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我们的邻国。文献可考的两国关系,至少已有21个世纪。古代日本文化的发展晚于中国,而日本民族却能在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对外国文化采取选择、吸收和创新的态度,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封建末期,中国和日本同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蹂躏,但两国由于内外条件和对应结果不同,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中国封建统治者同列强勾结,使国家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日本明治维新积极引进西方文明,推进了近代化,但封建专制势力把日本拉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歧途。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日本军国主义覆灭,战后人民坚持和平民主,发展经济,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两千余年特别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日人民的遭遇可歌可泣,彼此都积累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日本学者对日中两国历史的研究成果累累,作为中国人民,借鉴前人的业绩,用我们的观点方法试写一部日本的历史,似也责无旁贷。...
《思想的历险》****************第一部分*************** 当默多克向你提供《泰晤士报》的这个职位时,你是怎么想的?仅仅是自豪吗? 啊,当然很自豪,我感觉很受抬举。我并不自负,但我认为成为《泰晤士报》的总编是件很自然的事。我非常幸运,但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泰晤士报》是一家如此优秀和拥有深刻洞见力的报纸。-序言- 每个人在年轻时都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一直期待能够遇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也从来不相信钱钟书的话:他对一位试图前来拜访的读者说,只要享用(又鸟)蛋好了,何必看到生蛋的母(又鸟)。每当看到一本好书、听到一段精彩的评论时,我总是期待能看到这些观念的制造者到底是谁。活生生的母(又鸟)要比(又鸟)蛋可爱多了。...
他看见老人的手埋在纸堆里,一只苍老的骨节突出的手,一堆或红或白的废纸,当那只手抓起剪刀时,少年听见纸张碎裂的声音,很细微的声音,但他仍然被吓了一跳,似乎觉得室内陈腐凝固的空气被老人剪了一刀。 从墙上撕下来的那张白纸上残留着墨迹,现在它已被老人剪成一种古怪的形状,老人对少年说,他要把它折成一匹马。纸马最难弄。老人抬起头看了看少年,他用食指蘸了蘸唾液,然后在纸上轻轻地涂抹着,少年发现老人的食指上缠看一条白胶布,白胶布已经变成了脏灰色。老人的手颤动得很厉害,手中的纸因此父父地响着,少年想这并不奇怪,街上的人都说纸扎老人快九十岁了,他快要老死了。从前的我的纸扎店里只有两个人会扎这种纸马,我,还有我女儿青青,老人声音哽咽了一下,他的手突然在纸堆上停栖不动了。怎么啦,怎么不折了?少年说。...
陈雨露,1966年11月生,经济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我国最年轻的金融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开放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政策。即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为背景,考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浮动、国际货币一体化等方面对货币理论和金融政策的影响。 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有《国际收支均衡分析》、《现代金融理论》、《国际金融》、《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实务》、《货币与金融经济学前沿》、《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经济学手册》等。曾获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专著《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获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
从二楼的阳台上,可以观赏这个城市北半边的夜色。绿的红的蓝的粉红色的窗帘,使万千个窗户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夜是安静柔蜜的。夜总是夜,星光在城市的上空显得灰暗。月亮也显得冷寂无光。城市北边横亘西东的那一架山或者说是一道原坡,逶迤伸展开去,看不见峰峦,看不清豁峪,只是一道模糊的雄伟的轮廓。山就是山,夜色里看不清峰峦和豁峪的轮廓依然是不失其雄伟。 我喜欢浏览异地的夜色。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北方小城,三十万男女白天奔忙在大街小巷里,夜晚就在那一孔一孔绿的红的蓝的粉红色的窗帘里头蜗居,于是就创造出这个北方小城不同于北京和广州的独自的色彩和氛围。哦!这是金关市的夜色。 我有点寂寞。我白天里观赏了这个小城可资骄傲的古董和现代文明的标志。这儿没有秦诵,没有唐王陵墓,却有瓷窑。这儿的瓷窑不是一般随随便便的什么破窑,而是唐三彩的发祥之地。举世闻名的唐三彩马和三彩骆驼,首先从这几...
