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渔阳鼙鼓动地来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唐,自渔阳(今日蓟县附近)以十五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继之于次年取长安,迫得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奔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有些历史家以为这事去618年唐之代隋为135年,距唐祚之终(公元906年)则为151年。这一盛一衰的阶段,其长度也大致相等。 小时候上学,还没读到安禄山的身世和他的反叛事迹,却先听到杨贵妃的故事。主要的原因是国文课本中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老师吟诵“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时,抑扬宛转,纵使是铁石心肠,怕也会之同情落泪。再加上历来文人的渲染,如与白诗并行的《长恨歌传》即称“天宝十载(751年),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夜始半,妃独侍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情节哀艳离奇。又再有五年之后,“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李斯与秦王朝 作者:雨中辰星第一卷 初期风云 第一章 平庸有罪公元前254年,李斯第一次登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李斯此时的角色,只不过是扮演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务员,在楚国上蔡郡里做看守粮仓的小文书,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不知老之将至。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上班时间溜号,牵着自家养的一条黄色的土狗,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出上蔡东门,到野外追逐狡兔。上蔡郡是一座小城。李斯生于斯,长于斯,并一直认为自己将和自己的祖父、父亲一样,死于斯,葬于斯。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李斯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房子不大,但已足够居住,薪俸不高,但尚算衣食无忧。老实说,就这么过一辈子也是蛮好的一件事情。在投胎人世的时候,阎王爷如果也肯给你这样一份合同,我相信,十个人里头有七八个都会毫不犹豫地签字画押的。不知不觉间,青春年华在悠闲缓慢的生活中渐渐逝去,意志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悄悄...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 是没问题的。)...
序于中国社会而言,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至高无上的不朽理念,由此,秦汉和盛唐的赫赫伟业才会不受时光的侵蚀而日益在中国人的心中永驻不去。我们坚信,中华民族曾经、现在、将来都会在全世界尊敬的目光之中骄傲地存在。大一统方向标下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中国——大一统方向标下的多民族国家 大一统国家繁荣强盛的梦想成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似乎总是那样来去匆匆。在看似如风而逝的虚幻理想褪色的过程中,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不知不觉中巍然屹立,在亚洲的大地上这么真实地存在着,渐渐成为任谁也无法否认的、历史的、文化的中央国家。 当然,纵观六千年中国文明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让学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一统国家基本上是消极组织。首先,它们合在文明崩溃之后,而不是在文明崩溃之前兴起的,然后才带给这种文明一种政治上的统一。”(阿诺德·汤因比)此种论点,忽视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
22、“藩镇之祸”的真面目 我们从小学历史,都知道唐朝有“藩镇之祸”。但是对其实际情形则又茫然。我想今日一般读者的观感,大致仍如此。其原因则是大批读物缺乏紧凑的综合叙述,只是提出一大堆人名地名,使读者无所适从。而且很多古籍上的观点,已不符合现代的眼光。现在让我作一段简单的介绍: 所谓藩镇之患,开始于安禄山叛变之后。起先只有“河朔三镇”,此即是庐龙(今日北京及沿长城一带)、成德(稍南与山西毗邻的地区)和魏博(渤海湾迄黄河以北)。每一个镇(有时也混称为“道”)辖五、六州或十余州,约占今日三分之一个行省的面积。每一个镇的首长即是“节度使”,也就是军事首长,兼理税收民政。安史之乱既平,朝廷无力追究其组织系统,只让一批降将,统率这些地区。于是这些地盘,都成世袭。各使在境内自派州县官,自行征兵抽税。他们一离开任所,就自派“留后”,也等于副长官和继承人。有时他们也用进贡的方...
