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燃尽相思寸寸灰 >

第10部分

燃尽相思寸寸灰-第10部分

小说: 燃尽相思寸寸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皇帝家的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奇怪。

第十一章
时间真是过的很快,不过下了两三场雪,就已经到了过年的时候。
君非宁早带了一帮小太监跑出去打雪仗了,嬉笑尖叫的声音远远传来,听的人心里也高兴起来。
宫女们来来回回穿梭于各间宫殿,忙着除尘洒扫,贴窗花挂灯笼。红色的绸缎一匹匹的扯了装饰着,那艳丽的红色和着白色的雪,衬的整个皇宫都喜气洋洋的。
可是这一刻秦筝却并不开心。
墨临渊说过会回来与她过年,可是至今北方的战争仍未停歇。这半年来她总是逼着君非宁想办法打听前线的军情消息,按理说这些事情不是她一个小小的伴读应该知道的,可是她不管那些。
“要么你去打听,要么我自己去,以后你的功课都自己写!”
她是这么威胁君非宁的,所以他乖乖的在每日天还不亮的时候偷偷溜去大殿边角上的屏风后面躲好,等着他父皇上朝。
最近传来的消息,是墨临渊只是将部队驻扎在与天苍交界的靖岚山上,安营扎寨,对于天苍挑衅的试探性进攻不做理会。
秦筝能够推测到他此举的用意。
天苍本国虽不能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但是多年来靠着以兵器向西方的金蒙交换粮食,倒也能够满足基本需要。那里的人身材魁梧,各个骁勇善战,若在春夏之季,是个战斗力极强的国家,所以才会蠢蠢欲动妄想进攻永祯。可现在是冬天,连永祯都已经下了大雪,可想而知那常年冰雪不融的天苍会是怎样的景象?与金蒙之间的运输通道早已被大雪阻断,天苍国内马上就要面临着无米可炊的局面。
现在墨临渊就是要等,等到天苍自己内部因为粮草不足而开始崩溃瓦解,到时候就可以用最低的伤亡拿下这场战争。
可是连她都懂的道理,却有很多人不懂。
朝中有大臣不满他这种做法,认为此等胆小怕事的作为是折辱了永祯的国威。
这种论调提了出来,立即引起了众人的附和声,更有甚者上书请皇上治墨临渊一个不战之罪。这些个顶个满面红光的大臣们,在这暖和得令人冒汗的朝堂上,声声讨伐着那冰天雪地中的将领。
只除了乐礼岩。
可他只是大声问了一句:“你们谁觉得自己会带兵打仗,大可向皇上提出来,老夫一定支持诸位大人为国捐躯!”
这一句话,让喧闹了许久的朝堂之上终于安静下来了。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认为墨临渊比他们更会带兵,但肯定的是没有人愿意在此时去那极冷之地风餐露宿。他们这些龌龊的心思,乐礼岩怎会不知道?
他此举倒是令人颇有些意外的,按理说乐礼岩与墨临渊一向不和,此时更是应该趁机打压他的好时候,身为兵部尚书的他若是也提出反对墨临渊,那么很有可能真的会成为那最有力的一击。
但此时乐礼岩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秦筝想了许久也想不透,索性放弃,转而看着这飘飘摇摇的雪花,向空中伸出手,不一会就掬了雪在手中,很快化作水顺着指缝往下流。不知道天苍那边,墨临渊他是否有闲暇看这雪呢?
“秦姑娘可是在忧心北方的战事?”
忽然而起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回头望去竟是君非逸。她连忙俯身行礼,心里却暗暗想着这二皇子莫非会轻功不成?自己竟然没有听到他靠近的声音。
他站在原地受了秦筝一礼,望着她说:“在下也很是担心呢。”
话毕,他向着君非宁那一群人的方向深深的看了一眼,又如来时一般静悄悄地走了。
她已经没有心思去考虑君非逸此举的目的,只是满心算计着马上就要过年了,墨临渊,他会回来吗?
除夕那日,宫中设了宴,她跟着君非宁出席,静静地坐在他身旁,却一句话也不说,就连皇帝的问话也只是简短的作答。君非宁自是知道她闷闷不乐的原因,便向皇帝推说有些不适,早早的从席上退了下来。
秦筝知道他的好意,向他道谢,他只是说:“谢什么,坐在那里好不自在,我也正想回去睡大觉呢。”
与他告别后,秦筝回房,却在踏入房门的一瞬间后退一步,险险躲过了从天而降的攻击。房间里没有点灯,她只是凭着细微的声音和空气流动的微小改变来判断对方的动作。
她抬手抽出发簪握在手中,一转身闪过右边劈来的一掌,右手中的发簪借势横刺,左手化掌为拳猛力击出,逼得来人退后一步。她心中暗自估摸着那人的身份,能来避过宫中层层守卫来到这里的人,必不是一般功夫,而这人来这小小伴读的房间定不是为了求财,那么目的就只有一个,是来取命的。
