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1 说说我的这次邂逅很有意思。 那是12年前的事。12年前,我是个30岁还不到的嫩小子,在单位里干着很平常的工作,出门还没有坐飞机的待遇。不过,有一次,我们领导去北京给更大的领导汇报工作。本来,汇报内容是白纸黑字写好的,小领导一路上反复看,用心记,基本上已默记在心,无需我亦步亦趋。可临了,大领导更改了想听汇报的内容,小领导一下慌张起来,于是紧急要求我“飞”去,现场组织资料。我就这样第一次荣幸地登上了飞机。正如诗人说的:凭借着天空的力量,我没用两个小时就到达北京。小领导毕竟是小领导,他还亲自到机场来接我,当然不仅是出于礼仪,主要是想让我“尽快进入情况”。但是,我一出机场,刚要跟小领导见上面,二位公安同志蛮横地拦在我们中间,不问青红皂白,要求我跟他们“走一趟”。我问什么事,他们说去了就知道了,说着就推我走,把小领导急得比我还急!路上,小领导一个劲地问我到底怎么回...
.【 烽火晚清 】[作者名] 问道者1993 [类别] 架空历史 [最后更新时间] 2014-04-07 07:00:00.0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殃及池鱼 [本章字数:2226 最新更新时间:2014-01-29 17:17:31.0] 茫茫太空之中,从不缺乏科技发展到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智慧生物,而在他们之中,亚瑟文明更是佼佼者,在经过了无数科学家不懈的努力之后,这个文明终于摸到了时间与空间技术的门槛,这一进步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然而,科学的进步伴随的往往是鲜血和悲剧。 这一天,亚瑟第一实验室在进行这一发明的最后测试时,因为某种不可知的原因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在一片混乱之中,谁也没有发现,一块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时空碎片被狠狠地抛了出去,并以一种空间跳跃的方式极快地射向了宇宙的深处的某一适居星球,一个被当地土著称为地球的地方。...
谍海五重奏作者:夜雨一江正文谍海五重奏影视文学剧本《谍海五重奏》作者:夜雨一江内容简介: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并将永远缅怀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忍辱负重,默默奉献的优秀儿女!这是一部纪实性的谍报题材的影视文学剧本,描写的是在抗战时期的特殊年代里,极富传奇色彩的我党红色特工袁殊同志,在血雨腥风的上海滩上,深入敌营,与狼共舞十四年,以坚定的信念、超人的胆识、非凡的智慧、凭借着对党和人民的耿耿忠心,长袖善舞、纵横捭阖,先后打入国民党中统、军统、汪伪政府特工机构、日本间谍情报机关,成为世界谍报史上迄今都极为罕见的,具有五重身份的超级间谍,他用墨样的人生,书写了血染的春秋,舍生忘死,不辱使命,为我党我军搜集了大量的战略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作品:战后再战作者:玉龙凤######第一章 刑场上的战场回想 多年以后当彭德柱在刑场上,面对敌人的枪口时,脑子中一直想的却是多年前在战场上的情景。火与泪,生与死,情与恨,爱与仇一切的一切全部交织在一起,汇集在脑海中。一个个鲜活的人,从脑子中闪过。 曾经生死相依的兄弟与朋友,如今他们或以化为白骨,或以残缺不全,或以随着一颗炮弹烟消云散。那些曾经的种种一切,成为了过往,成为了回忆。但是,这一刻,彭德柱心中却有些欣慰。他将要与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会合了,他就要能够再一次与他们共同并肩战斗。他将用自己的一切去完成驱逐日寇,保家卫国的事业。 “轰!!!” 一个炮弹在彭德柱不远处炸开,地上的土以及彭德柱一个兄弟同时被掀到了半空中。彭德柱双手抱着脑袋死死地拱在土里,虽然没有被炸弹波及,但爆炸掀起来的土,却把拱在土里的彭德柱给埋了起来。...