我从学校毕业工作不满一年就被打成右派,然后被投入劳改,先后经过 劳动教养和判刑劳改两个阶段。等到平反时已在监狱中渡过了二十一个春秋。 恢复工作不久又患了重症哮喘,依赖激素维持生命,终于一生毫无成就。种 种往事不堪回首。曾写了一篇短文以自娱,叙述在狱中吃狗肉的一件有趣 却又辛酸的往事。我的一位朋友见了,建议我将过去之事全部写出来。我接 受了这一建议,按照事件的先后写来。这并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人生的 真实记录。我平平叙来,不加文字修饰,也很少发挥自己的感想。我希望用 这篇文字来向亲朋好友诉说我的亲身遭遇,使他们了解当年思想狱以及劳动 教养和劳动改造的情形。说到我的经历,当然免不了涉及我所遇见的人,他 们各有各的故事。这些故事,只要是真实可靠、完整或比较完整的,我都记 录在文中。可惜由于在狱中不可能记日记,有些记不清的,只好略去,记得 的,也往往是个故事梗概,写来未免不够...
作者:银杏一梦作品相关《大齐英雄》序暨签约感言大梦方觉山川依旧古战场上几度春秋路没有头情不能收检点平生志未酬青梅煮酒要把话儿说透天下英雄谁是敌手烈火飞舟你必须回头江东子弟也风流不是空也不是有一缕英魂到永久不是去也不是留往来在人间与天地同寿与天地同寿每当我听到这些让人遐想翩翩的歌词,一股内心迸涌的英雄情结跃上心头,想必书友们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吧。如果说这感受是什么,我想这很好地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在如今这个车水马龙、信息速递的时代,还需要不需要体味这种感觉呢?童年时,茶前饭后,花前月下,父亲为我买的一只小收音机伴我度过了好几个春秋。每当听到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杨家将》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竖起耳朵仔细听她讲的一词一句,真的太好听了!有一次,播放时间结束前,那句“搬取雄州杨家将,杨家七郎八虎闯幽州”竟然让我难忘了三十多年!...
作者:清江水【由(. )整理提供,。】正文 第一章 揭榜(一)晨曦,还带着点凉意的光线轻洒在吴岩城古老的城墙上。蓝乔站在城墙之前,紧盯着上面的榜纸不放。这是八百年前筑的土城,两百年前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了窟窿。一张淡黄色的榜纸贴在上面,微风中瑟瑟抖动,有一角被吹得翻卷出来。“姐姐,姐姐!”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拽着她的衣角,“我饿!”蓝乔低下头看了眼面黄肌瘦的小孩,整张瘦削的小脸上,那双眼睛显得特别明亮。蓝乔咬咬唇,勉强露出一个微笑,在他头顶摸了摸,温柔道:“蓝宇,姐姐这就给你寻来馒头,你乖乖地到旁边等候好不好?”蓝宇眨眨眼,抬起头看了眼蓝乔伸出的手,清澈明晰的眼睛似乎看出了点什么,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我要和姐姐在一起!”...
作者:紫恪入世第一章 冬日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窸窸窣窣间整个官道上已落满了厚厚的积雪。抬眼望去,这天,这地,这天与地之间的一切万物,结成了白茫茫一片。韩东站在雪地中,看着面前的半个脚印,那是他刚刚踏出去的,又收了回来的。作为一个军校生,不管你在军校是怎么学的,学了些什么,学得怎么样,终归是要上战场的。就像韩东现在这个样子,站在雪地中,看着眼前被积雪厚厚掩埋的官道发呆一样,对于未来的路终究是很迷茫的。或许在现代人眼中,作为一个穿越人不应该如此迷茫,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正是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在这个异世界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所想。但是,韩东却没有这么想。大学期间整天抱着电脑玩游戏,走在湖边谈恋爱,坐在教室神思却早已飞往天外九霄。...
