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飞龙楔子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确是骚人墨客相对吟哦的好对象,也是高人隐士品格心性的真象征。 读这首明高启的咏梅绝唱,便可想到梅花的一切。 当风雪封山,万物枯寂的时候,只有它一枝独秀,先春而开;幽香疏影,美化了凄风冷月的世界。 它不畏霜雪,反因霜雪而益见精神;它性喜清静,却为清静而频添诗意! 所以,人人爱它,处处欢迎,尤以隐居之人、更多以它为寄情的对象。 衡山紫盖峰南麓,四面群山群屏,林木葱郁。 靠山溪边,有数椽茅屋,面向溪流,斜对小瀑;门前有个广场,横宽七八丈,场边溪畔,尽是老干横斜之梅树。...
【神界录入】 早安,殿下 by李葳《早安,殿下》作者:李葳出版社:狗屋系列别:采花系列577出版日期:2006/6/29文案:「从今天起,你便是我的属下了!」范姜天佑微笑着说。这是游和平顿时从天堂掉进地狱的一刻。宛如六年前的噩梦再现,他竟又陷入千辛万苦想逃离的苦难中,没错,姓范的根本是噩梦的化身,只要一扯上关系绝对没好事!世事难料?才怪!他已可想见,快乐两字离他越来越遥远了……楔子仰躺在床上呼呼酣睡的少年,一张介于稚嫩与成熟间的脸蛋,游走于暧昧性别区间。女性优雅的线条,男人强悍的轮廓,两者不可思议地维持在巧妙平衡,雕塑出极致的魔幻魅力。另一方面,伫立在床畔叹息着的少年,温柔的黑眼又圆大、又灿亮,眼角边一颗爱哭黑痣不是软弱的证明,而是他天生感性的象徵。至于他线条刚毅纯朴的面容,则已经强先一步跨越年少期,渐渐有了青年的相貌。就如同少年显眼的身高般,在这短短三年间已急速地成长,超越了...
第一章 神鬼之手 空中的乌云浓得象是泼上去的墨,那么一层层一叠叠地堆集着,狂风打着呼哨在旋转,毫无忌惮地向大地一遍又一遍地卷来,天际偶而亮起一道耀眼的金蛇,强烈的闪电照得山峦河流俱在颤抖着,沉闷的雷鸣声隐隐响在云堆之上,似遥远的皮鼓在作没有节奏的敲打,现在正是黄昏时分,假如不是这种阴霾天气,景色该是极为美妙的。 眼前是一片草原,荆棘杂树纠结丛生,如烟的野草蔓生,草原尽头似与灰沉的云天混连在一起,这边,生长着一株孤零零的白杨树,一个瘦削的身影便懒洋洋地倚靠在树干上,这人穿着一袭紧身的黑色衣裳,襟口上一路沿下来绣着片片白色的竹叶,在他身后,一匹高大的黄骠骏马正低着头在吃草,模样儿和它主人一样,也是那么懒洋洋的。...
超凡岛 第 一 章 凄凉的秋天,也是一个清冷的早晨,东方刚刚露白的时候,大地却显得特别沉静! 但是,只有黄河的激流始终不肯安定,汹涌的潮涛,永远发出不平的吼声,如同一位狂傲的勇士,猛烈的向前冲,所向无敌;及至大海…… 小秋!你今早为什么不给俺庄上送鱼来?“ 一个大汉追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喊个不停! 那少年刚刚走到河边,回头瞪眼:“狗东西?鬼叫个什么劲?也不瞧瞧这是什么天候!” “哈哈,小伙,大概你肚兜里还有几文,所以又偷懒啦;喂,刚刚天亮呀,走到河边来干吗?” 原来那少年名叫花无秋,只见他修眉朗目,气宇异常,衣着虽俗,仪表却是不凡;闻言长眉一挑,不耐烦地道:“二庄主,怎么着,你是存心找麻烦来了?”...
东方玉《飞龙引》楔 子 西昌、旧称宁还府,为古之印都国治,地当川、康、滇三省要冲,接近夷区,从前的人,把它视作蛮荒之地,宦游者尤为畏途。 近郊的沪山,峻拔人云,苍翠可抱,虽然没有江西庐山那般雄伟峻险,但危崖峭壁,深涧幽壑,人迹不到之处,亦复不少。 山上古刹颇多,共有十八层寺院,一层接一层直达山顶。 山麓第一寺,叫做开元寺,碧瓦黄墙,梵宇巍峨,四周万竹参天,绿筠如海,清幽绝俗! 峨嵋高僧开谛大师,当年就在这里出家受戒,因此,这开元寺,也就成了峨嵋伏虎寺的下院。 寺前有一株数人合抱的古松,老龙拿云,古趣盎然,已是数百年的古物。但这株老松却已经枯萎了将近百年,只有左侧一枝,虬枝参天,亭亭如盖。...
东方玉《七步惊龙》第 一 章 秋水芙蓉 “秋水玉芙蓉,决云断彩虹,匣中转紫电,入海斩蛟龙。” 玉芙蓉,是一柄举世闻名的宝剑。 剑、当然不会是玉琢的,所以名之为玉芙蓉,是因它冰刃耀雪,晶莹如玉的缘故。 玉芙蓉,是形意门累世相传的传门之宝。 形意门的祖师爷是岳武穆,据说宋室南渡,岳飞召集乡曲子弟,研习拳棒,以御金人、而图进取,得武当形意拳而阐发之。 形意门就这样在江南发轫,而成为南方拳击的鼻祖。 传到现在,芭经第二十代了,这第二十代掌门人姓萧、名清宇,世居临安玲珑山南种。萧清宇饱证诗书,为人谦和,看去怐怐儒雅,但在武林中,都声名甚着。 形意门以练气为主,江湖上盛传看形意门最厉害的一手功夫,叫做“七步掌”,能伤人...
五月荷花开…… 七月莲子香…… 长白山巅的天地,百泉奔注,深夜月下,蔚为奇观。 天池旁,一块丈许方圆的青石上,盘坐着两位五旬开外老者,一僧一俗,正借月色饮酒对奕。 青石上的棋盘,约寸许大小,简直小得可怜,二老所用棋子更妙,一用黑沙粒,一用白沙粒,落子时,只见二老手儿一弹,沙粒稳不偏不倚即坎入青石所划那线样的格疑缝中,是如此的准、稳、劲…… 从这一点,可知这一僧一俗,内家功力已至何等境界! 就在二人聚精会神之际,蓦觉金光耀眼,二老虽奕兴正浓,也不禁为这金光而感惊讶不已。 循光望去,金光发自池心,直冲霄汉。 蓦地,金光闪耀中,水面冒起一个童子,赤身盘坐,腰悬革囊,如老僧入定,待其全身冒出水面后,方始看出,原来他坐在一碗大金色莲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