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起未燥,先府君小山翁见背,母袁孺人斋素奉佛辟经以供朝夕,课贱兄弟读举子书。家每赤贫,岁又大,米不可得食,食麦。孺人私啖麸,而以面啖贱兄弟,不使贱兄弟知也。时余才六龄,家兄春甫亦仅十龄尔已。余聪颖故逊家兄而善强记,然气故孟浪,举子书不喜,喜《齐谐》诸书,见辄津津有味乎其言之惟恐易尽,盖年十一二时而所览睹多矣。家无书,得诸尾生十九。有蓄异书者,徒步数十里外求,必得之。然善爱护书,人不靳与。每乞一编归,穷日之力阅之,夜则就佛前长明灯,阅毕,乃已漏下二十刻,渐有睡思,余强睁两睛,而家兄巽以火烟,令不至盹,以此目力耗于火光,今遂盲于夜读。年十五,即挟一经糊口四方,交道日广,见闻日益博,而童时之癖滋甚。间尝谓,前代骚人墨士,负有当世重名,其所著撰,琳琳琅琅,脍炙人口,顾稍涉俳谐,见谓无关世教,辄为高头巾先生唾弃,往往湮灭不传,尚论者无从窥豹一斑,深可惋惜。夫虫...
第一章大羹 原来曲终了是不必人散的 原来寿终了是不必正寝的 原来破镜了还是能够重圆的 好吧,那么, 大荒过去了不就复苏了吗? 落寞的时候 还是可以生活在别处的 那个生于马厩的白种男人 真的那么神奇? 你相信这一切 我不信 …… ——题记 素闻江左烟花,形胜天下,更闻苏度情小姐才馨之名播于江左。鄙常念及此姓名,韵致天成,清婉绝俗,其名若斯,其人何如? 鄙颠沛迁徙之人,风尘逆旅,漂泊无定,客经苏宁夜泊,每每中夜无眠,披衣起坐,惟君之故,沉吟至今。此霜夜更添清冷,惟有半江渔火,几杵疏钟相伴,旅人怎堪情愁?故谨备薄礼奉上,希图以瞻天人形貌。今夜江左泊头,舟楫之上,诚虚右席,备佳肴美酒以待小姐。可放船凌波,邀月饮酒,赏文论剑,听韵说禅,不教虚度此美景良辰。...
自序:至性真情有几人 何谓“真文人”? 其一,真文人肯定是性情中人,内心一派天真浪漫,善感多情,不圆滑,不世故,以良心为王,以良知为帅,待人、处事、接物决不走虚伪和阴暗的路线; 其二,真文人的个性十分鲜明,无论狂狷、桀骜、固执、刚强,还是恬淡、平和、谦退、渊静,均达于巅峰,趋于极致,不落入中庸的窠臼; 其三,真文人都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倾向,更容易看到人生的破绽和社会的疮孔,更容易滋生失望的念头和痛苦的情绪; 其四,真文人身上有主人性而无奴隶性,他们只相信道义,不畏惧强权,只相信智慧,不畏惧野蛮,有时要他们低头竟比要他们断头还难; 其五,真文人崇尚精神之独立,心灵之自由,他们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上一页 目录页德理 最近读了两本有关中国三农问题的好书。一本是《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在这本记实性的报告文学中,作者李昌平以对中国农民真诚的热爱和有错就改的忏悔心情,喊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一本是《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在这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中,作者于建嵘以求实的学术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世人发出了要从政治危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三农问题的警告。 《我向总理说实话》的作者是以一个基层党政负责人的身份来体悟中国三农问题的。但李昌平不是那些以欺压农民为满足的地方小官僚,而是一位具有社会良知的改革者。作者用让人感动得流泪的事实,诉说了农民生活的贫贱困苦、农业发展的举步维艰和农村事业所面临的破产,讲述了自己在农村基层进行改革的艰难及向共和国总理上书并遭受迫害的过程,并具体分析了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对待农村改革的态度。在李昌平看来,中国农民...
