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第12期 - 科幻文艺奖征文金冉公元2795年10月13日,“吉姆”号巡航舰带着两艘攻击艇游弋至月球背面时,舰长吉姆·汤普斯正坐在卧室的椅子上悠闲地喝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再过48小时,巡航分队就要返回基地休整了。漫长的巡航使他倍感寂寞。在巡航中,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由于紧张和孤独,都一律板着面孔,从不说一句多余的话。能使汤普斯舰长的脸上露出愉快笑容的,只有他脚下这只名叫汤姆的小哈叭狗了。这次巡航没有碰到强盗的飞船,也没有碰上很不友好的火星人。舰队安全返航后,他就可以得到20天的假期,带着妻子和孩子飞回地球上的佛罗里达,和老父老母欢聚了。“舰长,前方发现一颗陨石,直径大约0.5公里,正向地球飞去,将在4小时后进入大气层。”值班指挥官通过汤普斯舰长手腕上的计算机向他报告。...
作者:[美]H·G·威尔斯侯维瑞一威尔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对社会问题表现出热情和关注。1903年他加入鼓吹社会改良主义的费边社,主张通过教育和技术来改造资本主义,认为“通过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方式,可以逐步改革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后来,威尔斯因不满于费边社的渐进式改良方式而退社,转而宣扬世界主义,幻想通过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政府而达到人类大同的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热情支持进步力量,强烈谴责法西斯侵略。威尔斯曾两度访问苏联,受到列宁与斯大林的接见;访问美国时也曾与罗斯福总统晤谈。威尔斯虽然致力于社会进步事业,但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他虽然同情十月革命,却并不赞成无产阶级革命暴力,怀疑“社会革命一般说来是否需要”。列宁说他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他也乐于如此,并无异议。...
《星际列车》作者:孤灯伟大的序章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希望号开始起航,这是历史上最庞大最壮观的星际列车,我有幸在车头,成为希望号的最高指挥官,车头拉动着长长的一节节车厢,在浩瀚的宇宙里穿行,她的每一节都如同一个巨大的堡垒。很多人觉得“希望号”这个名字很烂,仿佛绝望中的人在无助地祷告,很少人知道有这么一支复活的列车,这是一支传奇的战列,她从诞生的一刻起就注定要踏上一条漫长的征途,我们不知道这条征途有没有归路,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希望是否真的存在。传说,我们人类有着辉煌的文明,曾经遍布这个宇宙,但谁又能拿出证据呢?希望号是唯一的证据,也是唯一的希望,我们将和她一起,沿着先祖的轨迹穿透那浩渺的星辰。我们将带回来祖先的荣耀,曾经的辉煌,我们将让人类走出这贫瘠的宇宙一隅,重新统治浩瀚的星河。...
1999 第5期 - 封面故事小丁据说,“漩涡二号”的船长这个职位,曾让联邦总部的官员们很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援救者与被援救者之间最好没有什么私情,可苏贝又恰巧是目前最杰出的船长。最后,苏贝一贯冷静沉着的作风帮了她自己的忙。总部认为苏贝在行动中“不大可能因感情用事而出错”,即便等待救援的“漩涡一号”上面有她的丈夫。于是她得以站在这艘大船的舰桥里面,指挥十五个船员共同跨越数万天文单位的辽阔空间。这是人类所做的第二次向外太阳系派出远征队的尝试——“漩涡一号”是第一次。在二十个小时的适应性航行之后,队员们吃了离家前的最后一顿饭,在飞船上洗了最后一次淋浴,“冲冲晦气”——这是他们自己的话。苏贝坐在电磁椅里面有条不紊地下着命令,从外表上看不出她的情绪。舷窗外是深邃的宇宙,苏贝的目光投向无限遥远的地方。随着她的命令,火箭发动机喷出橙黄色的离子流,大船起航了。空间折叠必须在月球轨道之外...
王能前言:22世纪,一场“新哥伦布远航”轰轰烈烈展开,“武装到牙齿”的星际舰队远航到了许多不知名的星系。按照人类“厚黑”之真理,对发现的落后弱小、有资源可大加利用的星球,以武力占领之;对先进强大、一时碰不得的星球,则巴结讨好之,派地球大使(实为间谍)刺探、窃取其先进科技为己用;至于那等环境恶劣、无资源可言的蛮荒星球,亦派地球大使(实为痴呆症患者、政治犯、死囚等)与其结交,以示我球人类爱好和平之天性。嗨!老兄,你好,你好,拜托拜托,把你那“随身猫”敲敲,给我那么一两个信用点,好让我不用听电子房东那没完没了的催帐声,好吗?什么?你叫我乞丐,岂有此理,真有岂有此理。告诉你,我叫弗洛伊德,不是哲学家也不是疯子。我,就是堂堂正正的地球联邦驻达摩克利斯星大使。...
