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第2期 - 考察记金涛5个小时的飞行快要结束,机舱头顶的指示灯闪起“系好安全带”的信号,我贴着舷窗朝下望去,飞机正在倾斜,象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鸟小心翼翼地寻找着陆点。吐着白沫的浪花清晰可见,奔涌的波涛如同一盆骚动的熔化的碧玉不断变幻奇异的图案,但我的目光此刻关注的只是那块神奇的土地,我似乎是在捕捉难忘的第一印象,这个在梦魂里萦绕了多少年的孤岛。蓦然,机翼的顶端象是贴着浪花掠过,轻盈地避开赭红的礁石,接着,闪现了一片悦目的碧绿,生机勃勃的生命之绿。啊,这就是梦里寻它千百度的复活节岛,我终于万里迢迢来到她的身边。1 复活节岛的形状宛如一个矮矮的等腰三角形,有人形容它象拿破仑的军帽。在三角形的左边,集中了岛上的精华,除了马塔维里机场,还有一个堪称现代化的村镇———汉格罗阿港,我们下榻的APINO NUI旅馆离汉格罗阿还有一公里,算是它的郊外吧。...
作者:李异【由.[. ]整理,】正文:黄昏时分。这是一座废弃的楼,静静地矗立在一片阴森森的黑松林深处,恍如一个垂死的老人。我按照神秘声音的指示,终于穿越迷宫一般的松林,来到它的面前。我轻轻推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大门发出瘆人的吱嘎声,雾般的白尘飘下来,迷蒙了我的双眼。“进来,请把门关上!”黑暗里响起一个声音,但我却看不到人。我跨入门槛,当背后的大门缓缓关闭时,我知道,想要回头已经来不及了。“欢迎你回家!”黑暗里,那个声音说。“你是谁?”我壮起胆子问。“我是谁不要紧,重要的是你来了。”那声音说。信中说,如果我想知道自己心灵深处的秘密,就按信上的地图,到一个叫做“沉睡林”的地方来。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地名,但是,不知为什么,“沉睡林”这三个字,对我仿佛有一种本能的诱惑力,于是,我决定按信后附的那张地图去寻找这个神秘的地方。...
作者:既晴你走过地下道吗?如果你是外出的游子,或是喜欢旅行的人,那你肯定坐过火车,如果你坐过火车,那你肯定走过火车站的地下道。是的,这是一个火车站地下道的故事。一个阴森的地下道故事。***小晴,今年十七岁,高二,她念的是台中市的高中,但她家住在台中北边的丰原市,所以她每天的上下学必须靠火车来通学。小晴身高一百五十九,体重四十五,有一双傲人的修长美腿,在同年龄的女生中,她算是高挑纤瘦型的女生,她留着及耳的短发,喜欢用一个桃红色的的发夹,将她的短发给夹起来。她每天都会坐早上六点四十分的火车到台中火车站,然后穿过火车站的地下道,接着再骑脚踏车到学校参加早自习。晚上她通常会坐七点半的火车回家,除了星期三,因为这一天她要补习,补完习通常都已经超过九点,她必须赶晚班十点半的火车才能到家。...
1996 第8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赫胥黎的传世之作是《美妙的新世界》(1932)。这部作品把科学幻想和社会讽刺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学和心理学,深刻地揭示了未来科学发达的机械世界里文化、人性和自由的泯灭。作者认为,现实社会中的腐败与丑恶若不加以制止,任其泛滥,势必愈演愈烈,最终将使未来世界不堪设想。《美妙的新世界》故事梗概在那个美妙的新世界里,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863—1947)已经成了受人膜拜的上帝,以至1909年被称作福特元年,而我们的故事则发生在福特632年。一天,伦敦中区孵化育种中心的主任带领一批新学生参观这个批量生产人的中心,在该中心大楼的盾形纹徽上镌刻着这个世界性国家的格言:为社会,求一致,保稳定。在这里,学生们看到从受精到婴儿问世的全部生产流程,这个生产流程是以试管婴儿的发明人加诺夫斯基命名的。训练有素的工人在流水线上一丝不苟地工作,受精卵在装有...
