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txt电子书推荐: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文学经管小说更新排行榜

致命的狂欢 |热度 72 | 文学经管 | 上传: 大刀阔斧 |更新时间:2016-12-16
石钟扬品读潘金莲与西门庆:致命的狂欢 作者:石钟扬  全书通过“品读潘金莲与西门庆”,来论说《金瓶梅》,诚如石钟扬在导言中坦言:我主张切实从文本实际出发去解读《金瓶梅》的两大主人公,平心而论,既不溢美,也不贬低。  “万恶淫为首”,历来把潘金莲作为“天下第一淫妇”来审判,接着此起彼伏的骂评立即简单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入情入理的文学审美了。《致命的狂欢》一书著者则要求读者心平气和地读读文本,好去分解“红颜祸水”论的确切与否,有了这一阅读技巧,无形中增强了作者思考的胆量,尤其是对现时两种流行观念的质疑与论辩,深厚有力。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 
如何谋杀你的丈夫 |热度 86 | 文学经管 | 上传: 巴乔的中场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美]卡西·雷特译者:杨孟华/林姿欣作品相关内容简介你可以仰慕你的丈夫、崇拜你的丈夫,但切记尽可能把所有财产登记到你名下……洁思美,家庭主妇、不愁吃穿的家事女神。汉娜,顶客族女强人。凯西,分身乏术、生活抓狂的职业妇女。世上女人都曾过动杀死丈夫的念头,有志者、杀必成——这是太太们之间半哈啦、半认真的玩笑话,但,那真的只是玩笑话!因此,当洁思美·贾汀因谋杀亲夫的嫌疑遭警方拘留时,凯西和汉娜挺身而出,想尽办法证实洁思美的清白,却在过程中,意外扯出了背叛、外遇、谋杀疑云、明争暗斗和养小白脸……等惊人内幕。她们是否禁得起人生黑暗面的考验?... 
海蒂性学报告 |热度 251 | 文学经管 | 上传: 京文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美]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第一部分序言(1)男人其实有千千万万种。更重要的,一个男人其实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面貌。过去我们文化里的刻板印象,习惯于将女人神秘化,而将男人单纯化。女人可以是愚蠢、缺乏常识的,但即使是愚蠢的女人,她的心思也是曲曲折折打了好几个结。男人可以是聪明的、机巧的,但即使是聪明的男人,他的肠子也都是直的,透明的藏不住东西。这种神话当然有其相应的社会结构背景:是一个公私领域分明的时代产物。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是社会关系,不断被社会性的规约考虑所穿透、主宰。只有男人与女人间、女人与女人间,才有办法建立起“私人关系”。即使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关系,都充满了社会介入的印迹。父亲首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社会纪律、社会规约的传递者。他的意义建立在“教出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的男人”。这种关系,使得父亲对儿子的“出格”行为充满焦虑,必须不时动用一切可能... 
黑焰 |热度 57 | 文学经管 | 上传: 匆匆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正文第一章 雪夜那鬼魅般的影子,在母獒面前的雪地上站定。是一头雪豹。这头被母獒的吠叫打断了晚餐的雪豹在雪地里像一块华美异常的缎子,粗壮如蟒的长尾拖曳在身后。它几乎是在漫不经心地注视着面前的对手。刚才的一击轻松得手,此时它张开被羊血染得鲜红的巨口,傲慢地发出冰块破裂一般的嗥叫。夜深了,雪越来越大。尽管温软的雪地试着吸附所有的声音,但畜群的方向还是发出了小小的声响,惊动了母獒。她抬起巨大的头颅,但湿润的鼻子并没有在空气中捕捉到本应随之而来的危险的气息。什么也看不见,也没有风。母獒已经顾不了许多,畜群那边传来一头羊压抑不住的凄惨的叫声,已经有牦牛站立起来,焦躁不安地挪动着蹄子,发出瓮声瓮气的踩踏着松散雪地的声响。...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热度 115 | 文学经管 | 上传: 着凉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路卫兵【,】“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喟:微博决定一切!此等体例,古已有之。绵延流长者,首推《世说新语》。隽永传神,阅读爽快,空间恢弘,意趣盎然。⊙年初敲定书名:用微博体写史,故名《微历史》。书中涵盖了诸多大师、文人、军阀、小人物的历史碎片,并配有大量珍贵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取材源于《剑桥中国史》等百来部学术专著,以及大量清末、民国笔记,并参考了《纽约时报》等国外的报载资料。⊙历史苍穹,深邃广袤,近代百年,波诡云诡,故书中所含涵,不乏晴天朗日,亦会有月淡星稀。⊙因编者水平有限,只是裁剪历史之一鳞半爪,难免管中窥豹或以偏概全,更不敢以之遮蔽整个天空,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风起陇西 |热度 97 | 文学经管 | 上传: 炒作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马伯庸序章当王双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首先他注意到两侧山岭上闪耀着一些不自然的光亮,那绝不是铠甲或者兵刃所反射出的阳光,光亮范围很大,这应该是来自于某种金属物体。紧接着,从光芒的方向传来一阵低沉而缓慢的铿锵声,这些声音听起来像被逐渐绷紧了的铁弦。出于一名军人的直觉,他本能地嗅出了一丝不祥的味道。“停止追击,这里太狭窄了,快向后退!”王双拨马转身,大声喊道。他周围一共有一千名左右的魏国骑兵,这支部队现在置身于一个狭窄的山谷之中,两侧灰白色的山壁向中央倾斜挤压,迫使他们排成一列长长的纵队。训练有素的骑兵们听到命令,纷纷调转马头后队变前队,然后有条不紊地依次朝谷口退去。不过这种有秩序地撤退并没有持续多久,王双很快听到头顶上传来了一声带着蜀人口音的呼号,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向右侧的山谷顶端望去。这一次他看清楚了,一百多名弩手一字排开,每个人... 
