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光明Issue : 总第 94期Provenance :人民日报Date :Nation :中国Translator : 你是一柄丢失多久寻觅多久的小伞,你是一个不知道追求因而也不知道痛苦的快乐精灵。 你当然可以骄傲你随风漂泊的惬意,当秋风轻轻地托起你,你便可以一路轻扬一路梦幻一路抒情去漫游大地。 你当然可以炫耀你生命力的顽强,即使贫瘠的荒漠,即使狭冷寂寥的崖缝,你都会把生命播出希望。 你当然可以满足你捧上的无私奉献,你看,当一柄柄小伞盛开在绿茵茵的草坪,孩子们便忘情地欢呼雀跃般涌向你。 不容置疑,你是一个载满咏叹载满赞誉令人怜爱令人迷恋的古老精灵。 但是,我要问—— 你的求索是什么?哪个港湾是你生命之船航行的终点,待到何年何月,待到何日何时,你才能学会选择生活自主命运,并让那理想之舵驾驭你乘风向彼岸世界飞抵?...
火车晚点了。月台笼罩在并不明亮的灯光下,小孟下车的时候有一片雪片飘到他的脖子上,风把他的大衣下摆吹向两侧,而且发出呼呼的声音,这使他注意到天城的气温比想象中的更要寒冷。小孟提着行李走在出站的人群中,他好几次抬头向四周张望,没有看到他记忆中的宋代砖塔,除了夜色、灯光和各地雷同的高层建筑愚笨的轮廓,他没有看到什么。那座宋代砖塔一定是被建筑物遮挡住了。 广场上泥雪交加,显得很空旷。人和汽车、三轮车、自行车紊乱地挤在出口处的栏杆外面。栏杆外的人看上去很亲切,却都是陌生人。小孟放下了行李。表哥不在外面,他感到有点意外。小孟又看了看手表,已经晚点两个小时了,他想表哥他们也许找地方打发时间去了。有人隔着栏杆来拉小孟的胳膊,说,同志要住宿吗?是个操外地口音的中年妇女,有好几个这样的妇女举着什么招待所什么旅店的牌子在那里揽客。小孟说,我不住宿,你听不出来我是本地人吗?小孟说...
罗锦鳞:教授、博士生导师。1937年1月5日出生于北京。1956年-1961年就读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1961年8月毕业后留中央戏剧学院任教至今:1979-1986 任导演系讲师、指导教师和班主任;1987-1991 任导演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任导演教研室主任、导演系党支部书记、导演系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院工会副主席等职; 1992-1999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党委委员等职。2000-今 任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东方艺术职业学院(筹)院长。 罗锦鳞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导表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之友》基金会理事、希腊《希腊文化基金会》通讯会员、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的编撰工作,任分支副主编。...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1日 10:25主讲人简介: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内容简介: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正文 第一章(1)少之时从外表看来,我的生命是平平无奇,极为寻常,而极无兴趣的。我生下来是一个男儿——这倒是重要的事——那是在一八九五年。自小学卒业后,我即转入中学,中学完了,复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北京任清华大学英文教师。其后我结婚,复渡美赴哈佛大学读书一年(1919-1920),继而到德国,在殷内和莱比锡两大学研究。回国后在国立北京大学任教授职,为期三年(1923-1926)。教鞭执厌了,我到武汉投入国民政府服务,那是受了陈友仁的感动。及至做官也做厌了,兼且看透革命的喜剧,我又“毕业”出来,而成为一个著作家——这是半由个人的嗜好亦半由个人的需要。自此以后,我便完全托身于著作事业。人世间再没有比这事业更为乏味的了。在著作生活中,我不致被学校革除,不与警察发生纠纷,只是有过一度恋爱而已。...
小说排行榜:/top.aspx水随天去 作者:方方 第一章 少年水下骑着自行车在江堤上风一样地往前冲。 太阳火辣辣地照在水下的头顶。水下的头皮滚烫滚烫的。脸也因了这烫变得赤 红。水下身上的红背心已经湿透。原本白白的皮肤被暴晒成铜色。水下退学以后, 连续几个月出体力,他的胳膊已经隆出肌肉。水下的脸上没有笑容,酷酷的样子。 他的两条腿急剧地蹬车,像电动操纵似的,节奏均匀快捷。 水下一路带风地从修堤的人们眼边晃动。 有人喊着,水下,这么急吼吼的。去赶死呀!也有人叫道,水下,莫忙得那么 狠,过来跟你讲几句话。少年水下谁也不睬。水下的耳边只有自己卷带而起的风声。 叫喊声夹在风里,没有入耳,便被刮到了脑后。...
十四、大辩论(一) “一幢裂开的房子不可能久立不倒!”林肯铿锵有力地在本城人头攒动的一个大厅里喊出了这句圣经式的话。在这之前,朋友们曾奉劝他在演说中把它省掉:因为它听起来就像战鼓声一样,太具有挑战性了,可林肯却回答说,在奴隶解放问题上“你们呢?你们难道不是更极端吗?”他之所以表现的如此激动,是因为当时道格拉斯也在伊利诺伊演讲,他的演讲圆滑而空洞,让林肯十分气愤。望着大厅里惊讶的听众,林肯继续说道:“我不认为这座房子会倒塌——联邦会解体——但是我却衷心希望它能停止分裂。它要么全部变成这种东西,要么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这个国家不能长期保持这种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而后他提出,让当时未在场的道格拉斯明确解释,他是如何看待堪萨斯以及德雷德。斯科特事件的;并且让他在全体美国人面前坦白,他到底是想看到蓄奴制被控制住还是希望它继续蔓延。不过,同时林肯也对暴...
《读者》2009年第02期卷首语:20分钟和15分钟姚 剑人生有许多准则和信条,那么,有哪些准则是非常重要的呢? 大学毕业前夕,我们一大群同学去给一位教哲学的教授告别。临走时,老教授说,我没有什么送给你们的,就送给你们两个时间的故事吧,一个是关于20分钟的,另一个是关于15分钟的。 1910年,西奥多·罗斯福下野后,作为威廉·塔夫脱总统的特使,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并安排葬礼后与德国皇帝会晤。德皇傲慢地对罗斯福说:“2点钟到我这里来,我只能给你45分钟时间。”罗斯福回答说:“我会2点钟到的,但很抱歉,陛下,我只能给你20分钟。” 老教授说:“这是一个关于人格尊严的问题,世界上没有比尊严更重要的事情了,我们必须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