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日光微澜 >

第12部分

日光微澜-第12部分

小说: 日光微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觉得我们不会合适?”
  “不,刚好相反。正因为这样,你才能看出来他对你是感情还是恋爱的习惯。”
  我不解:“恋爱的习惯?”
  她点点头:“很多男人真正的恋爱都只有第一次。只有第一次是毫无经验,完全彻底用真实的自己去和对方相处
  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第一次恋爱的体验必定会变成标本。而在此之后,他们都会依照先前的标本来判断:怎么样追
  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怎么做会让对方开心,怎么做会惹对方生气,怎么样让对方无法拒绝你……这些就是经验,也是恋
  爱的习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都只是在实践先前的标本到底适不适用于现在这个人。你千万不要觉得无法接受,因
  为当你有了下一段感情,也会不自觉地带入一些曾经的经验和习惯。”
  “那要怎么才能判断感情和习惯?”
  “对于有感情经历的人来说,每一次恋爱都会不自觉地带入先前的经验,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对方的感情。但是,你
  一定能够看出来他是完全按照经验在‘处理恋爱’,还是用心在体会跟你的恋爱。”
  “这真的很难。因为我并不了解他从前的恋爱,也不知道对我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他一定跟你提起过从前的女朋友。”
  我点头。
  米澜接着说:“虽然他会跟你提起,可是千万不要研究他的过去。只需要自己体会,他所有对你的好是为你量身定
  做,还是来自对别人的经验。”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恋爱会有这样力量悬殊的对手。他过去的经验和惊人的能量压过来,让
  我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如果恋爱必然要迷失,我依然希望对方是可以拉着我从迷失中走出来的人。
  我们交往两个多月后,米澜去了青岛。
  我对亦卓提起米澜和路懿的事。他很不以为然:“米澜跟他不会有结果,你等着看吧。”
  “为什么你这么肯定?”
  “女人喜欢把事情想象得很浪漫,但其实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现实的。这种一点也不实际的事情你还期待有什么结
  果?他们两个的交集在哪里?他们会不会在同一座城市生活?以他们两人的性格,至少必须要有一个人为稳定作出妥
  协,才有可能在一起。”他这么武断地下判断,我有一些不高兴。
  我想起米澜曾经说过,为什么要用现实来考验爱情?
  “也许他们本来就没有想过要结果吧,有结果的恋爱是必须要考虑现实的,可能他们只想要纯粹的爱情,不愿意被
  现实干扰?”
  他不愿意接受我的观点:“那都不是真的。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跟对方在一起!无论付出任何代
  价,放弃任何东西,接受任何考验,都一定要跟对方在一起。这种所谓的不愿意被现实干扰的爱情都只是在逃避,你可
  以脱离现实生活吗?不可以。所以,如果真的爱对方,就是无论如何要跟对方在一起!”
  我忍不住质疑他的爱情观:“那,如果你爱一个人,而对方不爱你,也硬要跟对方在一起吗?”
  “如果对方不爱我,为什么我不能放手,反而要一直装作好人的样子关心对方?这样貌似很伟大,实际上是让对方
  为难,”他的反应像听见了一个很荒谬的笑话,“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努力让她也爱我。如果她不愿意接受,那我们
  彼此好聚好散,既不浪费对方的时间,又不会继续纠缠下去让对方难堪。人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感觉,喜欢就是喜欢,不
  开心就是不开心,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那如果有一天我也不喜欢你了,你会怎么样?”我知道他说得并没有错,但总觉得有一点不舒服。
  “我会很伤心!”他故意动了动眉毛,装作伤心的样子。
  “我说真的,你回答我嘛。如果有一天你不喜欢我了,我会很痛快地接受的,因为知道自己根本做不了什么。那你
  呢?”
  他看了看我,回答:“我会努力争取,不然一定不甘心。如果经过努力还是失败了,就只好希望你找到一个合适的
  男人。如果你过得幸福,我就不会总是想着你,这样说不定我也能重新开始。”
  “为什么是‘说不定’?”
  “因为我可以重新开始的前提是你找到一个合适的男人,不再让我担心。但是,你想想,这个地球上还有比我更适
  合你的男人吗?”
  “地球那么大,不找找怎么知道有没有?”
  “女人真是贪心!不行,我得看紧一点!”他捏了捏我的手,力度并不大,我却感到手指缝里微微出汗。皮肤摩擦
  之间,有点黏腻,有点热,有点幸福。
  他的侧影在黄昏里逆着光,我忽然想起再见到他那一天的样子——站在我的宿舍门口,直挺的鼻梁和薄嘴唇,衬衫
  的袖子卷到肘关节前几公分,长裤落到脚背几乎是一条直线。这几个月来我从没有那么认真地看过他,好像知道他就在
  身边,记得他是什么样子,感到他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有时候熟悉的人看久了也会觉得陌生,我出神地看着他的侧影,
