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会飞翔的鱼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一章 我穿越了公元1614年,也就是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年,生肖虎年。十月初三寅时三刻。“哇~哇~”随着一阵响亮的哭声,赵府西院院子里或站着,或坐着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折腾了三个多时辰,总算是生下来了。“恭喜老爷,贺喜少爷,少奶奶生了个儿子!”一个中年仆妇从屋里冲了出来,边跑边嚷着。差点和正准备冲进去的少爷装上。听到仆妇的话,少爷直接就冲进了屋里。坐在院子凉亭里的老爷紧张的神情放松下来,面带微笑起身也向屋里走去。妻王氏也笑着跟了进去。“香兰,你受苦了!”屋里,少爷正在床前抓着妻子的手温言抚慰着妻子。妻子因为太过疲惫,也只微笑着摇了摇头。转而就就用温柔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儿子。...
《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作者:七色郎第一卷 大炮军阀 第1章 都不干了2010年深秋,中国东部沿海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一辆长达二十多米的大拖头车蹒跚而孤独地行驶着,二十六个大轮胎把沥青路面压得吱吱作响。。这年头投资高速公路太有钱赚了,以至于这么荒凉的山区也修起了高速公路,盖起了收费站,收起了钱来!不知道这地方实在是荒凉,还是别的车辆都怕了这辆超载的大拖头,远远地躲开了它,怕招来飞来横祸,所以这条高速公路上竟然没有其它车辆。偶尔有一辆车也是一掠而过!残阳从车窗外照射进来,相对于外面轰隆在嘈杂声,驾驶室里面倒显得比较安静,外国进口的车辆就是好,室内干净,隔音效果良好,空调丝丝地吹着,清爽宜人!...
作者:颜若初【由.[. ]整理,】七星护月寂夜繁星似点,大放异彩。墨空之中以七颗星光芒最甚,它们有间隔的列于月亮周围,似以月亮为轴心围成一个圆状的奇异光环。星木森林,隐隐有光芒闪烁。空旷的土地上摆有一个古阵,阵心放有一尊琉璃色的古像,东西南北四方各站有一位绝美少女。少女们双眸紧盯着古像,眸子里流光溢彩,表情甚是兴奋。外阵七方由七彩琉璃石围成一个圆,阵外四方各站有一位古稀老人,一位中年男子,一位美貌少妇。“集中精力!”严肃威严的声音响起,少女们立即严阵以待。月光流泻下来,照耀着古阵,七彩琉璃石似吸收了月光般光芒大放。古像通透莹亮,七块琉璃石形成七道玉色光柱与墨空中七星形成的光柱相映,紧接着十四道光柱一一汇于古像。...
作者:一稻丰【,】引言 白伏镇阴暗的地下隧道,一名男子端着机枪对周围的人群扫射,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又紧跟着往前冲,他们手持铁锹、菜刀、锄头……踩踏脚下的尸体前进。持枪男子满脸是血,大叫着想要往外突围,他的背后嵌着一柄铁钎,由下往上,从肩胛骨贯穿到肩头。在男子身后,密集的人群突然往两边退让,开了道口子,一队身穿军服的青年从那道口子里鱼贯而出,拿枪男子并没有回头,而是迈着蹒跚的步伐往前走,子弹用尽,他却毫无知觉的继续扣响扳机。军装青年三步并做两步跨到男子身后,当先一人举起手中的斧头朝他背上斜劈下来,那男子晃动了两下,没有倒,又继续往前走,紧接着又有更多的军装青年围上来劈砍,从伤口中喷出的鲜血一部分溅湿了青年的军装,另一部分顺着男子的身体往下流淌,从裤管里涌出的血在地上拖出两条鲜红的痕迹。...
**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第一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引言:淞沪战场来了一支生力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上海地区的局势也骤然紧张起来; 7月中旬,上海日侨纷纷乘船回国,而驻沪日军在其营房的房顶却加紧驾设高射机枪、防空炮位,日舰十余艘更在黄埔江上卸去炮衣,日夜游戈; 7月下旬,汉口日军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奉调上海; 8月1日,日设在虹口的日军陆战队司全部声称,其水兵宫崎失踪,中方须全力协查; 8月4日,日驻沪总领事门前的国旗被毁,日人诬为中方所为,委求中方赔礼道歉; 8月9日,日本军官大山勇夫擅闯骄桥中方军用机场,我机场保安将其击毙。日军借此要协中方撤走上海的一切中日军队,中国人当然不能接受,上海战事随即全面展开。...