思及此,她更是万般小心,右手握着发簪横挡在胸前,左手摸索着怀中的锦囊,轻轻的抽出邵锦华所赠的匕首,微微侧首倾听着,生怕错过一点声音。
但那人却没了声响,秦筝无法推测那人的位置,自己也站在原地没有动作,以不变应万变,静静等待着。
突如其来的光线虽然微弱,但也刺得她眯起了眼,一时间目光所及之处白花花的一片,她心里大感紧张,眨眨眼用最快的速度适应了光亮。
却看见那个正坐在桌边啜着茶的人。
他回来了。
手中的发簪掉在地上,“吧”的一声清脆,那白玉断成两截。
她木讷地走上前,看着他不说话。
倒是墨临渊好笑地瞧着她披散了头发傻愣愣地看着自己,捏住她的小鼻子道:“大过年的,发什么呆啊?”
她此时才嘿嘿地笑了,扬着脸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你果然没骗我,你果然回来陪我过年了。”她扯着他的衣服擦脸,“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没听说皇上下令撤兵啊。”
“我偷跑回来的,亥时就走。”抱她坐在腿上,墨临渊揽着她,以指为梳顺着她的发,掏出自己的帕子替她将长发拢好,“总要回来给你送压岁钱啊。”
他自怀中掏出一个紫色的钱袋,秦筝认得那是他惯用的那一个。墨临渊将它放在她手里,“虽然宫里没有需要你花销的地方,但是过年的规矩不能少。”
她欢天喜地的接了,放在手里掂量一下,暗自估摸着价值。
他看着小丫头那财迷的样子低低笑着:“你师父怕你生疏了功夫,让我试探一下,看来你还不错。”
“那是自然,我每天清早都坚持练功呢!”秦筝骄傲的回答,又絮絮叨叨地给他讲进宫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说着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你去床上歇会儿吧,到了时辰我叫你。”
那靖岚山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即便是马不停蹄也需要狂奔三四日。他千里迢迢赶路回来,只为了与她一起过年,而此时自己竟然啰啰嗦嗦说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瞧着他脸上略显疲惫的神态,她有些心疼。
“不了,与你说说话。”
连日的赶路让他有些疲累,但是此时若是躺下休息,怕是起来之后会更觉无力。而且好久没有听到秦筝那叽叽喳喳的清脆声音,此时看她眉飞色舞地说着宫中的生活,倒也觉得颇为有趣。
他认真的听着,不时应着两句,偶尔也给她讲些北地的见闻。那立起来有两人高的熊瞎子,那叫起来声音像是哭声的夜枭,还有那雪白巍峨的冰山……他们就这么一直一直的说话,直到打更的太监敲响了梆子。
秦筝忽然住了口,看着墨临渊。
他拍拍她的脑袋安慰道:“天不早了,你睡吧,等你睡了我再走。”
她乖巧的点头,向床边走去,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溜烟地跑到房间另一侧,费力地打开一口大箱子翻找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她将一件白色事物擎到他面前。
那是一件白狐皮坎肩。毛色光亮,质地柔软,一看便知是顶好的东西。
“这是皇上赏赐君非宁的,我瞧着好,便讨了来。”她一边说,手上不停,用一个包袱将坎肩包了递给墨临渊,“北边冷,这东西防寒极好,你定要穿着才好。”
他将包袱接了提在手上,揽着她走到床边瞧着她脱了鞋袜上床,闭着眼睛躺好,便替她掖好了被角,伸手在她背上一下下轻拍着。许是晚上折腾的累了,秦筝的呼吸渐沉,不一会儿就睡得熟了。
看着睡着的秦筝还抿着微笑的嘴角,墨临渊觉得离别的愁绪冲淡了许多,心里也轻松起来。这个原本小小的丫头长大了,会心疼他了。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父亲看着自己孩子成长的感觉,但是他知道这样的感觉让他很窝心。
“丫头,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
他轻声的说了,悄悄起身,生怕惊扰了她,小心地将烛火吹熄,缓缓地打开房门踏出去,又小心地将门关严。
墨临渊当然不会知道,原本他以为睡熟了的那个人,在他吹熄烛火之后便悄悄张开了眼,看着他打开门,看着那雪地反射的月光投射在他身上,看着那清冷光辉下他瘦削的身形,紧紧地咬住下唇,不让自己的泪水带出哽咽的声音。

