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陈兵江北,意欲并吞天下,并向孙权发出挑战檄文—— “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原创:by曹操。 [孙权]:(置顶)《曹操檄文》——大家进来讨论,看贴不回贴者,强烈鄙视之。 [诸葛亮]:打!打!老夫注定要当蜀汉大丞相,你们不跟曹操拼了,刘备走投无路死翘翘,那老夫岂不是当不成蜀汉大丞相了? [张昭]:孔明你给老夫滚!打不打乃吾东吴内政,要你多嘴?纵观当今天下,唯有曹公坚忍秉毅,全面施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取士,有才即录。大丞相、大司马、大将军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公正廉明。人民安居乐业,实力强盛。而观吾东吴,孙家专政,GDP年年下滑。与曹军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最终必将导致千里江南生灵涂炭。...
1、过渡过度句,使层次之间连贯、紧凑,起承转合,也就是平常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例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方法:抓住承上启下的关键词。例2:……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内蒙访古》)析:本段最后一句是一个过度句。其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平静的原野”,指前面“深绿色的山坡”;一个是“风浪最大的地方”,指下文匈奴与汉人为争夺这块原野而发生的战争。因此这句话能衔接上下文意,并使结构紧密。...
主讲人简介武汉大学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华东地质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丹麦技术大学、美国麻省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和工作。主要从事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著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整体SIS的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当代GIS的若干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内容简介社会信息化正向我们快步走来,信息化将广泛影响人类的生产、管理和生活方式。在各种社会经济信息中,80%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在那些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中需要以地理信息作为背景和支撑。因而地理信息的生产、管理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而且将影响社会经济领域的...
五、丧钟为谁而鸣 1972年5月,越南人民军主力越过北纬17度线,在南方发起强大的春季攻势。南越政府岌岌可危。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南越政权,再次下令对越南北方实施大规模轰炸。尼克松说:“我对三年半来,特别是过去四个星期里,我在越南战争舞台上下达的命令一贯得不到执行而感到极度愤慨。”“我们从五角大楼得到的就是推诿搪塞,有时是故意暗中破坏我下达的命令。”他说:“我希望南面直截了当地告诉空军,我对他们在北越的表现极度不满。” 在尼克松的督促下,美国空军对北越的轰炸强度不断加强。1973年12月18日,为了迫使越南政府在停战谈判中让步,尼克松下令实施越战以来最猛烈的空袭——“圣诞节大轰炸”行动。在10天的时间内,美国空军的121架B-52型战略轰炸机倾巢出动,对河内、海防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轰炸,倾泻炸弹10万余枚,河内、海防几乎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道德普遍论与经济优先分配理查德·罗蒂 著萧俊明 译 在何种情况下一个人才可能提出“我们是谁?”这个问题。当某人试图左右其听众使他们组合成一个更具凝聚力的社团时,提出这一问题似乎最合时宜。一位政党领袖在一次政党集会上可能提出这种玩弄辞令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中,这意味着某种与下列问题相似的东西:“我们可以找到何种一致的理想能使我们不似一群乌合之众而更似一支军队,不似偶然凑在一起的游民而更似为完成一项任务而团结起来的民众?”“我们是谁?”与传统的哲学问题“我们是什么?”相去甚远。后者与康德的问题“人是什么?”可以同日而语。二者都意味着“人类与动物王国的其他动物物种有何差别?”或意味着“在我们与其他动物的差别中,哪些最为重...
序 我快乐,我忧伤;我幸福,我痛苦;我恐惧,我孤独……当你把你的左手放在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思考这一切的情绪和感受来自何处的时候,一种莫名的震颤会穿越你的周身,你会对一个字产生无限的迷恋和惊讶:我! “我”是一颗温暖而又顽强的种子,埋在你心灵的深处,埋在你身体的深处。当它冒出嫩芽的时候,你就开始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个社会存在了,你与这个社会和这个社会与你就发生了一种亲密的联系。你的价值和意义便成了你一生需要实现的目标。你会不停地追问和探索。“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哲学的问题就是如此简单而又复杂。 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对于别人和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便无从谈起。人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其次才是对社会和家庭负责。那么,一个人对自己都不了解,这种责任、道德、使命感又从何而来?...
《殡葬人手记》作者简介 林奇简介序(1) 五十年代,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顾名思义,我以为,殡葬的意思就是埋到下面。父亲是殡葬师,我的兄弟姊妹有好几个。殡葬师,在那些和我一起玩的孩子的眼里,比在我眼里更神秘。 “你爸爸到底做什么?”其中一个会问:“他怎么弄的?” 我说,肯定先有个坑,挖个大坑,再就是那些尸体,死人的尸体。 “把他们埋起来。懂吗?埋到土里。” 这就够了,他们不说话了。 尽管嘴上说得理直气壮,我心里并不踏实。我很奇怪,殡葬的字面意思是“带到下面”(undertaker),为什么不是“放到下面”(underputter)呢?说实话,对于死人,“带”字总让人感到有点大词小用。“带”有陪伴的意思,而死人一路上不需要别人陪伴。你可以“带”你妹妹去商店,而自行车呢,你把它“放”在车库。我喜欢在这些字眼上较真。...
(十二)刘邦对手之谜-易中天 主讲人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闲话中国人》等。 内容简介: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英豪纷纷起兵抗秦。刘邦48岁起兵,56岁称帝,八年的时间,就成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虽然后世对刘邦的出身做了诸多的神化,比如说刘邦是真龙天子下凡,身上有72个神奇黑痣,等等,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他的平民出身。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小时候连名字都没有,他没有读过书,只喜欢酒和女人。那么刘邦是如何从这样的一个平民出身,在短短的八年时间内成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的呢?这就要谈到他的领导艺术,他在秦末动乱的局面中,在势力并不强...
作者:(德)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翻译:张捷鸿推荐阅读年龄:9~14岁 ★★★目录第01章小女巫的烦恼第02章瓦普集斯之夜第03章复仇计划第04章你这儿有扫帚吗第05章决心做个好女巫第06章神奇的旋风第07章前进,小伙子第08章纸花第09章严厉的教材第10章星期五的客人第11章中了邪的射击比赛《小女巫》 一百二十七岁对于一个女巫来说当然只能算是小女巫,这个小女巫因偷偷地参加了只有大女巫才能参加的布克劳山舞会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于是,她决定以后像女巫首领要求的那样做一个好女巫。小女巫勤勤勉勉地做了许多惩恶扬善的好事,可这并没有给小女巫带来好运,因为,在女巫们看来,做好事的女巫恰恰是坏女巫……最后,布克劳山舞会的篝火烧起来了,可它点燃的却是小女巫用智慧和魔法敛聚来的女巫的扫帚和魔法书,小女巫和她的乌鸦伙伴围着篝火尽情地跳舞。...
****************第一部分*************** 现代美展愈来愈多,良莠不齐,看得人眼花缭乱,进入展厅往往如进入化装舞会,或似曾相识,或荒唐怪诞,偏偏不易见到作者的本来面目,在作品中按不到作者的脉搏。古今中外,宗教威望、政治权力及金钱诱惑扭曲了作者的灵魂,这情况,更令人怀念逸品作者的创作心态。-自序- 圣母因灵感而受孕,那是神话,只为了掩饰耶稣私生子的身份。而艺术中确存在因灵感而怀孕的真实。似闪光,忽醒悟,一种异样的思绪突然从心底升腾,谁启示了我新的美感,我乐而发颤。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每每遇到的惊喜,怀孕的惊喜。我于是用绘画或文字捕捉这转瞬即逝的感受,捕获了,牢牢不放,剪之裁之,孵化而成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