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中医体质概念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中医体质概念中医体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了体质形成的基础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基本要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机体内环境的统一体现在人的形体结构、脏腑功能与精神意识相关,即中医“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是指生命个体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即人与社会统一,人与自然统一。...
《从求医到求己》 序 《从求医到求己》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从求医到求己》《从求医到求己》是一部从传统中医学的角度,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阐述中医治病、养生之道和中医药方面知识的通俗读物。该书纠正了很多日常的养生误区,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该书作者郭志红为二炮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作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众多患者的心目中有着较高的权威。《从求医到求己》 序 《从求医到求己》 作者简介郭志红,主任医师,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荣获多项军队医疗成果奖。...
书名:医效秘传作者:叶桂述吴金寿校朝代:清年份:公元1831年卷之一要书说属性:古吴 叶桂天士 述 后学 吴金寿子音 校伤寒之病,不外六经,欲明六经,当知其要。要者何。定其名,分其经,审其症,察其脉,识阴阳,明表里,度虚实,之标本者,是也。定其名者,是定其正伤寒、或感冒、与风温、温毒之类也。分其经者,是分其阳经、阴经、直中之类。审其症者,是审其阳症、阴症、表症、里症、虚症、实症、寒症、热症之原。察其脉者,是察其有力、无力、及浮、沈、迟、数、弦、滑之类也。识阴阳者,谓识其阳病、阴病、阳虚、阴虚之候。名表里者,是明其在表、在里、或在半表半里之间。度虚实者,是度其表虚、里虚、表实、里实之病耳。知标本者,欲知其一...
书名:察舌辨症新法作者:刘恒瑞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序属性:脉学诊断之书,以李濒湖、朱丹溪二家最为细腻,凡相似相异之处,皆能分别清楚,用笔描摹,比拟形状,俾后学无误认之处,可谓大有功于斯世。惜察舌一法,二公未有专书,世所传者,惟伤寒舌鉴、温疫舌鉴而已,欲求其如脉学之详细者,未之有也。瑞因用心三十余年,将诊断试验,医治得效,历历不爽者,笔记于册,以授徒辈,未敢自以为是也。庚戌,镇郡同志袁君桂生等创办《医学扶轮报》,以昌明医学,瑞舞附骥,分任印费报料之责。至庚戌岁冬,诸君有退志者甚多,印费报料因而缺乏,将成中止之局。瑞滥竽充数,刻印未终,至辛亥八月,而瑞等之《扶轮报》,亦与清鼎同时革命矣。今绍兴医会、上...
在我的拷问下(我经常好奇地拷问他这个那个……汗~),他大爆料外国人的初夜故事~~听起来他们真的尝试得比较早。可是看看论坛里许多帖子,也就知道中国人也不晚啊,还有社会上频频传出的少女怀孕堕胎事件,觉得这事咱们国人还真是愿意和国际接轨啊…… BF也是个80后,虽然眼看就要30了,哈哈。他初夜是17岁。我惊呼:这么早!我指责他说,你那么小懂什么呀,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把自己交出去。 他回答:轻易?不不不,她当时是我的女朋友。 也许在老外眼中,轻易与否跟年龄无关,如果在Party上喝醉了乱搞,确实是轻易的。据他说,男生都差不多是他那个年龄尝试第一次。女孩子就更早一些,提前到15岁左右。(难以接受ing~)...
一瓢医案清·薛 雪生白著清·吴金寿子音篡建档:juzhuo 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火复炽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岂容再损?秋风乍荐已伤,难免重伤。证具如前,药惟补北,非敢说梦,聊以解嘲:生地、沙参、地骨皮、麦冬、金石斛、生鳖甲。苏禄国贡使久咳不能卧案:辨八方之风,测五土之性,大率贵邦偏在中华之巽上,箕尾之前,翼轸之外,阳气偏泄,即有风寒,易感易散。来此华夏,已属三焦。况不得卧下,肺气大伤,止宜润降而已:蜜炙枇杷叶、麦冬、川贝、甜杏仁、经霜桑叶、米仁。《内经》谓:骨肉柔脆之人,其质本弱。然以脉症较之,其咳原属手太阴得之。闻先一人补之,后一人泻之,邪则从补而升,元则由泻而虚,竟成庙兵出而岸兵入也。亦参末议,共博一笑:...
