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特种兵器神秘的面纱: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作者:宋立志 前言 特种部队,从真正意义上讲其实是近代的产物。战争的形态虽然不断随着科技与武器的进步而进步,但战争的实质却仍然没有改变。与常规部队不同的是,特种部队的成员可以忍受比一般部队更艰苦的训练,完成一般部队无法完成的任务。 现在,特种部队备受世人瞩目。纠其原因,除了他们技术高超、战术灵活、素质优秀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配备了世界上最精良的兵器。著名的美国“绿色贝雷帽”特战队员能熟练使用85种作战兵器。如果说每一次特种作战都是一部大片,那么这些精良的兵器配备无疑也是大戏中的主角。 在一些大小规模的非常规作战中,许多轻型武器是特种精英们的爱物。例如HK公司专门为海军“蛙人”制造的P-11式7.62毫米水下无声专用手枪,既能在水下,也能在地面使用,在水中可以将15米左右的目标在无声无息之中一枪毙命,特别适合从水...
《历史哲学》第一部分 导读 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1)——《历史哲学》导读黑格尔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的最后一个主要代表。作为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和完成者,黑格尔在批判地继承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哲学基础上,构建了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基本部分组成。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乃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的理念”的科学。黑格尔把表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现象都看做是“精神”的不同形式的发展,他的精神哲学就是其社会政治观点和历史观点的表达,因而历史哲学是黑格尔精神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哲学》是黑格尔最集中阐述其社会历史观点的一部专著。在此书中,黑格尔认为,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由必然向自由发展的过程。而我们只有揭示这个过程发生的必然性,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人类实现“自由”的艰难,认识人类为实现这...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作自己的后台老板。各帝国主义者也利用这些封建军阀势力来加紧剥削中国人民。那时候湖南仍然是南北各派军阀长期拉锯的战场。兵灾、匪灾(全省各县都发生土匪、湘西、湘南更多),再加上水灾(1915年全省三十四县受灾,1916年、1917年、1918年洞庭湖边各县和长沙等地大小水灾不断),使得人民活不下去。...
《香水的历史 》******************香水:往事只堪回味 香水迷惑人类的历史,在欧洲也只不过近100年的时间,但香水却以它的独特魅力见证着年代的起落兴衰,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再次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声音刻在唱片上,无数个同心圆旋转起来,过往的时光就逆着轨道扑面而来,无处可逃;表情留在相册里,展开来是旧日的时光,笑容在记忆的风里展现,阳光下淡然的笑靥,也有着不经意的动人。气味呢?消散在白日里,随着露珠身形无踪;飘荡在夜风中,衣襟游移间了然无痕。所以,有了香水,就有了令人蚀骨的浪漫和悯恤万物的慈悲。密封在瓶中的香味,藏着曾经的夏花绚烂,青草空翠;年华的金粉金沙,自风尘里头,从容泻下;咽咽的细语,道尽余味袅袅的风流和郁结在岁月里的忧伤怅然。兀自前行,远离人群的是另类;喧嚣一时,终又散逸的是浮华;真正的时尚则不是。...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绝世冷后 / 血与雨 著 ]书籍介绍:硝烟弥漫战火四起,唯她独活在世,是上天的怜悯,还是刻意的安排?于是,重生之后的她,却拥一张绝世容颜,愿入宫为婢,终有一天——凤冠霞披之中,却是藏着得到猎物般的得意之笑,后宫佳丽,花开不败,只因她独据他的爱,同眠之人,却是在那战火中难以磨灭的容貌,她记得,怎么能不记得……章节内容开始-君王红尘之遇 楔子更新时间:2013-7-31 20:27:46 本章字数:373硝烟弥漫战火四起,唯她独活在世,是上天的怜悯,还是刻意的安排?于是,重生之后的她,却拥一张绝世容颜,愿入宫为婢,终有一天——...
见证抗战真实历史 作者:胡兆才真实记述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军在正面主战场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所经历的重大战役、战斗、历史人物与事件,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始末和艰难曲折 第一章 不抵抗断送了东北 祸根在军阀内战(1) 张学良将军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人小野心大。人与人如此,国与国也如此。 日本国土纤小细长,犹如一条细长的蛇,它的面积为37.774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还小;与日本国邻界的中国就像一头粗壮的大象,土地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蛇与象差之千里,可贪心的日本国一小撮侵略者一直窥视着这块土地,一心想着将中国吞掉,这就应验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古话。日本自1868年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把吞并中国作为“国策...
挺进欧亚非:第三帝国的灭亡 作者:[英]乔丹 1942年临近结束时,第三帝国显然已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德国在取得战争第一年的惊人胜利后,发展速度第一次放慢了。就在这一年,盟国的战争力量不断增强。美国的参战,意味着美国强大的工业力量即将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中来。 1942年是一个过渡之年,德军在北非和苏联战场的接连失利,预示着战争的形势正朝着有利于盟国的方向发展。美国的参战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趋势。当时,倘若认为对于第三帝国战争的最终胜利即将来临,显然为时尚早。希特勒仍然占据着欧洲大陆,盟军的空袭和轰炸也未造成重大破坏,大西洋海战仍然处于僵持之中。因此,与其说1942年的战事是一个决定性的变化,不如说它们标志着德国防线开始出现了缝隙。这些缝隙在其后两年半内不断扩大,直到希特勒所梦想的“千年帝国”彻底消亡。...
人的困境vs神的主权■钟马田著 ■刘良淑译序 言历史进展的奥秘 信心的生活常遭遇各种类型的难题。圣经从未应许基督徒在这世上一帆风顺,不遇灾难试炼。我们的灵魂之敌非常活跃,牠最大的目的便是令我们灰心,甚至令我们否定信仰。牠在我们心中制造各种试探,用尽一切方法,使我们轻视信仰。 今日论到信仰,最令人不安的问题之一便是所谓「历史问题」。许多人对历史的进展感到困惑,过去并没有这种现象。上个世纪末期,也许直至一九四一年,有信心之人所遇见的最大问题,并非「历史问题」而是「科学问题」。那段时间,攻击信仰的人都以科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为其权威。那时的困难,是如何使圣经的教训与从自然界观察到的事实,并科学界的种种声明互相调和。...
“哦?为什么?”听了博克的介绍之后,季明立刻好奇的问道。 “首先,因为我们这里是最大的陆军战略集团。四个集团军哦,应该是五个集团军,200万士兵,整个帝国75%的装甲部队全部集中在这里,可以说这里集中了整个帝国的精华,我想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愿意拉拢的,其次,这里的指挥官的成分很复杂,几个集团军的指挥官代表了不同的派系,比如你就是你父亲这个派系的。而克鲁格元帅则属于骑墙派他很有可能导向戈林。赫尔曼这种人不属于任何一方,就算爆发内战,他也处于绝对中立的位置,至于斯特劳斯,这位将军由于是新人所以对于军队的控制能力并不足够。大部分的部队还是由第四集团军的参谋长约翰位瓦格纳中将和他的哥哥。陆军作战中心主任瓦格纳上将一样是属于国防军中反对希特勒组织中的一员。最后,是古德里安,可惜这位仁兄只是对于战争感兴趣,对于政治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也许他是天生的政治单细胞生物,所以他可以忽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