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曾经战斗在禁毒一线的女记者,我创作的动机十分简单,那就是对禁毒将士们的深深敬意 与女毒枭“结缘”,也许要追溯到许多年以前。那时警校毕业刚满十九岁的我,分到了公安局工作。报到的第一天,局长就将我派去抓捕一个女毒犯。 那个女毒犯身强体壮,要乘坐三天的长途车将她带回去,确实不是件容易事。沿途山高路险,别说看守所,就是派出所都找不到。我只能和女毒犯吃住在一起。客车晚上九点多钟停在了一个山凹子里,只能在路边的一个破旧不堪的小旅馆里过夜了。为了防止她逃跑,我不得不用手铐将她铐在了木头床杆上。 都说毒犯是亡命徒,首次执行任务的我,面对这个多次贩毒的女毒犯,心里十分紧张。为了在她面前表现得老练,我十分镇定地面对着她。她对我说道:“警官,你将手铐给我打开,我绝对不会跑的。”她用那双可怜巴巴的眼睛看着我,见我不理她,便开始苦苦地向我求情。见我还是不理她,她突然大叫...
刘德华是香港艺坛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涵盖了阳光与潇洒的气度、敬业与奋斗的精神、无私与仁善的品德等诸多元素。如今,“现象”已然成了当代青年追求的路标。 “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记得刘德华凭借一首《忘情水》红遍中国大江南北时,人们更多的是喜欢他俊朗的外貌与儒雅的亲和力,人们无法从歌兮情感的旋律中领悟到他更深刻的内在与本质。直到那年的春节晚会上,刘德华现象井喷般陡然诞生。 刘德华站到了春节晚会的台上,和他站在一起的,还有一名内地歌手,同唱刘德华那首著名的歌《中国人》。“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一样的泪,一样的痛,曾经的苦难,我们留心中/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序 言 如果台湾没有李敖…… 第一节 哈尔滨(1935—1937 一到二岁) 第二节 北京、太原(1937—1948 二到十三岁) 第三节 上海(1948—1949 十三到十四岁) 第四节 台中(1949—1954 十四到十九岁) 第五节 台大(1954—1959 十九到二十四岁) 第六节 军队(1959—1961 二十四到二十六岁) 第七节 山居(1961—1962 二十六到二十七岁) 第八节 文献会(1962—1963 二十七到二十八岁) 第九节 《文星》(1962—1966 二十七到三十一岁) 第十节 星沉(1966—1970 三十一到三十五岁) 第十一节 软禁(1970—1971 三十五到三十六岁) 第十二节 监狱(1971—1976 三十六到四十一岁)...
前 言 今天,人们大概已经不太知道,原始儒家的君臣观念是开放的,理想的君臣关系是平等对待的关系。孔子说: “君对臣以礼相待,臣为君做事尽忠。”孔子时代的“忠”是诚信的意思。孔子说: “为朋友谋划能不尽忠吗?”臣对君的忠心,与为朋友的尽忠没有什么不同。鲁穆公问子思(孔子的孙子): “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回答: “经常指出国君缺点的人,可以称为忠臣。”这里臣对君的忠表现为谏诤。所以唐朝的魏征说,希望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因为忠臣可能会遭杀身之祸,君主也会因此而落个骂名。后来,“忠”的涵义逐渐变化,变成了在下者对在上者的诚信态度,忠言就不再逆耳,而是悦耳了。清朝人钱大昕说: “后人但以忠为臣道,又以捐躯殉国者为忠,而忠的含义就狭隘了。”现在我们理解的忠,意义就很狭隘,这种狭隘的君臣意识渗透在中国人的上下级人际关系中。许多人都把它归罪于孔子,从而痛恨中国文化。其实这是孔...
第三章 复辟梦幻一、矢志复辟1肃亲王的十四格格显(王子)成了川岛浪速的义女川岛芳子。当她住进异国情调的日式闺房的第一夜,她的义父就来占有她如玉的肉体。川岛芳子踢打着、撕咬着,可是,那日本浪人只说了一句话,就让她停止了一切抵抗:“只有我们大日本,才能帮助大清复辟。”……看着国务院总理赵秉钧七窍流血而死的照片,溥仪浑身哆嗦着。他战战兢兢地问老师陈宝琛:“他真是让袁世凯害死的吗?”陈宝琛点了点头,溥仪明白了:“袁世凯比孙文还要狠毒千百倍!”……三大殿搭起了脚手架,清宫的仪仗也被借了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洪宪皇帝的登基大典。溥仪恶狠狠地吐了口唾沫:“国贼袁世凯,看你这个假皇帝能有几天闹头!”……...
小说排行榜:/top.aspx跑步 作者:(美)理查·本约著谨以此书献给“老年马拉松选手”怀待·斯持科和有“ 发动机”之称的迪克·柯林斯,他们如美酒佳酿一般,越老、越坚持跑步,生活也越美好。前 言有一句美国谚语说得好,“太熟悉了的东西大家会视而不见”。正是这样,我们对生活中太熟悉的事物往往会忽视它,而忽视的结果总是给人以教训,就像我们在熟悉的道路行走,会因忽视路况而踉跄。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夫妻之间的爱情,还是集邮或摄影方面的爱好,也像这句谚语说的,会因为熟悉而麻木,因麻木而忽略,从而远离它们。若要让我们对那些美好的事物长期都保持着一份“情和趣”,仅仅投入持续的注意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地更新事物本身来保持它的新意。...
第一卷 第一章 遇到刘备 (一)我叫公孙龙,今年十九岁,一米七零,全身瘦骨嶙峋,一张青春的脸好像是一张马脸。算命先生给我母亲说:这个孩子是无福之人。一般有福气的人一般是脸大、嘴大、肚子大,就连屁股也大。你看你这个儿子,长得尖嘴猴腮,贼头鼠脸,将来不是当小偷,就是无业游民。MD,长得这样,能够怪我吗?居然这么糟蹋我的个人形象,我丑但是我还是很温柔的,这总不是错吧?也许受了算命先生的影响。从小我在家便失了宠。我父亲是一村之长,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贪官。公款吃喝,公款嫖妓。还公款包养二奶。我在家是老二,我上面有一个姐姐,她读书比我更努力,因此很早就进了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某个国家企业。在父亲的贿赂下,姐姐顺利地当上了这家企业的财务。掌管着企业的财政大权,因此不愁吃穿。...
《红楼梦辨》作者:俞平伯 俞平伯(1900─1990) 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一度赴英、美,均不久即返。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曾加入过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过“诗的平民化”。 1922年 1月,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者:马克·吐温[作者简介] 译者的话序第01章 汤姆耍斗,东躲西藏第02章 无奈刷墙,战绩辉煌第03章 打仗恋爱忙得汤姆不亦乐乎第04章 主日学校,风头出尽第05章 礼拜添花样,大钳甲虫戏小狗第06章 汤姆识贝基,耳痛心欢喜第07章 扁虱之争,贝基伤心第08章 勇当海盗,预演绿林第09章 坟地惨案,波特受过第10章 狗吠不祥,雪上加霜第11章 波特有口难辩,汤姆良心受谴第12章 汤姆喂猫药,姨妈心开窍第13章 “海盗”扬帆,准备远航第14章 “海盗们”野外乐逍遥第15章 汤姆回家暗访,心花怒放返营房第16章 初学抽烟——“丢了小刀”第17章 海盗们为自己送葬,教堂现真相第18章 汤姆托梦骗姨妈,贝基借故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