《国士》作者:布丁熊掌第一回 痴公子筵中论策(1)端平元年(基督历1234年)十月的江南,暑气方退。在太阳和潮湿的空气里挣扎了一个夏天的临安城在微凉的秋风的抚慰下,仿佛像一个中暑的人突然间得到了一捧甘泉,很快就恢复了世上第一繁华都市应该具有的活力与喧嚣。整个夏天在名寺古刹中扇着折扇品茶论诗的京官们,此刻大多正坐在四人抬或六人抬的官轿里颠簸在御道上,为了京闱和秋防的大小事务而往来奔走。太学生们蜂蝶一样的厮混在街巷边卖弄色相的“花儿”们周围,仿佛是要把十年寒窗积累下的压力在这个秋天全部释放出来。整整一夏都被阳光锁住了活力的街市更是喧闹非凡,。城中鳞次及彼的米行、纱行、牛行、猪行、布行、货行、酒坊、茶店、金银铺、药铺、珠子铺、衣帽铺、香药铺个个人来人往,堆积如山的米粮、千百成群的猪牛、珍稀的宝货和华丽的衣帽,还有数百亿的钞钱在大宋的都城中流转着,形成了此时世界上最繁盛的商业...
作者:麦家【由.[. ]整理,】上部:刀的阳面第一章1我叫金深水,金子的金,深浅的深,雨水的水——金深水。也许是宿命,也许是巧合,我这个平凡的名字竟暗喻了我一生非凡的命。是呀,我的命就是把自己藏起来,藏得越深越好。不是藏在什么好玩的地方,而是魔窟里,生死线上,刀尖上,地狱里。具体说,是南京日伪政府的保安局内。在那里,我经历了太多难以忘怀的事情,想起来,每一天都令人心惊肉跳;讲起来,每一个故事都是惊心动魄的。让我最忘不掉的是这一个——下面我要讲的这一个。在这个故事中,我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1940年8月24日说起吧。这天早晨,南京颐和路上,一如往常,是安静的,行人稀落;街道两边都是二十年以上的梧桐树,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无声而有力,拂得树叶婆娑,沙沙作响。颐和路20号,日军宪兵司令部所在地,威风凛凛的门楼之上,三面日本国旗随风起舞,在我眼前飘扬,猎猎有声。我提着装有机要文件...
作者:风行烈序曲 天颜复仇朗朗碧空,徐徐长风。蔚蓝海面波光粼粼,一派风平浪静的气象,阳光懒散地铺在海平面上,似乎这只是一个宁静的午后。然而晴空之上,万里琼宵之中,此时却在上演着一幕惊心动魄的画面。雪白的风衣逆风乱舞,漆黑的发丝张狂飘荡,一双犀利得让人心神巨震的深邃双眸闪烁着星辰般的光泽,那傲立风中唇角漾着一抹讥诮微笑的女子,美丽到极点,却又丑陋到极点!身姿美轮美奂仿如谪仙,而脸上却满是狰狞可怖的道道疤痕,奇丑无比,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竟是无几人会去瞧她的容貌如何。像是与脚下这苍穹之上的飞机融为了一体,她仿佛一尊珍贵宝玉雕塑成的雕像,懒洋洋地立在机翼上,整个人似乎化在了天空的蔚蓝色内,带着那神秘的微笑,冷眼傲望天际,仿佛天地之间,除了自己,已经别无他物。...
作者:何昊远【,】第一卷 醉里挑灯看剑第001章 今夜你会不会来清晨醒来,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院子里石榴树的枝叶下,几只鸟雀缩着头在躲雨,没有了它们的鸣叫声,许清还是随着生物钟准时的醒了过来。“第二十七天了!”许清默念了一下,掀开薄被下了床,在窗前伸展了一下腰身,清晨的院落很宁静,这是汴梁城里一座普通的宅子,两进的院落加一个后花园,勉强算是中人之家。隔壁隐隐约约地,又传来了张员外的小妾呼喝小丫头的声音,张员外已经差不多六十岁了,前年新纳了一房十八九岁的小妾,自然是宠爱有加,张员外的原配是个身体不太好的老妇人,想管事也无能为力了,小妾于是在张家大有呼风唤雨之势,两家的后院只隔着一条小巷子,每天醒来,听张员外的小妾给小丫头们安排一天活计的呼喝声,便成了许清每日清晨起床时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