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贵女反攻记 >

第682部分

贵女反攻记-第682部分

小说: 贵女反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三哥倒是说对了。”
附和的应着,慕嫣然脸上的笑意愈发深邃。
当日在落凤山庄结识了高掌柜,慕嫣然只是出于惜才,如今才发现,高掌柜的才能,远不止于此,通商的事情交到他手里,才几年的功夫,规模已经让人错愕震惊,长此以往,不说别的,只这一条,大梁都能富庶许多,也怪不得慕容睿根本不把宝藏那点死钱放在眼里了。
“怎么样,如今可有后悔把通商的路子交给朝廷?”
戏谑的说着,慕容睿冲慕嫣然挑了挑眉毛。
“我只问三哥一句,不交给朝廷,我挣那么多银子,往哪儿花去?”
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慕嫣然笑道。
想想也是,慕容睿笑了笑,咂舌的赞道:“高掌柜此人,真是个经商的鬼才,得空我一定要去认识认识此人,你从哪儿捡来这么个活宝啊?要不是我如今担着户部尚书的职,我真想什么都不想,去沛城给他打下手,学学怎么经商呢。”
慕容睿自少年时期时,便对经商有莫名的兴趣,慕府的那些生意交到他手里,这些年已经壮大了不少,慕容言和慕容峻手里该得的那份也都交给了他,这些年,何氏和贺琳蓉从来没过问过,可到了年底得分红的时候,看着手里的银票,饶是从来不在意,都忍不住要倒吸一口冷气。
而此刻他说出这样的话,可见高掌柜此人本事了得,慕嫣然愈发得意,比夸她都还要高兴几分。
将从前在落凤山庄的事跟慕容睿讲了,慕嫣然喜滋滋的说道:“如今回想起来,我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呢,郓州时,我虽然手里没多少铺子,可就这么交给一个不知根知底的人,我竟也没多想?如今看来,老祖宗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真有道理的。”
慕容睿此番进宫,也是把南边收回来的账跟慕嫣然通禀一声,兄妹二人说了会儿话,泰和帝的功课也做完了。
一向和慕容睿亲厚,泰和帝和肇哥儿一左一右的痴缠着他,舅甥三人便起身朝马场去了。
有慕容睿在,慕嫣然丝毫不担心两个孩子的安全,也由着他们。
进了十一月,每日早起,天空都灰蒙蒙的,不知道哪一天就会下起了雪,想到贺启暄还带着将士们在通州边郊开启所谓的宝藏,慕嫣然便盼着初冬的第一场雪下的晚些。
都城里,原本就因为宝藏而蠢蠢欲动的人们愈发心痒难耐,胆子大些的,已经暗里得了南宁候的指示,纷纷派了信得过的人前去帮衬了,还有一部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每日摇头晃脑的说人心不古,直说不该寄希望于这些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东西,可眼看贺启暄等人回来的日子一日晚过一日,那些人的眼中,已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颜色了。
没几日,一同跟着贺启暄去的小平子便先行回来了。
“主子,奴才虽未进去,可看着那阵势,应该藏了不少好东西……”
想起当时冲破那个隧洞时候的情形,小平子依旧有些兴奋难耐。
“王爷可说什么时候回来?”