╰╮ 、 ..·°゛╰┛ *..**《扬州八怪传》作者:丁家桐【完结】内容简介: 《扬州八怪传》收录古今汉语常用字9200多个。《扬州八怪传》由丁家桐、朱福编写。扬州自隋唐以来,即以经济繁荣而著称,虽经历代兵祸破坏,但由于地处要冲,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战乱之后,总是很快又恢复繁荣。进入清代,虽惨遭十日屠城破坏,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发展,又呈繁荣景象,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大都会和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富商大贾,四方云集,尤其以盐业兴盛,富甲东南。正文序 言扬州八怪是指康乾年间活跃在扬州的一批大艺术家,他们往往书画俱佳甚至是诗书画三绝,不少人还善治印。八怪也不就是指八家,趣味相近而又画风相似的有李鱓、汪士慎、高翔、金农、郑燮、黄慎、李方膺、罗聘、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陈撰、杨法、李勉诸人。神有八仙、人有八元、马有八骏,唐宋散文也有八大家,这些“八”,都有“八”...
作者:凤凰刀(一) 那年我十七岁,正是做梦的季节,但却已经参加了工作。工厂里繁重的体力劳动,令我瘦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但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不能埋怨任何人。谁让自己不珍惜上学的机会,在学校里胡作非为呢? 那段日子简直是我的噩梦,但性格倔强的我从来没有说过什么,除了每天闷闷不乐的去上班。我曾经以为自己这一生都要这样过了,母亲的一句话却让我感觉到生活又有了新的色彩。 九七年十二月,那个特殊的日子,我怀着全家人的祝福和期盼,踏上了南下的军列。那一天,父亲母亲和我的几个朋友一起送我,我的心头虽然有些不舍,却又有一种对于新生活的渴望。踏上车门的一刻,我知道母亲在哭,但没有回头。我告诉自己:是男人就与过去一刀两断,用成绩来作为对自己的证明。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过去生活的决绝。...
《秦汉无双》作者:湛庐第一卷 风起秦末序章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长安城西,无双王府中,后院。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直挺挺的跪在那里,一脸的倔强之色。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妇人带着几个丫鬟慌慌张张的朝这边走了过来,看到跪在地上的少年,那妇人急忙上前,心疼的道,“云儿,快起来,在这儿跪了多久了,不要跪坏了身子,快起来。”那少年却像是丝毫没有听到一样,仍是死死的跪在那里,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像是那里有什么人在一样,而实际上,那里不过是一面墙壁罢了。“云儿,你不听为娘的话了?快起来,”说着,那妇人上前想要拉起那少年,可是费了半天的力气,那少年却是纹丝不动。妇人又气又急,“云儿,你…”...
揭开特种兵器神秘的面纱: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作者:宋立志 前言 特种部队,从真正意义上讲其实是近代的产物。战争的形态虽然不断随着科技与武器的进步而进步,但战争的实质却仍然没有改变。与常规部队不同的是,特种部队的成员可以忍受比一般部队更艰苦的训练,完成一般部队无法完成的任务。 现在,特种部队备受世人瞩目。纠其原因,除了他们技术高超、战术灵活、素质优秀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配备了世界上最精良的兵器。著名的美国“绿色贝雷帽”特战队员能熟练使用85种作战兵器。如果说每一次特种作战都是一部大片,那么这些精良的兵器配备无疑也是大戏中的主角。 在一些大小规模的非常规作战中,许多轻型武器是特种精英们的爱物。例如HK公司专门为海军“蛙人”制造的P-11式7.62毫米水下无声专用手枪,既能在水下,也能在地面使用,在水中可以将15米左右的目标在无声无息之中一枪毙命,特别适合从水...