  似乎是想找到记忆中他的轮廓与现实的偏差,只有这样近距离的真实感才会让人安心,感受到不是活在自己的感觉和记
  忆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微妙,当你们彼此陌生时能够面对面看清楚对方;当熟悉到可以牵着手往前走,却要费力
  偏过头,才能看到对方的侧面。感情或许就是这样,明明离得那么近,还看不见对方的脸。
  电影散场后,他照例送我进地铁。地铁的入口一端跟商场相连,走到商场门口时他让我等等,说去洗手间。
  他去了十多分钟,出来的时候手上拎着一个小纸袋,递给我:“送给你的。”纸袋上有一排小小的潦草的字母
  “agn è s b。”。
  原来他忽然兴起去买礼物了。
  “怎么忽然送我礼物?”
  “噢,我看你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家的,觉得你会喜欢。”他的回答避重就轻。
  “你说的一定不是我,我只有钱包是在agn è s b。买的。”
  “你的手机绳不是吗?黑色那条。”他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啊,那是米澜送的,她也有一条。而且,两样小东西怎么能算很多?”
  “已经不少了,我好像很少会用同个品牌的不同东西,比如喜欢谁家的衬衫,我就会一直在那家买衬衫,但绝对不
  会去买鞋。”
  “你这是什么理论?如果你在同一家买了很多件衬衫,也能算得上‘很多东西’啊!”
  “衬衫再多件也是同一种类,不能算。项链和手机绳是不同的东西嘛,比如你喜欢喝对面那家的茉香奶绿,喝过无
  数次,但不能说喝过他们家很多东西……”
  我被他认真的样子逗乐了:“你这么认真,像在辩论。”
  “不管多小的事情都是可以有条理的啊,我说你有很多他们家的东西并没错……”
  “你这么在意表达上的歧义,是不是怕以后会跟我吵架?”
  “这只是小事,我怕以后在不小的事情上跟你沟通和理解出现偏差,这样才容易吵架。我们无论什么事情都把自己
  理解的含义表达清楚不好吗?”他的样子很认真。
  “好,我以后会跟你说,今天太热了,但我的意思不是不跟你约会,只是单纯地抱怨一下,怎么样?”
  “当然好,不然我一定以为你在拒绝我。”
  “这样解释来解释去会不会太累?”
  “现在我们互相还不够了解,等很了解对方了就不需要了。如果现在都不努力让对方
  了解自己,可能我们相处了很久以后还会常常猜错对方。”
  这是不是也来自“恋爱的经验”?我不得不认同他说的道理,却忍不住猜测这是谁给他的经验。他过去的恋爱留下
  了太多的标本,作为我们相处的参考。我问:“这是你的经验之谈吗?”
  “女人太难懂了,容易产生误会,容易生气,又不容易哄好。所以我很紧张我们每一次究竟想向对方表达什么。”
  “可是人有的时候就是不想表达什么,纯粹想有个人说话,有什么说什么,不用紧张表达方式,不用思考有什么意
  义,只要分享就行了,这才是恋爱吧?”
  “好吧,我送你进去,不然一会儿商场关门,地铁人该多了。”
  我进了地铁。车厢还有一小半的空位,这个时间不是很早也不是很晚,下班高峰已经过去很久,末班车前一小时的
  高峰时段还没有来。他每次都留意不会在人多拥挤的时段送我进地铁,每次到站都会接到他的电话,陪我聊到一直进宿
  舍楼,误差不超过两分钟,电话响起来不是在我刷卡出站后,就是在出口的电梯上。有时候我会在到站后主动打给他,
  但每一次都听到占线的嘟嘟声——我们两人的电话都有呼叫等待,如果正在与别人通话仍然可以接入等待,出现嘟嘟声
  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正在拨对方的电话。
  我把装着礼物的小纸袋放在膝盖上,小心拆开,里面是一个钥匙扣。简单的银色圈,挂着钥匙环,还挂了两把钥
  匙。那两把银色的钥匙一大一小,厚度差不多。翻开黑色绒垫,里面果然有一张便条:“我家的钥匙都给你了,什么时
  候来?”
  我忍不住在地铁上就笑出声来。他写的字笔画都有些朝左边歪,让人联想到他匆匆忙忙写便条的样子。我给他打电
  话:“谢谢你的礼物。”
  “你是不是打算马上跑回来?”他问。
  我几乎马上要点头答应。这时,听见有电话插播的提示音。是米澜。
  我没有想到米澜会提前这么多天回来,更没有料到她会来学校等我。
  学校附近的餐厅从早到晚都人声鼎沸,精力充沛的学生聚会一拨接着一拨。看到他们,我几乎要怀疑自己的学生时
  期是不是白白虚度过去,既没有恋爱也没有逃学更没有这样不知疲倦地跟朋友聚会。只有上课,练琴,跟同学偶尔聊天
  逛街,课余打工,连旅行的次数都很少,不是没有条件,而是不觉得多有乐趣。在国内不过如此,出去了也还是不过如
  此。或许正因为我对生活没有太多要求,也就能从来不善于发现惊喜。
  火锅夹在米澜和我中间不停地翻腾,不断有白雾般的热气从我们眼前聚起又散去,一碟一碟干净整齐颜色各异的菜
  终于成了一锅色泽暗淡的汤,周围的喧闹声盖过了火锅沸腾的声响。
  米澜一直低头吃着粉丝,好像用漏勺盛起来的那一勺粉丝永远也吃不完一样。
  我替她的杯子倒满冰酸梅汤,问:“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我也以为会留到假期结束才回来的,大概是不适应吧。”她总算是抬了抬头,帮我把手边还剩下半碟的黄喉倒进
  了锅里。
  我看看手机,时间不早了。于是提议她留下:“都快十一点了,今天晚上你住我这儿吧。”
  “好。”她干脆得让我有点吃惊,从来不会夜不归宿的米澜今天破例了。可见她回到北京之后直接来了这里找我,
  根本没有回家。
  她看看我,又看看自己身边的椅子上放着的小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