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历史热也反映了社会变化,20世纪80年代,历史很边缘、很冷。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期,发生了史学危机。当时愿意研究历史的人很少,读者也很少,称为史学危机。跟现在对比一下,这个变化太大了。马立诚:从史学危机到历史热,你觉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雷 颐:过去,对历史的理解有些僵化,把很丰富的历史变成一种公式。比如,所有的朝代史,几乎都是讲统治阶级残酷剥削,激起了多少次农民起义等等。历史人物都给贴上了阶级标签,用这个标准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好人按照一个模式写,坏人也按照一个模式写...
攻击塔兰托 作者:[美] B·B·斯科菲尔德 前言 英国皇家海军装备飞机一事,曾遭到极力反对,这并不奇怪。当时,皇家海军刚刚适应舰船由风帆到蒸汽的革命性剧变,没有想到又要出现一项导致另一个新剧变的发明创造。因此,1907年3 月,当莱特兄弟向英国海军部提供飞行器专利权(三年前,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持续飞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时,英国海军婉言拒绝了。当时,在英国海军的高级军官当中,几乎只有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约翰·费希尔爵士(后为勋爵)意识到了出现这项发明创造的可能性。一年之后,他指派瑞金纳德·培根海军上校(后为海军上将,爵士)去法国采访报道在兰斯举行的首届国际航空比赛的情况。那一年,路易斯·布莱瑞特飞越英吉利海峡,使英国这样一个岛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费希尔意识到在飞行的技能中蕴含着一种获得敌舰队在港湾和海上配置的有关情报的手段。而且显而易见,在开始时,轻于空气的航行...
土默热红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红学的全新的《红楼梦》研究学术体系,它从人物生活原犁、故事发生地、情节历史依据等角度对《红楼梦》的创作时空和历史背景提出了全新的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是洪舁而非曹雪芹,大观园的原型是在杭州的西溪,大荒山原是指京东的盘山,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原型是杭州“蕉园吟社”的“五子和“七子”,《红楼梦》的主题是写国殇家难。循着作者的思路,读者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境界:一个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天翻地覆巨痛的“末世”,一个正在亡国破家的忧伤、悲痛、困惑、愤懑中苦苦挣扎的“百年望族”,一群接受了“遗民思想”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男女,一个遭受了国殇家难百般折磨,背负着“无能”、“不肖” 之恶名的封建知识分子,一对相濡以沫,共同经历了二十多年颠沛流离痛苦生活的夫妻。洪昇及其家庭、夫妻、姐妹们的这一切,同《红楼梦》作品中展示的交织着痛苦与欢乐、清醒与迷茫、叛逆与依恋...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这是天下不易的至理。但我中国数千万里疆域,好几百兆人民,自从轩辕黄帝以后,传至汉、晋,都由汉族主治,凡四裔民族,僻居遐方,向为中国所不齿,不说他犬羊贱种,就说他虎狼遗性,最普通的赠他四个雅号,南为蛮,东为夷,西为戎,北为狄。这蛮夷戎狄四种,只准在外国居住,不许他闯入中原,古人称为华夏大防,便是此意。界划原不可不严,但侈然自大,亦属非是。...
第六章 名士成为军阀 前言经过王莽篡位的短暂混乱,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农民作乱与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下中兴了汉帝国。为了调和各方的利害冲突,使彼此都能和谐并存,他极力鼓吹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等观念,使东汉弥漫着一股维持现状的政治哲学,然而豪强兼并的事实终究不是意识型态所能消弭的。终于,在党锢之祸后,冲突的各方将汉帝国推向败亡的命运。 写宏观历史,有一点不妙的地方,则是作者总是经常与战争结不解缘。如果笔下的题材是近千年欧洲,则作者只好在哈斯了(Hastings)战役之后,立即接下来讲十字军东征,随后又有百年战争、蔷薇花战争,而且宗教战争之后还未松气,又有现代民族战争的登场。大概人类天性如是,历史上重要的转圜之点,总是避免不了武装冲突,于是史家也别无选择余地。中国的历史自不能例外,可是这当中也有不同之处。有如中国变乱时人民被茶毒的程度深,可是四海升平之日也比其他各处来得长久。例如汉...
第五章 第一帝国:树立楷模 前言 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而在一片繁华景象中,财政短绌、外戚干政的乱源却悄然伏下。 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小说排行榜:/top.aspx小说排行榜:/top.aspx《伊拉克,在死神脚下揾钱》刘磊大事记 2003年5月.国内“非典”风波,从公司辞职。 2003年7月.“非典”禁令解除,踏上了战火纷飞的伊拉克。 2003年8月.在巴格达的安德鲁斯开办了战后第一家中国餐厅——“中国龙”,孙必干大使题词。 2003年12月.结束安德鲁斯餐厅,搬到总统府所在“绿区”继续经营中餐。 2004年1月.餐厅大路被封,被伊拉克合伙人卡森告上法庭。 2004年2月.第一次回国,筹备更大发展。 2004年3月.第一批中国人质在伊拉克遭到绑架。 2004年4月.重返伊拉克,餐厅生意如日中天。 2004年8月.回国。...
袁鹏 开栏的话 在环球时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共同策划和推动下,“国际问题青年论坛”特别栏目问世了。 目前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崭露头角、具备相当实力和潜力的青年学者。他们活跃在国际问题研究的第一线,具备很强的时事评论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开办“国际问题青年论坛”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交流平台,为媒体与学术界之间在国际问题的报道和研究上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国际问题青年论坛”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研讨会,环球时报对会议成果进行整理发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向广大关心国际问题的读者,提供对这些问题的权威分析和评论。这是一个思想交流和观点争鸣的论坛,我们鼓励多元的声音在这个平台上出现、争鸣。希望这个栏目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近期的中美关系异常复杂。一方面,美国国内围绕《中国军力报告》掀起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浪潮;另一方面,中美在全球...
壮丽的废墟——回望元朝 当我们言及元朝,总是在眼前闪现出这样一个想头:那是个野蛮的、英雄的、摧毁的时代。其实,我们对元朝的这种印象多多少少是一种误解:成吉思汗的威名太过赫赫,蒙古西征的洪流太过汹涌,致使我们后人(包括东西方的许多学者)多把蒙古最初的扩张史看成了元帝国的全部精华所在。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所有关于元朝的历史作品中,无论是教授学者的“正史”,还是影视编剧、半吊子历史学家的“戏说”,五分之四甚至更多的篇幅,皆是描绘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这一段时间的蒙元征服史。所有的职业和“业余”作者们如此不吝惜笔墨肆意描画征服者的历史,确实因为那些血与火的壮丽戏幕吸引住他们大多数人的目光。可悲的是,我们中国有些学者也被西方学者牵着鼻子走,认定元朝是一个“更大的世界性帝国”的附属部分。这种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元史,并非是蒙古史。元史,主体其实应该是从忽必烈开始到妥欢贴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