../ 】【暮雪轻寒】整理!11、穿越前的准备 ...8月的阳光火辣辣的照在人身上,周围全是热气,林冰望着可以煎鸡蛋的地面,心里的燥热又多了几分。唉,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缝,林冰的境遇已经不能简单的用倒霉二字来形容,刚刚遇上失业,租房子又遇见黑心房东,反正生活就是一团糟,静下心来,林冰也算是想通了,反正已经够倒霉了,应该再怎么也不会更倒霉,不如还是调整思路。看了下刚买回来的报纸,一则不起眼信息引起了林冰的注意,穿越时空实验室招实验者,完成任务可以获得30W的报酬,看到那一大串的零,林冰的两眼顿时冒星星状,估计里面就显示了一个字钱。想想自己干瘪的口袋以及下个月的房租,林冰拿起了报纸直奔公汽站。...
文化大革命中的苦痛人生:生逢1966 作者:胡延楣 最后,亲近的女生又不得不离开。他为参加红卫兵同家庭决裂,但又不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定自己人生座标。他在迷茫中行走,几乎失去了一切,承受着心灵的巨大伤痛。最后终于在绝望中获得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亲情安慰。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第一章 陈瑞平从喧嚣的淮海中路走进大同坊的时候,好像突然陷落到了黑洞里。 这是9月1日的午夜,他刚刚从游行队伍解散回来。 淮海中路在1966年夏天无论日夜光芒万丈,而且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一往无前披荆斩棘摧枯拉朽。无数喧闹的人群,一支队伍接着一支队伍走过。人们兴高采烈地挥舞着红旗,挥舞着标语,敲锣打鼓,口号声不断。灯光照亮钢铁洪流,高音喇叭正唱着豪迈的进行曲。那时候城市正在沸腾着。...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回到那段岁月作者:月冷风鸣第一卷 铁血扬威第一节 试验出了意外 一架绿色的军用直升机正飞向位于太行山中的中国的某秘密军事基地,飞机上的卫国辉中将不知道已经将手里的资料看了几遍了,此时他的心情一点也不像脸上表现得那么平静。他希望手里的资料所描述的是真的,希望这个试验可以成功,可是说实话,他的心里对这次的试验感觉很不对劲。如果成功了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他不停的问自己。作为中国最年轻的中将,一个被全世界的指挥官视为“在梦里也不愿意见到的人”,一个拥有三个博士学位,一个被全中国的青年人崇拜并被誉为现代孔明的他,现在突然觉得很害怕。...
书名:绝版恭亲王作者:(澳)雪珥 著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1ISBN:9787549600083所属分类:图书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中国近现代史编辑推荐当家难!当中国的家更难!当改革时代中国的家难上加难!且看晚清帝国总理、改革舵手,官场泥泞中的艰难跋涉内容推荐他是一位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大清王爷,周恩来在百忙中曾多次造访他的王府,并将王府的开放列入临终嘱托。难道这只是为了恢复大观园的“原型”,还是另有深意?有人说李鸿章是晚清改革的总设计师,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掌舵人,曾、左、李不过是桨手而已。是他拉开了中国近代一个半世纪改革的序幕,从内忧外患的荆棘丛中辟开强国之路,摸着石头过河,他奠定了中国近代改革开放的基调……...
阅读姨父:一位老八路军战士的传奇人生 作者:张一弓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 一 毛泽东一首诗词的最新注释 引子:姨父是一个谜语(1) 毛主席《水调歌头》手迹。 我的六姨父朱汉雄同志是一个谜语。 他在历史的云烟里匆匆行走,把一个个叮当作响的悬念丢在路上。 姨父把六姨娶走的时候,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被日本鬼子夺去了一只左手和半截胳膊的“老八路”。当他骑着一匹枣红骡子,晃荡着一只空了半截的袖筒,以中原军区警卫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的身份进驻古城开封的时候,善于捕捉目标的眼睛忽闪了一下,就瞄准了我的六姨。十八岁的六姨如花似玉。她从开封女中高三班投笔从戎,刚穿上军装就受到了众多的单身军官的包围。据说,二十八岁的姨父释放了压抑太久的青春能量,而且表现了善打攻坚战的骁勇,谁也说不明白他采取何种战术突入重围,速战速决地完成了对六姨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