2000 第10期 - 银河奖征文王亚男穆勒·沃顿先生对自己的新信箱相当满意。信箱是用坚实的橡木制成的,外面的投递口还加了防雨档板。最让穆勒引以为傲的是自己那别具匠心的设计:信箱是固定在房门上的,门后一个带转门的圆洞直通信箱的内部。如此一来,信箱的外面就省去了取信口,每天在房间里就能拿信,方便省力。为了信箱的颜色,穆勒和太太搞得很不开心,穆勒太太坚持信箱应该选用明黄或浅绿,而穆勒却固执己见地把它漆成了刺眼的大红。其实穆勒也有自己的苦衷:负责这个街区的邮差整日都醉醺醺地驾着他那漆已掉光、几近“裸体”的破雪佛莱轿车递送邮件,给穆勒投报时就隔着栅栏把报纸丢在门口的水泥台阶上,有天上午穆勒取报时看到自己的那份《泰晤士报》变成了一团纸浆——那天清晨刚下过一场小雨。现在有了这个醒目别致的信箱,邮差应该不会再乱扔瞎丢了吧。...
作者:想熬糨糊正文 第一章 一篇博客有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篇博客。刚开始时是评论者如潮跟贴者众多,甚至各大网站也都争相转载。又因为这篇博客的作者署名为“云南叫驴”,于是乎各网站就渐渐的把评论和跟帖者简称为“驴肉”,动不动就是“驴肉”们怎么怎么说;可没过多久各网站将这篇短文以及众多“驴肉”们的贴子又都一股脑全删了。因为大家评论来评论去渐渐的品出点味道来,都觉得就好象那篇博客的开首语所说那样,这位“云南叫驴”把大家都“涮”了,跟天下“驴肉”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于是乎“驴肉”事件烟消云散。只是这年年底,某新闻网站评出的“年度十大新闻事件”中“驴肉”事件位列其中,算是给这篇博客划上了最后的一个句号。...
1996 第9期 - ’96科幻文艺奖征文段开来施纳比教授看上去绝对不会是一个精明的人:一个不修边幅的家伙再配上一张呆傻的脸,在他那红彤彤的鼻头上停靠着一副可怜的金丝眼镜。说那眼镜可怜是由于左边的镜片上已有一道裂痕,虽然这并不影响教授研究问题,却使他那呆滞的目光折射后给人感觉有一丝愚顿。施纳比平时也常被人捉弄,但这仅是一种假象,因为他喜欢不被人重视,以为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对他放心,而他才会有机可乘。如果有哪位傻瓜认为凡是科学家都没有经济头恼,并把这一观点用诸施纳比的话,那这个倒霉蛋就等着申请破产保护吧。对于这一点,我作为施纳比多年的老朋友,是深信不疑的。今天,当我走进教授的实验室的时候,我便发觉气氛不对——教授冲着我咧嘴傻笑。“嘿!施纳比,你是不是又发明了什么新东西?是一种用后即弃的衬衣,还是只能穿一天的裤衩?我现在对洗衣服可是烦透了,虽然有自动洗衣机,可还是麻烦。”我不禁问...
史蒂文·皮捷尔基 孙维梓 译有次哈里斯向计算机实验室主任——他那性格直率的顶头上司约翰·达贡谈到自己这种沮丧的心情。“是啊,但是最让人丢脸的是,”哈里斯继续说了下去,“我在其中只有83次事先猜到了凶手是谁。明白吗?多么可耻——破案率是3%,准确地说——只占3.403%!”“这确实很糟糕,”达贡同情地说,“不过,加尔韦伊,眼下我有个很重要的会晤,真抱歉,得先走了。”他已经站起身并离开了餐桌,但又迟疑了一下,这样匆促地离去也未免太失礼了,他打算再讲上几句门面话来敷衍一下。达贡还咧开嘴笑了一下,就走远了。“简直胡说八道!”哈里斯回过神来反驳说,这时才意识到他只是在对空位子说话,”这能有什么结果吗?”...
