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这东西似乎有点神秘。说它有点神秘,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未解的谜,人身上还有很多物质和现象没有被揭秘。日本一些学者认为,血型同基因一样,决定着人的潜意识,影响着人的性格、缘分和群体的发展。科学地运用血型知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性、顺应人性、改造人生。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学习认知能力,是改造性格和命运的强有力的武器。可以这样讲,20岁以前,命运决定性格;20岁以后,性格决定命运。我们研判一个人,基本上是根据其比较主体明显的性格、气质来断定,而往往忽略其同时混合共存的性格、气质。 在日常生活,我们与朋友、同伴的聊天过程中,常有一种感觉,他们的性格特点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就如“变脸”,让人费解。但据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双重性格的倾向,或更为复杂的多重性格,不过大多数能都平衡而不矛盾。 同是一块肉,调理的手法不一样,所做出的食品也就有千变万化。同样的道理,人...
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有时看到内地网民在在线讨论我最伤感的歌词,看着看着,不期然想到所谓悲伤,不把它写得透彻见血见肉见骨,不把“苦”解剖,也难以找出解药,这样看,也算符合科学发展观吧。如果多难能兴邦,多了解苦,查找苦的成因,大抵亦能兴建乐的心灵国度。...
洗衣店在旧区角落位置,老大的中英文红漆标志“洁如新”,Brand New、由太公创办,留到我们这一代,历史悠久。本来只是小小一间两层高木屋,上居下铺,市政府历史博物馆里有我们王家铺子的发黄旧照片,太公与儿孙及伙计蹲在门口,给外国记者拍摄。轮到祖父,王家做出成绩来,华侨靠的不外是勤同俭,不怕辛苦不怕脏。传说是这样的:一位住在山上的银行大班夫人自巴黎置回一件晚礼服,预备在新市长就职晚会中穿着,一心要艳压群芳。不料被女佣熨焦了一角,且是胸前,十分碍眼。那位基尼斯太太颇算大方,并无责罚女仆,但是女仆内疚,拿着衣服,四处找人织补。人家同情她,对她说:“你到王家洁如新去试一试,店里有位老太太,擅织补,鬼斧神功。”...
2004年10月14日11:09 作者:许申高 来源:故事会 1.老外看上了山里的楼 湘西大山深处有一条猛浪河,河边有一个寨子,叫斑竹寨。那寨子在半山腰,三面环山,树木葱茏,寨子里有不少“吊脚楼”,这些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远看就像一幅画,很美,每到草长莺飞的三月,来猛浪河漂流的游客就会越来越多。这天,有个叫麦克的外国游客在漂流途中随意朝寨子方向望了一眼,就在这一瞥之间,他似乎发现了什么,眼睛为之一亮,正好这一带水流平缓,他忙让筏子靠岸,没等筏子靠稳,就纵身跳上岸去,举起掌上宝摄像机,对着寨子拍摄了起来。 这天正逢圩日,寨子里的人都赶集去了,只有村民组长留在家里。组长是个贼精贼精的中年人,诨名叫精狗,他老远看见有个外国人举着摄像机往寨子这边照来照去,精狗虽然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但外国人见得不少,他之所以好奇,是因为这个老外形迹可疑,叫人捉摸不透。...
?光绪帝载湉光绪皇帝名载湉,4岁登极,在位34年,享年38岁。年号光绪,意为继承光大咸丰统绪。载湉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是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皇帝38年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作四个时期:从出生到4岁为醇亲王子时期,从4岁到17岁为少帝时期,从17岁到28岁为亲政时期,从28岁到38岁为“囚帝”时期。下面先从载湉4岁入继大统说起。慈禧一言定大统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皇帝病死。同治没有儿子,皇位由谁继承?据《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光绪朝东华录》、《翁同龢日记》等书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酉时(17~19时),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东暖阁。戌时(19~21时),两宫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惇亲王奕、恭亲王奕等王公大臣29人,谕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宣布:“醇亲王...
宫泽贤治 九月一日 呼!呼隆!哗哗!呼! 狂风呼啸 吹落了青核桃 也吹落了酸木梨 呼!呼隆!哗哗!呼! 在山中溪涧岸边有所规模很小的小学。 学校里只有一间教室,但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俱全。操场面积不过网球场大小,只是后面紧靠着长满草丛的小山丘,山上还有许多栗子树。操场的角落又有个岩洞,终日不停涌出清凉的泉水。 九月一日早晨,天高气爽。蓝天下清风阵阵,阳光洒满了整个操场。两个穿着黑色雪裤的一年级学生,绕过河堤来到操场,一见四下无人,便争先恐后地喊道: ‘哇!我们第一!我们来得最早!’ 两人兴高彩烈地穿过校门,往教室里一瞧,同时愣在原地,彼此望着对方发起抖来。其中一个更是放声大哭起来。因为他们看到静悄悄的教室里,最前排的一个座位,竟然端坐着一个素不相识、满头红发的孩子。而且他坐的那个位子,正是那个大哭起来的孩子的座位。另一个孩子也几乎要哭了...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南方周末 2004-02-05 11:02:25 □本报驻沪记者 张英 这十几年里,刘震云一直在黑暗中往前摸索、前进,不断改写着自己的文学版图。 1月5日,由几百万网友投票评出的新浪网2003年度文学奖揭晓,刘震云以《手机》荣获该奖。在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感想时,刘震云说:我将这个文学奖视为我的荣幸,因为它是多数人评出来的,而不是少数人评出来的。第二,它评的文学奖,跟其他中国文学奖的区别是,它评出了一个人,而不是十个人,这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手机》,离生活太近了 记者:怎么会想起写一个关于手机的故事? 刘震云:在生活中,我发现大家聊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打手机,而这就会使话题聊不下去。本来用手机是为了给大家说话带来方便,但是慢慢地却发现手机本身似乎就有生命,它好像在控制着每一个人,控制着大家说话的时间,控制着话语量,甚至控制着话语里面所包含的成分。突...
从病理学看SARS2003年05月12日 09:40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从“非典”开始流行以后,我们很少听到深入浅出的,由理论和实践双重入手而获得的“非典”知识。那今天您一定不会失望,我们为您请来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纪小龙教授。由他给我们带来一场主题讲演,这个主题讲演的名字叫做“从病理学看SARS”。好,纪教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介绍。纪小龙简历1952年生于江苏镇江市,学术方向:肿瘤病理,在肿瘤早期诊断、淋巴瘤诊断有很深的造诣。1978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1981年硕士,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肿瘤免疫封闭机理的研究,将国外刚开展的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于病理诊断。1987年在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一年。1991年报道了国内外首例淋巴结肺吸虫病。1994年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1996年,当他得知诺贝尔奖项目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分子、原子结构时,他即与美...