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多年从事《国际法》研究工作,在国际法庭工作多年,是国际法庭惟一一位来自中国的法官,具有丰富的《国际法》运用、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自从产生了主权国家,那么各国之间就形成了相对统一和独立,但在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也逐渐增加,就如同我们人与人之间一样,在交往的过程中,总免不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来协调各国间关系的准则,《国际法》在担任了这样的一种职能后,也就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在处理战争问题上、在协调领土主权上、在消除种族歧视问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国在交于国际法庭审理的案件,也都能满意它的判决结果。...
-元曲300首 (含译文)元曲赏析序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原本来自所谓“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曲牌”中,哪一首字数最少的为标准定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元曲以支曲为单位,不像词有两叠、...
主讲人简介胡兆量,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2-195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1972-1982年任冶金工业部处长,1982-1992年任北京大学系主任、教授,1992至今北京大学教授,1989年到2001年曾4次访问欧美,考察了42座城市的步行街建设。内容简介中国建设步行街的热潮正在兴起,该怎样建好一条既有文化内涵,又有个性特色的步行街文化呢?其中,最重要的观念是设计者要有系统观和超前观,步行街是看着平常,但是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论是景观、环境、功能、管理,还是硬件、软件,只有配套才能发挥效益给人享受,步行街并不是一纸不许行车的禁令就可以管理好的。《百家讲坛》将邀请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胡兆量,就中国如何建好现代步行街,光大步行街文化,这个议题进行精彩演讲。胡教授1989年到2001年曾4次访问欧美,考察了42座城市的步行街建设,回国以后潜心研究步行街经济现象,得出了自己的独特结论。胡兆量教授在关于现代步行街建...
莫以有得心企求无所得法 大家要注意的是,所谓菩提,拿真正的佛法,或用中文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如何“明心见性”。 其实不只佛法如此,世界上一切的宗教、哲学,乃至于科学,彻底而言,都有这个共同目标。在此大家都是中国人,又是学佛的,把“明心见性”这一句话往往听得理所当然,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反而搞得糊里糊涂了,以致未能“好学深思”、“追根究底”,其实这四个字本以包括了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哲学、科学的真髓。换句话说,它涵盖了一切世间的学问,关键太重要了。 本院的同学,在这一个月严格的静修下来,加上过去几年的修学基础,现在对于这一个佛法菩提正确修行之路,已有较清楚的认识,晓得要“明心见性”,或显或密、或渐或顿等等,应该如何入手。...
世钧的母亲叫他一到上海就来信,他当夜就写了一封短信,手边没有邮票,预备交给叔惠在办公室里寄出。第二天早上他特地送到叔惠的办公室里来,借此又可以见曼桢一面。 曼桢还没有来。世钧把那封信从口袋里摸了出来,搁在叔惠面前道:“喏,刚才忘了交给你了。”然后就靠在写字台上谈天。 曼桢来了,说:“早。”她穿着一件浅粉色的旗袍,袖口压着极窄的一道黑白辫子花边。她这件衣服世钧好像没看见过。她脸上似笑非笑的,眼睛也不大朝他看,只当房间里没有他这个人。然而她的快乐是无法遮掩的。满溢出来了的生之喜悦,在她身上化为万种风情。叔惠一看见她便怔了怔,道:曼桢今天怎么这样漂亮?出话来,并且红了脸。世钧在旁边也紧张起来了。幸而曼桢只顿了一顿,便笑道:“听你的口气,好像我平常总是奇丑。”叔惠笑道:“你可别歪曲我的意思。”...
云南边城一个天才木匠的传奇:雕天下 作者:杨杨 高石美——这位传奇的民间木雕大师,留给世人的是不可思议的杰作和神奇的故事。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 《雕天下》序及相关 序一 神秘巫境中的言说者(海男)(1) ——《雕天下》前序 海 男 在里面,在一个伟大的魔法面前,阅读以从未有过的力量使那个19世纪的小木匠突然复活了,诡异的画面中出现了高石美的身体,然后才出现了他的灵魂。当身体被世间万物所磨砺时,灵魂才骤然间跳了出来,前来与我们相遇。很显然,为了写作这部作品,杨杨准备好了叙述一个魔法的许多材料,比如,在书中,出现的织物关系,它的编织,宛如一场祈求上苍时的典仪;比如,从四周空气中散发的一切声音,把我们引领到一个生命的熔炼之地;比如,在命运不可抗拒的变幻之中,一切生死之谜的降临,改变了我们的现实;比如,松枝摇曳着,在之后突然带来了寂静,之后,又带来了燃烧……...
欲读斋志异讲演术有一个崇尚讲演的国度。每年国王亲自主持讲演比赛,获胜的立即封为知府道台官员发给住房13间和金发美女一个,做妻做妾,转租转卖,一应不问。这样,这个国家的讲演就特别发达。一个个声若洪钟,舌如巧簧,论则高屋建瓴,辩则刺刀见红,颂则日月齐辉,斥则风云变色,哀则惨云愁雾,喜则牛欢蛇舞,气象万千,无所不至其极。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氏曾亲率铁十字军伐入此国,见此国无衣无食,无舟无车,无枪无炮,但有滔滔讲演之声不绝于耳,希魔大惊,下令三军后撤四百公里。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此国形象更加别致辉煌,唯国王渐老,体力日衰。一日午饭后,陛下坐在躺椅上读译成该国语言的《文学自由谈》,心旷神怡,不知不觉睡去。醒来后...
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
主讲人简介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任理事、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叶舒宪倡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持的中国古典的现代阐释学工程已出版约500万字的著作,被认为是中西学术结合的一种范例。内容简介地理大发现,让人类了解了世界,发现了有着相同本质、不同种族肤色的人,同时催生出了人类文化的整体意识。但长期以来“我族中心主义”的思维和情感定势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异族人民和异族文化客观公正的判断。人类在经历了种族间无数次的拼杀后,已逐渐认识到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都是具有同样本质的大家庭中的成员,彼此没有优劣、高下。今天,和平共处、平等互补的人类意识已渐入人心。本期节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叶舒宪透过人类学的诞生,探讨文化寻根的意义。...
芙蓉镇 古华著第一章 山镇风俗画(一九六三年)一、 一览风物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
刘庆柱,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汉唐研究室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学位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考古学报》主编、《考古学集刊》主编、《中国考古年鉴》主编。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 主要代表作:《西汉十一陵》《长安春秋》《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战国秦汉瓦当研究》等。 内容简介 在我国二百多个古代都城中,每一个都城都是当时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从都城的选址到都城的布局,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他们的选址包括对自然、交通、军事及人文和经济发展等都...
作者:汪正喜,男,1964年出生,籍贯湖北,在武汉铁路建设集团工作。 来信请寄:湖北省武汉市桥口区汉西北路51号 汪正喜收 邮政编码:430034 E-mail: wangzhengxi80@sina 人类命运如何?最终的结局如何?人类果真是自然进化而来吗?《人类终始》一书以新的、与以往不同的观念明确回答了人类未来和起源的问题。作者建立了生物“智进化”理论,提出了“人类一元性原则”和“生物塔法则”等,是一部重新解释生命起源进化、人类诞生和终结的书。阅完全文后读者会对人类和宇宙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原著十二万字,已由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扩大影响及传播面,简至五万字在网上发表,欲购书者请联系。 序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