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全本)人间上卷·谁是我作者:蔡骏目录前言 与幽灵对话(上)第一章 重生的记忆第二章 我是谁第三章 在卡夫卡的地洞里第四章 诱惑第五章 绝望第六章 我是一棵秋天的树第七章 龙井与西湖第八章 口是心非第九章 焦虑第十章 我是一个失业男第十一章 父亲之死第十二章 我不是高能第十三章 古英雄第十四章 我是英雄第十五章 父亲的秘密第十六章 抉择第一章 我是谁 我是谁? 从混沌的大黑暗开始。 那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 突然,一片白光从头顶盘旋,烘托出幽暗曲折的道路,是分娩时收缩的产道,将我痛苦地挤压。羊水早已破裂,身上沾满腥味,低头再也找不到脐带,或许依然缠绕脖子?努力在白色光晕中睁大眼睛,回首孕育我往昔的温暖口袋,已是另一个世界。无助地往前挣扎,湿漉漉的产道,剧烈抽搐收缩并挤压,义无反顾地把我推向外面不可知的天堂或地狱。...
《茅山后裔》之传国宝玺第一部 撞客 第一章 《茅山图志》1967年12月,前所未有的寒流席卷着这座历来被看作天子门户的城市,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浩劫,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甚至波及到了香港,已经初露端倪的上山下乡风搅得到处人心慌慌。相比起农村,城市生活还是相当优越的,每月粮油多少有点保障,虽说吃不饱,但毕竟比乡下的白薯面强的多,度荒(1959年-1961年,波及全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民间又称“度荒”)的阴影在人们心头的烙印实在太深了。作为校革委会的书记员,张国忠最近满面愁容,因为革委会交给他了一个十分不靠谱的任务,就是写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张国忠是个中专老师,原来在这学校上学,后来因为成绩好,留校当老师了,别小看中专,那个年代,考上中专可比现在考清华大学难度大的多,文革以前,考不上中专的人,才去上高中,一直到改革开放中期都是如此,那时的中专毕业生,绝对算得...
宠物公墓作者:斯蒂芬·金第一部 宠物公墓第01节 第02节 第03节 第04节 第05节第06节 第07节 第08节 第09节 第10节第11节 第12节 第13节 第14节 第15节第16节 第17节 第18节 第19节 第20节第21节 第22节 第23节 第24节 第25节第26节 第27节 第28节 第29节 第30节第31节 第32节 第33节 第34节 第35节第二部 米克迈克坟场第36节 第37节 第38节 第39节 第40节第41节 第42节 第43节 第44节 第45节第46节 第47节 第48节 第49节 第50节第51节 第52节 第53节 第54节 第55节第56节 第57节第三部 渥兹恐怖大帝第58节 第59节 第60节 第61节 第62节第63节 第一部 宠物公墓...
《股事志异——鬼胡同》mrliang05第一卷 鬼胡同引子: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发现景物很熟悉,似乎什么时候来过,而在现实中你确实从未来过这里。或者当你做什么事情时,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情什么时候经历过,你甚至能想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结果真的发生了。有一个朋友跟风君子讲过一段这样的经历:他有一次去外地出差,那是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城市。晚饭后他上街散步,走到一条街上突然觉得这个地方什么时候来过,而且记忆中就是当时的场景。他记得当时还在路边的报摊上买过一份报纸,此时他看到路边果然有个报摊。于是他买了一份报纸,然后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他隐隐约约记得接下来路口处会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摔倒在地,于是他站在那里等。结果等了很久也没有出现印象中的场景,他觉得自己太可笑了,摇摇头转身离去。就在他刚走出几步远的时候,后面传来“咣当”一声响。他转身一看,路口处有一个骑自行...
正文 引子惨淡的月光洒进古旧残破的钟魁庙中,让庙中的两个人的脸显的有些狰狞。其中一个长相极为凶恶的大胡子质问对方:“李大人你立志扫尽欺神骗鬼之辈,的确是想为民做一件好事,不过你真的不信这世间有鬼存在吗?”对面那人一脸正气的说道:“鬼神之论纯属无稽之谈,我李士龙活了40有2为什么就从来没有见过一个鬼来?大家都拜鬼神,当国破家亡的时候鬼神又在哪里?” 大胡子生气的说道:“人有人道,鬼有鬼道。鬼神又怎可参与阳间之事?不过当鬼怪跑到阳间害人之时,自有我辈出来降妖伏魔。”李士龙冷哼一声说道:“又是一欺神骗鬼之辈,鬼神不管阳间之事,那我们拜鬼拜神又有何用?” 大胡子气的吹胡子瞪眼晴说道:“我钟魁吃掉无数邪灵恶鬼,才得此鬼王名号,让你这么一说我的功德不是一扫而光了?” 李士龙仰天大笑说道:“你认为你留了大胡子就是钟魁?那我要是扣个猪头不就是天蓬元帅了吗?想让我相信,你就弄出个鬼来...
《旁观者系列01伏杀》作者:青青细胞我们都是旁观者第一章偶然的想法,促使我创造了“沈凉玉”这个角色。沈氏有女,天生寒质。坚逾顽石,遂名凉玉。笑。这么说好像凉玉是有什么大来头的一样。而事实上,她只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女孩。她不是侦探,而仅仅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莫名其妙地卷入一系列事件里面。也不知道警方所掌握的线索和证词,却以她尖锐高讥诮的个性、凉薄的人生态度、怀疑的感情观和世界观,屡屡获知了真相。如果可以,我想把这些故事命名为“旁观者”系列。歌者唱:“一生一世,如梦初醒。”而实际上,我们半生未尽,理应时时轻省回望。而来路去径,自然分明。且世间冷暖交替,悲喜交织。任何境遇都不过流于一时。也无须采取什么举措,只需冷眼旁看,待它慢慢过去就好。...
霜刃碧血一、习习微风我要引用那一句“大风起于萍末”的成语,来形容这一件起初看似平凡而结局却出人意外的迷离消税的惨案。是的,我的引用也许近于曲解原意,但从某一个角度看,这件血案的过程,恰像是由一阵习习的微风,演变而成为投木飞沙的巨随。案子发生的日期已是相当久了,在当时它确曾冲动过上海社会,不过因着牵连的人,有几个是社会上的所谓“知名之士”,我虽会记叙,可是因着顾忌,不能不放意地“语焉不详”。现在事过境迁,那些关系人的地位已跟着时代洪流的推移而起了变动,这顾忌的束缚也就在无形中解除。所以我现在笔尖上所饱蘸的是完全自由的墨汁。这是八月九日星期日的早晨,我们的简单的早餐已经结束。我照例衔着纸烟,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