身体语言密码 |热度 70 | 文学经管 | 上传: 丢丢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英]亚伦·皮斯 芭芭拉·皮斯译者:黄佼身体语言密码 第一部分第一章 意在言外(1)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在人类的口语尚未进化完全之前,通过他人的行为来解读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就是当时的人们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交流方法。人类发明收音机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沟通和交流都是通过写在书本、信件以及报纸上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那些相貌不佳的政客,以及一些像亚拉伯罕·林肯那样不善言辞的演说家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己见,并能写得一手好字,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对那些能够自如驾驭口头文字的人们而言,譬如说温斯顿·... 
戴笠死亡之谜 |热度 26 | 文学经管 | 上传: 孤独半圆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薛萌第一章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青岛沧口机场。天放亮后东边出现了血红色的云层,这云层翻滚了一阵后很快消失了。不久大块的乌云不知从什么地方涌了出来,天空渐渐地变得灰暗了。当空旷的机场里有了风后,终于天空里落起了小雨,这雨使人有了阴冷的感觉。机场里没有飞机起降,只有为数不多的地勤人员在跑道边忙着什么。也许是见雨不会停息的缘故,他们陆续地跑进了不远处的机库。这机库已长年失修根本遮不住雨,有些人想绕道机库近旁一架全金属的飞机到候机楼那边去,可守卫在飞机边的便衣警卫的警告声把他们给吓住了。这是架由美国c—47型运输机改装的客机,是国民党航空委员会调拨给军统局长戴笠用的专机。由于该机型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艾森豪威尔将军称为,是美国赢得这场战争的三个主要工具之一。此时,它粗短而又呈流线型的机身静卧在细雨里,尾翼上222的阿拉伯数字格外醒目。虽然登机的梯子... 
石钟山生活系列 |热度 165 | 文学经管 | 上传: 散发弄舟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石钟山幸福还有多远1李萍跟她的名字一样,在那个年代里普通而又平凡。李萍一晃悠就高中毕业了,她顶了父亲的班,进了长春卷烟厂。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期。上个世纪70年代还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李萍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几年前顶了母亲的班,在一家街道的副食品加工厂里上班,二哥和姐姐没有班可顶,只能上山下乡了。李萍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长得比其他几个孩子都纤细,也漂亮一些,她的漂亮是上高中之后体现出来的,人很白,又瘦,就显得有些病态。父母从心里往外疼李萍,都认为李萍不是上山下乡的料,只能留在城里,于是李萍高中一毕业,五十刚出头的父亲,便忍痛从卷烟厂退休了,让李萍顶了自己的班。...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热度 148 | 文学经管 | 上传: 大热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刘畅前言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尽其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非常平庸?同样是孩子,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其实,造成差别的原因很简单——有没有采用好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而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终身的老师。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孩子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们的竞争。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而潜能被压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家长教育方法的错误。...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 |热度 146 | 文学经管 | 上传: 谁与争疯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周丽娜/孙文霞两字篇 第一章(1)■ 八婆“八婆”一词多用来形容那些平常在生活中对别人的隐私感兴趣,没事喜欢背后议论人,乱讲别人闲话的女人。最初来源于香港。相传,在香港开埠初期有一个名叫朱燕的女子,她在家中排行第八,人称“八婆”。朱燕是当地富商何东家族里的一名佣工。因香港当时是英租界,所以当地英国人很多。有一次,一个英国商人想得到何东的家族秘密,便收买了朱燕。朱燕被钱财迷昏了头脑,便偷偷将主人家的家族秘密售予了英国商人。后来被人发现,引起了一场轰动,朱燕的行为被华人严厉指责。当时,人们只要提到八婆朱燕,就深恶痛绝,所以“八婆”一词便成了当时社会流行的负面词语。... 