主题:[OCR]大纵深战役理论(连载完)发表时间: 201046 14:56:08译者的话大纵深战役理论是原苏联军界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一直引以为荣的先进军事理论,它在世界军事科学宝库中无疑应该占有一席地位。读者看到的这本介绍大纵深战役理论的书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并非由某个作者独自创作,而是从众多苏军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的著作中精选相关部分或全文汇集而成。第二,做此项工作的人并非苏军或俄军哪个领导或学者,而是一个比较熟悉苏联军事问题的中国将领。我本来无心去做连苏联和俄罗斯同行都没有做的事。虽然我离开领导岗位后又重新做起了中断二十年的“译匠”工作,2004至2005两年中出版了三本新译著,但我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接触我年轻时常接触的军事理论著作了。可是有一天,解放军出版社原军事编辑室主任谢钢同志突然来电话,问我苏军或俄军是否出版过专门研究大纵深战役理论的著作。我说没有看见过,大概别人也没见过,因为可...
《穿越东晋末年》作者:酥酥麻麻第一章 初见刘裕卫风坐在土丘上,呆呆望着天空,之前的经历给他一种恍如隔梦般的感觉,他记得很清楚,当被武jǐng强行摁跪在地,随着“啪!”的一声枪响,后脑壳一阵剧痛传来,眼前顿时一黑!只不过,迎接他的不是死亡,而是诡异的重生!再次睁开眼晴,已经变成了一名十八岁的小乞丐,通过搜索记忆得知,如今是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再与历史知识相对应,这时应该是东晋末年!就这样坐了好久,卫风的心里懊懊的很,他的数理化水平稀松平常,他只会以冷兵器杀人、只会使yīn谋诡计,和一些装点门面,专门用来哄文学女青年上床的古文学罢了,如果早知道人死后可以重生,无论如何也得把数理化学好啊!...
作者:120笑话【,】第一章 新生陈生平可以说是个幸运但是又不幸运的人。陈生平原本不叫叫个名字,当然原本叫什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没错。因为他是一个孤儿,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后来在孤儿院中长大,所以就跟着创建了孤儿院的人一起姓了陈,至于为什么叫生平呢?因为随着他渐渐的长大,明白道理之后,他只希望自己能够一生平平淡淡、平平安安的过下去就可以了,所以他把原本自己叫陈小六的名字给甩了。因为在孤儿院长大,所以他更知道自己需要努力,需要知道的更多,因此付出的汗水也是常人的2倍,甚至更多。当还在孤儿院上小学时,他总是比别人努力,因此他的成绩也比别人高,别人在玩,他依然在努力读书,因此会让一些同学嫉妒,从而纠集一些同学隔离他,不过他不在意,因为他需要知识来武装自己,所以他在小学时没有朋友。...
作者:李学春【,】第一章:无心插柳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一个古老的中国正敞开国门笑迎天下客。当然,边疆地区首当其冲,云南就是其中之一。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过接壤。其中,中缅两国边境线长2186公里,山水相连,民族相通,世代友好。缅甸的10多种民族与中国云南境内的景颇、德昂、佤、僳僳、哈尼、拉祜、阿昌、独龙、布朗、傣族以及克木人等是跨国而居的同一民族。互为近邻的地理位置和民族亲缘关系,为中缅两国密切往来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祖国的万里河山,坐落在高黎贡山西坡、中缅边境的一个小镇开始热闹起来,这里开始云集各方来客,一时间龙蛇混杂,繁荣一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镇聚集了3至4万的流动人口,他们都来这里淘金,砍伐木材、加工木材和矿产开发,杉镇一跃成为明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被称为明江的“小香港”。...
作者:徐皓峰【一、】20世纪末年的一日,一个十岁小孩站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嘴里叼着冰棍,手里拿着烟,边吃边抽。他叫张招考,他爸爸叫张金贵,他爷爷叫张天霸。在2000年,得了老年呆痴症的爷爷非常肯定地说:“是我杀了宋教仁。”全家人极度恐慌,查了历史书,发现那时爷爷应该还在卖苹果或梨。过了一个月,爷爷异常坚定地说:“闻一多是我杀的,你们查了历史书我也这么说。”父亲只好随声附和,但建议把“闻一多”三字改成“汪精卫”。爷爷在口头上杀了他知道的所有历史名人后,便死去了。死前一闪念,悟到了自己原来是荆柯。爷爷在他这岁数,中国还没解放。在解放前,时兴打日本,爷爷没有打过日本,但他经常打人,他就是个打手,人在青帮。打手之前的生涯,是卖水果,每日嚷无数遍:“一块钱三斤”,再之前,因年代久远,爷爷又不说,考证不出来,但肯定是个穷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