河套人家 作者:王富林第一章“妈呀! ”“悄悄……”刘改芸的双唇被他咬住,只能挤出含混不清的呻吟。改芸全身燃烧起来,收缩成一团。她想挣扎,动了几下,就放弃了这种并不情愿的努力。她的头脑中一片空白,把身上的男人紧紧地搂住。“小方哥哥……”断断续续的梦呓含在嘴里。“改芸,改芸。”男人的嘴松开。刘改芸的知觉一片迷雾,她沉浸在惊喜和愉悦中。她渴望过,但很朦胧。男人女人之间究竟应该或者肯定,发生什么,她没学过生理卫生知识,也没人教他。父母也许顾不上,也许对此讳莫如深。不用说她,连哥哥都二十好几的人,还没个对象,为甚? 父亲的地主帽子就注定了刘家低人几等,没人肯把女子嫁给哥哥。改芸知道自己长得俊俏,在红烽公社是个人尖尖,貌比昭君西施也不行,地主的帽子不光戴在父亲头上,一个地主子女的头衔,就让她身价大跌,到了出阁的年龄,也不见有人上门提亲。...
天皇巨星的心路历程:刘德华传前言 在香港演艺界,有一位年龄已过“不惑”的中年男性,一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华仔”。 据说在香港,不知道“华仔”的人只有两种:不懂事的孩童与白痴。 他那张有着深邃如潭的眼神和鹰钩鼻的脸,巧妙地将中、西方人的神韵完美合璧,形成特有的“华仔”之帅,让人过目难以忘怀。 有人把他比作东方的汤姆·克鲁斯,也有人说他是忧郁王子劳伦斯·奥立佛。 其实他就是他——一个名叫刘德华的香港艺员。 与众不同的是,除了外观上的英俊倜傥,他那健康的内心之“帅”,更让许多人心海中浪涛澎湃。 他以孜孜不倦、勤奋执著创造出的人生传奇,简直就像一个既优美动听又震撼人心的天方夜谭,那才是任何人都难以“混”了去的“帅”。...
王直华,60年代从清华大学电子专业毕业,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多年,后调至科学时报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曾任科学时报副总编。现任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出版过《小行星撞地球》等多篇科普著作,发表《论新闻科普》、《论素质教育》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科学和文化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融合。但是科学和文化的融合需要转变观念,真正的科学大师们一般都有独特的视角。在这里我想举一个物理学家的例子。这个物理学家是狄拉克,他在三十年代前后,提出来反物质的概念,他的观念也是非常的超前的。突破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思维。现在大家再看一幅科学图像,在这儿我们真的欣赏到科学之美,在这里我们也看到科学的线条美。实际上科学既有它的线条美,也有它的色彩美,还有它的动态美,我们看科学它有美感,科学是完全可以欣赏的,而科学体现出来的美,有的时候是需要转换我们的视角,才能发现科学的真理之美。著名的科学家汤...
黄卫平,男,经济学博士,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8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学习,1985年赴欧留学,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经作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研究,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本专科教学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体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美国经济学会、欧盟经济研究会的常务理事、 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执行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为北京市顾问团成员、美国罗兰投资公司、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北京代表处、亚洲开发银行项目顾问。代表作为《GATT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1994年,主编)、《亚洲经济中的龙》(1998年,合著)、《走向全球化》(2000年,合著)等,主要讲授国...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4日 14:13 主讲人简介: 徐城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曾以中国文化为突破口,集中研究梅兰芳和京味文化现象,著有《梅兰芳三部曲》、《京剧与中国文化》、《老北京三部曲》,并出版艺术专论、散论、文化随笔、主题散文50册。 内容简介: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也是一门历史悠久、永葆年轻的艺术形式。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李镇西序言(1)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 “做最好的自己!”我多次这样对学生说。 “做最好的教师!”现在,我这样对自己说。 几个说法矛盾吗?我认为不矛盾。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里的“自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 具体的张三李四都是有具体职业的,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05日 09:56主讲人简介:姚淦铭:1948年生,苏州吴江人,文学硕士。现为教育部所属“211”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专著有:《王国维文献学研究》、编校《王国维文集》(四卷本)、《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礼记译注》、《趣谈中国摩崖石刻》等,已发表160多篇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论文。曾获国家图书奖。内容简介:一、王国维是怎样一个人王国维是一个自有境界的人。青年王国维是一位英气勃勃的诗人、哲学家、美学家。他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了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欧阳修的《蝶恋花》、辛稼轩的《青玉案》三句话,把本来不相干的三句名言连缀成“三境界”说,从而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