1996 第10期 - 科幻百科吴定柏《时间机器》故事梗概时间旅行家(这样称呼他比较方便)的家在里士满。每逢星期四晚上,就有不少社会名人和科学家前来聚会。在宴会后舒适的气氛里,大家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思想虽不求精确,但因为从容不迫,所以常会闪烁智慧的光芒。一天饭后,时间旅行家对他的朋友们谈起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们一谈起空间,就只想到三维空间,即长度、宽度和高度,但是实际上空间是四维的。这第四维就是时间。当有人指出,物质可以在三维空间的各个方面活动,却不能在时间中活动时,时间旅行家得意地向明友们展示了他的惊人实验。时间旅行家从实验室取来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金属架子,大小如一座小钟,放在一张桌子上,这就是他花了两年时间设计的时间机器的模型。他邀请一位心理学家协助他进行示范,当后者按下一根启动杆,小小的机器突然打转,瞬息之间就变成了旋涡而消失。时间旅行家向朋友们解释说,这台...
2000 第6期 - 每期一星刘向晖刘向晖,1968年6月生,1990年获科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1995年在德国研读市场经济学。现在西北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兼任一家高科技公司客户网络战略项目负责人。一年秋天,我们一家三口在吃晚饭,刚看完一个动画片的儿子槟槟此刻正拿着遥控器切换频道,忽然他停下来,指着电视嚷道:“快看快看,刘海天叔叔!”我同妻子抬头一看,果然,刘海天正作为经济频道特约嘉宾为期货投资者作行情展望:“……估计其它地区也将继续保持秋高气爽的无云或少云天气,建议持有‘云303’的投资者适量减仓,并密切关注近日的天气预报……”电视上的刘海天西装笔挺,头发光亮,同我们以往熟悉的那个邋遢的气象学博士简直判若两人,真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虽然我对他在节目中说的什么“云303”投资莫名其妙。...
作者:倪匡---------------第一部:快见面的笔友很多杂志都有“徵求笔友”这一栏。笔友不如是谁首先想出来的玩意儿,不论谁首创,首创者一定对心理学有极深刻研究。人喜欢想像,人的想像力无穷无尽,凭通信来交朋友,就可以使人的想像力有发挥的余地。两个人,本来是绝不相识的,但是可以通过写信而变成相识,当他们互相之间,了解得十分深刻之际,他们就算是面对面,仍然可以不知对方就是自己的朋友,这又可以满足人的掩蔽心理。人喜欢公开自己心中的话,但同时又希望没有人知道自己是甚么人。许多无目的的犯罪,犯罪者就是基于这一点心理。而正因为通信的另一方,可能根本不能和自己见面,所以笔友之间的“交谈”,有时反倒比天天见面的朋友更来得坦白。...
1999 第2期 - 科幻影视陈登2047年,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接收到一组来自外太空的声音信号,经专家破译,声音似乎是有人在不停地呼叫“救我、救我……”人们立即想到了那艘7年前消失在黑洞中的太空实验飞船——“地平线号”。一艘救援飞船——“刘易斯—克拉克”号启航了。在氦液舱中休眠了几十天,船员苏醒过来,各就各位。船长米勒魁梧、刚毅,一看就知道是条硬汉子。两位女船员属贤妻良母型,一位叫史达克,是飞船大副;另一位叫彼得丝,是船上的医师。另三位男船员也各具特征。除船员而外,救援飞船上还有一位太空总署特意派遣的科学家威尔博士。博士毫无太空飞行的经验,众船员对这位特殊客人的到来感到不解。威尔博士告诉大家,将去寻找救援的“地平线号”太空实验飞船是他一手设计制造的,他对那艘飞船的构造及性能了如指掌。于是众人对博士的到来也就不再奇怪了。...
作者:阴险的悟净【(备用域名:. ),】第一章 鬼大巴今年夏天,我和冬妮利用双休日报了一个短程旅行团,旅程结束时,由于旅行社的原因,我们在傍晚六点多才得以踏上归程。上车后,导游小姐对大家说:很抱歉让大家久等了,为了让各位团友尽快回家,我们决定不从原路返回,而改道走一条开通不久的高速公路,这样能比原来快近一个小时。旅游巴在崭新的高速公路上飞驰,我看见两边都是绵延不断的高山密林,人迹不至,并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景色。甚至一路上,我竟然没看到一辆别的汽车经过,这条高速公路也实在冷清得有点异常。夜色越来越浓,很快窗外几乎完全漆黑,只能隐隐分辨远山茂林的轮廓。车上一片静寂,旅客们都很累了,大部分在闭目休息,冬妮也温柔的靠在我身上,睡了。只有我百无聊赖,心想快点回到家就好了。这种地方,好象有种让人难以言喻的不舒服。...
作者:[美]杰弗里·亨廷顿序幕壁橱里的怪物泰德·马驰称那是地狱。这地方就是他儿子的壁橱——一个极普通的装有棕色拉门的壁橱,那是他六岁的儿子挂衣服和放运动鞋的地方,并且底部堆着他的动物玩具。起初这个壁橱和其他的壁橱没什么两样,就像这条街上的其他小男孩房间中的一样。但是,有一天,在壁橱里,得汶突然看到,黑暗中有一双闪着绿光的眼睛盯着他。“爸爸,”孩子问,“那儿有什么?”泰德·马驰称它是地狱,但并没有和得汶那样说。泰德下决心要像养育亲生孩子一样让他正常成长——过去的一切将不会妨碍得汶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但其他人都认为还是不让他知道真相的好,因此泰德带他远走他乡,并放弃了他的生来就有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壁橱是地狱之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