2009/11/12 09:53 作者:缘来似梦每天做一张思维导图。把当天学到的内容做成一张导图,内容包括学到的难点、要点、公式、定理、单词等等。这是对一天所有学过的知识最有效的整理和梳理的过程,也是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仓储式管理的最好方式。如果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存储,就是像工具扔在杂货堆,需要用的时候就是翻天覆地地去找。2、每周完成一张总思维导图,把一周做的思维导图整理成一张大的思维导图,每门课一个分支,把一周所学到的所有的知识进行分类汇总。这是一次高效率的强化复习的过程,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几天的消化和沉淀之后,一定有了许多的新的感悟和体验,所以一定要通过周末总体思维导图,做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的汇总整理,这样所学的知识更加有效的进入我们的大脑,记忆会更加的深刻!...
过敏性荨麻疹,临证较为多见。中医称为隐疹,时隐时现故也。中医认为血虚血燥生风是主要原因。血虚则生风,血热血寒则燥,受风受寒则发作。故治此证首需活血。驱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是也。临床辨证舌红紫苔黄或白腻干燥者,属风热风燥,用血府逐瘀汤重加蝉退,再加地龙,僵蚕,蜂房,其效甚佳。单方用蝉退一味研粉吞服可也。如属血寒而燥者则需加乌蛇,蜂房,全蝎,蜈蚣,效果亦速。单方用乌蛇研粉吞服。牛皮癣即现代称之银屑病,中医认为与过敏性荨麻疹病因相同,病名不同,临证表现不同而已。故其治法是一样的。一样的辨证,一样的用药,一样的需要忌口。方中生地要用大量,最少需用三十克,其滋阴凉血养血是为主药。治疗皮肤顽疾如过敏性荨麻疹,银屑病,白癜疯,慢性湿疹等,首选血府逐瘀汤为主方,临证根据寒热虚实加减运用,一般三十天一疗程,均能收到极好的效果。惟病程久远者,证状消失后,仍需服药巩固,疗效才能稳定。...
作者:青斗正文第一卷 中医天下系列之针灸铜人第一章 碧血医心古人有云:不做良相,便做良医。中医一道,自古有之,它不仅仅是一种医道,更是一种天人之学。有那种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正因为如此,被现代之人披上了一种“迷信”的外衣,几乎排斥在科学之外。感慨之语暂且不说了,还是让故事开始罢。这是一座小镇,名为白河镇。青山环绕,白水东流。万松岭西南方向旁卧,白水河上石拱桥飞架。可谓人杰地灵,明清之际,曾出过十几位状元。便是现代,省里那几位有名的大官,也是从白河镇走出去的。小小白河镇古迹众多,南有光和寺,宋朝建筑,北有娘娘庙,唐时的遗迹。镇内也多有古宅,风格迥异。加上民风古朴,热情好客,近年来已发展成一处颇有名气的旅游景点。...
书名:本草害利作者:凌奂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自序内容:古人有三不朽,曰立德,其次立功,又次立言。余何人也,岂敢妄发言哉!敢于功德自夸耶?从幼年来,体弱多病,思阅方书,因从书贾购得吾郡良医乌镇逸林僧所遗医书甚伙。自轩歧仲圣逮今诸家注论,靡不收采,略得心领神会。遂弃诸子业,从我郡吴古年夫子游,将历代名医着述书籍,探本穷源,随时就正,读破万卷,讲论偏见错谬之处,或自昏黄达旦。先生年届古稀,日逐临症,得有余暇,犹不辞倦,且谆谆训曰∶医关性命,不可苟且,一病有一经所发,若察脉辨证,尤宜加谨,恐失之毫厘,谬于千里也。先生袖出一帙曰∶本草分队。取其用药如用兵之意,盖脏腑,即地理也,处方如布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