作者:未知 第一部分 自序 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一个时代的切片,至今还留存在至少两代人的记忆中。蔡楚生、郑君里、陶金、白杨、舒绣文、上官云珠诸位大师的精湛艺术,还会延续到我们这一代人之后的无数代。五十年后我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将它以旧翻新,当然不是简单的转换,更非另一种“借壳上市”,而是又一种精神的创造,艺术的创新。原因大概基于下述理由:一个里程碑式的左翼故事,产生于那段历史刚刚结束之时,“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著名的历史叹息,是蔡楚生们敏锐的艺术察觉;电影为人们津津乐道,绝对是他们触摸到了战争 与人生、社会与人性的永恒命题,我们注意到了这一个命题所代表的超越时空的意义。不可否认,一个抒写过著名历史的电影故事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加工的空间或曰可能。两小时的电影与二十五小时的电视连续剧,篇幅要求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精神层面的飞翔一定...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作者:孔多塞 译者:何兆武,何冰 【形态项】 213 ; 20cm 【读秀号】000000663025 【出版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8 【ISBN号】 7-108-01137-9 / B565.299 【原书定价】 RMB12.80 网上购买 【主题词】近代哲学(地点: 法国 年代: 17~18世纪) 【参考文献格式】(法)孔多塞(Condorcet)著 何兆武,何冰译.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孔多塞著 何兆武,何冰译 绪论 一个人生来就有可以接受各种感觉的能力,有可以知觉和辨别它们所由之而组成的那些单纯的感觉的能力,可以保存它们。认识它们、组合它们,可以在它们之间比较这些组合,可以掌握它们的共同之处和它们的不同之点,可以对所有这些对象加上各种符号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并促成各种新的组合。 ...
宋江身上有很多的特点,比如说脸色黝黑,身材矮短,再比如说喜欢功名追求富贵,但是给他带来最大好处的只有其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的外号。他不像武松和史进他们那么累,在江湖上的名头都得靠自己一拳一拳地打出来,宋江之所以能够足不出户就扬名天下,全是因为自己的老爹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及时雨”。 从字面上理解,这个外号起得也相当有水平,不象只能说明对文身有研究的“九纹龙”,也不象光能暴露性格缺陷的“霹雳火”,比让天下人都知道发育不良的“鼓上蚤”更是不知道高明了多少,所以这样看来,古代关于姓名学的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 当然,他也有和大部分梁山强盗相同的地方,比如说出场方式,同样也是很微不足道的。宋江的出场时间确切的说应该在杨志之后,这是因为只有杨某人才能被晁盖等人抢了生辰纲,只有晁盖们的抢劫才能引出宋江。...
作者:柯云路 媒体报道 柯云路为体力透支者集体减负(图) 左一:张欣 左二:潘石屹 左三:柯云路 右一:陈彤 2005年12月14日 北京晚报 有人说,在当代文坛,没有哪一位作家像柯云路这样备受争议。你可以指斥他荒谬当诛,也可以褒奖他睿智当崇,但无论他的笔穿梭到哪里,我们总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他对世道人心,宇宙生命的热切关注。 记者:《心灵太极》推行的现代工作革命,就是减轻压力,提高效率吗? 柯云路:是的。我们似乎正在集体遭遇空前的生存压力,它使我们身心憔悴了无生趣。在铺天盖地的压力面前,我们与其逃避式地减压,不如来一场现代工作革命———要善于没有额外支出地工作,要善于消除多余焦虑地工作,要善于全面减压地工作,要善于日理万机井然有序地工作,要善于事半功倍高效率地工作,要善于拿得起放得下在工作与休息间随意跳槽地工作,要善于天才灵感创意不断地工作。...
作者:张斌目录第一部分:自我的把握 所谓自知之明,也即是对自我的认识。自我的把握的前提就是对自我的认识,人生成功的前提是自我的把握,因而自我把握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学会把握自己,天下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你不必担心什么,更不必顾忌什么,事实上你所顾忌的只是你不敢迈出的那第一步,只要第一步迈出去了,你就会发现,一切原来如此简单!01.自知02.果断03.仪表04.快乐05.错误06.选择07.折磨08.自己09.权利10.工作11.求职12.积极13.生涯14.突破15.冒险16.失败17.批评18.忍耐19.魅力20.宽恕21.自律22.骄傲第二部分:生活的细节...
我们今日要编中国古代哲学史,有两层难处。第一是材料问题:周秦的书,真的同伪的混在一处。就是真的,其中错简错字又是很多。若没有做过清朝人叫做“汉学”的一步工夫。所搜的材料必多错误。第二是形式问题:中国古代学术从没有编成系统的纪载。《庄子》的《天下篇》,《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诸子略》,均是平行的纪述。我们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所以非研究过西洋哲学史的人,不能构成适当的形式。 现在治过“汉学”的人虽还不少,但总是没有治过西洋哲学史的。留学西洋的学生,治哲学的,本没有几人。这几人中,能兼治“汉学”的更少了。适之先生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自幼进新式的学校,还能自修“汉学”,至今不辍;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兼治文学哲学,于西洋哲学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编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难处,一到先生手里,就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