尤哲学 |热度 30 | 文学经管 | 上传: 泰达魔王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姚卫群-- 1印度哲学姚卫群 编著-- 2前  言1前  言印度是世界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印度同为东方文明古国。两国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中的不少成分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印度哲学则为印度文化之核心。可以说,不了解印度哲学,也就不了解印度文化。我国对印度哲学与宗教的研究有长久的历史,但在古代主要限于佛教(其它派别当然也有)。近代以来,此学科的研究较为薄弱,虽也有一些前辈名家在这方面卓有建树,但总的来说,研究水准与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与国外研究相比无疑是落后了。笔者有志于与国内同行共同改变这种状况,努力推进这一学科的发展。... 
经济的真相 |热度 209 | 文学经管 | 上传: 悟来悟去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皆不在其白【,】第01章 兴趣小组“凯子!还不起来。”寝室长火急火燎的窜进寝室,一边找着毛巾一边随口喊道。“8点了啊。”“哦。才8点,慌什么啊。”寝室最里面靠东的床铺上,凯威儿翻了个身,含含糊糊的回答道。被子蒙着头也不管寝室长听清楚没有。“都大学了,还点名。”半天,床上才传出些响动。显然,凯威儿对点名很有些不满。又翻了个身。“恩,今天上午的课。不去没事。”凯威儿默默的想着。其实,凯威儿早就醒了。寝室里还不到7点就有人起来,外面走廊里也乱糟糟的。只是他就想赖在床上,不想起来。再说上午还有事,这就更让凯威儿找到了赖床的理由。“恩,预备了。”预备铃声在寝室里也能隐隐听到。“起来吃饭,一会该没饭了。……靠,还点名。”显然凯威儿还是对点名有点耿耿于怀。... 
马未都说收藏 |热度 38 | 文学经管 | 上传: 津股巡览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马未都【由网[.wrshu.]整理,】《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作者:马未都01 盛世收藏--历史每到周六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北京市有两个地方万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大家都在举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市场,大家都在低头寻国宝。这就是我们今天收藏的现实情况,每个人都希望从我们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中,捡到自己心爱的东西。但过去不是这样。我小时候,看到的景象都是破坏文物。在我11岁的时候,“文革”刚开始,大量文物遭到破坏。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我们家后面有一个下水道堵了,我们都去看,结果从下水道里掏出来一个鎏金佛,当时说是金佛。那时所有人都把家里价值连城的古董扔掉,说是“破四旧”,扔掉以后心里就踏实了,认为安全了。... 
今古奇观 |热度 168 | 文学经管 | 上传: 没事找事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明]抱瓮老人序小说者,正史之馀也。《庄》、《列》所载化人、伛偻丈人等事,不列于史。《穆天子》、《四公传》、《吴越春秋》皆小说之类也。《开元遗事》、《红线》、《无双》、《香丸》、《隐娘》诸传,《车癸车》、《夷坚》各志,名为小说,而其文雅驯,闾阎罕能道之。优人黄繙绰、敬新磨等搬演杂剧,隐讽时事,事属乌有;虽通于俗,其本不传。至有宋孝皇以天下养太上,命侍从访民间奇事,日进一回,谓之说话人;而通俗演义一种,乃始盛行。然事多鄙俚,加以忌讳,读之嚼蜡,殊不足观。元施、罗二公,大畅斯道;《水浒》、《三国》,奇奇正正,河汉无极。论者以二集配《伯喈》、《西厢》传奇,号四大书,厥观传矣!... 
蛇岛的秘密 |热度 20 | 文学经管 | 上传: 负债赌博 |更新时间:2016-12-16
作者:伍律杨牧之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迄今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演进和日益显示巨大威力的历史:人们生产工具的改进,对自然之谜的破解,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一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高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正在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一个空前规模和意义深远的科教新高潮正在到来。... 
共10222本 当前第579/639页 << <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5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