渐渐的多了几分浮躁。 

夜里辗转不能寐,玉太嫔披着衣服到了院子里,呆坐了一会儿正要起身回屋,却听得寂静的旷野里,有些说不出的嘈杂动静。 

未等玉太嫔反映过来,庄园附近,却忽的亮起了无数的火把,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惊慌失措的喊叫声频频响起,庄园里忽的混乱起来。 

玉太嫔顾不得多想,进屋推搡着刚醒过来的言桑,主仆二人手忙脚乱的穿戴好出了屋门,想趁乱溜出庄园。 

刚走到院门口,院门打开,巧儿小心翼翼的闪身进来了,“快跟我走……” 


第八百四十/四十一章 浮沉
 危机来临,玉太嫔却不知哪里来的信任,就那么拽着言桑,懵懵懂懂的跟着巧儿顺着曲曲弯弯的偏僻小道出了那个庄园。 

就那么不停歇的狂奔着,直到奔出了许久,入目处已尽是陌生的田野,三人才躲在一个破旧到四处透风的瓜棚里,毫无形象的瘫坐在地上,一脸劫后余生的感慨。 

“巧儿,谢谢你。” 

大口的喘着气,玉太嫔抬眼看着巧儿郑重的谢道。 

同样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鬓角的碎发都被汗水浸湿贴在了脸颊上,巧儿抿嘴笑了笑道1:“举手之劳罢了,你太客气了。” 

这样的帮助,却被她一句轻描淡写的举手之劳给带过了,玉太嫔的心里愈发感动不已。 

“小姐,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四处扫了一眼,言桑有些犯愁的问道。 

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狡黠,巧儿拍了拍自己腰间的位置,小声的说道:“我带了钱,一会儿咱们在往前走走,既然有田地,必定有农家,咱们讨点东西吃,吃饱了再计较。” 

如此这般,三人正商量着要如何办的时候,从她们来时的方向,传来了震耳的马蹄声。 

顿时,三人的眼中,都浮起了对方惊恐的面容。 

“谁是苏若?” 

奔来了十余人,带头的显然是他们的首领,那人看着瓜棚里的三个人扬声问道。 

闻言,玉太嫔的脸上,却欣喜不已。 

若是焕王的人,怎会知晓自己的闺名? 

如是想着,玉太嫔胡乱擦了把脸,站起身冲那马上的首领俯身一福,“妾身苏若。” 

“属下是摄政王麾下的副将,奉命前来寻找苏姑娘,姑娘请。” 

那首领跳下马冲玉太嫔拱手一拜。 

冲着他的手势看去。人群末端,竟还赶来了一辆马车。 

点头应下,玉太嫔转身看着巧儿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形势不明,我也不和妹妹客套,即便你要走,我也不会放你离开的。所以,妹妹跟我回去住一阵子。等到……等到一切顺遂,妹妹想去哪儿,我都不拦着你,可好?” 

两人相处也就十几日的功夫。可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却也心里有数,否则,那般危急的时刻,巧儿大可以一走了之,何必还拖上玉太嫔主仆二人。 

知晓玉太嫔一片诚挚,巧儿不推辞,点了点头,伸手牵住玉太嫔递来的手。三人顺着地埂走到了小路边。 

上了马车,连日的紧张顿时退却,玉太嫔靠在言桑身上,沉沉的睡去了。 

再醒来,马车正缓缓停下,而周遭却人声鼎沸,听着不像是都城里。玉太嫔和巧儿相视一眼,小心翼翼的屏住了呼吸。 

马车停下,车帘外,响起了方才那副将的声音,“还请三位姑娘在此安顿几日,带到扫清叛军,姑娘可随大军随行回都城。” 

黑暗中,玉太嫔长舒了一口气。 

下了马车。正对着一顶帐篷门,言桑跳下马车,又扶下了玉太嫔和巧儿,三人头也不敢回的踏进了帐篷。 

所在之处似乎是贺启暄班师回朝的凯旋阵营的营地,偶尔能听到整齐的队列声和将士们列队巡逻的声响,而玉太嫔三人。一连几日,除了出帐篷如厕时能看到周遭的模样,其余时候,都是闷在帐篷里低声说话,可心里的安然愉悦却透着眼角眉梢露了出来。 

第一场大雪降临的那夜,玉太嫔三人正抱着被子挤作一团取暖,寒风吹起了帐篷的门帘,看到有晶莹的雪花随风飞进,玉太嫔面上一喜,起身穿了鞋,走到了门外。 

飞雪连天,虽不浓烈,却也另有一番清冷的感觉。 

抬眼看去,天空雾蒙蒙的看不到星光,也不知晓今夕是何夕。 

呆站了一会儿,听到身后悉悉索索的有动静,玉太嫔转过头去,便看到了同样一连浅笑的巧儿。 

两人各自说着家乡的飞雪,家乡的圆月,家乡的一切,面上俱是柔和,再回过神来,便看到前方一片火光,似是练成了线一般的快速飞了过来。 

这儿是摄政王所属军队的营地,能来到这儿而未引起守卫士兵的示警,可见是自己人。 

两人定神去看,远处,士兵们雀跃的发出喜极的欢呼声,而被包围在队伍中的一排车马上,赫然便是一身平常布衣的焕王等人。

而为首处,一身墨色将袍的贺启暄,在火把的滔天火光中,身影显得愈发伟岸挺拔。 

周遭的人看着,不自禁的就屏住了呼吸,仿若前来的那是主宰他们命运的神。 

巧儿回过头看了一眼似乎已经看的有些痴了的玉太嫔,唇边露出了一丝了然的清浅笑容,片刻,有些不忍的转过头,轻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转身进去了。 

大雪下了一整夜。 

天亮时分,外头已经银装素裹的份外好看,而将士们已经大声的说着话,准备拆营收帐。 

“三位姑娘,一个时辰后,大军会开拔回都,请三位姑娘准备一下,马车在门外候着。” 

还是那日的熟悉声音,依旧那般恭敬,谦谦有礼的让人心生暖意。 

柔声应下,玉太嫔三人起身,将睡过的简易床榻收拾好,出门钻进了马车,不一会儿,便有小士兵过来将帐篷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