第十二章
天气渐暖的时候,永祯国朝堂上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有一件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就是天苍竟然顺利的度过了这个冬天。尽管天苍国内饥寒交迫,但是边境上的军队却硬是咬着牙一步未退。现在天渐渐暖和起来,他们再次蠢蠢欲动,看来这场仗,是非打不可了。
秦筝仍然每天通过君非宁获取最新的消息,她盼望着不久后墨临渊就会率大军凯旋。自从除夕那夜匆匆一见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尽管秦筝知道回来一趟路途遥远,可是她仍旧希望他能回来看看。
有时候她会有种错觉,也许下一刻她推开门,就会看见一个人坐在桌旁小口地啜着茶,眉目含笑地看着她,会轻轻顺着她的发叫她丫头。
可是渐渐的她开始害怕听到战场上的消息,因为战争终于爆发,天苍军队开始大举进攻,邵锦华率十万精兵出关迎战,激战四日方将敌军击退。
她每日静静地陪君非宁读书,要么就老老实实地呆在房里看书,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爱笑爱闹。君非宁瞧着她闷闷不乐的样子,起先还想尽办法逗她,后来看她那提不起劲头的样子,也就作罢,只是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免得招惹到她。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个月也还没有结束,秦筝那低迷的状态也一直没有改变。君非宁急的上蹿下跳,众人都只道是没人陪他玩陪他闹才会无聊,甚至连皇上都训斥了他一顿,让他有个皇子的样子,别成天只惦记着玩耍。可是他知道自己着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是怕秦筝憋出病来。
那天传来的军报说,左将邵锦华负伤,被困山谷,右将叶昭青带兵前去营救。总帅墨临渊因连日操劳身心俱疲一病不起。
这个消息让秦筝的担心变本加厉,她甚至开始做恶梦,梦中师父和叶伯伯浑身是血,却不见墨临渊的影子。她抓着二人问他在哪里,他们却只是指着远处的冰山对她摇摇头。
她知道这是梦,可是这梦真实到让她每每尖叫着醒来,然后久久无法入睡。
但是很快,她的对墨临渊的担忧被另一件事情代替,那就是太子企图谋害皇上。
皇上这几年来身体一直不好,宫中的太医诊治过也只说是为国事所累,积劳成疾。可是就在日前,听闻前方传来的战报后,胸中气血翻腾,一时间吐血不止。宫里上上下下都吓坏了,连忙将太医院那一班人全都召了来给皇上诊脉,可是得到的结果无非是气急攻心所致。只有一名叫李全有的医正无意间发现皇上所吐的血中含毒,一番追查发现皇上近几年身体虚弱竟是因为中了一种慢性毒。
此事被交由刑部调查,后发现这无色无味的毒竟是是被放在了酒中。
皇帝好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