笑了笑,慕嫣然问道。
挠了挠头,小平子转述着慕嫣然的话道:“王爷说大概五六日的功夫就能回来,只不过,到时候押着宝藏回都的车马定然少不了,所以让奴才回来先行报个平安。”
点头应下,慕嫣然思忖了一会儿吩咐道:“都城里的那些人,这些日子都盯紧了,到王爷带兵回都前的三两日,定然有好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造谣生事。到时候,都城里又是麻烦。各处都派人手暗里盯着,一旦发现有人心存不轨,蓄意煽风点火制造是非,不用回来请示,先抓起来丢进顺天府的大牢里去。”
自打南宁候酒醉后说出了宝藏的事,都城里便没有一日消停过。
好不容易谣言平息了一点,慕风便送回了宝藏的确凿消息,继而,贺启暄和慕容言带兵出了都城,一时间,宝藏的传闻甚嚣尘上。
一旦贺启暄押送宝藏回都,到时候,定然还有一系列的麻烦,要知道,浏阳王和南宁候等人在背后下了不少的功夫,如今,怎么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贺启暄坐收渔翁之利的。
面上的笑意一点点敛了起来,小平子认真的应道:“奴才晓得,这就下去布署。”
慕嫣然点了点头,小平子转身朝外去了。 



第八百九十一章 天赐
盯着面前的泰山赏日图和那副信手涂鸦的山水图,卓远之的眼中,却渐渐的腾起了一股怒气。
一扬手,将两幅画揉在一起撕了个粉碎,卓远之大口的粗喘着气,双手愤怒的攥成了拳,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发泄。
“随安?”
扬声唤了身边的小厮进来,看着他一如往日的恭谨,卓远之的心里,却突然有些不知该不该信任他的怀疑。
“随安,你跟在我身边,也有些时日了吧?”
话锋一转,卓远之和颜悦色的问道。
而听了卓远之的话,随安神情一怔。
跟在卓远之身边这么多年了,随安又哪里能不知晓他此刻在想什么,“扑通”一声跪在卓远之的脚边,随安沉声说道:“小的是从慕府时便跟在公子身边的,这么多年,小的自问忠心耿耿,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公子的事。而且,慕府的人,也从来没跟小的打探过公子的事,这些,小的可拿自己的性命起誓。若是有违此言,让小的此生不得好死,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随安这般模样,卓远之一时又有些后悔起来。
许是自己多疑了吧?
暗叹了口气,卓远之埋怨道:“你这是做什么?我随口问一句罢了,起来吧……”
俯身磕了几个头,随安承诺一般的说道:“公子,小的跟在您身边这么多年,您对小的好,小的心里都明白,这一辈子,小的心里只有您一个主子,小的也绝对不会做那背弃公子的事,请公子放心。”
主仆二人过了这么多年,彼此是什么样儿的人,心里也都是清楚的,卓远之方才也是因为宝藏被贺启暄先一步得了手而感到愤怒,此刻见随安这般说,迁怒的怨气一扫而光。
“起来吧,我有事吩咐你去做。”
叫了起,卓远之仔细的叮嘱了一番,随安一一应下,转身出了书房。
十一月初八,初冬的第一场大雪洋洋洒洒的落下,起初还是小雪,没一会儿,漫天的雪花如初春的柳絮一般弥漫起来,天地间顿时多了几分清冷的肃杀之气。
“娘,爹爹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啊?前次送信,不是说三五日就回的吗?”
仔细的绣着手里的一条帕子,珠儿头也不抬的问着,话语中满是对贺启暄的担心。
“去的时候本来也没带多少人,都是你爹爹和大舅素来极信任的人,要开启,要挖掘,到时候还要搬送运回都城,也没那么简单。终归是在都城附近,万一有什么事,还有通州大营的将士,想来很快就会回来了,不担心,啊?”
柔声说着,慕嫣然侧头看了一眼外头的风雪,叹了口气道:“我也希望他们早些回来啊,这天寒地冻的,路上越发难走了。”
听了慕嫣然的话,珠儿也放下手里的绣绷朝外看去,母女二人的侧影如出一辄的娟秀静美,殿内的空气中,也多了几分安然。
用罢午膳,孩子们各自回去午休了,慕嫣然懒散的躺在暖炕上,却觉得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犹豫间,外头传来了刻意压低的话语声,听着,倒像是紫月。
“白薇?”
扬声唤了白薇,果不其然,紫月跟在身后。
“主子,奴婢进宫来陪您说说话儿……”
俯身行了礼,紫月笑道。
点了点头,慕嫣然坐起身,指着脚边的小杌子让她坐,一边,问着都城里的情形,“这几日,可有什么传言?”
