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ba.baidu/f?kz=539359640作者 杜车别 看了一本《李渔传》,作者在楔子里说“李渔是被历史超前三百多年制造出来。李渔这样一个另类的人物,创造出他的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能够理解他的只有我们今天吧” 作者认为李渔多方面的成就和思想,只有到了近现代的中国才能得到充分理解,所以称他是超前三百多年制造出来。然而我却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李渔生于1611年,到明亡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三岁了,比后来壮烈殉国的明朝少年英雄夏完淳还大上19岁多,他的个性和思想都在明朝形成,明朝的文化氛围经济氛围政治氛围哺育了他的成长。如果说在他所处的时代,和他同一个年龄段的人物中,只有他这么一个人,那么或许可以说他超前三百多年,可如果是有一大批的人物,那还能够说他是超前三百年吗?...
一. 外星人和飞碟的探讨 - 地球于45.5亿年前生成,经过此漫长岁月的孕育,至今所呈现的环境,最适合人类生命的成长,例如地球大小恰当、含有充分的水分、距离太阳适中和空气的成分适当,这四项任何一项均不得缺少,由此可知地球在宇宙中是极为珍贵的一颗行星。人类在地球上的文明史,仅数千年而已,与宇宙150十亿年的年龄比较,显得极为短暂。 1960年俄国莫斯科大学天文学教授伟利安那宁诺曾说过,约有1亿以上的星球住着有智慧理性的人。近年美国天文学者FrankDrake研究出「德雷克方程式」,估算本银河系内,应有10万到100万个智慧文明的星球存在(注1)。其中有些行星的智慧人,文明史长于我们,科技超越我们。...
李希凡,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曾长期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 孙玉明,《红楼梦学刊》副主编 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中的人物最重要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要想真正认识和了解《红楼梦》,就必须得认识这些人物。如果说不了解贾宝玉,就无法了解《红楼梦》当中它所包含的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样林黛玉这个人物怎么理解;薛宝钗这个人物怎么理解;宝、黛、钗 三个之间的关系怎么理解;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和认识《红楼梦》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确实体现出一种和过去很长历史时代当中很多人物不相同的一些东西。如果说你仅仅看到一些表面现象,那么你把贾宝玉就看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子哥。所以薛宝钗给他起个外号叫“富贵闲人”。但这不是理解贾宝玉的一个真正内容的东西。...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总序 作者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秉承藏传佛教最优良的传承和教育,享誉世界,是当今世界公认最创新、最具创意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兼上师和导演于一身,曾任贝托鲁奇电影《Little Buddha》顾问,并编写和执导过两部佛教主题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电影蕴含惊人的能量及丰富的人文精神,犹如一股清流,在世界各大影展屡获佳评、获奖连连,更培养出一群追随的工作人员及影迷。 简体中文版序 不久之前,我和一位住在北京的友人陈冠中先生闲聊,谈起佛教在中国的情形。他的看法令我既惊讶又困惑。我一直以为佛教曾深植于中国,因此起了这个话头,但他却告诉我事实上基督教才是现在在中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他的解释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基督教代表现代化与民主,而把佛教和帝制、封建甚至迷信联想在一起。我对于大家选择基督教没那...
莫医生撑着黑布雨伞走过铁路桥的桥洞,听见一种哐当当的金属撞击声从头顶上滚过去,手里的伞轻轻地往上蹦了一下,莫医生把伞斜撑着快跑了几步,回头看见一列货车刚刚从铁路桥上通过。货车是黑色的,漆写了一些白色的文字和标码,没有车厢的那几节蒙着油布,它们挟卷着一阵风响在莫医生的视线里一闪而过。 莫医生吓了一跳。雨已经停了,或者城北的这条街道上并没有下过雨,莫医生收起伞,发现碎石路面仍然很干燥,没有雨的痕迹。莫医生觉得天气有些奇怪,他从城南的那位病人家里出来时,明明是下着雨的。他竟然不知道雨是什么时候在哪段街道上突然停止的。莫医生沿着街道的左侧走了一段路,看见石码头的空地上堆积着一座小山似的垃圾,有一条狗在垃圾堆旁边转悠。莫医生用伞朝嗡嗡乱飞的苍蝇挥了几下,走到街道的右侧,右侧是密集的民居,没有垃圾堆。昔日棉花店的大门虚掩着,莫医生无意中看见一个陌生的女人躺在竹榻上,女...
央视国际2005年04月18日09:57主讲人简介:毛佩琦: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著作:《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
转载自天涯主版-煮酒读史开篇词: 大家好,很久没有新贴出炉了,在此向各位网友问好。 在《铿锵战国》继续的同时,我便有了写《韩非子》的冲动。对《韩非子》的喜爱来源于对法家的喜爱,诸子百家中没有哪一家对战国时代的影响能超过法家。这一点根本不用争辩,秦国最后胜出便是明证。秦国的立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而韩非的思想囊括于《韩非子》之中。因此在写完《铿锵战国》之后写一点关于《韩非子》的文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逻辑上顺理成章,但真正想写的时候,心里却多少有点不平。因为时下关于《韩非子》的书中有太多的曲解、误解、片面解和别有用心解。他们打着流行的标签,套着时髦的装潢,占据着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如果韩非子想到两千年后他的学说有如此光鲜,他那峻削的脸上大概也会闪出会心的一笑。不过翻阅几页之后,我的大脑里竟然生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汉代马王堆中...
《一只猫的独白》 作者:★Star自 序 现在是二十世纪最后的冬天。 我坐在慕尼黑温暖的家中,看着窗外自己嵌在黑夜里的影子,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我,遥远却清晰。 冬是个干净的季节,在冰雪的温度里,所有的斑驳、不堪、颓靡、感伤,都在以冻结的方式走向尾声,然后在记忆里逐渐消失,就如一年将终。 于是我在这样一个冬夜,开始整理即将逝去的日子,整理这不寻常的一年里不寻常的记忆和心情。 春的沉迷,夏的落寞,秋的颓废,然后,是冬的清醒。 陌生的城市,遥远的家乡,飘忽的思念,然后,网络就附着了和思念相同浓郁的寂寞烙进我的生命里。 这时候,我想起了我的第一个网名"小猫咪眯",想起了一张张在我身边停留片刻又匆匆离去的面孔,想起了那些不着痕迹的刻苦铭心和无法抹去的流水行云。...
鸡群立鹤惟罗愿 噉利丁陈纂录粗——说罗振常沈 津自二十至四十年代以来,在京沪两地从事古旧书业的贩书家中,精于目录学、版本学者不乏其人,如孙殿起、王文进、朱遂翔、江杏溪、杨寿祺、陈乃乾、王富晋等,但其中文化程度甚高、能执笔写作者当推罗振常、陈乃乾。罗振常不仅是位学者型的书肆主持人,而且他的学问在某种程度上是受他的从兄罗振玉的影响,他曾受罗振玉所遣,于宣统三年(1911)游豫,访殷墟,探伊阙,恁吊山川,搜求古物,两月之游,日有所记,而成《洹洛访古记》二卷,其中描述在安阳、洛阳蒐集殷墟出土之甲骨之情形甚详。他从考古学的角度来写小屯出土甲骨以及老百姓挖掘售卖的掌故佚闻,都是非常真实且又十分有趣的。他在安阳一个半月,所得甲骨约12500片(块),这对于罗振玉研究甲骨起了非常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