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阿姜查[简介]尊者阿姜查出生于1918年6月17日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绷.拉贾泰尼镇外一个小村里。在上完小学后, 在寺院作了三年沙弥, 之后还俗回家, 帮着父母务农。二十岁时, 决定恢复出家生活, 于1939年4月26日接受比丘具足戒。阿姜查的早期寺院生活, 是按着传统模式进行的, 主要是学习佛经与巴利文。 在他出家的第五年, 父亲病故, 这个事件直接提醒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令他深思。尽管他已读过经典, 粗通巴利文, 却似乎对苦的终止没有进一步的亲身理解。他于1946年离开寺院, 开始云游四方。他步行了大约四百公里来到泰国中部, 一路住在丛林里, 早上在附近村里托钵。 后来他在一家精修毗尼律的寺院里留住期间, 在那里他听说了阿姜曼, 这是位当时最受尊敬的禅修大师。阿姜查急于见到这位卓有成就的老师, 于是又开始行脚, 前往泰国东北部寻找阿姜曼。...
甘肃教会过去:甘肃原来为陕西省的一部分,1666年才成立甘肃施1696年陕西成立代牧区兼管甘肃。1878年甘肃自成代牧区,由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管理。1878-1889韩代牧1905年甘肃分作陇南与陇北:陇北代牧区1890-1920陶福音陇南监牧区1905-1914蓝克复1914-1922汤永望1922年,废南北而改东西陇东(秦州)代牧区,由德国嘉布遣会管理。1922-法来善陇西(兰州)代牧区,由圣言会管理。1923-1925濮登博现在:三个教区:兰州,平凉,天水主教:三位(其中一位官方,一位荣休)...
未分卷 序言你在等待着什么?一份绝佳的工作?理想的人际关系?一个温馨的家?一份稳定的事业?一个小孩?若你已拥有这些,那你真正在等候的是什么?你所盼望的这些果真能为你带来完全的喜乐吗?除了于神建立爱的关系之外,没有一件事情能让你得着真正的满足,不管它又多美好,终究只会为你带来沮丧和失望。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路得的生命,并明白做个合神心意女人的真意。未分卷 书 评书评南西.威而森(NancyWilson)主任克莉丝汀.柏克(ChristineBurke)(MajorLeagueDad)在现今的著述文献莉里,我们国度强调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神。《清心守候的女人》跨越一般心理学的藩篱,根据于神的话所传达的不变真理。作者别出心裁的把圣经这里导入当今单身女人所面对的实际问题,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女性书籍。...
-时下热播的谍战剧里能找到他的影子——像《潜伏》里的余则成,他曾周密策划,借刀除奸,也曾利用安插在敌人阵营里的内线,在大战打响之前,策反敌对队伍;像《冷箭》里的刘前进,他曾带领收押的匪徒扒手散兵等人,围堤垦荒,从无到有领导筹建起杭州乔司劳改农场。陪伴一代代人走过的经典老电影里更是能看到他的足迹——像《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和《敌后武工队》里的魏强那样,神出鬼没,使日军草木皆兵,给他们一次又一次致命的打击。他是王芳,一位传奇式的革命前辈,多年来战斗在隐蔽战线、公安战线,是我国公安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十年内乱时期他遭受迫害,被关押长达7年。重新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后,又引领浙江走上了强省富民的改革开放之路。...
禽星术,是民间秘密流传的高级数术,其本身与奇门、大六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人将其单独使用或将其应用在奇门、大六壬当中去,同时它在中国古代军事占测与运筹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预测人事,也有其与命运预测的单独系统,在命运方面它可以预测终身富贵贫贱婚姻官禄灾害流年,在人事方面可以预测天、地、人以及军事预测(单独提出军事预测是因为其重要的运筹指导作用),在预测方面它的重要特色是主、客定性明确,吉凶象意鲜明。而且在中国的风水运筹中,它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度六壬择日要诀》中有其与六壬结合则选择案例。《象吉通书》有其单独理论系统与斗首二十八宿宜忌的篇章。清代的四库全书中也搜录了两部禽星古籍,一部是池本理所著的预测人事的《禽星易见》,另外一部是预测命运的《演禽通篡》,四库全书中是如此评论的:“与壬遁之书参览,尤不失为古之遗法也!”虽然禽星有书流传于世,而且为民间之秘术,但是...
皮袋歌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罣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概。知因果。辨时代。鉴古通今犹蒙昧。只因迷著幻形态。累父母。恋妻子。空逞无明留孽债。皮袋歌。歌皮袋。饮酒食肉乱心性。纵欲贪欢终败坏。做官倚势欺凌人。买卖瞒心施狡狯。富贵骄奢能几时。贫穷凶险霎时败。妄分人我不平等。害物害生如草芥。每日思量贪嗔痴。沈沦邪僻归淘汰。杀盗淫妄肆意行。傲亲慢友分憎爱。呵风咒雨蔑神明。不知生死无聊赖。出牛胎。入马腹。改头换面谁歌哭。多造恶。不修福。浪死虚生徒碌碌。入三途。堕地狱。受苦遭辛为鬼畜。古圣贤。频饶舌。晨钟暮鼓动心曲。善恶业报最分明。唤醒世人离五浊。...
《如意宝树史》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译 序《印藏汉蒙佛教史如意宝树》简称《如意宝树史》,又译为《松巴堪布佛教史》,成书于1748年。作者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青海蒙古族,是青海佑宁寺第三世松巴活佛。他自幼被第一世嘉木样活佛阿旺宗哲认定为二世松巴罗桑丹贝坚的转世灵童,1710年于青海塔秀寺从塔秀·曲江嘉措出家为僧,1713年被迎入官隆寺(清雍正年间赐名佑宁寺),拜却藏活佛罗桑丹贝坚赞为师,正式开始对佛法的闻习。1723年,松巴年满20岁,赴拉萨求学,不久官隆寺因参加与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遭清军镇压,寺院被毁,松巴求学在外,幸免于难。在藏松巴学经于哲蚌寺郭莽扎仓,从第五世班禅大师受比丘戒,先后受学于阿旺南喀、摩嘉然坚巴·加央嘉措、赤钦阿旺却丹、南喀桑布等数十名大德,潜心佛法,广习显密经论及其它明处,获有“林塞噶居”学位,以博学善辩著称。1727年卫藏战争时,松巴等人支持颇罗鼐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