知晓慕嫣然问的定是宝藏的事,紫月将自己听来的,都告诉了她。
说罢,紫月一脸不解的问道:“主子,不都说宝藏是先恒王谋逆时窝藏下来的军饷和王府的宝物嘛,怎么如今都城里风向逆转,竟有人说不是,你说,咱们都不知道是哪儿来的,他们怎么一本正经说的跟真的似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正是要这样才好的。”
故弄玄虚的说着,慕嫣然一脸的笑意。
眼见紫月盯着自己,慕嫣然方解释着说道:“这几个月,先是赏菊阁,后是宝藏的事,都城里就没一天消停过,那宝藏,即便是先恒王的,如今,也不能让百姓真的以为就是他的,否则,倒好像咱们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低头思忖了一会儿,紫月顿时有些明白了,顿时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哎,其实百姓们何曾在乎过宝藏呢,那些东西,离他们都太遥远,他们只盼着自己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就别无所求了。倒是那些富贵人家,自己得不到,也见不得别人落好,一来二去,这都城里可不就被他们闹得乌烟瘴气的?”
“正是这个理儿……”
附和的说着,慕嫣然笑道:“所以,王爷带兵出了都城,小平子就下去布置了,如今,能做多少是多少吧。宝藏到手也是进了国库,来年用于万民,百姓的日子也能更好些,他们自然知晓哪个对他们更有利,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啊。”
主仆二人闲散的说着话,紫月不时的将听来的那些趣事跟慕嫣然说着,屋内多了些笑声,再转头看到外面的飞雪,也不觉得看着犯冷了。
傍晚紫月出宫时,雪才小了一点儿,而地面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了,肇哥儿牵着蕾儿的手,两人如摇摆学步的鸭子一般从远处走来,小脸冻得通红,可眉眼中的欢喜,却怎么都掩不住。
初冬第二场大雪降临的时候,已是十一月十六了,前一次的雪还没消融,漫天的鹅毛大雪便再度覆了下来,整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的纯净。
午时将过,都城里各处一片安静,街道上的铺子里,伙计们三五成群的凑在一处说着闲话,城门处,却忽的喧嚣起来。
以慕容言为首,出城的将士们押运着几十辆马车鱼贯着进了城门,只一瞬间,街道上就涌出了许多的人,满脸好奇的盯着马车上那些乌黑的箱子。
许是连日奔波,马儿都有些累了,又许是车上载着的箱子过于沉重,马车行驶的极为缓慢,可联想到在都城里传了这么久的谣言,百姓们顿时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再看向那些箱子,眼中都多了几分炽热。
“知道吗?那可都是先恒王的谋逆之物,先恒王虽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他这也算是造福天下苍生了……”
人群中,有百姓悄声说道。
“我看不尽然。若真是先恒王藏匿下来的,怎么太上皇和景熙爷在时没寻出来?可见还是摄政王英明,所以啊,老天爷都觉得该对咱们大梁好一点,所以,才降下了这些宝物……”
“是啊是啊,听说是在通州远郊发现的呢。大梁虽大,可到底是在都城附近,犄角旮旯定然都有人走遍了,这么多年都没发现,可见从前是没有的,兴许真的是老天开眼。所以啊,这必定是天降祥瑞于我大梁……”
更多的百姓,倾向于天赐祥瑞,天佑大梁的说法。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百姓们兴奋的呼叫声,在看到贺启暄的身影映入眼帘后,都跪倒在地大声的叩拜着喊起了“摄政王英明,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一时间,街道中央那些朝宫中行驶的马车,显得愈发震慑人心。
“天赐之物,今日充入国库,来年必定尽数用于民生。”
扬声说了一句,贺启暄再未多言,一扬鞭,胯下的马儿缓步朝前奔去。
而都城的几条街中,百姓们却顿时沸腾起来。
景熙爷当朝理政时,大梁本就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即便经历了焕王的谋逆和北疆的挑衅,可大梁的根骨却纹丝未动,如今,虽还不知晓将来会是什么模样,可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