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第1节:坚持胡萝卜原则 坚持胡萝卜原则 杜 豪 赏识是组织绩效的加速器,是领导力的核心。 坚持胡萝卜原则就能为你的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更高的人才保持率并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问题是,经理人如何能坚持更有效、更经常地使用"胡萝卜原则",而不是"大棒原则"。 赞赏加速了领导的有效性,赞赏赋予了管理者掌控未来的力量。运用胡萝卜原则你就可以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在这里没有差不多,只有优秀;没有接近,只有完成。胡萝卜原则虽然简单,但是,要在一个组织中建立胡萝卜文化需要领导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时下,大家都在学习各种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在获取管理学位,但是没有赞赏,没有胡萝卜,那些理论就只能是一些经营手段,充其量只能在短期内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胡萝卜不同,胡萝卜是一个原则;只要企业里面还有人,这个原则就是永恒的。胡萝卜原则应该成为所有...
○自序民国缔造之初,事变迭起,民无宁日,历十余年而未已。穷源竟委,根事实而为纪载,奋直笔以定功罪,使后之人有所取鉴,诚修史者之所有事。然其中人事浩繁,或隐秘而难钩其玄,或错综而莫提其要,益以世论纷纭,各阿所好,是非真伪,尤易混淆,操觚者辄引为病。余才力浅薄,不敢以马、班自任,惟其时适旅居旧都,又厕议席,秉笔政有年,于政党之离合斗争、国体之存亡关键、当局之便私毁法、武人之交哄自亡,或曾躬历其间,或出朋侪告语,或经多方探访,稍能洞其底蕴而明其真象。暇辄略按年月,拾其片鳞只爪,为外间所未深悉者,拉杂而纪存之,并以己见加以剖析论断,即间涉私人轶事,亦必取其直接间接与政治有关者,自民国二年讫十七年,得六万余言。见者多谬加赞...
内容简介:对于离远的人物,我们只要知道他们的目的,便足以笼统地臧否他们了。对于靠近的人物,我们则依据他们实现其目的的手段来作判断;我们常常反对其目的,却因为其实现目的手段和方式而喜欢他们。哲学体系仅在它们的创立者眼里才是完全正确的,在一切后来的哲学家眼里往往是一大谬误,在平庸之辈眼里则是谬误和真理的杂烩。然而,无论如何,它们归根到底是谬误,因此必遭否弃。有许多人反对一切哲学家,因为哲学家的目的和他们自己的迥异,哲学家离他们太远。另一方面,谁若喜欢伟大的人,他就会喜欢宏大的哲学体系,哪怕它们也是十足的谬误:它们毕竟包含着一个完全不可驳倒的因素,一种个人的情绪、色彩,人们可以据之复现哲学家的形象,就象可以由某地的植物推知土壤性质一样。或许总可以说:“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看待人事的方式,无论如何是一度实存过的,因而是可能的。”“体系”,或者至少“体系”的一部分,乃是这...
第二十八章美国政府为何总跟微软过不去?——美国诉微软案(2001) 美国政府和19个州联合起诉微软公司一案(United States v.Microsoft Corp)是20世纪美国最大的反垄断诉讼,举世瞩目,毁誉参半。这是一场涉及现代科技、市场机制、法律制度和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司法大战,案情空前复杂。尽管微软最终免遭分拆,逃过一劫,但这场官司涉及到的诸多复杂问题仍然值得思索和探讨。 一、政府适度干预的理论假设可能有人会纳闷,比尔·盖茨(Bill Gates)白手起家创业,既无政府资助,又无特许专营权,凭本事研制出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缔造了一个成就非凡的软件帝国,使电脑从当年深奥莫测的庞然大物变成今日寻常百姓家中的必备工具,使微软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增长和高科技股市腾飞的火车头之一。对这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私营企业,政府不但不表彰奖励,树立个“信息业学微软”之类的典型,反而却恐吓打压...
12月25日 传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郑家栋 主讲人简介郑家栋,1956年生,黑龙江饶河人。1978年考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2年考取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98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转赴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提前获取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教授,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亚欧比较哲学会主席,同时担任国内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当代新儒学论衡》、《当代新儒学史论》、《学术与政治之间—冯友兰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本体与方法—从熊十力到牟宗三》、《牟宗三》、《断裂中的传统—信念与理性之间》、《儒家文明》、《中国哲学志》等重要著作。...
____欣颖心理创富学(序)心理创富学(第一章):富裕的真正内涵心理创富学(第二章):人格完善也是创富的过程心理创富学(第三章):期望理论——创富成功之秘心理创富学(第四章):善待挫折——创富必备之法心理创富学(第五章):归因论——积极创富的法宝心理创富学(第六章):自我意象——寻找自身的创富定位心理创富学(第七章):"异想天开"——创富的依据 ____欣颖心理创富学(第八章):时刻发展新的自我意象——创富构思心理创富学,是一门正在风靡全球的新学科,由希尔博士确立。无论华人巨商李嘉诚、包玉刚,还是美国总统肯尼迪、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其行为都无一没有确证心理创富学方法的可行性。健康的心理与财富的关系是如此的直接,已被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所证实。反之,这也是为何财富与许多人一生都擦肩而过的真正原因。如何创造财富、抓住财富,是心理创富学提供的现实学问。...
12月2日 关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王通讯 主讲人简介 王通讯,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国务院科教组、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现任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从一九七九年开始从事人才研究,著有《微观人才论》、《宏观人才学》、《人才学通论》、《人才资源论》、《潜能开发论》等。是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术成就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大辞典。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主讲内容简介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在新世纪制定人才战略,必须具备全球意识,胸怀全局,放眼未来。在人类迈进21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新曙光的时候,世界各国都在议论经济全球化问题。关于经济全球化,一般认为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它既是经济国际化与区域集团化...
王芝琛其人其事 大约是在一九三三年的春天,张季鸾、王芸生、胡适之在北平一同吃小馆子。季鸾先生品评适之先生说:“适之先生好比龙井茶,总是那么清新。”王芸生品评季鸾先生,认为他好比新泡的龙井茶,清新之外还有热。对季鸾先生的品评,大概是从两方面来看的,一是指先生的文境,二是指先生的人品。 首先是文境,是指季鸾先生具有一副永远清新的头脑,活泼绵密而极得要领的思路,更有高人一筹的见解;至于学识经验与文字技术,更不在话下。 就人品而言。吴鼎昌曾经赠给季鸾先生一首诗:“深交孰能忘其厚,久交孰能忘其旧;我何与君两忘之?日见百面如新觏!”这句“日见百回如新觏!”确实道出先生许多老友的共同心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每次见到季老(指先生),与他谈话,必能得到新的启发。每次都觉得不白见他。”(王芃生语)先生随时给人以新印象,永远觉得他是一个崭新的人。这点足以说明先生的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