文明 作者:智齿 22世纪初,人类的文明进入鼎盛时代——从230年前以内燃机机械代替人类体力劳动的机械化革命,到130年前的以电脑辅助人类脑力劳动的人工智能革命,再到90年前以信息传播共享为目标的网络革命,直至50年前的以宇航技术为主的太阳系革命,一次次的知识爆发风起云涌,300年的积累使人类逐渐看到了一个文明的顶峰——以超光速移动跨越无尽的银河为目标的空间革命浪潮再度席卷而来…… 然而,宇宙的规则是无常!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几何级增长的地球文明休克了! 强大的入侵者带着领先人类一个级别的文明闯入太阳系,短短几十年间,机械文明、意念文明、生物文明、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人类象站在大海边的顽童一样震撼于浩瀚的知识和广阔的世界……...
1999 第12期 - 科幻之窗罗尔夫·豪夫曼 陈钰这是美国南部特有的炎热的八月里的一天。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第一检察官麦克罗恩,五十多岁,特别喜欢喝苏打威士忌。他的办公室里装有全套空调设备,挡住了室外的闷热。然而,这位检察官却偏偏拉起百叶窗帘,敞开窗户。他就是喜欢迎着阵阵热浪站着,让额头上爬满汗珠。他的祖先是这块炎热而干燥的南方土地上的第一批移民,对此,他颇引为自豪。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就在密西西比河畔占下了一个大庄园。他的后裔们不仅继承了他的万贯家财,而且还继承了他对黑人的刻骨仇恨。通话器响了,麦克罗恩的秘书报告:一位名叫西勒斯的教授有要事求见。西勒斯教授,高高的个儿,尽管年龄还不满五十,头发已有些灰白了。他非常激动。...
作者:逐梦剑客正文第一章 鬼上身第一章鬼上身朱岩龙把手中吸到了一半的红河扔在了地上,狠狠的用脚踩灭。望着车窗外黑暗的天空,朱岩龙叹了一口气。这趟火车,是从山西大同发往河北石家庄的,朱岩龙是在山西大同上的车,因为他的家在大同,他也是山西大同人。朱岩龙今年二十岁,刚刚高中毕业,因为高中学习很差,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父母知道了朱岩龙高考失利后,忙上忙下的跑了无数关系,托人为朱岩龙找大学。终于在一个亲戚的介绍下,朱岩龙被这家河北石家庄的一个所谓的大专录取了。本来准备外出打工的朱岩龙,在父母的逼迫下,只能随意的报了一个汽车维修的专业,在父母的叮嘱下,踏上了这趟k625次,由包头发望石家庄的火车,到陌生的石家庄,陌生的大学,进行入学报道。想着自己就要在这所谓的大学中,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而且还是三年,朱岩龙真是满腔的痛苦啊!...
1998 第5期 - 每期一星星冰最近,有人传说那个叫塔德乌斯·拜因德尔先生的发明家又在小屋里高高兴兴地“施魔法”了,可是按他本人的说法,他正专心致志地在实验室里搞“科学哲学研究”。从外表看,他是一位身材不高,气色很好,和和气气的老好人,不过……不过最近还是有人出面去制止他那种所谓的研究试验。对这件事,出租汽车司机斯齐姆斯可有他独特的见解。只要当着他面一提起拜因德尔先生最近搞成功的一些试验,我的上帝,他马上就会插嘴,谈起来没完没了。至于情绪么,一开始还可以算是慷慨激昂,后来可就是大喊大叫,唾沫横飞了。虽然,他并不懂得什么叫“可透过性”,可正是这个“可透过性”把他坑得好苦。斯齐姆斯这个人生来爱激动,有一段时间报纸甚至把他和著名的强人“蓝胡子”相提并论,还给他起了个“鬼怪司机”的绰号。直到现在,他一想起这事还是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